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研究内容概要
本书的基本内容就是以中国应对东亚金融危机为个案研究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治理。下面从分析框架、方法与资料、内容安排三个方面对本书的研究进行概要介绍。
(一)分析框架
本项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中国为什么能够成功应对东亚金融危机以及究竟是如何应对东亚金融危机的?笔者把这一问题置于全球化时代的大的历史背景下去审视,置于中国多层次和多维度卷入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去审视,发现中国应对东亚金融危机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多层与多维治理的过程。
由此,本书的分析与研究主要根据这一判断展开。首先,本书把中国应对东亚金融危机的过程区分为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维度。东亚金融危机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现象,它涉及许多政治问题,更具有深层的文化根源。但是,在以往的东亚金融危机研究中,它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性质往往是由经济学者、政治学者和文化学者来分析和探讨的。这样,同一历史现象就被分解得支离破碎。本书用治理理论从三个维度去透视中国应对东亚金融危机的过程就是努力描绘一幅整体的图景。
其次,在每一个维度下将区分国际、地区、国家、地方四个层次。东亚金融危机不是一个纯粹的地区现象,它的影响波及全球,更深入到各个国家内部。但是,在过去研究东亚金融危机时,人们倾向于从国际和国内两种取向进行分析,而且国际问题学者研究它的国际性质和国际意义,国内问题学者探讨它的国内性质和国内意义。因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本书力图结合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相互联系的理论,特别是全球化时代的治理与善治的理论,将中国在不同层次上应对东亚金融危机的政策与过程勾画出来。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列出分析框架的简表如下。
分析框架:多层与多维治理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进行地方层次的分析时,我选择了上海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这是因为:(1)中国地域辽阔,各个地方之间的差异很大,笼而统之地分析中国的所有地方会存在很多困难,而且容易导致混乱;(2)上海是东南沿海的最大城市,是中国的经济中心,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的发展更是举世瞩目;(3)上海是近代以来中国最为开放的大城市,20世纪90年代以来浦东的开发开放使上海与世界市场进一步接轨,使上海融入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4)上海既受到了东亚金融危机的明显影响,又在应对东亚金融危机的过程中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政策措施,是成功应对危机的典范之一。还有,笔者生活在上海,就地取材,也许可算是一个次要因素。
(二)方法与资料
本书以中国应对东亚金融危机为个案对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治理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透视和分析。所以,从方法论上来说,本书是对一个特定个案的实证研究。
既然是个案研究,那么对个案的选择就至关重要。本书选择中国应对东亚金融危机的过程为个案主要是基于如下理由:一是东亚金融危机的重大历史影响,它不仅是一个地区性的事件,更是波及欧、美、日,具有全球性的影响。二是东亚金融危机涉及的面非常广泛,它不是一般的经济危机,更是战后东亚发展模式的危机,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危机。三是东亚金融危机与中国的关系非常密切,中国不仅是东亚大国,在经济发展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受到东亚金融危机的冲击,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为应对东亚金融危机采取的国际国内对策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和良好的反应,堪称中国改革自己、影响世界的一大典范。四是笔者对东亚金融危机研究的兴趣和积累。笔者自从进入复旦大学攻读国际政治专业以来,就逐渐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想法,那就是在政治学研究中不能将国际政治学与比较政治学分割开来。特别是进入全球化时代,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联系更加紧密。于是,笔者努力寻求这种研究的结合点。几年以前,在完成关于东亚金融危机后的东亚安全的硕士论文后,仍然感到意犹未尽。鉴于东亚金融危机所涉及的国际和国内问题,笔者认为,中国应对东亚金融危机的过程就应该是我们将国际政治研究与国内政治研究结合起来,探讨全球化时代中国治理的很恰当的个案。
当然,个案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个案分析本身,一方面,个案分析需要一定的宏观理论的指导,另一方面,个案分析也要有助于抽象和归纳出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的结论。我们进行个案分析的基本理论就是全球化时代多层与多维治理的理论。由于进行这样的分析和研究,既涉及国际政治学与比较政治学等不同的政治学分支学科,又涉及对中国应对东亚金融危机过程的政治经济分析和政治文化分析,因此,本项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跨学科研究的性质。
由于是个案研究,就需要收集非常详细和具体的个案分析资料。由于是跨学科研究,就需要收集不同的学科对东亚金融危机和中国应对危机的研究资料。基于学术兴趣,在过去的几年中笔者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研究资料,为了更加深入和细致地分析中国应对东亚金融危机的政策过程,又仔细查阅了《人民日报》等中外报章杂志在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后对中国反应的报道,获取了不少有价值的信息。一些外国学者在过去的几年中发表的关于中国应对危机的论文和出版的相关著作也为本项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三)内容安排
根据分析框架的设计,本书的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导论部分,主要是提出问题,检讨研究文献,设计理论分析框架。
第一章是东亚金融危机与中国,主要分析东亚金融危机爆发的背景、危机的过程与原因,以及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第二章是经济应对与优化治理,从国际、地区、国家和地方四个层次研究中国加快与国际机制接轨、推进东亚经济与金融合作以及宏观调控与金融治理等问题,分析应对东亚金融危机的经济政策及其效果。
第三章是政治应对与优化治理,从国际、地区、国家和地方四个层次研究中国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参与构建东亚安全合作机制和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等问题。
第四章是文化应对与优化治理,从国际、地区、国家和地方四个层次研究全球文化与地方文化的互动、亚洲价值观的功与过、全球化与中国文化创新等问题。
结论部分,主要是通过总结中国应对东亚金融危机的基本经验,探讨全球化时代政治发展的新特点,分析中国治理创新的基本途径,以及从治理走向善治的可能性与局限性。
【注释】
[1]斯蒂芬·维恩斯著,何纵等译:《危机年代:从经济危机到新千年》,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0年11月,“作者序言”第1页。
[2]王宇,“译者后记”,参见乔治·索罗斯著,王宇译:《开放社会:改革全球资本主义》,商务印书馆,2001年8月,第389页。
[3]伊莉莎白·埃克诺米、米歇尔·奥克森伯格主编,华宏勋等译:《中国参与世界》,新华出版社,2001年1月,第1页。
[4]黄亚生:《解析“中国崩溃论”的神话》,《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1期,第100~105页。
[5]胡展奋、宋体金:《中国唱不衰——访著名经济学家杨再平》,《新民周刊》2003年第26期(总第235期),第56页。
[6]乔治·索罗斯:《开放社会:改革全球资本主义》,第234页。
[7]何秉孟、刘溶沧、刘树成主编:《亚洲金融危机:最新分析与对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7月。
[8]王梦奎主编:《中国:直面金融危机》,外文出版社,1999年1月。
[9]王梦奎主编:《中国:直面金融危机》,第12页。
[10]亚历山大·兰姆弗赖斯著,周凯、钟锦译:《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危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1页。
[11]乔治·索罗斯:《开放社会:改革全球资本主义》,第232页。
[12]王自力:《从亚洲金融危机看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深层次问题》,《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第87~93页。
[13]《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1期,第63~82页。
[14]《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2期,第25~61页。
[15]金岩石认为,东亚金融危机除了是经济危机、信用危机、制度危机、信心危机之外,也具有政治危机的性质。他说:“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成为唯一选择的时候,这种援助便成了政治干预或经济侵略的同义词。事实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从来都要‘监管’,例如菲律宾的监管是以168项法律的形式展开的,其中包括66项经济改革、63项社会改革,还有政治、司法、选举制度的改革。改革虽然未必是坏事,但由外来势力强加的改革永远都是政治危机的开始。”金岩石:《人民币贬值与否的政策选择及其政治后果——兼论集权政治下发展危机的形成机制》,《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2期,第49~50页。
[16]王逸舟:《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政治稳定与国际关系——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另一种透视》,《学习与探索》(哈尔滨)1998年第5期,第63~71页。
[17]高原明生:《亚洲金融危机的政治经济学——以中国为例》(日文),《亚洲研究》(东京)第45卷第2号,1999年8月,第53~79页。
[18]StephanieLautard,“State,Party,and Market:Chinese Politics and the Asian Cri-sis”,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20,No.3,July 1999,pp.285-306.
[19]顾肃:《对东亚金融危机的文化反思》,《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第112页。
[20]德怀特·珀金斯:《法律,家族联系及亚洲经商方式》、卢西恩·派伊(白鲁徇):《“亚洲价值观”——从狄拉莫(dynamos)到多米诺(dominoes)》,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斯主编,程克雄译:《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新华出版社,2002年,第341~370页。
[21]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页。
[22]阿兰·鲁格曼著,常志霄等译:《全球化的终结》,三联书店,2001年,第269~270页。
[23]阿兰·鲁格曼:《全球化的终结》,第5页。
[24]安东尼·吉登斯著,周红云译:《失控的世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6页。
[25]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权力与相互依赖》(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75页。
[26]David Held &Anthony McGrew,ed.,Governing Globalization,Polity Press,2002,pp.2-3.
[27]姜波克、徐蓉编著:《金融全球化与金融风险》,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2~16页。
[28]David Held &Anthony McGrew,ed.,Governing Globalization,p.3.
[29]戴维·赫尔德等著,杨雪冬等译:《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69页。
[30]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第3版),第278~300页。
[31]同上书,第279页。
[32]戴维·赫尔德等著:《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第70页。
[33]David Held &Anthony McGrew,ed.,Governing Globalization,p.7.
[34]戴维·赫尔德等著:《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第507页。
[35]Peter L.Berger &Samuel P.Huntington,ed.,ManyG lobalizations:Cultural Di-versity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pp.3-5.
[36]威廉·麦克高希著,董建中、王大庆译:《世界文明史——观察世界的新视角》,新华出版社,2003年,第250页。
[3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21页。
[3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4~255页。
[39]阿兰·鲁格曼,《全球化的终结》,第271页。
[40]时殷弘:《当今世界的反全球化力量》,庞中英主编:《全球化、反全球化与中国——理解全球化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8页。
[41]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理论与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5页。
[42]戴维·赫尔德等著:《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第50~53页。
[43]董健:《超越国家:从主权破裂到新文明朦胧》,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第15页。
[44]转引自俞可平:《全球化与政治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6页。
[45]戴维·赫尔德等著:《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第77页。
[46]同上书,第111页。
[47]赫伯特·凯尔曼:《国际关系中社会、态度和结构诸因素》,斯坦利·霍夫曼著,林伟成等译:《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258~259页。
[48]James Rosenau,“Toward the Study of National-International Linkages”,in JamesRosenau,ed.,Linkage Politics:Essays on the Convergence of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Systems,New York Fress Press,1969,pp.44-63.相关介绍和分析参见高柳先男:《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联系模式》(日文),季刊《国际政治》46号,1972年,第112~131页。
[49]高柳先男:《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联系模式》(日文),季刊《国际政治》46号,第121页。
[50]一个具体的例子就是,在研究当代民主化的国际影响时还有学者直接借用“联系政治”的概念说明国内政治过程与国际政治过程之间的相互影响。参见:Laurence Whitehead,ed.,The International Dimensions of Democratization:Europe and the Americas,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p.15.
[51]Robert D.Putnam,“Diplomacy and Domestic Politics:The Logic of Two-Level Games”,in Peter B.Evans,Harold K.Jacobson,Robert D.Putnamed.,Double-EdgedDiplomacy:International Bargaining and Domestic Politics,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pp.436-459.介绍和分析参见薄燕:《双层次博弈: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互动》,肖佳灵、唐贤兴主编:《大国外交——理论·决策·挑战》上册,2003年,第21~46页。
[52]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论》,俞可平主编:《全球化:全球治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2页。
[53]詹姆斯·罗西瑙主编,张胜军译:《没有政府的治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5页。
[54]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论》,俞可平主编:《全球化:全球治理》,第10~13页。参见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8~11页。
[55]王逸舟主编:《磨合中的建构——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的多视角透视》,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第22~28页。
[56]伊莉莎白·埃克诺米、米歇尔·奥克森伯格主编:《中国参与世界》,第3页。
[57]伊莉莎白·埃克诺米、米歇尔·奥克森伯格主编:《中国参与世界》,第5页。
[58]《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66、90页。
[59]同上书,第373页。
[60]同上书,第98~99页。
[61]颜声毅等著:《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概论》,长征出版社,2002年,第165页。
[62]《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51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