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三 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
【学习导航】
学习目标:
了解对外贸易政策的内涵,了解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过程;掌握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理论依据;掌握关税的概念和种类,以及海关税则和协调制度;掌握非关税壁垒措施的特点和种类;清楚鼓励出口的措施。
资源索引:
1.网络资源:
http://www.gov.cn
中国政府网
http://www.mofcom.gov.cn
中国商务部网
http://www.customs.gov.cn
中国海关
http://ibdaily.mofcom.gov.cn/
国际商报
http://www.cq.xinhuanet.com/
新华网
http://www.cacs.gov.cn/
中国贸易救济网
http://www.acs.gov.cn/sites/aqzn/
中国产业安全指南网
2.阅读材料:《全球贸易摩擦研究报告(2010年)》
3.视频资源:《千名美经济学家向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大声说“不”》《当代全球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十大特点》《贸易战争》《跨越中国制造》《货币战争》《美国对华轮胎特保案始末》
导入案例:
案例1:美国对中国油井管反补贴制裁涉案金额27亿美元
美国商务部2009年11月24日作出终裁,以中国油井管存在补贴为由宣称将对相关产品实施10.36%~15.78%的反补贴关税制裁。该案涉及金额约27亿美元,是迄今为止美对华贸易制裁的最大一起案件。
根据美国商务部发表的声明,美方认为中国产油井管存在政府补贴,受此影响,该产品在美国销量大幅增长,因此,美方决定对其实施反补贴制裁。其中,一家天津企业产品被课以10.36%的反补贴惩罚性关税,一家浙江企业则被课以15.78%的惩罚性关税,其他大部分企业被课以13.2%的惩罚性关税。
案例2:中国输美轮胎特保案对相关产业的影响
2009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对所有从中国进口的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惩罚性关税,正式启动了对中国轮胎的特别保障措施。与此同时,中国政府紧急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汽车产品和肉鸡产品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审查程序,中美贸易摩擦已经升级。
【学习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