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及策略选择

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及策略选择

时间:2023-06-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2 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及策略选择从国外农业发展实践来看,目前主要有三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源丰富型现代农业、以日本为代表的资源短缺型现代农业和以荷兰为代表的资源适中型现代农业。与之相比,国内对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选择问题,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诸多研究者基于不同视角见解不同。

2.2 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及策略选择

从国外农业发展实践来看,目前主要有三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源丰富型现代农业、以日本为代表的资源短缺型现代农业和以荷兰为代表的资源适中型现代农业。生产实践中,三者都强调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地确定相应的发展模式和经营方式;均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强化技术推广体系;都支持建立农民组织使之具有较高的社会化服务程度;均强调合理利用农业支持措施,建立高效的宏观管理体制;同时还都强调建立健全农业法律政策体系,确保政府部门在法律框架内对现代农业进行管理(李滋睿等,2007)。与之相比,国内对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选择问题,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诸多研究者基于不同视角见解不同。例如,卢良恕等(2004)提出实践中的现代农业主要有持续农业(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都市农业四种形态;其中,都市农业具有经济、社会、生态和示范带动四大功能,其内容涉及农业高新科技园(也有人称作农业新技术开发区)、工厂化农业(也有人称作设施农业或精细农业)、庄园农业(也有人称作都市农庄)、观光农业(也有人称作休闲农业或旅游农业)等。另一方面,即便是在相同的发展时期,不同的研究者也提出了差异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例如,孔祥智等(2007)依据经济发展环境和区域环境,把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分为四种类型——东部集约化现代农业模式、大城市郊区都市型现代农业模式、中部地区产业化型现代农业模式和西部特色型现代农业模式。与此同时,李滋睿等(2007)则认为以辽宁省大连市为代表的外向型创汇农业模式、以上海市为代表的都市农业模式、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模式、资源综合开发模式则是现阶段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类型。而且,着眼于我国现代农业的高效发展,研究推进体制创新、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农业科技推广能力、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对农产品的补贴制度、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加大政府公益服务投入(陶武先,2004;柯炳生,2007a)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见诸于众多学者的论文和著作。

历史地看,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发展,中国现代农业实践中已经陆续涌现出许多发展模式,如可持续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蓝色农业、白色农业、高端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规模农业、订单农业、节水农业、创意农业、观光农业、集约农业、立体农业、精品农业、都市农业、沙漠农业、太空农业、物理农业、分子农业、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生物农业、基因农业、数字农业、精确农业、虚拟农业、智能化农业、外向型农业、能源农业、碳汇农业、低碳农业等。

1.可持续农业

可持续农业的出现和发展缘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刘彦随等(2000)从价值观与发展观角度指出,可持续发展理论最本质的创新在于从价值观、发展观上强调人与自然发展关系的协调。关于可持续农业的概念,王宏广(1993)将其定义为一种把产量、质量、效益与环境综合起来安排农业生产的农业模式,是在不破坏环境与资源、不损害后代利益的条件下,实现当代人对农产品供求平衡的持续发展农业。1995年,刘巽浩从经济发展与生态协调方面,指出可持续农业应该强调生产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和生态持续性的统一。程序等(1997)认为可持续农业包含“软件”和“硬件”两大要素。软件指可持续农业的外部环境,尤其是人们的观念、相应的政策、体制和机制,硬件则是指技术上的创新。同时,其也指出“没有对常规农业技术不断的创新和突破、没有在观念上的改变、政策的调整以及体制的改革,可持续农业就可能永远停留在理想化和概念的阶段;可持续农业要求达到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效益的协调统一”。1998年,张新时从资源利用与生态恢复角度出发,指出在可持续农业中,资源的利用与经济生产是与生态系统的保育和重建,以及整个社会持续发展的目标紧密结合的,对可持续农业的研究应该突破单一具体发展模式的思维局限。2003年,刘凤枝则通过回顾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历程,科学地指出可持续农业是农业发展的一种广泛指导思想,而不是一个具体的农业模式。实践中,可持续农业可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管理模式上的可持续农业(如有机农业);另一类是从发展方向规定的可持续农业(如生态农业)(Weil,1990)。

2.生态农业

在20世纪80年代,部分发达国家实践中出现了生态农业发展形态,它涵盖并融合了多种先进农业理论和发展模式,体现了“三个效益”的统一。生态农业是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按照农业生态系统内物种共生、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利用的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及“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全面规划并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持续发展,达到生态和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三个效益”统一的一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其内涵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一是在现代食物观念引导下,确保国家食物安全和人民健康;二是发展依靠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高新科技相结合;三是以科技和劳动力密集相结合为主,逐步发展成技术、资金密集型的农业现代化生产体系;四是注重保护资源和农村生态环境;五是重视提高农民素质和科技成果的应用;六是切实保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七是发展多种经营模式、多种生产类型、多层次的农业经济结构;八是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牧渔、种养加、贸工农有机结合,推动农业向产业化、社会化、商品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中国的生态农业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1984年农业部和国家环保局开展了生态农业示范工作,1993年农业部等七部委在全国开展了50个生态农业示范县工作。未来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和理论研究将越来越突出农业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由此国内生态农业理论与实践的主题将更加靠近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持续协调发展。

3.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最早在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兴起,三四十年代在瑞士、英国、日本等国得到广泛发展,60年代欧洲农场开始转向有机耕作(马世铭等,2004)。近年来,国外学者在有机农业相关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0年,Thomas van Elsen探讨了有机农业对恢复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以及恢复措施,从生态学角度对有机农业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2004年,Helga Willer和Minou Yussefi在合作编写的《世界有机农业的统计数据与发展现状研究》一文中,介绍了有机农业在各国各地区的发展状况、有机食品在各国的销售情况、现行有机农业发展的标准和规范、有机食品鉴定等内容。2005年,Rifkin和Jeremy再次强调当今世界应该是全球化发展有机农业的时代,重点探讨了食品安全、人类健康、自然环境保护等问题。同年,Steven C.Blankand Garyd提出有机农业将由小规模向有序化及大规模生产发展。

关于有机农业的概念,国际食品法典将其描述为一个促进和增强生态系统健康的整体的生产管理系统,包括生物循环和土壤生物活动。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则将有机农业定义为以促成可持续的生态系统、食品安全、营养良好、动物福利和社会公正等一系列过程为基础的整个生产方式系统。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指导标准,有机农业是指在动植物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产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维持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根据IFOAM和国际食品规范委员会的定义,中国环保部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将有机农业界定为遵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过程。综合来看,有机农业生产主张适应自然而非干预自然,在手段上主要依靠自然的土壤,把土壤作为生命体,主张依赖自然的生物循环;在目标上追求生态的协调性、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和营养供应的充分性。实践中,有机农业生产遵循以下基本原则: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循环利用有机农业体系中的物质、依靠体系自身维持土壤肥力、保护生态环境、根据土地的承载能力饲养畜禽和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然调节机制。

作为环境友好型农业开发模式,有机农业发展前景广阔。目前,针对有机生产体系内部质量控制不够严格和完善问题,采取有效的宏观指导和管理、突破有机生产关键技术“瓶颈”是引导我国有机农业健康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现阶段,有机农业发展存在两个技术“瓶颈”:土壤养分调控与施肥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大功能性生态肥料的研制和开发力度,突破土壤养分有效调控技术“瓶颈”;必须加快生物制剂研究,开发替代化学制剂的高效防治病虫害的生物制剂及杂草生物防治技术。

4.循环农业

1985年,张元浩提出了“循环农业”一词,认为农业生产过程是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过程。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必要保障(周震,2004),要实现农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以至社会效益的最优化,必须实施农业清洁生产,以我国的生态农业为基础,发展我国的循环农业(陈德敏等,2002)。郭铁民等(2004)提出循环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技术学原理及其基本规律作为指导的农业经济形态,是以绿色GDP核算体系及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为导向,将农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的各种资源要素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加以统筹协调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2005年,宣亚南等提出“循环型农业”的实质就是要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农业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这不仅要求农业与工业和第三产业形成基于全社会的大循环,更要把农业关联产业经济活动组织成“自然资源—产品或产成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流程,使农业产业链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有害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尹昌斌等(2006)则认为循环农业的概念经历了循环型农业、循环节约型农业、农业循环经济,最终演变为循环农业,其最主要特征是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和资源的节约。综合来看,循环农业可视为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系统,以生态规律为基础,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和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减少废物的产生排放量,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资源化)”(即3R原则)为原则,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三赢”的农业发展模式(陈诗波,2008)。目前,国内有关循环农业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循环农业主要特征、层次结构、技术支撑、发展模式等领域。实践中,针对循环农业发展中面临的耕地资源有限、农业废弃物污染严重、资金缺乏、技术研发推广滞后、农民对循环农业认识不足、相关法律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中国循环农业的发展应在制订符合国情的循环农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建立绿色GDP考评制度、采取切实有效的财政金融政策、积极推广循环农业试点经验、加强循环农业的宣传、完善循环农业的政策支持体系、构建循环农业的法律保障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陈诗波,2008)。

5.无公害农业

20世纪90年代,中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领域提出“无公害农业”的概念(高佳莉,2005)。无公害农业是指在无污染区域内或已经消除污染的区域内,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限制外源污染物质进入农业生产系统,生产出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产品,同时生产及加工过程不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农业生产模式(潘青仙,2003)。

20世纪80年代,全国植保总站在22个省、直辖市的200多个城市组织了无公害蔬菜生产实施计划,主要通过应用生物防治、合理用药、栽培措施等降低蔬菜中农药残留,使其符合食品卫生标准,推广面积10多万公顷。1992年,中国成立了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从质量标准、产前、产中和产后对农产品进行质量控制。1994年,成立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开始接受有机食品认证等相关工作。2001年,农业部启动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国家将“无公害农业研究”专题列入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主题,发展无公害农业成为共识(王万立,2005)。

发展无公害农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对生产、质量检测、加工、运输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程质量控制。发展无公害农业生产,需要大力推广标准化组织生产,采用更为安全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手段(大面积采用物理方法、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降低农药用量,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推广施用有机肥以减少化学肥料使用量,确保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农产品的品质得到大幅提升。

6.绿色农业

所谓绿色农业(Green Agriculture),是指以生产并加工销售绿色食品为中心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而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特定方式进行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的,允许使用绿色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绿色农业既不是传统农业的回归,也不是对其他类型农业的否定。在其发展过程中,绿色农业通过采用高新绿色农业技术,形成现代化的农业产业体系,其目的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满足城乡居民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确保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绿色农业的发展是成熟的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模式向农业的全面推广和示范的一种“精英平民化”的发展模式。本质而言,绿色农业是一场新的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也是一种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农产品数量与质量安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形态与模式(严立冬等,2008)。一般而言,绿色农业的特征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开放兼容性。绿色农业既充分利用人类文明进步特别是科技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依靠科技进步、物质投入等提高现代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又重视农产品的品质和卫生安全,以满足人类对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要求。第二,持续安全性。绿色农业发展模式在合理使用工业投入品的前提下,注意利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之间的能量自然流动和循环转移,把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过程中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重视农业生态资本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并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做到可持续发展。第三,全面高效性。绿色农业发展模式既注重合理开发利用农业生态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注重保障人类食物安全,也注重发展农业经济,特别关注推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绿色农业发展模式高度体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第四,标准规范性。绿色农业持续发展的保障是严格的第三方认证和标准化管理,不同质量等级的绿色农产品认证和绿色农业的标准化是绿色农业组织和管理的关键,从而确保对绿色农产品实现“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绿色农业的发展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完整的理论体系,是中国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与主导模式。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发展”模式成为全球热点。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行以高能效、低污染、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进行“低碳技术”研究与开发,并在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诸方面作出重大政策调整,以抢占市场先机和产业制高点。为了防止食品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和增进人类健康,发展绿色农业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必然选择(严立冬等,2011)。未来的中国绿色农业发展首先应在一个模式中采取多物种与主物种相结合的方式,形成物种的合理竞争,充分利用单位空间的各种能源。其次,在空间分配上做到物种的搭配形式、密度、空间的适度应用,进而提高时间的利用长度。另外,在生产结构上按照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规律进行,通过延长或完善食物链,增加营养级,以提高模式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的效率。如果能做到由一熟变两熟,变农闲为农忙,庭院种植、养殖和加工的一体化则可有利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最后,在技术方面应充分发挥各种技术措施的科学组合,形成机械技术和食物技术相结合,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结合的农业系统,实现长远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最终形成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水则水、宜观光旅游则发展农业旅游的高效农业集群[1]

7.白色农业

白色农业(White Agriculture)是把传统农业的动植物资源利用扩展到微生物新资源利用,创建以微生物产业为中心的新型工业化农业,其由此也称为微生物农业[2]。白色农业以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为基础,因其生产环境高度洁净,生产过程不存在污染,其产品安全、无毒副作用,加之人们穿戴白色工作服帽从事生产,故而形象地称之为“白色农业”。1995年这个概念经国务院批示以后正式在农业界应用开来。另外,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将白色农业定义为通过工厂化微生物工程,分解动植物废弃物资源,形成非绿色植物的、不污染环境的新型农业和产业。

目前,白色农业已在六大领域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第一,微生物饲料。这是中国当前白色农业的主体产业,利用各种农业废料制成的蛋白饲料、秸秆饲料、EP多效生物添加剂已被广泛使用。第二,微生物肥料。相关的研究和应用较多,主要的品种有根瘤菌肥料类、固氮菌肥料类、硅酸盐细菌肥料、光合细菌肥料、微生物生长调节剂、复合微生物肥料类等。第三,微生物食品。在中国微生物食品中,食用菌分布最广、食用最普遍、历史最悠久,香菇和木耳等就属于此类。第四,微生物农药。实践中应用得较多,对应于由细菌、真菌、昆虫病毒等构成的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第五,微生物能源,其中应用最广的主要是沼气。第六,微生物环境保护剂,如除臭剂的开发和应用。积极发展白色农业,有利于缓解中国人口膨胀与资源缺乏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实现“人畜分粮”的目标和解决粮食紧张问题,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从而实现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8.蓝色农业

蓝色农业(Blue Agriculture)指的是利用高技术开发海洋生物资源,创建人类社会的第二个农业,海洋水生农业可称为蓝色农业(包建中,1986)[3]。1996年,包建中进一步提出中国农业要有新的突破,必须充分合理地利用地球生物资源,加快农业战略结构调整,重点有三:一是由动物、植物资源组成的“二维结构”传统农业调整为由动物、植物、微生物资源组成的“三维结构”新农业,二是由陆地生物资源的利用调整为向海洋水生生物资源的开发进军进而创建陆地、水域并举的新农业,三是由自古以来“人畜共粮”的传统农业调整为“人畜分粮”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农业新模式。与之呼应,曾呈奎(2003)认为蓝色农业主要是指海水养殖业,并指出以发展鱼、虾、贝、藻等海洋动植物的人工养殖为主要活动的蓝色农业是解决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的重要途径。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蓝色农业的范围应该更广,如郭瑞峰(2010)认为蓝色农业即海洋农业,它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源于海洋渔业的新范畴;其以海洋为生产载体,利用海洋生物等的生命机能,通过人工培育和自然生长的方式获取食品、工业原料和其他有价值的产品;蓝色农业大致可分为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培育业、海洋捕捞业、海洋垦殖业和海洋休闲农业等细分行业。需要说明的是,蓝色农业和海水农业(Seawater Agriculture)是不同的。海水农业的概念是生态学家雨果·博伊科(Hugo Boyko)和园艺学家伊丽莎白·博伊科(Elizabeth Boyko)在1949年提出的,当时称之为盐水农业(Saltwater Agriculture),即直接用海水灌溉进行作物生产的农业。

9.高端农业

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农业发展形态,高端农业是指凭借区域特有的农业资源优势,将高端技术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相结合,瞄准高端市场,生产高标准、高品质的农产品,以获得高附加值的一种农业形态。高端农业的手段是高端技术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结合,目标是满足高端市场、获得高附加值,内涵包括优质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安全农业、环保农业、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等;高端农业的特点是高端技术、高端产品、高端市场、高附加值。高端技术是指将高端技术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相结合,其目的在于既保留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生态环保,又追求现代农业生产的高效率;高端产品是指严格按照有关标准生产优质、绿色、有机、安全、生态的产品,通过各种质量认证形成品牌;高端市场是指产品销售目标主要是国内城市的高收入群体和国际市场的中高收入群体;高附加值则是指产品价格明显高于同类普通农产品,收益是普通农产品的几倍、甚至几十倍。高端农业的发展需要政府支持,实行规模化、企业化经营,发挥各种农业经济组织(如协会)的作用,走品牌战略之路(梁兴辉等,2008)。周斌(2009)指出,高端农业是多种要素组合在市场上的综合表现,这些要素包括品质高端、绿色高端、科技高端、文化高端、品牌高端和市场高端,其结合新疆林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发展高端特色林果业需要克服的潜在风险。2010年,苏卫东结合北京市昌平区现代农业发展实际,指明了高端农业的总体发展思路,并提出要重点打造七大高端农业产业链。杨勇岩(2011)则认为高端农业是农业价值链的顶层,既是时尚精品农业,也是绿色高效农业。至于如何发展高端农业,李培强等(2008)提出用现代物质提升农业设施装备水平,用科学技术培育出高端特色品牌,用现代经营形式支撑起产业组织体系。梁兴辉等(2008)则提出规模化经营是高端农业模式的基础,质量管理是高端农业模式发展的核心,高端品牌建设是高端农业模式成功的关键,政府部门应该根据当地的农业资源状况、产业基础及市场需求状况,确定该区域农业龙头企业和主导产品,在公司和农户之间搭建桥梁、协调矛盾,通过财政信贷、直接投入等方式加大在农业科研、开发、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资,以此为高端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创造条件。

10.特色农业

20世纪50年代以来,欧美与日本的经济学家相继开展了对特色农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由于各国的资源禀赋条件和农业自身所处发展阶段的不同,特色农业的名称、表现形式及研究重点也有所差别。发展特色产业实质上是强调产业的地域分工,强调根据市场需要和自身的优势进行产业的选择和安排。在国外的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科技示范园是其主要表现形式。作为连接研究与推广的技术桥梁,农业科技示范园在农业技术的示范与推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农业科技示范园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以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为主体的试验示范基地。例如,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色列针对干旱和沙漠化的生产条件建立了多个以沙漠农业和节水农业为主体的试验示范农场。另一种是以农业观光、休闲为主体的农业示范基地,对应于日本的“空中菜园”,美国、新加坡和德国等国的“观光农场”、“耕作社区”、“市民农园”、“有机农场”等。关于特色农业的内涵,理论界尚未达成共识。综合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王建农等(1997)提出特色农业是具有区域地缘、工艺特色和高新技术特色的农业总称,它与常规农业是两个既独立又联系的农业板块。在区域适宜程度上,常规农业具有广泛性;特色农业不具有广泛性;在生存空间上,常规农业一般占据肥沃的耕地和良好的水域等,特色农业一般以“五荒”资源、中低产田及庭院周围等为栖息处;在密集程度上,常规农业以劳动密集为主,特色农业以资金、技术密集为主。赵贵宾(2003)指出,所谓特色农业就是有效利用一定区域内独特的农业综合资源,开发具有独特的资源条件、明显的区域特征、特殊的产品品质的名优农产品,并将其转化为特色商品而供应给特定的消费市场群体的现代农业。其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天赋的自然、气候、环境、土壤条件和特定的区域位置;二是产品资源的特定和唯我独有;三是一定意义上的传统性、特定的消费群体和其他区域的无法竞争性。郝广华(2001)指出特色农业是一个系统的产出工程,是以产业化经营为特征的市场农业和以质量效益为标准的高效农业,是突出品牌效应的精品农业。颜合洪(2001)认为特色农业是现代农业范畴的扩大和发展,它是人类通过社会生产劳动,利用一个地区自然环境的优越条件,促进和控制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来取得人类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地方特色和高附加值的产品的生产部门。吕火明(2002)则提出特色农业就是人们立足于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和技术优势,根据市场需要和社会需要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效农业。2002年,刘贞富等指出特色农业是指以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自然、经济和社会资源,或者创造条件,以一定的资源为依托,以建立农业主导产业为重点,通过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使产品在数量、规格、质量、规模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并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优势,从而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2003年,朱贤林提出特色农业是以追求最佳经济效益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的,依据区域内整体资源优势及特点,突出区域特色,围绕市场需求,坚持以科技为先导,高效配置各种生产要素,以某一特定生产对象或某一生产目的为目标,形成规模适度、特色突出、效益良好和产品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非均衡农业生产体系。同年,张克俊将特色农业定义为以资源、气候、产地条件、环境、特殊物种优势为基础,根据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生产特征和独特产品品质的市场化高效农业。2006年,李孝坤提出特色农业是在区域独特的农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对区域内特色农产品进行产业化生产而形成的;并且在这一生产系统中,特色农产品是其核心,特色农副产品生产或加工产业是其依托,特色农业资源是其基础,特色生产加工技术是先导,特色农副产品市场是其价值实现的重要场所。同时,还有部分学者从市场经济和发展模式方面切入来阐述特色农业。邹东升(2003)认为特色农业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借助科技创新和资源异质化,在推动主导产业标新立异和品牌产品系列化的过程中实现高效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运作模式。

在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各个地区基于不同视角联系实际提出了相应发展模式。2001年,伍建平提出特色农业大致有果蔬农业、绿色食品农业、草地牧业、种子农业、中草药种植及加工业、花卉业、特种养殖业、野生动植物驯化种养业、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等10种类型,并指出发展特色农业并无固定的模式,关键在于各地根据资源特色、区位优势、加工技术等选择特色农业发展道路。此后,吕火明(2002)认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特色农业发展模式进行分类:按其生产对象的不同,可分为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特色水产业、特色加工业和特色服务业;按其要素构成的重点,可分为资源主导型特色农业、科技主导型特色农业和市场主导型特色农业。程计则等(2002)重点探讨了县域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具体包括三种:依托科技创名特品牌发展模式、产业化+外向型发展模式、生态农业发展模式。2009年,张华依据各地发展特色农业实践,又将特色农业划分为自然资源开发型、市场主导型和加工业带动型三种类型。

如何发展特色农业?颜合洪(2001)指出应根据当地农业发展实际和市场选定发展目标,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和管理作用,做好产后加工转化工作,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科学管理以保证产品质量,同时充分发挥农民的主导作用。刘修礼(2002)提出生态型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依托各地优势来发展特色农业;要典型引路,基地固本,研究分析其生产技术规程、生长生理特征,形成发展规模;要执行资源产业化开发策略,走资源产业化之路,依托当地资源形成特色产业,延续产业链,提高产业增值;要注重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高峰(2003)则认为应加大特色农业的科技含量,努力完善各种经营体制,推进规模化生产,架通生产与市场间的桥梁,大力发展公司+农户、基地+农户、实体+农户、专业大户+农户等多种形式的农工贸一体化经济组织等。2011年,王文涛进一步指出中国特色农业发展中应坚持市场导向原则、科技导向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立足本土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加大扶持力度促进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加大农业科技的研发推广力度以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同时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效拓宽销售渠道。另外,有部分学者从各地实践情况来探讨特色农业的发展。孔祥智等(2003)分析了特色农业的概念和特征,提出了西部地区特色农业的总体发展思路,强调西部应重点发展特色种植业、特色畜牧业、中药材开发和农产品加工业。

11.品牌农业

品牌战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经济竞争均适用的普遍规律,不仅适用于工业企业,对农业也同样适用。关于品牌农业的内涵,国内外学者基于不同视角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罗德鉴(1999)将品牌农业定义为以商品生产为前提,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生产单位为主体,使生产、科研、流通、服务等各个环节有机联系在一起,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上并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知名度的高品位的经营性农业。张明沛(2004)指出品牌农业是指通过相关质量标准体系认证,取得商标注册权,具有较高市场知名度和消费者忠诚度,同时拥有较强市场销售能力和较高经济效益的新型农业。有些学者提出应从两个层次理解品牌农业:第一个层次是使用知名度较高的注册商标的农产品;第二个层次是指“品牌农业产业”,特指在一定区域内市场占有率高、信誉良好、经济效益显著、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并提出区域品牌农业是以农业产业化为载体,以某一行政或经济区域为核心,通过创建区域内统一的全方位系列化优质农产品核心与龙头品牌的行动,带动广大农业企业和农民,实现农业标准化,增强农业竞争力,把农业产业化引向深入,以区域进而扩展全局,从而加速发展我国农业的一种新方式(干经天等,2003;方中友,2006)。另有部分学者把品牌农业定义为通过相关质量标准体系认证,取得商标注册权,具有较高的市场认知度、知名度以及消费者诚信度,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较高的经济效益的农业(张国庆,2005;吴桂林等,2005)。

2006年,日本学者藤田昌久提出品牌农业是根植于土地和自然资源的包括水产、林业、加工业、观光等在内的“创造型自然农业”的代名词。2007年,章军提出品牌农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实行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规范化管理,产品通过质量安全认证和商标注册,具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和消费者认可度,拥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经济效益显著的新型农业。2008年,曹新武等将品牌农业定义为以品牌农产品为标志,具有一定影响力和比较优势的农业产业及其相关产业。

综合来看,品牌农业以优质和特色求生存,以系列化技术配套求发展,以技术争优势(罗德鉴,1999),其主要内容包括三方面:第一,品牌农业需通过相关质量标准;第二,品牌农业必须取得商标注册权;第三,品牌农业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在此基础上,冷志明(2004)指出产品品质的主导性、市场环境的适应性、生产经营的规模性、发展模式的多样性、产业发展的持续性和消费安全的保障性是品牌农业的主要特征。

客观而言,品牌农业既是农业品牌化的起点,也是农业品牌化的必然结果。胡晓云等(2007)在《中国农产品的品牌化——中国体征与中国方略》一书中指出,1999~2006年,中国农产品出现了三次品牌化浪潮:第一次浪潮在1999~2000年间,1999年,国家农业部下发《关于创名牌农副产品的若干意见》,全国掀起新时期第一轮农产品品牌化浪潮。第二次浪潮在2002~2003年间,2002年,我国政府有关领导赴日本大分县进行实地考察由日本发源、被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效仿的“一村一品”运动,回国后在陕西和江西两省进行“一村一品”实地试点,在局部地区掀起了农产品品牌化热潮。第三次浪潮是2005年陕西杨凌“一村一品”国际研讨会以后,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推进“一村一品”战略,实现农业增值增效的发展方向。经过上述三次农产品品牌化浪潮,中国农产品品牌化程度在量和质两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与此同时,中国农产品品牌化在理论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内学者对农产品品牌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产品品牌创建、农产品品牌营销以及农产品品牌战略实施三个方面。如何创建农产品品牌?龙春霞(2007)提出了四步走战略:一是规范主体,合理选牌;二是巧妙营销,有效传牌;三是纵横发展,积极扩牌;四是脚踏实地,用心护牌。赵淑杰(2007)则认为要充分认识实施农产品名牌建设的重要意义,扶持品牌;要鼓励创建农产品知名品牌,扩大市场竞争力;要整合农产品品牌管理市场,依法保护知名品牌农产品;要改变传统营销观念,用现代科学的营销手段扩大品牌。关于农产品品牌营销问题,郭红生(2006)提出要创造良好的产地形象、包装设计突出产地文化特色、巧打名人牌、开展事件营销等。在农产品品牌战略研究方面,奚国泉(2001)提出企业化组织、个性农产品、国家扶持等具体措施。东智(2006)指出借鉴国外品牌农业发展经验,在我国发展品牌农业应注重产品质量,赢得市场信誉,依靠科技、人才和先进工艺设备,开发名牌产品,政府对品牌农业采取扶持政策,同时做好市场营销工作。

12.规模农业

目前,见诸论著与规模农业相关的概念有农业规模化、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土地规模经营和农业规模经济。从理论渊源来看,规模农业可以上溯到古典经济学家关于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研究。马克思在大生产和小生产关系原理的探讨中涉及农业规模经济问题,其内容主要包括家庭经营和非家庭经营、大规模经营和小规模经营的问题(彭群,1999)。中国规模农业的研究起步较晚,既有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1985年以后,而且理论界提及较多的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规模经济。

关于农业规模经营的内涵有三种看法:第一,农业规模经营一般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一个经营单位的土地经营面积朝更大的方向发展,它是相对于分散经营的小农生产土地经营面积过小、分割过碎而言的(李胜贤等,2007)。第二,农业规模经营应定义为在农业生产中一个经营单位的物质、能量、劳动等要素投入规模朝更大的方向发展(汪慎模,1988)。综合来看,上述两种观点提及的规模经营均是指适当扩大我国农业经营中要素规模的问题(周诚,1989)。第三,规模经营就其本来的内容属于数量经济学范畴,它是指在既定的条件下,生产的组织者为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如何合理地配制各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岳文韬,1986),该定义重点强调的是各种生产要素之间的配比。

关于是否推行适度规模经营,理论界众说纷纭,观点差异。有人提出是否要推行适度规模经营取决于适度规模经营是否符合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而非简单的“效率原则”。庞大的人口数量、有限的土地、落后的工业发展水平决定了农业在未来很长时期内还是我国最重要的就业岗位来源、土地仍是农民最重要的生存资料来源(温铁军,1997),精耕细作的小规模经营带来的高土地生产率仍是中国粮食产量的重要保证,规模经营只是降低土地生产率转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于洋,2003)。鉴于此,适度规模经营不宜推行。与之相反,有些人认为适度规模经营对中国农业发展益处众多,如促进农田灌溉、科技研发与推广、实现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劳动者收入等,但这只是源于个别国家的经验总结或者是单纯的理论推理。实际上,科技的应用与农场的大小无关,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中国农用薄膜的普及和化肥的使用比以前要多得多就可以佐证这一点(林毅夫,1989)。从实践来看,农业实现适度规模经营需要满足许多条件,如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转移出的劳动力能有稳定的职业和收入、高素质的经营者、完善的农业服务体系、农业经营者能获得较高的收入和长期稳定的土地使用权等(黄河清,1986;杨以恭等,1988;王云川,1996等),显然目前我国并不完全具备上述条件。于是,部分学者提出在少数地区(如经济较发达地区和土地资源较丰富的地区)推行适度规模经营(卢文,1989;王贵宸,1989;刘振邦,1989)。尽管适度规模经营在目前不能全面推广,但国际经验、农民增收压力和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的减少决定了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所在(张云千,1989)。现阶段,积极探讨经济发达地区和土地资源较丰富地区的适度规模经营,无疑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卢文,1989;王贵宸,1989;刘振邦,1989)。

13.订单农业

20世纪50~60年代,订单农业开始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方式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随后,订单生产方式被广泛地应用到许多食品和纤维物质生产行业。关于订单农业,诸多研究者和研究机构给出了不同的定义。订单农业(Contract Farming)或称作合同(契约)农业是垂直一体化生产的一种方式,具体是指在生产开始之前,在种植者和加工商或托运人之间,就所生产和最终要销售的产品数量、等级、大小、检验、交货时间或定价等内容进行制定,种植者按照规定生产,加工商或托运人按照规定收购农产品的产销方式(USDA,terms and definitions,2005)。Little和Watts(1994)提出订单农业是种植者与购货加工者之间的一种纵向协作化形式,在合同中列明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如关于产品的价格、数量、质量、投入品的供应、对生产的控制等方面的问题;订单农业是介于开放生产(或公开市场)(Open Production or Spot Markets)和垂直一体化(Vertical Integration)之间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Rehber(2000)则认为订单农业是指农户和其他企业之间的契约安排,它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它规定了农产品的生产数量、价格、质量、交易时间以及各方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责任与义务。Eaton和Shepherd(2001)把订单农业解释为农场主和加工或销售商之间就农产品的生产和供给所签订的远期契约达成一致意见,而且通常是按照预先制定的价格签约,随后农户按照合约安排生产销售的农业经营方式。Carlos A.da Silva(2005)则提出订单农业是一种被公司广泛采用的供应链管理方式,旨在确保获得稳定的农产品、原材料供给,以及确保在指定的地点和时间能够获得达到所要求的质量、数量标准的生产供给方式,它被看做公司参与垂直化农业生产的一种选择模式。

中国订单农业的出现和研究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浪潮是紧密相连的,特别是随着“公司+农户”模式的出现而逐渐兴起的。目前,大多数人的观点认为,订单农业主要是指农户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按照与客户(农产品购买者)签订的合同组织安排生产的一种农业产销形式;其通过合同形式把产销双方的利益关系紧密连接起来,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按照合同的规定,完成生产经营中产销活动的全过程;其实质就是通过订单的形式把市场需求反映出来,引导农户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国务院课题组,2001)。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以“订单”为连接手段的农业方式都是订单农业:一是纯粹市场的现货交易,就已有的农产品进行买卖,此种契约称作纯市场商品契约,它不具有“事先性”和买卖标的物的“不确定性”;二是单纯的以购买农业生产资料或农业技术的交易,这类交易并不涉及农产品的交付(王肃等,2005)。本质而言,订单农业视为农业生产者(以农户、农场主为代表)和订单组织方(公司或合作社、经纪人等)之间经口头商定或签订具有法律效力文本合同,就双方交易的时间、地点、产品种类、质量、数量、价格、运输等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双方各自承担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并到期进行货物交割履约订单的农业经营模式;农户通过先期签订合同,来安排未来一个或多个生产周期的农业生产经营;而订单组织方通过订单运作也达到了稳定货源的目的(卢昆,2007)。

14.节水农业

历史地来看,节水农业是随着人们节水观念的加强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关于“节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农学范畴的节水,如调整农业结构和作物结构、改进作物布局、改善耕作制度(调整熟制、发展间套作等)、改进耕作技术(整地、覆盖等)、培育耐旱品种等;二是农业管理范畴的节水,包括管理措施、管理体制与机构、水价与水费政策、配水的控制与调节、节水措施的推广应用等;三是灌溉范畴的节水,包括灌溉工程的节水措施和节水灌溉技术,如喷灌、滴灌等。

从实践来看,节水农业是一项以农业节水工程、农业节水技术为核心,以水资源的保护、涵养与科学管理为基础,以提高水分利用率、实现水资源的良性循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系统工程。农业节水工程包括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畦灌、沟灌等,农业节水技术则包括抗旱保墒的栽培耕作制度、适水种植、集雨灌溉、抗旱育种、水肥耦合、非充分灌溉、灌溉制度优化及合理的轮作和间混套作、化学节水(施用化学覆盖剂、保水剂、抗蒸腾剂等)等。衡量节水农业的标准是农作物的产量及其品质、水的利用率及其生产率。实践中,节水农业有节水灌溉农业和旱地农业之别。前者主要是指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用工程技术、农业技术及管理技术达到提高农业用水效益的目的;后者则是指降水偏少且灌溉条件有限而从事的农业生产。发展节水农业就是要不断提高灌溉水利用率,不断提高农田水分的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新的历史时期,在工程与技术相对成熟的情况下,中国节水农业的发展重点是节水管理、水资源的保护与涵养、先进节水工程与技术的结合及推广应用,发展可持续节水农业。

15.创意农业

创意农业不仅仅是一种新型生产方式,更是一种新型生活方式。加快发展创意农业是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内容(章继钢,2008)。关于创意农业的内涵,秦向阳等(2007)指出:创意农业是指对农业生产经营的过程、形式、工具、方法、产品进行创意和设计,从而创造财富和增加就业机会的活动的总称;创意农业的类型包括规划设计型、废弃物利用型、用途转化型和文化开发型。章继钢(2008)认为创意农业是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为目标,在农产品生产、加工与营销过程中进行创意生产,创造农民独特增收模式,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构建农村创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2010年,王爱玲等则提出创意农业是指利用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资源,发挥创意、创新构思,研发设计出具有独特性的创意农产品或活动,以提升现代农业的价值与产值,创造出新的、优质的农产品和农村消费市场与旅游市场;科技创意、文化创意、服务创意和生态创意是实践中创意农业的主要途径。综合来看,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创意农业的认知可以概括为两类(厉无畏等,2009):第一,基于农业生产的研究视角,把创意农业狭义地界定为与农业生产过程相关的各类创意活动及其载体(秦向阳等,2007),强调创意农副产品和农业园区的设计和规划,局限于单一产业的层面,未能涵盖多层次产业链的整合及农业发展模式的创新等内容。第二,基于创意产业的研究视角,认为创意农业不仅仅是指生产若干创意农副产品,而是要创新农业发展模式;通过构筑多层次的全景产业链,通过创意把文化艺术活动、农业技术、农副产品和农耕活动以及市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彼此良性互动的产业价值体系,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开辟全新的空间,并实现产业价值的最大化(厉无畏,2007)。

关于创意农业的特征,秦向阳等(2007)认为以农业为主要创意对象、富含创意、高文化附加值、与第三产业高度结合是创意农业的显著特征。2008年,章继钢指出创意农业的显著特征是“三生、三新、三农、四高、五化、五变、五型、六美”:“三生”即创意生产、创意生态、创意生活;创意农产品带来“三新”,即新商机、新市场、新消费时尚;“四高”即积极发展高文化品位、高知识化、高赢利性、高附加值的新型创意农产品;“五化”是指智能化、特色化、个性化、艺术化、景观化的创意农产品;“五变”即突破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加快农业资源向旅游资源转变、农村向景区转变、农民向“景民”转变、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变、农产品消费由实用功能型向文化审美型转变;“五型”是指创意农产品具有审美型、文化型、娱乐型、科学型、观赏型之别;通过对农产品“六美”即色美、形美、味美、质美、景美、美感,达到并突出其独特美质的目的。

从实践来看,发展创意农业的关键在于转变发展理念,充分认识文化生产力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充分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进行创意,整合农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资源以做好创意农业发展规划和项目策划,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构建相对完善的产业体系,建立城乡互动互融的推进机制,定期举办中国农业创意大赛,出台鼓励政策(厉无畏,2012)。

16.观光农业

观光农业(又称作旅游农业或休闲农业)是指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生活为主要吸引物,农业和旅游业结合而形成的新型产业。近年来,观光农业逐渐成为国内旅游和假日旅游的新亮点,引起了政府部门、投资者和开发商的广泛重视。

关于观光农业的内涵,主要存在两种观点:第一,认为观光农业是一种兼具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经济附加值和保护乡村自然文化景观的农业开发形式,强调以农为主,突出观光农业的农业特性(张文英,1997;丁忠明等,2000;刘小龙,2001)。例如,郭焕成等(2000)指出城郊观光农业是利用城郊的田园风光、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副渔生产经营活动、乡村文化、农家生活,为人们提供观光体验、休闲度假、品尝购物等活动空间的一种新型的“农业+旅游业”性质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赵春雷(2001)则认为现代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为基础,以高新示范园区为桥梁,以产业化经营为主线,融直接效益与观赏效益、长远效益与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新体系。第二,指出观光农业是一种以旅游者为主体、满足旅游者对农业景观和农业产品需求的旅游活动形式,强调以“旅”为主,突出观光农业的旅游产品特征(舒伯阳,1997;杜江等,1999;王仰麟等,1999)。例如,周晓芳(2002)提出都市观光农业是都市农业生产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是以都市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活动等来吸引游客实现旅游行为的新型旅游方式。应瑞瑶等(2002)则将“乡村旅游”表述为经营者广泛利用农村野外空间的活动,其内容包括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村观光游览以及与之有关的旅游经营、旅游服务等。

关于观光农业的特征,韩卫(2001)提出内容的广博性(包括资源的广泛性、形式的多样性和地域的差异性等),活动的季节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性,融观光、操作和购物于一体是观光农业的主要特征。赵春雷(2001)将市场化、专业化、一体化、高新化、示范与观赏性概括为观光农业的五大基本特征。同期,李澜(2001)则从产业的角度论述了观光农业的特性。

现有的文献中关于观光农业开发模式的研究较少。祝斌(2000)以南京市为例,提出城郊观光农业发展的五种模式:第一,农业公园型。即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于一体。第二,观光参与型。开放成熟的果园、菜园、花圃、鱼塘等,让游客入内摘果、赏花、垂钓,享受田园乐趣。第三,休闲娱乐型。该模式以提供多种休闲活动为主要内容。第四,科普教育型。展现农业科学技术,把高科技引入农业并与旅游业相结合。第五,民俗农庄型。依托农村特有的文化和风俗,开展农业观光休闲活动。梁留科等(2002)认为观光农业的开发模式主要有三种:第一,观赏型旅游开发模式。该模式即以“眼观”为主,通过观赏达到旅游目的。第二,实践型旅游开发模式。该模式以亲身体验为特点,包括品尝型、操作型和学习型等多种形式。第三,综合型旅游开发模式。该模式是上述两种模式的结合。2005年,曾武英则提出观光农业在开发模式上应采用亦农亦旅、亦旅亦农的“复合性开发”模式。

现阶段,中国观光农业的实际开发中客观存在许多问题,总体上可将之归纳为六个方面:第一,“散”,即布局分散,缺乏科学性合理规划。第二,“小”,即场点规模小。第三,“单”,即项目单一,多数为单项农业观光项目,缺乏多样性和趣味性。第四,“低”,即构想和规划建设的起点低。第五,“粗”,即创意浅简单,建设粗糙。第六,“同”,即大多数场点的设计、建设、项目雷同,缺乏独创性(宋金平等,2003;练红宇,2003;余美珠等,2004)。针对于此,应该明确项目论证需从多角度入手,至少应涵盖本地区农业资源基础的分析、市场定位、区位选择和目标市场分析及地区旅游业的发展阶段判断等方面;切实保证旅游与生态农业的协调;加强规划、设计和科学合理布局;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理论建设和区域间的经验交流;理顺管理体制,适时引导价值观;注意防止经济效益外溢,保护“农园”投资者的利益等(叶林,1999;李国柱等,2003;李舟,2004;曹艳英等,2004)。

17.集约农业

相比于传统的粗放农业,在一定面积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通过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措施来增加农产品产量的农业就称为集约农业。本质而言,集约农业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认为是精细农业,但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精耕细作,其最根本的特点在于农业生产科技的进步。集约经营的目的是从单位面积的土地上获得更多的农产品,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化是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规律。集约农业的发展水平主要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同时也受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劳动力数量和素质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农业生产均经历了一个由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的转变过程,都比较普遍地实行了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集约化生产。由于资源禀赋条件不同,各国在实行集约化的过程中各有侧重。部分国家侧重广泛使用机械和电力,以提高(活)劳动生产率为主;部分国家侧重选用良种、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并实施新的农艺技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主。比较而言,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中国长期以来社会生产力较低,农业科学技术欠发达,农业集约经营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新时期中国农业的资金、技术集约经营形态已经出现并处于稳定的发展阶段。

18.立体农业

立体农业最早产生于农作物的间作套种,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长期生产实践中形成的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利用江河低洼地挖塘培基,水塘养鱼,基面栽桑、植蔗、种植瓜果蔬菜或饲草,最终形成“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或“果基鱼塘”等种植和养殖有机结合的生态农业系统,实质上就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立体农业。关于立体农业的内涵,早在20世纪初,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J.R.Smith教授就曾将其定义为种植业、畜牧业与加工业有机联系的综合经营方式。一般而言,立体农业是指在一定的土地或水域内,通过生物与时空的合理结合、物质与能量的循环利用,建立起来的多种资源整合、多种生物同生的一类立体种植业、立体养殖业及立体种植、养殖相结合的集约型农业;它是在传统的间种、套种、复种及种养加一体化生产经营模式之上发展而来的,是传统农业生产技术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有机融合的全面体现。

大力发展立体农业,能够充分挖掘土地、光能、水源、热量等自然资源的潜力,缓解人地矛盾以及粮食与经济作物、蔬菜、果树等的争地矛盾;能够充分利用空间和时间,通过间作、套作、混作等立体种养、混养等立体模式,较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的物质产量,缓解食物供需矛盾;能够提高化肥、农药等人工辅助能的利用率,缓解残留化肥、农药等对土壤环境、水环境的压力。相比于其他农业发展模式,立体农业的显著特点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集约”,即集约经营土地,体现出技术、劳力、物质、资金整体综合效益。第二,“高效”,即充分挖掘土地、光能、水源、热量等自然资源的潜力,同时提高人工辅助能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第三,“持续”,即减少有害物质的残留,提高农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质量,增强农业后劲,不断提高土地(水体)的生产力。第四,“安全”,即产品和环境安全,体现在利用多物种组合来同时完成污染土壤的修复和农业发展。

19.精品(精致)农业

就其内涵而言,潘秋祥(2003)指出精品农业是一个综合性的农业体系,它是依靠农业科技的进步,生产出高品质、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农产品,并进行高产业化水平市场运作的一个全过程。2004年,其进一步指出精品农业具体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农业科技含量高,拥有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农业科技队伍,科技应用面广,农产品生产及其加工的技术水平达到一流;二是农业外向度高,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持久的竞争力,农产品质量达到上乘,生产过程绿色化,农业生态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三是农业产业化水平高,市场主体活跃,经营机制灵活,龙头企业辐射和带动能力强,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高,农业经营效益高,生产低耗高效,土地产出能力大。韩伟达等(2009)认为精品农业就是以高收入人群消费需求为导向,以生产高品质的绿色、有机产品为重点,以生物技术、设施栽培技术、精加工技术为支撑,以产品分级精选包装为重要环节,以现代流通业态为载体的一种高端产业形态。2010年,吴天锡则提出精品农业实质上就是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精致农业,是指采用现代科技与精密细致的传统农艺相结合的农业;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比优质农产品档次更高,其整齐鲜艳、质高味美、包装实用美观、品牌营销经营,是高品质、高品位、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高效农产品。

关于精品农业的特征,潘秋祥(2004)指出精品农业是运用先进科技提升传统农业而成的现代农业,具有三大基本特征:一是高品质、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特征;二是高竞争力、高价格、高收益的市场特征;三是资金、技术集约化经营的产业特征。在此基础上,韩伟达等(2009)提出精品农业的产业特征可以概括为产前、产中和产后一体化经营,吴天锡(2010)则进一步强调精品农业具有环保、节约、可持续的产业发展特征。实践中,精品农业的发展一要依靠先进的生物技术,二要提倡发展质量农业,三要实施“四品”(即品种、品质、品位和品牌)发展战略(吴天锡,2010)。

20.都市农业

截至目前,关于“都市农业”的理论渊源主要有四种观点:第一,认为都市农业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杜能提出的“农业圈”理论(丁圣彦,2003);第二,认为都市农业源自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1898年提出的“田园城市”概念,而且德国在1919年提出了“市民农园”的发展模式(郭焕成,2004);第三,认为都市农业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青鹿四朗,1935);第四,认为都市农业起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周德翼,1997)。1950年,美国学者欧文、霍克使用了“都市农业区域”的概念;1969年,美国经济学家约翰斯顿、布鲁斯又提出“都市农业生产方式”一词。1977年,美国农业经济学家艾伦、尼斯发表了《日本农业模式》一文,正式提出了“都市农业”的概念。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新兴城市的崛起,日本、新加坡、韩国等一些国家的学者相继开始关注都市农业研究(曹林奎等,1999;肖莎等,2003),有学者提出中国都市农业的概念就源自日本(方志权,1998;杨丹妮等,2008)。

关于都市农业的内涵,至今尚未达成一致意见。目前,国外流行的观点主要有三种:第一,都市农业是指分布在都市工商业区、住宅区等区域内,或者是分布在都市外围的特殊形态的农业,即在这些区域内的农业组织依附于都市经济,直接受都市经济势力的影响;主要经营奶、鸡、鱼、温室、观赏植物、鲜菜、果树等生产,专业化生产程度较高,同时又包括稻、麦、畜牧、水产等的复合经营;都市农业的范围一般是都市面积的2~3倍,集约化生产程度很高(青鹿四郎,1935)。第二,都市农业是都市内部及其周边地区的农村受城市膨胀的影响,或是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受席卷而形成的一种农业形态,是被都市包容的、位于都市中的农业;其最容易受城市扩张的影响,又最容易受城市基础设施完备带来的益处,因此都市农业是双重意义上的“最前线”的农业;都市农业是城市建设发展占地和居民住宅建设占地等同时并存、混杂、相嵌的农业;都市农业也是需要加以有计划保护的农业(桥本卓尔,1995)。第三,都市农业是位于城镇、城市或大都市边缘,对城市或城市周边的自然资源加以循环利用,同时充分利用城市内或城市周边的人力资源、产品和服务,为城市生产、加工或销售各种食物、非食物产品或服务的产业(Mougeot L J A,1999)。与之相比,国内代表性的观点也有三种:第一,都市农业是指地处都市及其延伸地带,紧密依托并服务于大都市的农业,它是适应现代化都市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而形成的现代化农业的综合概念;它集高效型生产农业、能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农业于一体,对内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服务功能,对外则为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李永强等,1999)。第二,都市农业是指处于都市市区或其周边地带,与都市的经济、文化、生态等诸多方面互利互助、融为一体,具有经济性、生态性、文化性等多种功能的可持续的现代农业(于战平,2001)。第三,都市农业泛指城市农业和环城市农业;其中,城市农业是指在城市内部较小的区域范围(如小块儿空地、花园、边缘地区以及阳台和可以种植的容器等)种植农作物或饲养小型家禽或奶牛,其目的是自我消费或在社区市场上出售;环城市农业则是指在紧靠城市的农场上的集约化半商业或纯商业性的农业经营活动,主要包括蔬菜种植及其他园艺、养鸡及其他家禽(黄靖等,2002)。

与其他类型的农业发展模式相比,都市农业具有鲜明的属性。方志权(2007)认为都市农业是无城乡边界的农业,表现为城乡融合性;都市农业是功能多元化的农业,表现为功能多样性;都市农业是高度集约化的农业,表现为现代集约性;都市农业是市场一体化农业,表现为高度开放性。与此同时,有学者提出都市农业具有功能的多样性,环境的复杂性,经营的集约性,与工业和城市一体性等特征(刘斐等,2001)。韩士元(2002)指出都市农业具有特定的空间布局、功能的多样性、高度智能化和信息化、高度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的可持续性的特征。若从区位上看,都市农业既存在于都市内部,又包括都市化地区与周边间隙地带,因此具有市场区位优势明显的特征;若从功能上看,都市农业具有显著的多功能特征;若从都市农业的消费群体来看,都市农业具有明确的城市指向,即城市需要决定都市农业的发展(郭忠兴,2002)。

21.沙漠农业

沙漠农业是指在沙漠地区通过引水、输水和节水,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沙漠生态进行人工改造,并根据沙漠的自然环境特点,发展农业的一种农业模式(《现代农业新概念》,2010)。以色列、埃及、沙特等是世界上沙漠农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已成为中国学者的主要研究对象。罗怀涛(1980)、徐阳(1996)、高峰(2011)等认为先进的灌溉技术和沙漠温室技术是以色列沙漠农业成功的关键。张林平(2002)对沙特和埃及沙漠农业及生态建设的经验进行了总结,认为积极推广科技和生态建设、充分调动国内闲置资源为生态建设服务、吸取农业先进技术并推行农业技术革命是其沙漠农业的关键举措。与此同时,也有学者对中国西部沙漠农业进行了重点研究。20世纪60年代,钱学森曾经提出:“应在不毛之地的戈壁滩上发展农业生产,充分利用戈壁滩上的日照和温差等有利条件,推广使用节水技术,推进知识密集型现代化沙漠农业”。杨俊杰等(2000)则认为沙漠农业开发潜力巨大且前景广阔,中国可以通过组建开发沙漠农业机构、选育沙生耐旱型植物新品种、推广国内外节水旱作型先进农业技术、创建综合防治技术和不断优化农业环境等措施促进我国沙漠农业的快速发展。

22.太空农业

太空农业(Space Agriculture)是以航天技术为基础,开发利用太空环境资源而开辟的一个崭新的农业领域。[4]其中包括利用卫星或高空气球搭载作物种子、微生物菌种、昆虫等样品,在太空宇宙射线、高真空、微重力等特殊条件作用下,诱发染色体畸变,进而导致生物遗传性状的变异,快速有效地选育新品种的空间诱变育种;利用卫星和空间站在太空环境下直接种养生产农产品,用于解决太空人员的食物需要,甚至返销地面以补稀缺。1997年,俄罗斯进行模拟太空蔬菜水培试验,成功地种出“月球生菜”、“宇宙胡萝卜”、“外太空番茄”等。同年,俄罗斯农业科学院和国家宇宙局在“和平号”空间站上的太空温室里试种的“太空小麦”又获成功。目前,美国、日本的科学家也正在联合攻关,将甘薯种在航天器里,不仅可以补充舱内氧气,而且可供宇航员食用。由此可见,太空这一无菌、高洁净、高真空、微重力、强辐射的得天独厚的特殊环境,也是食品资源向新领域延伸的一个崭新舞台。太空农业的概念提出源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现代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并以其为技术保障。本质而言,太空农业是指以空间技术为依托的高科技农业(谭放等,2003),太空农业技术主要包括用空间遥感监控地球农业、空间诱变育种(又称航天育种或太空育种)以及在太空舱和外星球上进行种植和养殖活动(丁效华,1994)。

1987年以来,中国育种工作者利用返回式卫星和高空气球搭载农作物种子进行空间诱变育种研究,取得了一批极有价值的研究资料,获得了一些对产量有突破性影响的罕见突变,已选育出一些极具应用前景的新品系。该方法的特点是变异幅度变大、有益变异增多和育种周期缩短。例如,1987年利用高空气球搭载的甜椒品种“龙椒二号”经过连续多年混合选择,已培育出果重250克以上、增产120%的早熟新品系;1987年利用高空气球搭载的粳稻品种“中作59”和“海香”,其M2代在11个性状上均出现广幅的分离,不仅从中获得了产量和品质明显改进的新品系,而且从中选育出能够恢复籼型雄性不育系育性的粳稻恢复基因突变系,这是迄今利用其他手段难以获得的罕见突变,将对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产生重大影响;1992年利用高空气球搭载的水稻品种“ZR9”,经三年选育工作,获得早熟、高产、优质的新品系“航育1号”,亩产最高达700千克等。整体来看,利用航天技术开展农作物育种工作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尽管从总体上来说,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崭新的科技成果已经彰显出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毋庸置疑,空间技术育种将成为有效推动我国现代高效农业发展、促进我国粮食增产、缓解粮食安全压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23.物理农业

物理农业(Physical Agriculture)概念起源于植物生理学、农业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和物理农业,是物理技术和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5]植物生理学中通常谈到光合作用、光周期、积温等等都属于农业物理讲解的内容,后来随着一些力、声、磁、辐射、光装置的农业实践,20世纪末21世纪初有人提出了物理农业的概念,这一时期的物理农业仅仅是想利用简单的设备获得高产。然而,一旦把农业物理倒着念,物理就由辅助性的位置翻身到了领导地位,也就是说物理学的东西要主导农业的发展。就在物理农业概念提出多年之后,许多涉农学者和农业科研生产一线人员逐渐添入更多的物理元素,这一时期最大特点就是大气电场植物生理作用原理的应用和空间电场生物效应的发现诞生出了空间电场调控动植物生长与病害预防技术,该技术的出现和实践对物理农业的发展影响深远。正是空间电场系列装备的市场化才将原本仅包括种植业的物理农业范畴一下子扩展了菌业、动物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这一期间是物理农业的硕果爆发期,先后出现了温室电除雾防病促生技术、畜禽舍空气电净化自动防疫技术、菇房空间电场促蕾防病技术、烟气电净化二氧化碳增施技术、温室病害臭氧防治技术、畜禽舍粪道等离子除臭灭菌技术、土壤电消毒法与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技术、介导鱼礁与水体微电解灭菌消毒技术、多功能静电灭虫灯、LED补光技术等。

什么是物理农业?刘明伟(2010)提出物理农业主要以声、光、电、磁、热、辐射等物理能量与信息形式作用于农业生产过程,能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促进植物生长,从而达到保持作物稳产与增产,减少化肥与农药使用量,阻止环境恶化与生态退化,进而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目的。本质而言,物理农业是指利用具有生物效应的电、磁、声、光、热、核等物理因子操控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其生活环境,促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对化学肥料、化学农药、抗生素等化学品的依赖以及自然环境的束缚,最终获取高产、优质、无毒农产品的环境调控型农业。

物理农业属于高投入高产出的设备型、设施型、工艺型的农业产业,是一个新的生产技术体系,它要求技术、设备、动植物三者高度相关。实践中,物理农业技术包括核技术(如辐射育种)、磁处理技术(如用磁场直接处理种子和用磁化水浸种或农田灌溉)、激光技术(如激光诱变育种)、植物声频控制技术、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技术、温室空气电净化防病促生技术、电子杀虫技术、温室病害臭氧防治技术、温室CO2增施技术等(张丽华等,2003;徐志莹等,2011)。

截至目前,物理农业已发展形成两类新型农业:第一,将物理学中对生物具有正向作用的原理技术化并用来提高农作物、家禽家畜、菌类、水生动物的产量和质量的“物理增产优质型农业”。实践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环境安全型设施农业,其最具特色的应用技术包括空间电场与二氧化碳同补的产量倍增技术、植物补光技术、设施温控技术。第二,将物理学中对病原微生物和害虫具有灭杀作用以及对环境具有保护的原理技术化,形成物理植保技术,并用来预防动植物的病虫以及其他危险化学品危害的“无毒农业”或“物理植保农业”。实践中,其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环境安全型畜禽舍、环境安全型温室、环境安全型菇房三大农业生产模式的建立和应用。

物理农业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农药与化肥的使用量,还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在实现农业科技升级的同时,达到保护农业生产环境、促进农业生态良性循环的目的。因此,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被世界公认为是未来实现生态农业、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姜华山,2011)。随着物理农业的发展,相关的物理技术装备以及环境安全型农业设施的需求将带动农用电子、机械、建材、信息业的发展,势必也将推动农业设施设计、建造技术的飞速发展,最终带给人类的是没有化学品危害的、生态的绿色食品生产农业,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4.分子农业

分子农业(Molecular Farming)是近十几年提出的一个新概念,韩锦峰等(2004)将分子农业定义为以利用重组或转基因植物为基础,大规模生产出稀有的和高价值产品的农业。由于目前分子农业在医药抗体等方面迅速发展,因此实践中有时也将其称为生物药业(Bio-pharming)或农业药业(Farmaceuticals)或制药业(Pharmaceuticals),但多数人的意见还是将其称为分子农业,即利用农业生产廉价的诊断与医疗蛋白质和抗体以取代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这些物质。分子农业的应用主要包括改善食物品质、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医用抗体、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人和动物需要的疫苗、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医用蛋白、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生物多聚体(Bio-polymers)、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工业用蛋白质和酶。一般而言,分子农业具有产值高、产品价格低、比较安全的特征;实际生产中,可用于分子农业的植物种类较多;积极发展分子农业,能够有效地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前景广阔(韩锦峰等,2004)。

25.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是采用人工的、先进的系统结构,创造生物适宜的生活环境,以进行室内的、高效的综合性农业生产(张直,1981)。设施农业的发展需要配套的技术体系做支撑,要求设施设备、选用的品种和管理技术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设施农业属于高投入高产出,资金、技术和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实践中,设施农业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条件的束缚,走向现代工厂化农业、环境安全型农业生产和无毒农业的道路,同时也是农产品打破传统农业的季节性,实现农产品的反季节上市,有效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的有效方法。作为一个新的生产技术体系,设施农业的核心设施有环境安全型温室、环境安全型畜禽舍和环境安全型菇房。从种类来看,设施农业主要包括设施园艺和设施养殖两大部分,后者主要包括水产养殖和畜牧养殖两大类[6]

早在15~16世纪,英格兰、荷兰、法国、中国和日本等国家就开始建造简易的温室,用以栽培时令蔬菜或小水果。到了17世纪,开始采用火炉和热气加热玻璃温室。1860年,美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温室栽培试验站。到20世纪初,美国已有1 000多个温室用于冬季栽培蔬菜。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和加拿大的温室发展与生产达到高峰,荷兰和德国的温室工业化生产业已兴起。美国在60年代研制成功无土栽培技术,使温室栽培技术产生一次大变革。近年来,在发达国家已经形成集设施制造、环境调控、生产资料为一体的多功能体系。随着温室技术的发展,温室向大型化方向发展,面积呈扩大趋势。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新建的温室都是大型的现代化温室(安国民等,2004)。以荷兰为代表的欧美国家设施规模大、自动化程度高,主要用于蔬菜和花卉的生产,而且无土栽培的比率很高(陈贵林,1999)。荷兰拥有大量连栋温室和世界上最多、最先进的玻璃温室,具备先进的设施环境智能控制系统;日本是世界上温室面积最大、集中发展塑料温室的国家,其先进的温室配套设施和综合环境调控技术处于世界先进行列,近年来在组培环境调控和封闭式育苗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美国的温室多数为大型连栋温室,90%的温室用于生产鲜花和观赏植物,在设施栽培综合环境控制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以色列的沙漠温室技术水平较高,其生产的温室花卉和蔬菜大量出口欧洲各国,效益显著(周莹等,2010)。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设施农业基础差、起步晚,但发展历史悠久,至今已形成多种类型,其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由单一到综合,管理由粗放到集约。目前,不仅试验研究出比较适合我国气候条件与国情的园艺设施,而且在保护地栽培、节水灌溉、机械化育苗以及蔬菜、花卉、无土栽培等方面成果颇丰,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26.工厂化农业

1994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在启动“工厂化高效农业”重大科技产业工程项目时首次提出“工厂化农业”的概念(现代农业新概念,2009)。本质而言,工厂化农业是设施农业的高级层次(高翔等,2007),是指在相对可控的环境条件下,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实现集约高效及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生产方式;其主要是利用成套设施或综合技术使种养业生产摆脱自然环境的束缚,实现周年性、全天候、反季节的企业化规模生产,具有工厂化生产、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市场化和商品化、社会化大生产、社会与经济与生态效益的统一等显著特征(赵冬梅,2002)。

国外典型的工厂化农业试验始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初期,全世界已有40多个国家利用植物工厂生产有关农产品。自20世纪70年代起,利用简易温室和塑料大棚从事一定规模、范围的农作物生产活动在中国开始出现,但真正的工厂化农业生产发展则是在90年代之后。尽管相比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但中国工厂化农业发展成效显著——工厂化农业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工厂化农业技术设施及装备国产化水平迅速提高、工厂化农业规范化标准化种养技术体系基本形成、工厂化农业相关产业协同发展体系已具雏形(周淑景,2008)。未来中国工厂化农业应坚持区域化发展道路,建立工厂化农业现代管理制度和有效的运行机制,加强引进温室的管理和技术工作,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的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加强标准化工作,注意培育发展温室相关产业,加强政府对工厂化农业的政策导向,建立工厂化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等(赵冬梅,2002;周淑景,2008)。

27.生物农业

作为农业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生物农业是根据生物学原理建立的农业生产体系,依靠各种生物学过程维持土壤肥力,使农作物营养得到满足,并建立起有效的生物防止杂草和病虫害的体系。[7]实践中,生物农业按照自然的生物学过程管理农业,适当投入能量和要素,维持系统最佳的生产力,其强调通过促进自然过程与生物循环保持土地生产力和用生物学方法防治病虫害,从而实现农业环境的生态平衡。从发展实际来看,生物农业包括转基因育种、动物疫苗、生物饲料、非化学害虫控制和生物农药五大领域。其中,转基因育种是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最具潜力的一个领域,非化学方式害虫控制和生物农药已成为保证农产品与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整体来看,现阶段中国生物农业发展面临三大制约因素:一是原始创新能力不足;二是生产规模小,产量低,生产成本高,市场占有率低;三是相关产业和服务体系还不完善[8]

28.基因农业

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有能力将某些特殊基因转移到生物体的染色体中,从而改变该生物体的某些性状,这些经基因工程改造过的生物体被称为转基因生物GMO(张涛等,2005)。转基因技术是指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对生命的最本质特征——遗传物质直接操作,选取所需要的一段基因与其他相关的基因重新组合,将重新组合的目的基因导入细胞内,使生物体获得新的性状,农业生产若应用这项技术就称之为转基因农业(敖永胜,2001)。客观而言,基因工程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改良农作物的种质、提高农产品产量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已经成为农业技术革命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从宏观经济角度看,转基因农作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产量、减少成本;从微观经济来看,具有明显的、持续的经济回报(张涛等,2005)。

从1983年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作物问世起,转基因技术在作物种植中的应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利用热潮。1986年,首批转基因作物被批准进行田间试验。1992年,中国开始种植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转基因作物——双价转基因烟草。1996年,六个国家批准种植转基因作物。2000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达到了4420万公顷,美国、加拿大、阿根廷和中国四个主要国家的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占全球总量的99%,中国以50万公顷的种植面积仅占全球总量的1.13%,居于第四位。2003年,批准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增加到18个。2008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达1.25亿公顷,25个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中有8个国家的种植面积超过了100万公顷,占到了全球总量的98%,中国种植面积也达到了380万公顷(华跃进,2009)。发展转基因技术的初衷是通过生物技术的应用,避免农业对化学投入的依赖从而减轻甚至杜绝环境污染问题。但近年来一些新的发现使许多科学家担心大规模应用转基因作物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风险,威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间接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例如,1996年孟山都公司的转基因Bt棉花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种植后,出现了大批棉花不抗虫现象(张涛等,2005)。

近年来,中国生物技术有了较快发展。转基因抗虫、抗病毒和品质改良农作物与林木已超过100种,转基因棉花、大豆、马铃薯、玉米、小麦等进行了田间试验,其中抗虫棉、抗病毒番茄等6个农作物品种已开始商品化生产。目前,在我国已经进入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的GMO产品中以Bt棉最为广泛,也最为重要——河北、山东、江苏等产棉大省已经开始广泛地种植转基因棉花(张涛等,2005)。对此,应积极完善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审慎拓展转基因作物释放的法规,提高全民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意识(华跃进,2009)。

29.数字农业

1997年,美国科学院和工程院两院院士正式提出了“数字农业”(Digital Agriculture)的概念,特指在地学空间和信息技术支撑下的集约化和信息化的农业技术(缪小燕等,2004)。1998年,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又把“数字农业”定义为数字地球与智能农机技术相结合产生的农业生产和管理技术(彭鹏等,2000)。功彪(2001)和童有好(2002)把通过互联网实现的超文本农业信息服务称为数字农业。显然,据此定义,数字农业指的是农业的电子商务、电子拍卖或互联网服务。2003年,卢枉等提出“数字农业”是数字化技术与农业生产管理全面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型农业,是在遥感、遥测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技术、通讯和网络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高新技术的支持下,实时获取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水肥状况、病虫害以及相关的各类自然和社会经济信息,通过进行数字化的存储和管理,生成动态空间信息系统,并对农业生产管理的各种现象和过程进行模拟和分析,从而对农业所涉及的所有对象和全过程进行数字化和可视化的表达、设计、控制和管理。当前,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融合所衍生的“精准农业”、“虚拟农业”、“智能农业”和“网络农业”等均是数字农业的不同侧面,其中以“精准农业”的研究与应用居多。由于“精准农业”较多侧重于农业生产环节,而数字农业涵盖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部过程,涉及与农业相关的所有对象和过程,以及从宏观到微观的多个层次,所以精准农业只是当前数字农业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于此,科技商报编辑部(2003)提出数字农业应涵盖“信息农业”、“精确农业”、“虚拟农业”等概念包含的所有内容。郑可锋等(2005)认为,参照“数字地球”(Gore Al,1998)、“数字部队”等概念相应的含义,数字农业应视为运用数字化技术,按照人类需要的目标,对农业生产全过程及其生态与环境和社会经济属性进行数字化和可视化的表达、设计、控制和管理,使农业按照人类需求的目标发展的现代化农业。综合来看,运用数字地球技术,包括各种分辨率的遥感遥测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定位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和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等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的农业生产管理高新技术系统是数字农业的本质所在(刘金爱,2010)。一定程度上,数字农业可以认为是一个从基础理论到应用理论、从支撑技术到工程应用的完整的学科体系,其关键技术具有软硬之别:“硬技术”主要有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技术、海量数据存储和互操作、宽带网络、虚拟现实等,“软技术”主要包括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地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人工智能以及系统集成等(薛领等,2004)。

30.精确农业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率先提出“精确农业(Precision Agriculture)”的概念和设想,并在90年代初进入生产实际应用,目前尚处于研究发展阶段,部分技术和设备已经成熟和成型(杨联安,2004)。美国农学会(ASA)、作物学会(CSSA)和土壤学会(SSSA)自1992年起,基本上每两年举行一次精确农业的国际研讨会(金继运、白由路,2004)。1994年,中国科学家提出在我国进行精确农业研究应用的建议。最早的研究文献《高科技——美国农业生产高效益的源泉》刊登在1995年第10期的《中国信息导报》上,文中首次提到了美国的精确农业状况(刘林森,1995)。此后,实践中Precision Agriculture出现了三个翻译版本——精确农业、精准农业或精细农业。根据精确农业的研究和应用历程,中国精确农业发展可以划分为概念引进阶段(1995~1997年)、研究准备阶段(1998~1999年)、研究实施与初步应用阶段(1999年至今)(金继运、白由路,2004)。1999年,科技部徐冠华部长在谈发展“数字地球”时提出“精确农业”是中国“数字地球”发展战略的切入点之一(杨联安,2004)。

就其内涵而言,徐可英(2000)认为精确农业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种子工程、平衡施肥技术、新型灌溉技术、自动测试监控技术、机电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最新成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化农业,其主要内涵包括精确土壤测试技术、精确种子工程、精确平衡施肥技术、精确播种、精确灌溉技术、作物动态监测技术、精确收获等。金继运(2000)提出精准(精确)农业是按照田间每一操作单元(区域、部位)的具体条件,精细准确地调整各项土壤和农作物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优化使用各项农业投入,以获取单位面积上的最高产量和最大经济效益,同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土地等自然资源。杨联安(2004)则认为精确农业是将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农业专家系统(ES)、决策支持系统(DSS)、计算机技术、通讯与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等高新技术与地理学、农学、生态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等基础学科有机结合,是农业信息技术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综合应用的集成体现,通过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农作物、土地、土壤从宏观到微观的实时监测实现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病虫害、水肥状况以及相应的环境状况进行定期信息获取和动态分析,最终通过诊断和决策,制订实施计划,在GPS和GIS集成系统的支持下进行田间作业的信息化现代农业。

31.虚拟农业

历史地看,虚拟农业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虚拟现实”一词延伸而来的一个概念,它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模拟把农业科学和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开辟了农业信息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新途径,是农业信息化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国内外关于虚拟农业的概念表达多样。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D.A.Holt和S.T.Sonka认为虚拟农业就是在高效的、功能强大且廉价的通讯网络支持下,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及农业技术研究等各个部门的合作者连接在一起的网络计算机平台,从而实现农业各个环节都在专家支持下的增值协作。陈沈斌等(2003)提出虚拟农业是以农业领域研究对象(农作物、畜、禽、鱼、农产品市场、资源高效利用等)为核心,采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以计算机为平台的研究对象与环境因子交互作用,以品种改良、环境改造、环境适应、增产等为目的的技术系统,其成果应接受实践的检验。杨国才(2005)则提出虚拟农业是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和可视化技术,在计算机和Internet的支持下,对农业生产、科研、教学(包括农业技术推广等)、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在计算机上的模拟和再现,以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技术系统。综合来看,虚拟农业可视为以信息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以农业领域研究对象为核心,依托高效可靠的通讯网络,融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作用于复杂的农业科研、教学、生产、管理、规划、资源配置、商品流通等众多领域之中,通过网络和计算机模拟、仿真和再现,实现农业研究对象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和可视化表达。

32.智能化农业

智能化农业是指利用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以农业专家系统为代表)来指导农业生产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形态,是一种拥有高层次、多方面农业专家知识,并能模仿人类的推理过程,在计算机上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向使用者提供各种农业问题决策咨询服务的实用软件系统(苏林,1998),如水稻智能化专家系统、大豆智能化专家系统和奶牛饲养管理专家系统等(周智浩等,2011)。国际上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对农业专家系统进行研究,研究主要针对农作物病虫害诊断问题,美国是最早进行此方面研究的国家。到了80年代中期,随着专家系统技术的迅速发展,农业专家系统在数量和水平方面均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而且从单一的病虫害诊断转而应用于生产管理、经济分析与生态环境等领域当中。作为政府部门对农业专家系统较早重视的国家,日本农林水产省1984年专门组织了“知识工程技术应用于产业界预测调查”委员会,集中了全日本70名专家调研分析,提出了全面的实施计划。中国也是国际上开展此领域研究与应用比较早的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已开始农业专家系统的研究。在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的资助以及中科院、农业部、机电部和各地政府的支持下,许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各地有关部门开展了各种农业专家系统的研究、开发以及推广应用。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业专家系统又有了新的发展,一个以农业专家系统为重要手段的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实践中获得了快速发展(周智浩等,2011)。

33.外向型农业

一般认为,外向型农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面向国际市场,借助国际分工来实现再生产的农业[9],是按照国际标准生产的,形成有国际竞争力、高辐射能力、高增值能力的农业经济形态。其发展的出发点、立足点不是国内市场,而是国际市场。发展外向型农业也不仅是为了创汇,而是同国际市场进行广泛的生产要素和最终产品的双向交流,借助于国际市场来完成再生产的循环活动,同时建立起与国际市场需求变化相适应的生产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组织结构,最终形成符合国际规范、有利于双向交流的农业运行机制和宏观管理体系(《农业大词典》,P.1720)。

34.能源农业

所谓“能源农业”就是指以生产能源为目的的农业,它包括生产供人体能源的“食物农业”和为提供燃烧需要的“燃料农业”(于光远,1984)。由于除提供能源外还可提供其他使用价值,所以“能源农业”只是农业中的一部分。2003年,姚向君将能源农业定义为以提供能源资源及其转换产品为主要目的农业生产及相关活动。此后,胡仁华等(2005)提出能源农业是生产能源产品为目的的农业形态;其以生物质能源为主要开发对象,通过直接燃烧、物化转换、生化转化、植物油利用四种方式利用生物能源;与能源农业相关的技术包括沼气、秸秆气化、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的提取等。能源农业具有四个特点:第一,能源农业从其概念的内涵而言仍然属于农业领域;第二,能源农业主要面向人类的能源需求;第三,能源农业必须与一定的加工技术相结合;第四,能源农业是一项系统的生产活动(冯永忠等,2005)。路明(2006)进一步指出,发展能源农业就是要有目的地生产生物质能含量大、利用价值高的农作物,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充分开发农作物以及农业副产品、剩余物、废弃物等中潜在的生物质能,将其转化为可供经济社会发展利用的直接能源,实现能源、农业和生态的“多赢”。张亚平等(2010)认为能源农业就是专门为生物质能源的生产与加工提供原料的农业形态,它处于生物质能产业链的上游,是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基础。2012年,易霞仔等提出了基于世界视角的能源农业发展战略。综上分析,本质而言,能源产业只是基于农业自身的功能属性对现代农业发展形态的一种理性判别。

35.碳汇农业

“碳汇”一词来源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签订的《京都议定书》,其本意是对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和机制的总称。农业具有为人类提供最基本的食物和纤维品的经济功能,其碳汇功能往往被人们忽视。比较而言,农业具有巨大碳汇功能——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量的二氧化碳、土壤有机碳的增加等(贾敬敦等,2012)。柴正猛等(2012)指出走“低碳经济”道路逐渐成为发展经济的主旋律,碳汇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形态应运而生;本质而言,碳汇农业是通过自身的调节功能和农田作物的吸附作用达到生产、能源、环境、气候、社会和经济的统筹发展;其中,农田碳汇是指通过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固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以及土地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土壤中。

与其他农业发展模式相比,除了具有高产、高效、优质、安全、生态的特点以外,碳汇农业最重要的特征是强调低消耗和低排放。如何发展碳汇农业?谢淑娟等(2010)指出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循环农业,减少对高碳型生产资料的依赖;积极推广有机农业,增强农业的碳汇功能;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减少农作物的碳排放量;改变传统的耕作方法,提高土壤的固碳水平;同时,碳汇农业的发展也需要政府进行相关的制度创新,制定相关的政策予以引导,如建立健全资源、环境有偿使用制度,开征环境税,构建发展碳汇农业的长效机制;建立有利于发展碳汇农业的保障体系与激励机制;设立“农业碳基金”,推进碳排放权交易;鼓励各类资本下乡,推动碳汇农业的发展;改变传统农业的组织形态,大力推进各种形式的农业专业合作;征收进口农产品“碳关税”,补贴国内碳汇农产品。

36.低碳农业

所谓低碳经济指的是在经济发展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整个社会最大产出的经济;据此定义,低碳农业经济应当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整个社会最大收益的经济(王昀,2008)。梁龙等(2011)认为低碳农业是一种通过技术改进、制度创新、产业转型、链条整合、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种手段,降低农业系统碳源影响并扩大碳汇效应,最终实现以温室气体减排为核心的农业生产发展和生态环境“共赢”的现代农业。刘静暖等(2012)则指出低碳农业是在全球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兴起的,以二氧化碳当量为基本度量指标,以低碳农产品为主导,以碳汇产品为支柱架构而成的低碳农业生产体系与产品结构,强调在生产链条中凸显二氧化碳低排放与高固化特质,旨在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改善农业小气候环境,保障消费者健康,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的新型农业可持续发展范式。

一般认为,低碳农业经济是“三低”经济(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也是节约型经济、效益型经济和安全型经济的统一(王昀,2008)。梁龙等(2011)认为低碳农业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光热资源利用最大化、外源性投入最优化、资源循环高效利用的开放性系统;是一个高固碳、高中和、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高技术集成系统;是一个从原料开采、农资生产到农业生产,再到产品使用和废物处理的全生命周期过程;是一个安全型系统,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中可能对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刘静暖等(2012)也指出低碳农业的独有特征在于:第一,低碳农业具有“三性”特征,即低碳农业发展的全球性、外部性和长期性;第二,低碳农业具有综合化、产业化、现代化的大农业综合协调发展的“三化”特征;第三,低碳农业具有可衡量、可报告、可检测的“三可”特征。

如何发展低碳农业?实践中,需从能源使用的三个环节着手:一是在能源输入时,尽量使用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二是对农业排碳源进行转化、利用,以减少排放;三是对已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捕捉、储存与利用(罗吉文等,2010)。刘静暖等(2012)则提出我国低碳农业的发展应选择以碳排放最小化为目标的产业链互动模式、以碳捕获为方向的碳汇农业模式和以碳中和为要求的立体农业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