第一章 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是微观经济学核心理论之一。在严峻的区域间贸易竞争中,一个地区要加快发展、提高竞争力,必须从理论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比较优势,制定并实施正确的区域经济发展对策。一个国家可以划分为若干区域,各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自然条件、自然资源、要素禀赋和历史发展基础、社会人文条件等各方面的差异。区域之间既然存在差异,也就一定具有某些优势和劣势。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客观分析、论证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是国家制定区域经济发展、经济布局政策的基本依据,也是各地区选择正确的发展思路、产业重点,实现区域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的主要前提。
比较优势理论在形成和发展之初主要研究对象为国际贸易领域,但随着时代发展和理论创新,该理论被充分证明其应用领域的广泛性,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国际贸易和区域贸易以及国家间经济竞争发展和地区间经济竞争发展上。贝蒂尔·奥林在其1933年著成出版的《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中阐明,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都是“域际贸易”,“地域”是贸易的基本单位。作为“地域”应具备两个条件:(1)本地区的生产要素分布和流动情况与其他地区不一样;(2)本地区内各小区域之间生产要素分布和流动情况比本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差异要小。奥林在经济学理论发展史上首次认为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都是“域际”贸易,两者并无本质差异,将国家或地区作为相同的主体在经济发展竞争中进行分析,其后,各种理论逐渐将国家和地区作为“地域”进行比较,国家和地区间比较理论逐步完善。地区作为相对独立经济主体,其在发展战略制定上与国家具有很多的共同之处,国际贸易理论对于区域发展同样适用。
本章论述了国家和地区间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作为德州中心城区实现错位发展的理论指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