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目前我国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扩散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目前我国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扩散不容乐观,因此要分析其问题所在,并对其深层次原因进行剖析。
3.3.1 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扩散存在的问题
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扩散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3.1.1 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研发不力,扩散成本高
如在节水型农业技术扩散中,资金投入距离高效节水要求的投入相差较大,当前中央对节水技术推广投入75亿/年左右,不足高效节水要求投入的14%。农业技术试验周期长、受自然条件约束强,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技术的研究和扩散。在节约型农业技术创新上,技术引进居多,自主研发较少,产业化程度更是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农业技术扩散成本较高。技术推广部门的经营以国外产品为中心,在适用性和有效性上不及国内产品。对产品种类研究不足,导致种植结构得不到调整,复种指数不高使得农业生产经营者对产品多样化的追求得不到满足,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因此,在农业税费取消、补贴增多的大好背景下,还存在较多的抛荒耕地。
3.3.1.2 缺乏统一的规划、有效的调节
对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缺乏统一规划、投入分散,导致重复建设。缺乏有效地调节机制,使得单一技术的推广较为成功,但从系统工程角度来看,却为失败,反过来又会影响单一技术的扩散。如注重工程节水,忽视农艺节水,把节约水在输送和灌溉过程中的浪费作为主要技术内容,而实际上,节水农业技术应该是包括农艺、工程和管理技术的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在推广过程中,也只注重单项的工程技术推广,如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喷灌和微灌等,而缺乏将这些技术和农业措施紧密结合的综合集成技术,导致单一技术的推广困难较多。
3.3.1.3 对资源价值和环境保护的认识程度还不够高
人们对资源价值和环境保护的认识程度还不够高,以至于资源浪费现象仍然较为严重。在农业技术的接纳上,大部分人都是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来考虑,而不是从公益性、基础性方面考虑。此外,在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扩散过程中,对技术本身的认识也存在一定偏差。如认为高新技术才能达到资源节约、增产增效的效果,高新技术的研究、推广能得到足够的重视,而那些实用性强、效率较高的“土”技术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农民盲目耕种心理较强,忽视耕地的轮作、间作、套作等技术,屡屡出现经济学上散发的“蛛网模型”,即什么农产品价格高就种什么,往往带来的后果是由于供给的增加,导致农产品价格下降,“谷贱伤农”的事件时有发生。对于农药化肥和农膜带来的耕地污染及环境破坏问题,更是认识不足,过于注重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无视对耕地造成的污染,以及环境破坏后果的严重性。
3.3.1.4 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扩散中,宣传和引导方式不合理
现存的技术扩散体系中,仍然以政府主导这种自上而下的方式为主,政府农技推广部门起着重要的推广作用。然而,在这样的扩散体系下,实际上的推广力度是不够的,方式和方法也不尽合理。一项技术或整个技术体系,要得到充分的扩散,必须要具有可操作性,让人们看到其效果和威力,所以田间指导和示范基地受到较多农业生产者的青睐。现实中,农技部门人员少,工作开展不足,田间指导较少,大多通过农业部门张贴告示宣传,或者发放宣传资料和通过电视广播等宣传相关技术信息。示范基地建立的数量不多,对技术扩散的网络覆盖造成一定的障碍。
3.3.1.5 对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评价标准化程度低
在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评价上,没有具有可操作性的系列标准,节约型农业技术所带来的效益无法衡量。而理性小农或农业企业要看到效果和效益之后,才可能采纳节约型农业技术,这样节约型农业技术才能得到扩散,为农业发展谋福利。
3.3.1.6 技术扩散中介上通下达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信息流动和扩散路径不通畅
从技术发明到技术成果应用的时间为0.87~3.6年,周期过长使得效果减弱、适应性变差。科研部门的成果不能广泛有效到达农户,而农户对技术的需求、适用情况不能及时反馈到科研部门。科研活动容易受到政府目标的限制,缺乏对生产适用技术需求的了解,带来技术供需脱节。农技推广部门专门人才匮乏,乡村技术人员也越来越少,生产实践活动中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给节约型农业技术的推广带来硬件上的不足。作为盈利性机构,追逐利润而忽视了技术成果转化率,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本应掌握农业技术发展动向和了解农户的需求,但实际中,热衷于推销农业生产资料,失去了农业技术推广的职能。
3.2.2 我国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扩散出现问题的原因
3.2.2.1 宏观层面
第一,政策和制度因素。与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扩散有关的国家政策包括扩散的组织形式、技术的宣传和扩散方式,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国家投资和经费,还包括产品和投入品的价格政策等。到目前为止,我国农业技术扩散体系的计划经济特征仍很明显,农技推广人员覆盖率低,专业水平不高,对基层技术人员的激励不够,直接影响着农业技术的有效扩散。虽然一些技术协会和技术扩散中介组织有所发展,但大多面临国家支持力度不够和自身发展困难的境地。对于技术的宣传,采用告示、发文或广播等形式,不如田间示范实践性高。国家在经费投入上,专项科技基金少,大多靠财政拨款,而且拨款侧重于技术的研发,对于技术扩散的支持力度小。价格政策影响技术的扩散包括直接的利益影响和间接的风险影响,前者表现在价格水平决定着生产者的收入和利润,从而影响了农民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以及扩散的效果;后者表现在诸如农产品最低保护价政策和其它物价稳定政策上。
我国是公有制经济国家,资源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但是,由于缺乏实际的和明确的操作主体,在实际生活中,资源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往往混淆不清,没有实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产权界定不清。资源的所有者无法对其实施完全的用益物权,而资源的使用者以个人效用或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往往对资源进行掠夺性地开发。部分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带来的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而资源使用者如果一味追逐利益,则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扩散存在很大困难。因此,对资源的产权界定,规定资源使用者的权利义务,以及奖惩制度,将会促进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扩散。
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扩散体系还面临法律规定、专利制度和农业技术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等方面的约束。1987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农业技术成果商品化和开放技术市场,改革我国科技体制的相关规定,为农业技术的扩散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但缺乏一整套的法律体系,对技术扩散机构的性质、权利、义务等没有明确规定,对农业技术服务机构的收费、评价、标准没有统一的规定,不能满足日益发展得农业技术扩散的需要,影响农业技术向农民扩散的速度和深度。此外,由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不完善,有一些农业技术成果根本就没有进入技术市场,或在扩散过程中由于风险过高,而受到市场冷落,当然也就影响了其扩散效果。
第二,经济和市场因素。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成为配置农业资源的主要手段,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引导农民进行农业技术改革,为农业生产发展配备更先进的动力。而产业调整带来的利润是有限的,只有当产业调整建立在新的技术基础上,技术成为农业生产函数的变量之一,农业生产所带来的利润才能加倍扩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有自主选择采用何种技术的自主权,只有采用新技术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农民才可能采用。这种采用新技术的经济界限,也是推动科学技术的经济界限。所以,市场经济不仅使农民对技术改革获得强大的内在动力,而且使科学技术的发展得到有效的监督(艾路明,1998)。
在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农业仍然处于小农经济体制阶段,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扩散面对的是以单个农户为生产主体的小农经济格局。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技术革命给小农带来了巨大效益,现今我国的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已达到了50%以上。由于人均资源相对不足,通过现存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以促进土地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集约利用,是政策所向,因此,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扩散被赋予了改造小农经济的重要意义。但由于规模小、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小,小农对农业技术缺乏强有力的内在动机,农户一般不愿采取技术手段获取超额利润,而是采取兼业的方式获取超额利润。增强农户对技术的内在需求,需要在经济结构和经营规模上下功夫,如实行产供销一体化,加强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程度,从而降低技术投入的成本,使新技术的可进入性提高。
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扩散的目标是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在资源约束背景下,更要能保持持续发展。从市场经济规律来看,农业技术有效需求的强弱决定着农业技术扩散的成功率,但中国的实际情况却是农业技术的有效供给不足和有效需求不足同时存在。尤其是农村技术市场功能不健全,它起步于1991年,发展程度远远薄弱与其他要素市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业技术扩散渠道不畅通,供需脱节。
第三,价值观和区域因素。传统的价值观与价值理论认为,自然资源是无价的,对经济持续增长来说并不构成重要的限制。自然资源长期作为一种无价的生产要素进入农业生产系统,排除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运动之外,从而无法通过正常的资金来源渠道去保护、管理和再生重置资源(雷书彦和吴远明,1995)。多数人认为农业生产的自我净化功能较强,无需对资源进行节约,或者对环境进行保护,于是浪费和污染在人们心中没有形成危害。这种社会价值观如果得不到改变,将会影响资源价值理论的发展,从而影响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创新和扩散。农民是农业技术的最终用户,只有让农民转变社会价值观,让资源价值观念深入农户心中,才能加强农民对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接受能力,从而加速技术的扩散,形成无限的生产力。
区域因素包括自然条件、人文条件等。自然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气候、降水等,决定了何种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扩散效果更佳,中国东西经三大阶梯,由沿海、平原向内陆、山地转变,南北地跨三大气候带,从热带、温带向寒带过渡,内陆地区多属于干旱或半干旱环境,从而对节水型农业技术的需求更强烈,寒带地区光热较少,推广节能农业技术更加合适,沿海发达地区人口多,工业发达,土地资源无法满足城乡发展需要,节地型农业技术相对于其他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更符合当地实际。因此,不同的地形、区位、气候条件,决定了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扩散的内容和方式。人文条件指农民的求知欲望、学习氛围、人际关系等,农业技术的扩散和采用是在特定的区域条件下,由当地农户进行试验、生产进行的。当地农民素质高、整体经济实力强,能更快吸纳从农业科研部门转移过来的技术成果,有利于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扩散。
第四,农业社会资源稀缺程度。农业生产各要素之间的替代性较强,这种替代性尤其表现在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兴起后,由于劳动力和资金等农业社会资源成本上升,使得某些节约型技术得不到推广,如沿海地区的双季稻,由于剩余劳动力转移,劳动力的机会成本上升,因此对多熟制的接受程度不如劳动力丰富的地区高,提高复种指数等相关技术措施对其的吸引力比较小。尽管当前土地流转等使得农村各要素之间的配备有所改善,但由于缺乏流转的长效机制,大部分流转处于初级阶段,真正的农村土地交易市场并没有建立起来,因而导致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在扩散过程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农业生产物资高位运行,使得资金成为较大的限制因素,在农户利用有限的资金进行简单地在生产时,很难有余力对节约型技术作深入研究和切实体验,对于投资量较大的农业技术更是如此,因此,及时有效地农村金融支持,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扩散水平。现阶段,由于缺乏必要的抵押担保物,农村正规金融的供给不足,现有的金融机构大多发挥了吸储功能,抽走了农业资金,而真正服务于农村金融的机构和资金很少。小额贷款的兴起并没有给农村资金的缺乏带来改善,面对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扩散这样一个庞大的体系,更多的资金支持,将有利于其建立起有效地扩散机制。
3.2.2.2 微观层面
第一,农户经营条件。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下,小规模的单个农户成为经营主体,尽管通过土地转租、转包等途径,促使土地向农业大户集中,但这样大规模的农户或农场毕竟仍然占整个农业的少数。单个的小农户在面临庞大的市场时,存在许多不足,无法抗拒来自市场的各种风险。2005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后,国家逐步对农业实施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粮食补贴,以及最低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等,都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对于大多数农户来说,由于缺乏必要的保险机制,在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夹击下,不愿意选择冒险尝试新技术,对资源节约型技术的效果持怀疑态度。
农户的收入情况也影响着技术的扩散,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农户较其他农户对新技术更加关注。此外,农资价格不断攀升,农民收入大部分用于非农用途,如建房、教育、婚嫁等,使得农业再生产面临严重的资金约束。农民获得技术信息的渠道主要来自亲朋好友,模仿成分较多,针对农户提升对技术认识的协会和组织较少,使得农业生产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农业生产处于“封闭”状态。单个农户大多使用简单的机械进行田间操作,大部分作物的人工投入仍然较多,如油菜等作物的生产,从播种、田间管理到收获,都耗工费时,油菜精量播种机由于成本高,尚未得到推广,一般的播种机漏斗较大,对油菜种子形成了浪费,而且播种不匀,苗期管理需要间苗和补苗,油菜机收还处于尝试阶段,大部分地区仍然采用传统的人工敲打脱离的办法,如此,在成本里加入人工费用后,种植油菜获得的收益几乎为负数,严重影响了农户生产积极性不说,还使劳动力很难从生产中解放出来,限制了农户对节约型农业技术的认识。
第二,技术本身和配套技术。资源节约型技术本身是否成功,是否符合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需要,是否达到了增加收益、节约投入的效果,是其能否得到广泛推广的重要因素。技术采用的成本包括购买技术的费用、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品以及技术操作的难易程度等,如果交易成本过高,或是对投入品的替代作用不强,技术难于操作,将会影响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另一方面,农业技术扩散机构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它作为盈利性机构,还要考虑推广这项技术为其带来的收益,如果经济效益小于社会效益,或是短期效益小于长期效益,而国家又没有成果扩散和转化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这项技术很可能在中途就停止了传播。因此,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本身应该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备,并且与待扩散区域有自然条件、价值观等方面的兼容性,才能真正深入人心,让内在动力成为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扩散的主要动力。
在供给方面,新技术的供给能力还有待提高,既包括潜在能力的可得性,又包括实际能力的可得性。前者同技术本身的生产供给系统有关,即在技术的研发阶段就要对其进行反复实验,以发挥这项技术最大的优点,并要充分满足市场需求。后者同技术扩散体系有关,保证整个扩散路径的畅通,才能让农户成为技术扩散的受益者。此外,新技术的配套技术应成熟,才能减少单项技术扩散的难度。如在节水农业技术的推广中,相应的沟渠和喷灌、滴灌的机械设备也要纳入技术扩散体系中,这样才能大范围推广。节能农业技术中,对新型材料的研发要跟上节能技术进步的脚步,才能使其发挥节能作用,提高产量、掌握成熟时机,以更好的市场价位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
第三,信息传播媒介。农民是否接受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受他们自己的主观因素影响,而其主观因素又受他对该技术的了解影响。尽管这项技术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但如果农民不了解,甚至不知道有这种技术的存在,则农民是不可能采用的。作为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通信设备不如城市先进,信息传播的速度也比城市慢,不可能形成同步发展的状态。虽然远程教育、阳光工程等项目的实施,以及农村网络的覆盖为农村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带来了直接的效果,但由于农村地域宽广,农户数量众多,在短时间内使每个农户所接受的信息实时更新,是不太现实的。实际上,新技术信息搜寻成本较高的情况下,农民从附近其他农民和朋友处学来的,以及自己积累起来的经验仍是农业技术信息积累的重要渠道。
作为政府机构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发挥了重要的信息传递作用,但其表达往往比较书面化,面对平均教育年限仅为7年的广大农民来说,部分内容难以接受,或者即使读懂了,也不知道怎样操作,使得技术扩散的效率大打折扣。于是,在广大农村地区,促进农业技术扩散、指导农业技术操作等任务落在了农业技术中介组织身上,除了政府农技推广部门,还有在市场经济中发展起来的龙头企业、种养大户、营销大户或由农村科技人员出面组织的各类农村技术协会。前者由于人才缺乏,基层技术人员覆盖率低,难以发挥重大作用,后者形成了星星之火,但在实际操作中困难重重,起步阶段,难以得到大多数农户的支持,一旦发展成熟,门槛也相应提高,真正受益的农民局限在较小的范围。如湖北襄樊某林果专业协会,致力于生态技术和有机技术的推广,用“一盏灯、一盆水”等生物技术杀虫,使水果产量大大提升,价值也随之提升,其生产的水果大多供出口使用,农户起初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加入协会,协会创立组提供技术支持,但由于专业技术人员不足,而协会的基地扩展迅速,致使协会自身的发展壮大受到限制,从而限制了技术扩散的收益群体。
与大众传播媒介相比,人际交流网络传播的信息更全面、更专业化、更令人相信。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人们之间的交流模仿能力是非常强大的,人际交流网络包括视察交流和口头交流,前者指各种技术示范、现场参观和技术展览等,后者如专业协会的活动、专业培训项目,以及平常的交谈等。如果参与交流的农户在社会经济教育背景方面相似,则会引起共鸣,从而有利于促进扩散。
第四,农民特征和素质。农民特征包括性别、年龄等,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对新技术所带来的风险承受程度是不同的,对待节约型技术扩散的态度也是不同的,如男性可能比女性更愿意去尝试新技术,年轻人比老年人更易于接受新技术,这已在大量的实证研究中得到证实。此外,是否参加过相关技术培训,也可能成为农民接受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重要因素,参加过技术培训,对这种技术的认识程度提高,更可能促使农民放弃传统技术。
农民素质包括个人的工作能力和对资源的分配能力,它们随着农民工作经验和学习能力的提高而提高。农民素质的高低常通过教育程度、务农时间、个人经历等体现。教育水平高、教育年限长的农民对新事物的认识常快于教育水平低的农民。务农时间越长,对农业生产特点的了解越多,在掌握已有技术的同时,会去摸索新技术来为农业生产配备充足的动力。个人经历包括是否外出打工、是否担任村干部等,个人经历丰富,受到环境的影响,其知识结构也多元化,对外界的反应、判断、理解和决策的能力就越强。
我国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扩散由于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导致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扩散受阻。因此,研究如何促进我国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扩散成为重要课题,后文将进行系统地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