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村公共品技术效率分析

农村公共品技术效率分析

时间:2023-06-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5.3 农村公共品技术效率分析衡量技术效率可以有多种方法,本文主要从财政用于前述几项主要公共品的支出与国家财政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农业生产总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之间的相关性来考察农村公共品的技术配置效率。

5.3 农村公共品技术效率分析

衡量技术效率可以有多种方法,本文主要从财政用于前述几项主要公共品的支出与国家财政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农业生产总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之间的相关性来考察农村公共品的技术配置效率。

5.3.1 农村公共品技术效率多元回归分析

多元回归分析法是研究多元自变量与因变量相关性的常用方法,因此,要系统研究农村主要公共品的技术效率就可以采用这一方法,即通过选定数据样本,建立生产函数,用多元回归分析法计算出主要的几项公共品对GDP或农业生产总值的贡献率或回报率。

5.3.1.1 样本来源

政府用于农村科技、教育、农田水利、道路、电力、通信等6项主要公共品的支出如表5-4所列,至于历年国家财政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和农业生产总值数据为笔者根据历年统计年鉴、有关部委的统计资料、有关学者的研究报告综合计算所得,见表5-8。以上数据均换算成1990年可比价。

5.3.1.2 分析方法

本文在研究中选用eview3.1软件,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多元回归分析,采用C-D生产函数模型的对数形式来系统测算政府用于农村科技、教育、农田水利、道路、电力、通信等6项主要公共品对农业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的弹性系数。

将国家财政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和农业生产总值分别记为Y1、Y2、Y3,农村科技、教育、农田水利、道路、电力、通信6项支出分别记为X1、X2、X3、X4、X5、X6,建立如下函数模型:

与财政收入关系:

logY1=C1logX1+C2logX2+C3logX3+C4logX4+C5logX5+C6logX6+C7

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

logY2=C1logX1+C2logX2+C3logX3+C4logX4+C5logX5+C6logX6+C7

与农业生产总值的关系:

logY3=C1logX1+C2logX2+C3logX3+C4logX4+C5logX5+C6logX6+C7

从分项运算的结果来看,自变量X1、X2、X3、X4、X5、X6的系数均先后出现负值,通过对有关检验值的分析可推断自变量之间存在自相关性,为排除自变量之间的干扰,本文在研究中采用了合并自变量的方法,即将自变量分为科技与教育和基础设施两项,建立如下模型。

与财政收入关系:

logY1=C1log(X1+X2)+C2log(X3+X4+X5+X6)+C3

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

logY2=C1log(X1+X2)+C2log(X3+X4+X5+X6)+C3

表5-8 几项主要产出(单位:亿元按1990可比价)

与农业生产总值的关系:

logY3=C1log(X1+X2)+C2log(X3+X4+X5+X6)+C3

5.3.1.3 分析结果及经济含义解释

借助eview3.1分析软件的运算,可分别得出如下结果:

(一)财政收入Y1与(X1+X2)、(X3+X4+X5+X6)的相关性分析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R2=0.976238>0.9,F检验,D-W检验,T检验,都通过。

函数模型(弹性系数精确到小数点后3位,下同)为:

logY1=0.648log(X1+X2)+0.455log(X3+X4+X5+X6)+2.062   (5-1)

从上面的回归方程可以看出,教育和科技对财政收入的弹性系数为0.648,基础设施对财政收入的弹性系数为0.455,即财政在农村教育和科技方面的支出增加1%,则财政收入将增加0.648%,而财政用于农村基础设施方面的支出每增加1%,财政收入将增加0.455%,这说明在现行的支出水平下,教育和科技的财政收入弹性要大于基础设施大的收入弹性。

如果考虑科技的滞延期为2年、教育支出的滞延期按小学6年、初中9年、高中和职高12年、加权平均取7.5年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则可得到如下函数模型:

logY1=0.589log(X1+X2)+0.439log(X3+X4+X5+X6)+1.919(5-2)

这说明,如果考虑教育、科技的滞延期,教育和科技的财政收入弹性仍然要大于基础设施大的收入弹性。

(二)国民生产总值Y2与X1+X2、X3+X4+X5+X6的相关性分析

img62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R2=0.961313>0.9,F检验,D-W检验,T检验都通过。

函数模型为:

logY2=1.054log(X1+X2)+0.344log(X3+X4+X5+X6)+2.147  (5-3)

从上面的函数模型可以看出,教育和科技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为1.054,基础设施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为0.344,这说明教育和科技的国内生产总值弹性要比基础设施的国民生产总值弹性大得多。

如果考虑科技的滞延期为2年、教育支出的滞延期按小学6年、初中9年、高中和职高12年、加权平均取7.5年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则可得到如下函数模型:

logY2=1.095log(X1+X2)+0.492log(X3+X4+X5+X6)+1.669  (5-4)

这说明,即使考虑教育、科技的滞延期,教育和科技的国民生产总值弹性仍然要大于基础设施大的收入弹性。

(三)农业生产总值Y3与X1+X2、X3+X4+X5+X6的相关性分析

img63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R2=0.947812>0.9,F检验,D-W检验,T检验均通过。

函数模型为:

logY3=1.118log(X1+X2)+0.254log(X3+X4+X5+X6)+ 0.8089  (5-5)

从上面的函数模型可以看出,教育和科技对农业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为1.118,基础设施对农业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为0.254,这说明教育和科技的农业生产总值弹性要远远比基础设施的农业生产总值弹性大。

如果考虑科技的滞延期为2年、教育支出的滞延期按小学6年、初中9年、高中和职高12年、加权平均取7.5年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则可得到如下函数模型:

log(Y3)=1.282log(X1+X2)+0.082log(X3+X4+X5+X6)+1.529  (5-6)

这说明,在考虑教育、科技的滞延期后,教育和科技的国民生产总值弹性超过基础设施的农业生产总值弹性1.2个百分点,这或许意味着,相对于农村的需求而言,教育与科技投入偏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不匹配情况,这也是需要调整现行支出结构的重要原因。

5.3.2 小结

分项运算时,自变量X1、X2、X3、X4、X5、X6的系数之所以先后出现负值,从数学的角度来解析是自变量之间存在自相关性所致,而笔者认为现实的原因在于财政用于农村公共品的支出,乃至整个支农支出都存在部门分块管理,分割严重的情况。这种管理模式使得不同渠道的投资在使用方向、实施范围、项目安排等方面有相当程度的重复和交叉,有限的资金不能形成合力。加之,资金管理、监督机制落后,有些地方、单位甚至存在擅自调整资金使用计划、截留资金或假立项、冒用资金的违纪违规,使有限的资金不能正常到位。[14]

从以上回归分析可知,尽管每一个具体项目的公共品的收入弹性因各自相关问题难以求得,但是,从比较两大类别的公共品,即教育与科技、基础设施之间的收入弹性可以发现,相对而言,政府用于农村公共品的支出中,教育与科技的收入弹性比较高。一般而言,当资源配置在相关项目上所产生的边际收益相等或接近时,公共资源的利用处于较为理想的状态。因此,在这两大类别的公共品中,从优化结构的要求出发,有必要逐步增加教育与科技的支出,特别是在今后的支农支出的增量部分,教育与科技的支出应该有更大幅度的增长。

从另一方面来说,基础设施的收入弹性之所以相对较低,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基础设施的规模效应比较明显,而农村的特点是生活、生产活动的分散化。所以,目前不少地方提出各种“村村通”、“村组通”计划,从经济学及城市化的角度看显然是不经济的,走的是一种逆“城市化”的路子。就基础设施而言,在现有的财力下,目标应该是保证农民生产、生活的基本需要,而没有必要投入过多的公共资源,以免挤压教育、科技方面的经费支出。所以,如果盲目修建高标准的农村基础设施往往是不经济的,应通过土地制度的改革、村庄规划等措施,引导农民走规模经营、集中居住,以利于节约公共资源。目前不少经济条件好的地方专门安排了一笔财政资金用于补贴到集镇建房的农户,逐步把高度分散的农村人口集聚起来,这应该是个方向。这也是提高基础设施收入弹性的重要举措。

【注释】

[1]华桐:《江西财政志》,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78~379页。

[2]《财政支农重点在“多予”》,[EB/OL].http://gb.chinabroadcast.cn/7212/2005/02/02/521@441119.htm.

[3]韩俊、谢扬、罗丹:《中国政府支农资金的来源及规模变动》,《调查研究报告》2004年第6期。

[4]农业部信息中心:《关于免征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的建议》。

[5]余红:《中国农民社会负担与农村社会发展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国风:《农村税赋与农民负担》,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高培勇:《中国税费改革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6]李卫平:《我国农村卫生保健的历史、现状与问题》,《管理世界》2003年第4期。

[7]资料来源:1.国家有关部委统计资料和国家统计局的各种出版物;2.樊胜根、张林秀、张晓波:《经济增长、地区差距与贫困》,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30~32页;3.Fan和Pardey(1992)。

[8]郭林榕、陈文光、杨道富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与对策探讨》[EB/OL].http://www.agrionline.net.cn/new_agri/list.asp?id=195.

[9]樊胜根、张林秀、张晓波:《经济增长、地区差距与贫困》,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65页。

[10]邬焕庆、吕诺:《2004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报告:农村教育依然困难》[EB/OL]。

[11]樊胜根、张林秀、张晓波:《经济增长、地区差距与贫困》,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65页。

[12]黄富慧、王坤:《道路村村通给中国农民铺平致富路》,[E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3/13/content_2690695.htm

[13]《电力系统改革动态:年终专稿》,[EB/Ol].http://www.sp.com.cn/ggzl/dlxtggdt/200412300111.htm。

[14]伍世安:《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问题研究》,国家发改委课题ZBK004研究报告,2004年12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