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信息系统的结构
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四个不同的组成部分。
1.订单处理
2.生产和存货控制
3.供应和采购
4.配送需求计划
这个结构提供了一个物流信息系统的定位。系统必须满足需求协调,无论订单是当地的并由当地处理还是需要总体协调;无论产品配送是在一个中心工厂还是在当地工厂间进行,供应的类型都会影响生产和存货控制。相似地,采购也可集中或局部进行,至于配送,将由市场来决定由当地或者总部管理。运用共同的数据库进行协调,数据和数据代码必须在所有用户之间一致。
例如,某一计算机系统公司建立了全球物流信息系统来管理运输、存货、仓储、订单处理和实时的状态报告(图9-3)。系统的核心是数据高速公路,数据只输入一次,所有用户就都能看到。为了保持全球的一致性,一个数据库(公司生产信息库)掌握了产品种类的标准化记录,一致的海关代码,价格、运输重量和尺寸,以及生产来源。
图9-3 全球物流管理系统
为了精确地综合协调,某些应用,如订单内容录入,可能要求整个系统的单一点的录入。另一方面,局部的操作要求局部的应用,如编制车辆行程表不应成为综合系统的一部分。
渐进式系统开发也存在系统的不对称问题。因为对物流系统的要求不断变化,导致系统的逐渐修正完善。然而,由于物流系统,特别是全球物流系统规模庞大,很难进行根本性的改变,而且变化太快会存在一种危险,即可能导致很多互不相容的系统的生成。
系统的规模决定了接受变化的速度。大的系统由于其在硬件、软件和培训上的投资规模而拒绝在结构上发生变化。而一旦需要改变时,则可能趋向于彻底的改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