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东亚金融危机的过程
当某一国家的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已经耗尽或即将耗尽,短期内无力履行偿付所在国外币债务责任的消息成为头条新闻的时候,资本流入会猛烈逆转,国内股票和债券市场除非得到国外的紧急救援,否则就会崩溃,所在国货币的汇率会大幅下跌,这时金融危机就会爆发了[6]。
20世纪60—80年代初,出现了东亚经济发展的“奇迹”,特点是高速增长、高国内储蓄率、基本财政平衡以及一位数的通货膨胀。全世界普遍赞誉亚洲经济奇迹,认为21世纪将是亚洲的世纪。但进入90年代,巨额资本流入导致东亚公司和银行的对外债务加速积聚,危机的种子已经埋下。
(一)危机的肇始
1996年同1995年相比,泰国一些经济指标明显恶化,经济增长速度由8.7%下降到6.7%,国内生产总值由1 814亿美元下降到1 539亿美元;经常项目逆差由135亿美元扩大为146亿美元,其占GDP总值由8.2%扩大到10.2%(此逆差数额大大超过国际公认的5%警戒线和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时的7.8%的比率);外债由831亿美元增加到908亿美元,占GDP的50.3%;贸易逆差由143亿美元增加到177亿美元;出口总额由564亿美元下降到557亿美元,进口总额由707亿美元增加到734亿美元[7]。1997年上半年,泰国经济进一步呈现恶化的势头,经济增长回落2个百分点。尤其是,作为泰国重要经济支柱的对外贸易,出口锐减,进口增加;并且,当时国内金融监管松懈,外资流入减少,房地产泡沫破灭。所有这一切被国际金融投机者入场炒作抓住了机会。
1997年初,泰铢受到压力,泰国政府极力干预。由于泰国的国际收支始终依赖巨额的国外资本(主要是短期的、所谓的“间接投资”)净流入来平衡。因此,一旦国际游资流入势头明显减弱,巨额的经常项目逆差无以弥补,泰铢的固定汇率便难以维持,国际投机资本便抓住了这一动向而从事迫使泰铢贬值的投机。
1997年7月2日泰铢开始浮动。一日之间泰铢对美元的比率由25.90∶1下降到30.30∶1,贬值17%以上。国际金融投资者先对泰国发动试探性攻击,货币市场不断出现抛售泰铢、买入美元的风潮,泰铢的汇率几乎每个月都受到猛烈的攻击。为了保住泰铢的汇率,泰国的中央银行不得不动用国家外汇储备干预市场,抛出美元,买入泰铢,但泰国的外汇储备还是从1996年末的377亿美元降到了1997年的333亿美元,而在333亿美元中有234亿美元是泰国中央银行为保住泰铢而买进的在未来12个月内将要支付的远期调期外汇[8]。按照原来官方的固定汇率,泰国政府可以动用的外汇已经明显少于按政府自己的规定所必须履行的外汇支付,于是,政府终于无法维持本币原来的汇率。也就是说,当国际支付危机达到一定程度,政府如若遵守市场经济规则,只好听任本币大幅度贬值而束手无策。鉴于实际可动用的外汇储备随时可能枯竭,泰国中央银行才不得不宣布泰铢对美元自由浮动。
3月4日,泰国中央银行为了打击国际金融投资者的攻击,要求资产质量较差和流动资金不足的9家财务公司和1家住户贷款公司,把呆账备付金率从100%提高到115%~120%,金融系统在今后两年内将备付金增加500亿铢。不料,此举让投资者和储户误认为是国内金融系统发生更深层次严重问题的信号,很快诱发了挤兑风潮和抛售股票风潮,并愈演愈烈。据统计,仅3月5—6日两个交易日,客户从10家金融机构就提取了150亿泰铢[9]。
5月,国际金融投资者从泰国商业银行借来1 700亿泰铢,到新加坡金融市场抛售,对泰铢发动了大举正式进攻。在金融风暴即将来临之际,泰国副首相兼财政部长林日光为了稳定局势,在各种场合再三保证泰国金融的稳定,但一切已经无济于事。1997年6月泰国政府又动用了4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来捍卫汇率。结果,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泰国的外汇储备几乎都搭了进去。在局势危机而又拯救乏术的巨大压力之下,林日光和商业部长纳隆才被迫辞职。6月初,泰国发现对非居民本币管理存在巨大漏洞,下令所有商业银行不得将本币借贷给外国基金。6月底,泰国中央银行宣布关闭16家缺乏现金周转的金融机构。坚持到1997年7月2日,泰国政府被迫放弃固守,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宣布泰铢实行“管理下的浮动汇率制”,废除固定汇率制,泰铢汇率彻底崩溃。在一天之内泰铢币值从25泰铢兑1美元变成29.45泰铢兑1美元,下降了20%多;到8月22日进一步跌成34.6泰铢兑1美元;9月3日的汇率是39.09泰铢兑1美元;到1998年2月25日已经是48.2泰铢兑1美元[10]。而在导致震惊世界的1997年泰国货币危机发生的投机者的大举进攻中,投机者居然并未携带巨款入市炒作,而是利用从泰国国内借来的巨额泰铢向泰铢发动攻击,并名义上败退而实际上打败了泰国。
在这场危机中,心理因素被视为一种极其重要的因素。一般说来,国际金融投资者向一国的金融市场发动进攻后,形成以投机者为一方,政府和中央银行为另一方,而投资者和储户(包括国外游资和国外储户)为中立方的第三势力。在投机方与反投机方的金融较量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双方争取第三势力的心理对抗,而第三势力的心理取向往往成为双方胜负的决定性因素。也就是说,投机方决定向一国发动进攻,往往以一定数量的套头资本入场炒作施加压力,引来大量游资追随其后,并大力实施心理战。他们利用事端,传播谣言,制造混乱,在已经恶化的经济形势下“火上浇油”,着力使第三势力为了资本和利益的自保而不知不觉地站在投机方一边,并掀起资金和票据挤提、挤兑、对冲和抽逃风潮。从某种程度上说,向一国发动金融攻击的投机方,其自身力量未必极其强大,他们不过是利用了第三势力的“人人自保”的心理预期。在泰国,国际投机者利用泰国金融完全自由化提供的便利,在几乎没有外部金融监管和防范措施的前提下,很快将泰国外汇储备掠走,使泰国发生国际支付危机。
泰铢在1997年下半年持续大幅贬值达50%,造成国民财富大量缩水,市面萧条,房地产呆滞,股市暴跌,企业和金融机构陷入经营困境。1997年2—9月间91家财务证券公司中就有51家倒闭。1997年8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泰国提供了39亿美元的备用信贷。受金融危机的冲击,1998年泰国全年经济增长率为-6.4%,失业率高达8.8%,通货膨胀率为15%,进口增长率从5.4%下降为-2.5%,私人投资增长率从4%下降为-21.3%,公共投资减少25.3%,私人消费下降12%,泰国绝对贫困人口数量在金融危机之后增加了30%[11]。曾经被誉为经济发展成功典范的泰国在金融危机中受到重创,代价沉重,教训深刻。
(二)危机的蔓延
泰铢危机很快波及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由此引发了一场席卷整个东亚地区的金融危机,继而波及全球其他地区。
印度尼西亚盾于1997年8月14日宣布自由浮动,到10月份,与7月份相比已贬值36.6%,直至1998年仍在进一步贬值。货币危机导致股市危机。1997年7月8日,雅加达证券交易所的股票综合指数高达740.83点,创历史最高纪录。但到1997年12月15日已跌至339.54点[12]。由于印尼金融危机持续时间长,公众对政府制止金融危机的政策和能力失去信心,对印尼盾也失去信心。1998年初,国际信贷评级机构标准普尔把印尼的长期外汇信贷评级由BBB-级降至BB+级,直接引发了公众的恐慌,他们有的转移资金,有的为使货币保值纷纷抢购美元。1998年1月5—8日4天之内印度尼西亚银行公布的中心汇率表明,印尼盾贬值28.6%。
马来西亚的货币林吉特到1998年初贬值幅度已达37%,股票和房地产市场价格随之大幅下跌,使整个资金市场蒙上阴影,投资者失去信心,外资锐减,使马来西亚在连续9年保持年均8%的高增长率后首次严重受挫。
面对严重的金融危机,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曾严厉地抨击一些国际金融组织,把爆发危机的重要原因归咎于国际投机者的操纵。在1997年7月召开的第30届东南亚国家外长会议上,马哈蒂尔说:“我们最近看到了一项精心策划的行动,它企图通过造成东南亚国家货币不稳的方式,来破坏我们的经济,我们的经济基础虽然很好,但任何人只要手上有几十亿美元就能够摧毁我们所取得的进展。”他认为美国财阀索罗斯从事国际货币投机行为已构成一种国际罪行,“这种行为导致穷人们受害,损失了原有收入的10%~25%,因为它是一种罪行,只要人们达成共识,把索罗斯的所作所为视为罪行,就可以对他采取行动”[13]。为了恢复人们对林吉特的信心和复苏股市,马哈蒂尔虽然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的要求,即马来西亚为外国银行和金融结构全面参与和开放金融部门的条件,都按部就班地做到了,但他多次公开表示那样做终将导致外国银行主宰有关国家,并敦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不附加条件。
在菲律宾,其实早在1997年的第二季度,由于不动产市场泡沫经济的破灭导致大量银行资金成为呆账,金融系统的危机一触即发。5—6月份,菲律宾中央银行采取了紧急措施,限制银行向不动产市场的贷款,并提高了隔夜利率。但这只能是一种苟延残喘。在泰铢7月2日实行浮动以后,菲律宾比索马上就成为国际投机者的进攻目标。7月11日,菲律宾中央银行终于宣布允许比索兑美元“在中央银行较小的干预下”由市场力量来决定汇率,实际上,中央银行已扛不住了,只能放弃努力。
菲律宾中央银行让比索贬值,实际上是对被普遍认为高估的币值进行矫正,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欢迎,并在随后的一周时间内向菲律宾提供了10.6亿美元的组合贷款,使比索暂时稳定。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周边国家货币继续受到冲击,甚至连新加坡和香港的货币均受影响,比索也在8月8日突破30∶1的防线,到9月底达到33.52∶1。进入1998年后,比索汇率一直在波动中下跌。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在1997年底已经降到了可怜的90亿美元。
继7月11日菲律宾比索实行浮动汇率制后,8月下旬至9月上旬,印尼、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等国货币相继与美元脱钩。各国货币汇率屡创历史新低。10月17日,台湾实行新台币竞争性贬值,采取了浮动汇率,结果台币与台股遭受重挫。香港虽然保证了港币的稳定,但股市出现巨大动荡。
新加坡政府对东亚金融危机的反映十分平静。新元在1997年主要经历了两次贬值。一次为年初,由2月份1.42贬至3月份的1.438。另一次是受到东亚金融危机的影响,由7月份的1.446跌至11月下旬的1.6022,汇市波动幅度为13%,较之东盟其他国家约为30%的货币贬值幅度,尤其是韩元和印尼盾均高过56%的货币贬值幅度而言,新加坡汇市受到的冲击是轻微的。新加坡股市在东亚金融危机以前也没有一个很好的基础,因此,在东盟各国股市狂泻不止的时候,新加坡股市在1997年的第三季度比年初下跌了26.15%,出现恶化也在意料之中,但事实上,到了11月份下旬就有一定程度的恢复。而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泰国的股市较年初的贬值幅度平均为45.5%,与它们相比,新加坡股市还是呈现出较好的状态[14]。不仅如此,新加坡的投资及银行贷款状况、外贸状况良好,经济增长速度仍然很快,私人消费非但没有因为受到危机影响而降低,1997年第三季度的私人消费反而由于家具和家居用品的支出上升而强劲增长。虽说东亚金融危机也对新加坡的整个国际收支平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进口的快速增长导致商品贸易余额呈现出一个较小的赤字,但不可思议的是,海运服务业的出口规模居然同新加坡的海外投资的收入持平,同时,其他的运输和服务项目的收入也稳步上升,使得整个无形贸易的结余有所增长,最终使经常项目有了53.38亿新元的结余。
受东南亚各国货币纷纷贬值的影响,台湾外汇市场于7月中旬出现了强烈的台币贬值预期心理,台湾“中央银行”在反复调研的基础上,于7月28日起先发制人,在无任何预告的情况下,放任台币在4天内从27.9元兑1美元贬至28.9元兑1美元,目的在于引导台币快速贬值至谷底,消弭台币贬值预期心理,缓和汇市的卖价。第一回合在8月初有所见效。但在“台币汇率贬值底线是31元兑1美元”的传言甚嚣尘上的情况下,台湾“中央银行”采取了转守为攻的策略,把固守了近一个月的汇率28.72元升值为28.61元左右,此举抑制了汇市的买汇压力,又稳定了汇市半个多月。9月中旬,汇市又掀起第三次炒作风波,仅10月3日和4日两天,交易量分别为15.39亿美元和5.8亿美元,台湾“中央银行”相继动用了17亿美元支撑台币汇价,同时,为显示当局不惜一切代价的决心,又将台币汇率升值至28.54元兑1美元。经过三个回合的较量,一般预期心理开始平静下来,认为台币汇率未来波动幅度可望介于28.5元到28.6元之间[15]。一些美国经济学家认为,1997年7月2日泰铢贬值,引发了东亚第一波金融危机;而新台币的“竞争性贬值”造成香港股市暴跌,引发全球性股市恶性循环,因而台湾是导致亚洲第二波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诚然,从台湾的自身利益出发,弃守汇率的做法是有道理的,但从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的角度看,这种做法可能对当时的国际经济产生推波助澜的消极作用。
随着国际金融市场全球化一体化趋势的进展,20世纪70年代香港已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筹资中心和世界重要的外汇与黄金市场。进入80年代,香港金融业国际化趋势增强,金融市场结构更趋多元化,已成为仅次于伦敦和纽约的国际金融中心。在国际金融日益全球化一体化的今天,在东亚金融危机迅速向亚洲各地蔓延时,作为国际与亚太金融中心的香港,自然也未能幸免于难。香港金融市场出现了10多年来罕见的剧烈动荡,市场利率急升,股市狂泻,楼市下调,经济增长放缓。从1997年10月至1998年8月,国际投机者先后组织了4次冲击港元的投机活动,尤以1997年10月和1998年8月两次最为激烈。1997年10月,在弃守汇率和国际投机的冲击下,加之台湾币值和股市的双双下滑,以及随之而来的东南亚各地的连锁反应,从而引起香港十月股灾大爆发。仅以10月27—28日两日计,港股急挫2 000点。1998年1月12日港股从上年度12月30日的10 755点跌至8 121点,其间曾两度跌穿8 000点,恒生指数共跌2 634点,跌幅达25%,损失近8 000亿港币资产[16]。1998年8月,国际投机者利用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的时机,囤积足够的港元,再次进攻香港外汇市场,香港金融管理局被迫全力迎战。此次决战规模之大、程度之猛,前所未有。港府吸取前几次斗争的经验教训,变被动应战为主动出击,采取了动用财政储备吸纳港元,利用强大的外汇储备干预股市与期市,大力提高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增加投机者借入港元的成本等措施。经过激烈的较量,国际投机者妄图在香港牟取暴利的美梦被彻底粉碎,香港捍卫了联系汇率制度,维持了金融市场的稳定[17]。东亚金融危机之后,港币在东南亚地区是唯一仍与美元挂钩的货币,但港币坚挺必然削弱其竞争力,加之为维护联系汇率而调高利率,对经济的冲击在所难免。
(三)危机的深化
进入11月,金融危机开始侵袭创造过“汉江奇迹”的韩国和经济大国日本。
经常项目的巨额逆差、国外资本净流入的减少和到期需要偿还的外债三者结合,使韩国终于陷入了国际支付危机,出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严重金融危机。
韩国三星经济研究所提供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表明:1996年韩国的经常性项目赤字以230亿美元高居世界第二位;外债总额为1 045亿美元;股价指数降低率也居世界第二位;在国内前30家大型企业集团中,13家出现赤字,总负债额为270万亿韩元,利润率仅有0.17%。可见,韩国经济是在浓重的阴影笼罩之下进入1997年的。
1997年1月,韩国股指降至643.41点。韩宝钢铁工业公司因无力偿还借款而宣布倒闭,由此拉开了1997年韩国一系列大公司破产的序幕。2月份,鉴于韩宝公司倒闭,日本金融机构拒绝向韩国各银行驻日本支行提供短期资金,使韩国各银行开始出现资金危机。世阳船舶制造公司和著名文具制造公司Micro Korea破产。韩元兑美元的比价以870.10韩元兑1美元创新低。3月份,前30家企业集团之一的三美综合特殊钢公司申请破产。韩元兑美元的比价跌破900韩元兑1美元。4月份,韩国最大酿酒商真露公司因债台高筑而倒闭。5月份三立食品、三立Techo、三立油脂等企业倒闭,韩信公营申请破产。6月份,釜山泰华百货商店申请破产。7月份,韩国第一银行向10个银行团提出邀请,对在大企业集团中排名第6位的起亚集团提供5 700亿韩元的共同援助。8月份,韩元兑美元的比价突破900韩元兑1美元,一时达到904.80韩元兑1美元;世模股份公司申请破产。9月份,起亚集团因未能在延期倒闭协约期限内改变状况而正式倒闭。10月18日,世界主要证券市场同时暴跌,首尔(汉城)股价指数跌破500点。韩元兑美元的比价跌至950韩元兑1美元。前30家企业集团之一的双铃集团申请倒闭。11月1日,韩国中央银行称,韩元绝不会跌破1 000韩元兑1美元这一心理承受大关。但进入11月份,韩元开始不断贬值,11月18日跌至1012.80韩元兑1美元。12月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韩国签署援助协议,向韩国提供210亿美元的备用信贷,此外,世界银行提供100亿美元,亚洲开发银行提供40亿美元,其他国家银行提供200亿美元,援助总额为550亿美元[18]。12月23日,韩元兑美元的比价跌到1995以来的历史最低值。韩国总外债实际上超过2 000亿美元。
综上所述,韩国的金融危机表现为汇率和股价指数狂跌、信贷利率陡升、外汇储备直线下降、外债支付能力急速枯竭、银行信誉一落千丈、金融秩序空前紊乱。以韩元兑美元的汇率和韩国股价指数大幅暴跌为主要标志,韩国金融危机表面上看来很突然,其实,1996年韩国宏观经济统计数据表明,危机已潜伏多时。而韩宝钢铁公司和起亚集团的倒闭则预示了韩国金融危机的不可避免性。
1997年11月日本山一证券倒闭,日元兑美元的汇率跌至130日元兑1美元,创1995年以来的新低之后,日本接连发生多起银行和证券公司倒闭事件,引发新一轮货币危机。1998年1月,东京股票和外汇市场急剧动荡,双双暴跌。美日联手干预,日元汇率才逐渐反弹。
此外,1997年8月,正当国际炒家再次向香港发动袭击、“港币保卫战”正酣之时,俄罗斯和巴西等拉美一些国家的金融危机相继爆发,国际金融市场再次动荡。它表明东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已超越地区范围,具有全球性。有人估计,东亚金融危机给亚洲带来的金融、经济损失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金钱损失还要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