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滨海新区对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带动

滨海新区对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带动

时间:2023-06-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1 滨海新区对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带动论述滨海新区对环渤海经济圈的辐射带动之前,这里先就深圳特区、浦东新区对珠三角、长三角的带动作一阐述,以此作为滨海新区成为第三极的佐证。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和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使珠三角地区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深刻变化。

§2.1 滨海新区对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带动

论述滨海新区对环渤海经济圈的辐射带动之前,这里先就深圳特区、浦东新区对珠三角、长三角的带动作一阐述,以此作为滨海新区成为第三极的佐证。

§2.1.1“第一增长极”—深圳对珠三角的带动

深圳特区前身为原宝安县城,是一个经济落后的边陲小县。通过29年“深圳速度”的发展,原来一个人口不足3万人,经济总量不到2亿元,建成区面积不到3平方公里的南国边陲小城,发展到现在建成区达到76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规模达到876万,人均GDP已经在全国大中城市排名第一位,综合实力在全国大中城市位于第三位,成长性竞争力在中国的内地城市中连续四年被评为第一名。2008年,深圳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7806.5亿元,是改革开放之初的884倍;三产比例由37∶20.5∶42.5发展为0.1∶48.9∶51;形成了高新技术、现代物流、金融和文化四大支柱产业,四大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了50%。深圳特区的建设与发展,极大地带动了以深圳为核心的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区域的9个地级市,即珠三角地区的发展,成为中国最先快速发展的地区,被誉为中国经济第一增长极。现在的珠三角,作为广东乃至整个东南沿海经济发展的龙头,呈现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国际化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特别是十一五时期,珠三角的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步伐加快,龙头地位得到提升,辐射能力不断增强。

§2.1.1.1经济保持高速增长,龙头地位日益稳固

2008年,虽然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较大,但珠三角地区仍完成生产总值近3万亿元,占全国GDP的比重为10%,增速分别高出广东省和全国平均水平2.5和3.6个百分点。

按常住人口计算,2008年珠三角人均GDP达到62643元,是广东省的1.7倍、全国的3倍。珠三角以广东省30.4%的面积,集聚了全省常住人口的49.81%,一般预算收入的67.15%,GDP的82.74%,外贸出口的95.63%,实际利用外商投资的90.18%。

§2.1.1.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工业主导地位不断增强

从2000年到2008年,珠江三角洲的三次产业结构从5.81∶49.56∶44.62调整为5.38∶52.72∶41.9,一产下降了0.43个百分点,二产上升了3.15个百分点,三产下降2.72个百分点。

(1)工业主导产业带动作用增强。2008年,珠三角全部工业增加值为14007.7亿元,占全国的10.85%。特别是工业产出进一步向技术要求及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链相对长的行业集中,传统行业生产规模相对收缩。2008年珠三角三大主要行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资产占珠三角工业的40.34%;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41.3%。目前,广东重大技术装备产品和主要高技术产品,如汽车、环境保护专用设备、通信及电子网络用电缆、微波通信设备、集成电路等全部由珠三角地区生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信息产业走廊”日趋完善。2008年,广东全省高新技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3179.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0.82%。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和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使珠三角地区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深刻变化。

(2)第三产业发展稳步推进。2008年,珠三角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7.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65亿元。以信息、咨询、社区服务等为代表的社会服务业方兴未艾,成为第三产业中增速最快的行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升。目前,超过80%的广东第三产业增加值是由珠三角贡献的,珠三角地区第三产业对全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度提升。

§2.1.1.3投资力度加大,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十五期间,珠三角地区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得到进一步加强。一批大型项目投资建设并相继营运,如惠州中海壳牌石化项目、深圳地铁首期、岭澳核电二期工程、广州大学城、阳茂高速项目等。2008年,珠三角地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863亿元,占全国的4.6%。

§2.1.1.4出口规模再创新高,利用外资领域进一步拓展

珠三角在广东省乃至全国的外贸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珠三角九市中有七个年出口额超百亿美元,其中深圳是全国首个出口超千亿美元的城市。2008年,珠三角地区实现外贸出口3871.2亿美元,占广东省的95.8%,占全国的27.1%。2001~2008年,珠三角地区累计吸收实际外商直接投资1160.69亿美元,约占广东省的90%、全国的22.2%。

如今,珠三角正在向“泛珠三角”迈进。“泛珠三角”又称“9+2”,包括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湖南、江西、四川、云南和香港、澳门。“泛珠三角经济圈”地域辽阔,相互联系密切,面积约为199.45万平方公里,人口4.46亿,占全国面积的20.78%,人口的34.76%。构建泛珠三角经济圈,对于促进区域间经济、社会各种要素的流动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紧密互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图3 深圳市可辐射区域图(18)

§2.1.2“第二增长极”——浦东新区对长三角的带动

浦东新区位于上海市东部,长江三角洲东缘。1990年4月18日,中国第三代领导集体作出了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经过近20年的发展,浦东开发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初步建立了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新城区框架,浦东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上海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浦东新区地方生产总值从1990年的60亿元上升到2008年的3100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5%。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新型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工业总产值超过4200亿元,占上海市的1/4,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54%左右。2008年,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24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450亿美元,其中外贸出口600亿美元。截至2008年底,浦东新区累计吸引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0多家外资企业,合同外资超过300亿美元,吸引9300多家国内企业入驻浦东,累计金额超过600亿元。目前,新区生产总值约占上海市的1/4,外贸进出口总额约占1/2,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约占1/3,浦东新区在上海经济发展中的增长极作用进一步凸显。

新区城市综合功能迅速提升。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集聚了包括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在内的360家中外资金融机构,证券、期货、产权等要素市场的集聚辐射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进一步增强。其中,59家外资银行资产总额占境内60%以上,证券交易所成交额占境内的80%,上海产权交易所交易规模居国内第一。外高桥保税区与外高桥港区“港区联动”取得突破,出口加工、国际贸易、保税物流等功能不断拓展,海港与空港的口岸功能和枢纽功能逐步增强。经济总量、销售收入、税收总额占国内15家保税区的一半,集装箱吞吐量达1200万标箱,占全市2/3左右,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的重要口岸和物流枢纽。“聚焦张江”战略取得重大进展,以微电子、生物医药、信息技术和创意产业等为核心“一江三桥”高科技产业带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能力快速提升,集聚浦东的中外研发机构达到161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高成长潜力的创新型中小企业脱颖而出。微电子产业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投资总额占国内的1/2左右,8英寸晶圆生产线达到9条,产能约占国内的60%。

浦东新区的迅速崛起,带动了长三角地区发展,成为中国最发达的地区,成为中国经济第二增长极,现已形成北起扬州、镇江、南京、泰州,中经苏州、无锡、常州、南通,东达上海,南抵杭州、嘉兴、湖州、宁波、舟山、台州的以上海为核心的庞大城市群,基础设施突飞猛进,区域合作“换挡提速”,产业整合速度加快,大都市圈日见雏形,经济总体实力增强。

§2.1.2.1接轨上海达成共识,区域接轨战略全面实施

长江三角洲地区有关省市就苏、浙、沪三地优势互补、形成新兴产业链,打造极具整合竞争力的都市圈达成共识,纷纷提出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的发展思路与战略部署。浙江把“主动对接上海,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合作与交流”提到全省发展的战略高度;江苏提出“学习上海、依托上海、接轨上海、服务上海,是事关江苏发展全局的长远大计,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战略方针”。

上海周边的长三角核心城市及其外围城市更是提出“谁能更好地接轨上海,谁就能率先迅速崛起”的思想,并制定了各自的接轨战略。如杭州确定了“接轨上海、加强合作,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打好“上海牌”,实现“同城效应”的战略取向;嘉兴提出了围绕实现“长江三角洲的经济重镇、上海南翼的港口新市、江南水乡的文化名城”三大城市目标定位,全面接受上海的辐射,努力将嘉兴建设成上海的“后花园”“加工厂”“外贸第一车间”和科技教育成果转化的“试验田”,全方位融入上海经济圈的战略设想;湖州市提出了加快“接轨上海”的具体举措,在努力打造上海“加工园”“菜园子”和“后花园”的基础上,正着力构筑新的交通基础设施平台和新的产业平台;绍兴市提出接轨上海是绍兴以上海为跳板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途径,确立了“主动接轨、全面融入、发挥优势、实现共赢”的指导思想,制定了“战略北进,接轨上海”的行动计划,以及通过接轨把上海作为科技人才依托中心、招商引资依托中心、建筑业发展依托中心,使绍兴成为“长江三角洲的重要制造业基地、科技转化基地、旅游休闲基地”的发展目标;舟山市制定了“打破封闭,全面接轨”上海的三大战略,主动承担浙江接轨上海前沿阵地的角色,积极打通蓝色通道,服务上海,接受辐射,发展海洋经济;南京市确立了“以江为轴,跨江发展,呼应上海,辐射周边”的城市定位;常州市提出了“借梯登高、借船出海”,为自身对外开放和跨越发展注入新动力,实行“差别竞争、错位发展”,把常州建设成为上海工业后方基地的设想;南通市则提出要把南通建设成为“北上海”,接轨上海最终“融入上海”的战略目标。

§2.1.2.2基础设施突飞猛进,区域整合发展基础加强

世界级国际大都市圈发展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的一体化,而经济一体化的基础是交通的一体化。必须建设一流区域综合交通网络,实现区域内重要城市之间的快速、安全的联系,有了这个平台,才能真正实现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共同繁荣发展。

2003年以来,长三角地区掀起规模浩大的“路桥运动”,使该区域以高速公路为核心的快速交通网络体系在建设、管理和技术上取得了一连串的突破。2004年沪、苏、浙三地交通部门首次抛出了《长三角都市圈高速公路网规划方案》,到2009年底,现代化快速交通网将把16座中心城市、55座中等城市、1446个小城镇全部纳入“3小时都市圈”,同时也为“3小时都市圈”的外围城市融入长三角都市经济圈创造了更为有利的交通条件。

§2.1.2.3区域合作换挡提速,区域整合发展势头强劲

近年来,上海和江苏、浙江两省一市政府都提出把发展放在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去考虑的战略思想。长三角地区经济联动发展和一体化势头进一步加快,区域合作内涵大大丰富,包括人事、工商、商检、旅游等不少领域已经达成合作或互相衔接的协议(共同宣言)。

§2.1.2.4产业整合速度加快,区域产业体系逐步形成

“长三角”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长三角地区城市通过更紧密的产业联系,形成一体化发展格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充分发挥区位和经济优势,加快区域性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以国际国内市场为导向,协同整合产业优势,培育若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群落以及合理分工和梯度互补的产业体系,已经成为长三角地区产业整合的目标。按“一个发展极(上海)、二个支撑点(南京、杭州)、五条发展轴(沪宁、沪杭、杭甬、宁通、宁杭)”,协调发展的区域产业联动发展体系与布局格局逐步展开,长三角经济区正在成为中国内地联动效应最为显著、发展腹地最为广大的经济区,一些特色区域产业集群及产业体系逐步形成。如在长三角地区,一条清晰的IT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上海形成了较高水平的芯片设计、生产、封装、测试产业链;苏锡常地区则发展成为IT产品的生产制造基地;无锡则形成“日资高地”,偏重于通信和PC相关零部件的生产;宁波则以波导手机为首,建立了手机生产高地。

§2.1.2.5大都市圈日见雏形,区域发展格局逐步显现

从国际经验看,都市圈的兴起都会引发核心城市及周边城市和地区功能定位的调整。伴随长三角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和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周边城市与长三角核心城市——上海的经济社会联系的不断加深以及各个城市功能、定位的调整与优化,一个多层次、联系紧密、职能分工日趋合理的长三角大都市圈逐步形成。

在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国土开发与区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沈玉芳看来,“长三角”16城市都市圈目前已基本成形。按照沈教授的观点,由这16个城市组成的都市圈体系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也是核心层,包括上海及其周边的昆山、太仓、嘉兴;第二层次,向西延伸到江苏的苏、锡、常三市,向南包括浙江的杭州、湖州等地;第三层次是前两个层次以外的其他地区。在这一都市圈体系中,目前形成了一个中心(上海)、两个副中心(南京、杭州)的发展格局。但是随着长三角区域交通大格局的进一步改善与调整,特别是杭州湾跨海大桥、长江口跨江大桥和沪崇(崇明岛)苏(南通)大通道三大工程的启动实施,一个中心两个副中心的发展格局将逐步向一个中心四个副中心的格局演变,宁波、南通在长三角区域内的地位将逐步跃升到与南京、杭州同等重要的位置。一个以上海为核心,北有南通、西北有南京、西南有杭州、南有宁波的一核四心的大都市圈体系将最终形成,并将带来区域城市功能定位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图4 浦东新区可辐射区域图(19)

§2.1.2.6经济总体实力增强,区域互动发展渐成气候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带动下,长三角地区经济规模、总体实力增长迅速,吸引外资总量与速度名列前茅,连续近20年保持经济高速增长,举世瞩目。这个地区面积仅占全国1%,人口占全国6%,却创造占全国20%的GDP、22%的财政收入、28%的出口份额。在全国经济实力最强的35个城市中,长三角地区占了10个;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中,该地区占有一半;在全国综合竞争力10强市中,该地又占4个。在良好的区位优势、优良的发展环境、强劲的发展势头的影响和推动下,在新一轮世界制造业转移中,长三角地区备受青睐,世界500强企业已有400多家在这一地区落户。所有这一切使得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世界第六大都市圈快速成长,成为全球21世纪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之一。世界知名跨国公司向长三角地区的战略转移,不仅是在长三角设立工厂、研发中心,甚至有些跨国公司将总部迁至上海,一方面增强了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地位,同时也使得上海周边城市逐步成为世界“制造基地”,从而区域经济总体实力进一步增强。

如今,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有力带动了拥有3亿多人口、180万平方公里的长江流域的发展,使对外开放呈现出从沿海到向内地纵深推进,龙头带动全局的崭新格局。

§2.1.3“第三增长极”——滨海新区对环渤海的带动

长三角和珠三角都已经找到各自的发展模式和合作路径,开始了合力基础上的整体提升。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发展中日益显现两个“不平衡”:从东部看,南北发展不平衡,“南快北慢”;从全国看,东西部发展不平衡,“东高西低”。处于这两个“不平衡”结合区的环渤海地区整体发展仍较慢,不仅辐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也直接影响中国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环渤海区域内合作自提出后一直处于构想和酝酿阶段,十几年来走走停停,并没有形成有区域发展特点的发展模式。环渤海区域一体化的口号提得早,但进展一直缓慢。上世纪90年代以来,环渤海地区越来越明显地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环渤海经济圈的经济总量相当于长三角经济圈的45.3%,比珠三角经济圈低10%。在中国经济总量中,长三角占到17%,珠三角占9%,而京津冀地区仅占8%。这么大的区域如果长期发展缓慢,将对中国总体经济社会稳定产生威胁。近年来,中央又把目光投向了环渤海地区,着力把这一区域培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这第三极,主要着力点就在滨海新区。

§2.1.3.1滨海新区基本情况

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天津市与海滨之间,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包括天津市塘沽、汉沽、大港三区和东丽、津南区的一部分,天津开发区、天津保税区、天津港都在其中。新区拥有153公里的海岸线,地处东北亚中心,又是亚欧大陆桥最近的起点。滨海新区开发始于1994年。2004年,新区生产总值为1250亿元,占天津市的43%,相当于上海浦东新区的68%,占环渤海区域的3.1%;出口占天津市的66%,环渤海的10.1%。2008年,新区生产总值3102.2亿元,为天津市工业的贡献率超过了四成,占天津市GDP比重的48.8%,在环渤海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作为滨海新区核心的天津开发区,近十年来发展突飞猛进,经济实力迅速壮大,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具吸引力的投资区域,来自69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在这里投资兴建了近3700多家企业,世界500强中有40家在此落户,形成了电子通讯、机械制造、生物医药、食品饮料四大支柱产业。多年来,天津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在国家级开发区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评为中国最有活力的区域之一。在《滨海新区规划纲要》中,对滨海新区的定位为:立足天津,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的现代化制造研发基地、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天津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的标志区和生态宜居海滨新城。新区的总体空间布局为“T”型结构,沿京津塘高速公路和海河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轴”,沿海岸线和海滨大道建设“海洋经济发展带”。在“轴”、“带”的交汇处,建设国际港口大都市标志区和生态宜居海滨新城,构成滨海新区的核心区。同时,滨海新区将建设和形成七个产业功能区,即高新技术产业区、现代冶金产业区、空港物流加工区、海洋产业及循环经济示范区、海港物流区、化学工业区和休闲旅游区。

基于天津滨海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现状,国家确定在未来15年这个战略机遇期内,要像20世纪80年代开发深圳、90年代开发浦东一样,加快开发滨海新区,从而带动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进而改变我国经济“南快北慢”的局面。

§2.1.3.2天津滨海新区成为环渤海经济圈龙头的理论及现实依据

(1)从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来分析,天津滨海新区成为区域龙头有其必然性。在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上,历来有非均衡发展理论与均衡发展理论之争。就区域经济发展而言,非均衡是绝对的、长期的,而均衡是相对的、短暂的。在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上,首推冈纳·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论和佩鲁的增长极理论。缪尔达尔认为,经济发展进程在空间上并不是同时产生和均匀扩散的,而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一旦这些区域由于初始优势而比其他区域超前发展,这些区域就会基于既得优势,通过累积因果过程,不断积累有利因素超前发展,从而进一步强化和加剧区域间的不平衡,导致增长区域和滞后区域之间发生空间相互作用,由此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一是回流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不发达区域向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二是扩散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发达区域向不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差异得到缩小。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回流效应远远大于扩散效应,即发达区域更发达,落后地区更落后。基于此,缪尔达尔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主张。在经济发展初期,政府应当优先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寻求较好的投资效率和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也要防止累积循环因果造成贫富差距的无限扩大,政府必须制定一系列特殊政策来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以缩小经济差异。佩鲁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各个部门,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部门,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增长极概念有两种含义:一是经济意义上特指推进型主导产业部门,二是地理意义上特指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

作为整个中国经济而言,也正是在按照以上经济规律来发展和运用的。前文中讲到的第一极、第二极都是中国整体经济的增长极之一,都是先有回流效应,最后形成扩散效应。但就整个中国经济而言,这两极还远不足以“扩散”到全国,珠三角地处中国大陆东部的南端,长三角地处中国大陆东部的中端,扩散效应难以“达则兼济天下”。而中国西部和东北地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处于打基础的阶段。要促进中国经济的全面起飞,必须在北部地区构建辐射力更强的新增长极。从战略决策角度看,天津滨海新区开发的一个重要主旨,就是通过这一“战略极点”来激活中国大陆东部的北端增长极—环渤海地区,辐射和驱动中国北部地区、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解决南北经济发展差距问题。

(2)从多年来的实践和国际国内形势来看,天津滨海新区成为中国北部经济极点有其现实性。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和发展,滨海新区在环渤海区域已确立了举足轻重的龙头位置。纵观我国乃至世界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心城市和龙头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长久以来被誉为中国经济第三极的环渤海,在历经区域经济发展20多年的破冰之旅后,由谁来领舞?这一区域中的城市可谓“强手如林”,各擅其长,但不可否认,天津滨海新区在其中发挥独特的重要作用。

首先其区位优势不可替代。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东北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这一区域的GDP约占世界的五分之一,占亚洲的70%以上。中国环渤海区域濒临日本、韩国,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中国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前沿阵地。未来在东北亚合作中,中国参与的主要地区是环渤海。从东北部地缘和西部、北部地缘看,提升环渤海区域和中国北部经济综合竞争力,成为中国参与周边区域合作的迫切需要。天津滨海新区作为欧亚大陆桥东部的主要起点,地处陆桥经济带与东北亚经济圈两大国际经济区域的结合部,也是西部、北部地区走向世界最宽敞的东大门。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将有力拉动环渤海区域发展,辐射带动西北开放,加快西北部地区融入全球化进程,形成开放性经济。从而实现中国北部地区“走海路与通陆路并举”,迎来“左右逢源”的光明前景。如此一来,中国北部这盘棋就下活了。

其次是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已经形成,内资外资纷至沓来。一个区域的发展需要拥有一个具有强大辐射功能的中心。环渤海地区天然的中心是首都北京,北京在成为政治中心的同时,也在大力向“经济中心”靠拢。但北京在具有强大“吸聚”效应的同时,却缺乏对周边乃至“三北”地区的经济辐射效应。北京“经济中心”的角色定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天津作为北方经济中心的发展。但随着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又牢固地确立了天津作为北方经济中心的战略地位。这一战略在实践中的具体展开,将加大市场要素供给,加速打破环渤海地区行政区域壁垒,并通过其在欧亚大陆桥和“三北”地区出海口的核心位置,辐射北方大部分地区,使整个北部地区逐渐成为开放前沿,这种开放意味着经济的交融、市场的开拓,意味着文化心态、生活方式乃至坐标观念的变革,从而加速北部地区市场经济发展。正因为如此,滨海新区继续吸引着跨国公司和世界500强的目光,国际国内的资金、人才、信息正以不断增强的加速度向这里聚集,使得新区的聚集效应更加明显。

再次是新区的功能优势不断提升。滨海新区具有集港口、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于一体的功能聚集优势。天津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口,货物吞吐量居世界十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多年来一直在全国开发区中处于领先地位。天津保税区已成为服务华北、西北地区和北方最大的保税通道,进出区货物总值中60%以上是外省市创造的,被国家批准为区港联动试点。目前,新区已与国家民航总局签署共建国家民航科技产业化基地协议,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大楼也即将落成,这些重大项目都围绕提升滨海新区功能优势进行谋划和实施,必将对提升滨海新区国际贸易与航运功能,完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国内外企业前来投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2.1.3.3天津滨海新区的角色定位及对德州的辐射带动作用

(1)在京津冀大格局中的角色定位。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中国没有任何经济区域拥有像包括京津在内的环渤海区域这样优越的发展平台,相对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区域人才、技术、资源等优势明显;然而,与珠三角、长三角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相比,这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却没有长足进展,更为突出的是,现在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围绕京津的贫困带。这其中的原因,与北京、天津的角色定位不准有很大关系。正如经济学家吴敬琏所言,“发展天津和滨海新区必须处理好与整个环渤海区域发展的关系,尤其是京津冀的关系”“滨海新区欲在区域内发挥重要的服务作用,首先要搞好京津冀的联合发展,这是振兴环渤海区域经济的核心”。

按照国家十一五规划指导思路,中央已对京津冀的角色定位有了总体上的把握,事实证明,三地只有实现合理的产业和功能分工,才能达到合作共赢。按总部经济理论定位,北京是企业总部的主要聚集地,应该做到总部聚集,科技发达,服务业集中,国际化程度较高。天津则要发挥其临海和港口优势,主要发展现代物流和先进制造业,以及相应的服务业,在一些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也可以发展总部经济,但不能脱离以物流业、制造业为主的思路,以和北京差异定位,形成错位发展。京津之外的周边河北省中小城市,则需要形成特色产业,特别是特色制造业,作为这两大城市的广阔制造腹地,可以从制造业做起。按照这种发展思路,北京将是企业总部的聚集地,产业结构以为总部经济服务的高端服务业为主,如金融、法律、研发、财务、资讯、广告传媒、策划等行业;天津将是部分企业总部的聚集地,也是三地的物流业和制造业基地。

当然,经过11年大规模开发建设,滨海新区对周边的带动、辐射、服务作用日益增强。11年来,滨海新区与国内30个省市自治区签订经济合作协议2000多项,吸引资金177亿元,全国上千家企业为新区产业直接配套。2008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突破3.5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850万标箱。天津口岸进出口总值超过805.4亿美元,北京出口总值的42%、河北的59%、山西的50%、内蒙古的35%都是从天津港出海的。

然而,随着滨海新区的飞速发展,其原来的行政体制出现了一些制约发展速度的问题,例如滨海新区内部行政效率低,规划缺乏统一协调;下辖的几个功能区和行政区相对独立,各自为政,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复建设;资源不能得到合理有效配置,土地、资金、人才流动不畅等。正如天津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周立群说的:“天津滨海新区的管理体制在每个特定时期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逐步推进,行政体制与现实发展之间产生了诸多矛盾和问题。”2009年1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天津市调整滨海新区行政区划。同意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3个行政区,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在经历了几年的经济高速增长黄金期后,把天津滨海新区正式升级为一级政府,是实施国家发展战略、推动滨海新区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部署。这意味着,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被称为“中国经济未来第三增长极”的天津滨海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启动。值得注意的是,在原南汇区677.66平方公里面积划入后,上海“新浦东新区”面积为1210平方公里,而深圳特区面积目前为395.81平方公里,有消息称中央正考虑将深圳经济特区由现行四区扩大到全市六区范围,届时特区面积将骤增五倍至1952.84平方公里,但是这都难以和天津滨海新区2270平方公里的面积相匹敌。通过滨海新区管理体制的改革,赋予新区更大的自主发展权、自主改革权和自主创新权,新区的事情新区办。这必将更快地促进滨海新区自身的发展,极大地提高其对周边的辐射带动能力。

img4

图5 滨海新区可辐射区域图(20)

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环渤海地区正在逐步成长为中国经济的第三个增长极,而天津滨海新区已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进一步凸显了天津滨海新区在环渤海区域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2)环渤海经济圈总体情况分析。环渤海经济圈是并列于“珠三角”“长三角”“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的重要区域战略和规划。环渤海经济圈由京津冀、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三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经济区域板块组成,包括北京、天津、山东、辽宁和河北五省市,占地面积约52万平方公里,为我国国土面积的5.4%,人口占全国的17.5%,它是东北、华北和西北的交汇点,是我国北方进入东北亚和太平洋的门户。环渤海经济圈辐射范围遍及大半个中国,并且是东北、华北、西北和华东部分地区的主要出海口,它的发展对北方经济乃至全国经济都有巨大的带动作用。

学者齐晶晶、何自力、杨志强三人在《环渤海经济圈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分析》一文中,对环渤海经济圈的40个城市进行了详细的综合经济实力研究,主要从五个方面对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①综合经济:包括地区GDP、人均GDP、总人口、固定资产投资、人均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第二三产业占的比重、实际利用外资和外商直接投资项目。②金融实力:包括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和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③科教实力:包括科研经费、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和普通高校数量。④政府实力:包括财政收入、利税总额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利润。⑤人民生活质量:包括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城镇居民年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失业率、卫生机构数量、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及以上良好天数。

通过对40个城市2001~2007年的基础指标数据,对环渤海经济圈内各个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评估和计算,得出各城市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得分和排名,评价结果如图所示。

环渤海经济圈40个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与排序结果表(21)

根据图表显示,环渤海经济圈区域内城市间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悬殊。所研究的40个城市中,22个城市的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为负,这是由于这些城市长期以来与北京、天津、青岛、大连等城市在流量经济、实物经济、基础设施和政府实力等方面的差距不断扩大,而差距扩大的原因在于大量要素源源不断流向核心及中心城市,也就是“回流现象”,要素的聚集推动了当地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如果这种情况持续维持,就会呈现“马太效应”,严重影响区域一体化进程。

从区域内三大板块来看,京津冀、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是组成环渤海经济圈的三大板块,这三大板块不仅要在核心城市——北京的辐射作用下实现区域一体化,其自身发展也极为重要。这三个城市群以京津冀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社会、文化和环境条件也较好,综合经济排名前两位的城市均在此区域,它是三个城市群的核心。所以,京津冀需要向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扩散它的优势资源,带动整个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

(3)对德州的辐射带动作用。在环渤海经济圈40个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与排序中,德州排名第22位,是整个经济圈的“短板”部分。基于这样的形势,德州作为山东省对接天津滨海新区的“桥头堡”,就必须在把握国家总体政策形势的前提下,努力在接受辐射、共同发展上下功夫,“闯”出一套统筹发展的模式,借力滨海新区实现跨越发展,加快赶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