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内海岛可持续旅游研究

国内海岛可持续旅游研究

时间:2023-06-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国内海岛可持续旅游研究(一)研究概述相对于欧美等西方国家的海岛旅游研究,国内海岛旅游研究起步较晚。除了海岛旅游资源与开发研究外,海岛旅游地演化也是国内海岛旅游研究常见的主题之一,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海岛旅游地居民与游客认知调查和旅游地时空结构变化两方面。

三、国内海岛可持续旅游研究

(一)研究概述

相对于欧美等西方国家的海岛旅游研究,国内海岛旅游研究起步较晚。尽管20世纪80年代已有零星的海岛旅游研究文献出现(黄国和,1986;刘国辉,1985),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进展不大,只发现为数不多的海岛旅游相关研究(徐家声等,1999;田克勤,1998;汤小华,1997;张耀光,胡宜鸣,1995;林媚珍,1995;朱宇等,1993),且多以基本的海岛旅游资源描述和海岛旅游开发设想为主,缺乏深入的海岛旅游开发理论探索。大量的海岛旅游研究始于本世纪初,随着国内旅游研究的广泛开展以及海岛旅游的逐渐兴起,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海岛旅游研究文献。现阶段,国内海岛旅游研究仍主要集中在一般的经验借鉴、资源评估与产业开发对策领域,包括国内外海岛研究回顾与综述(陈娟等,2009;陈金华等,2008;陆林,2007;梁修存,丁登山,2002;刘家明,2000)、国际海岛开发经验借鉴(王跃伟,陈航,2005;曲凌雁,2005;马晓龙,赵荣,2003;曹绘嶷,2002;李植斌,2001;刘家明,2000)、海岛旅游资源分析与开发评价(闫强等,2006;衣华鹏,张鹏宴,2005;廖伟群,陈德宁,2005;杨效忠等,2004;胡镜荣等,2000;王涌,2000)、海岛旅游影响与生态承载分析(周年兴等,2008;刘迎华,朱竑,2006;白洁,2002;张灵杰,2000)、海岛旅游产品与开发模式(任淑华,蔡克勤,2009;李方等,2006;伍鹏,2007;陈烈等,2004;冯学钢,2004),以及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戴艳平,马宗福,2009;姜玉红,李悦铮,2008;廖伟群,陈德宁,2005;韩秋影等,2005;岑博雄,2003;柴寿升等,2003;田克勤,1998;林媚珍,1995)等。

在理论方法上,国内的海岛旅游研究多为定性描述或文献分析,缺乏规范化的量化研究,特别是缺乏相应的理论工具支持。研究方法简单,对象单一,缺乏深入的综合研究(陈娟等,2009),并且一般包含在海滨旅游研究中(陆林,2007)。目前,国内海岛旅游研究除了少数针对海岛共性的旅游研究外(郑向敏,2007;饶品样,郑向敏,2006;韩秋影等,2005;白洁,2002;田克勤,1998),多数研究针对少数几个旅游开发相对深入的海岛旅游地,包括舟山群岛(朱晶晶等,2007;冯学钢,2004;伍鹏,2007;李植斌,1997;杨效忠等,2004;任淑华,蔡克勤,2009;王跃伟等,2008)、长山群岛(刘伟,李悦铮,2009;张志宏,李悦铮,2009;姜玉红,李悦铮,2008;张耀光,胡宜鸣,1995)和庙岛群岛(衣华鹏,张鹏宴,2005;王涌,2000),以及广东的南澳(刘静艳,2006;赵飞等,2005;沈陆澄,2004)和海陵岛(李方等,2006;林媚珍,1995)、广西的涠洲岛(岑博雄,2003;戴艳平,马宗福,2009)、福建的湄洲岛(蒋长春,黄贤忠,2009;陈超,吴臻霓,2006)、东山(陈金华,2008a,2008b,2007)和平潭(汤小华,1997;朱宇等,1993)。除了上述群岛或面积相对较大的有居民海岛外,对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也有少量的研究(叶新才,蔡荔红,2006;郭院,2004;李杨帆等,2003),但研究层次与方法都存在很大不足。

(二)主要内容

海岛旅游资源评估与产业化开发研究是国内海岛旅游研究的重点,研究内容包括海岛旅游资源特征分析(王涌,2000;李植斌,1997;林媚珍,1995)、资源分布(杨效忠等,2004)、资源评估(闫强等,2006;刘星等,2006;衣华鹏,张鹏宴,2005)及海岛旅游资源开发对策(胡镜荣等,2000;徐家声等,1999;汤小华,1997)等。牛亚菲(1999)将海岛区域列为中国实施可持续旅游战略的三大首选区域之一,海岛可持续旅游发展成为中国国内可持续旅游研究的重要对象。由于海岛是一种共性大、个性小的旅游资源(廖伟群,陈德宁,2005),国内海岛旅游开发存在很多共性的制约因素,包括季节性(蒋长春,黄贤忠,2009)、环境影响与资金投入(白洁,2002)和基础设施与管理体制(戴艳平,马宗福,2009)等。通过对海岛旅游业开发现状(姜玉红,李悦铮,2008)及海岛旅游开发管理问题(郑向敏,2007)的分析,并针对不同的海岛旅游地开发,如广西涠洲岛(岑博雄,2003)、广东海陵岛(林媚珍,1995)、珠海荷包岛(廖伟群,陈德宁,2005)和茂名放鸡岛(陈烈等,2004)提出了很多类似的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

海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在海岛旅游资源保全的基础上,但也离不开健康的海岛生态环境以及淡水、能源等海岛基础性资源的支撑。对海岛脆弱的生态系统进行科学评估,确定合理的海岛旅游承载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对海岛旅游开发的可持续性进行综合评价,从而保证海岛旅游开发的长远健康发展是海岛旅游研究的又一重要领域。冷悦山等(2008)将海岛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分为固有脆弱性和特殊脆弱性,认为生态系统固有的脆弱性是所有海岛环境的共性,而特殊脆弱性则因岛而异,具有可变化性和可控制性。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王常颖等,2008;陈彬,俞炜炜,2006)、PSR模型(肖佳媚,杨圣云,2007)和生态足迹模型(周年兴等,2008)等对海岛生态系统状态、生态风险以及海岛淡水资源状况(鲍艳红等,2007;赵奎寰,1993)等保障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明确海岛旅游开发对海岛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建立综合的海岛开发评价指标体系(张广海等,2008;吴珊珊等,2006)和持续性生态系统建设(顾世显,1997)。

除了海岛旅游资源与开发研究外,海岛旅游地演化也是国内海岛旅游研究常见的主题之一,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海岛旅游地居民与游客认知调查和旅游地时空结构变化两方面。海岛旅游地居民与游客认知调查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总结了解海岛居民对海岛旅游开发的态度和旅游开发影响认知(陈金华,2008a,2008b,2007;杨奇美,2008;宣国富等,2002)以及海岛旅游对游客的主要吸引力(刘静艳,2006)。海岛旅游地时空结构变化研究主要是对海岛旅游地旅游开发自身的演化规律和空间布局特征进行分析。朱晶晶等(2007)认为海岛旅游地空间结构演化存在共生与竞合机制、空间集聚与扩散机制以及政府行为机制三大动力机制,而陈超与吴臻霓(2006)对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生命周期规律分异的研究,总结出湄洲岛旅游地演变过程主要受环境容量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同时也受市场区位、突发因素、旅游者偏好变化的影响。通过对国内外海滨度假区兴衰演变的比较分析,刘俊(2006)提出了国内海滨度假区生命周期普遍较短且大多与政府行为联系密切两大特征,并运用传统的生命周期理论和重构理论对烟台养马岛旅游地的兴衰进行了理论解释;保继刚与刘俊(2007)则总结了海南岛三亚海滨度假区三类不同的形态特征,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同类型和演变阶段海滨度假区的规划对策。

不同的海岛旅游开发类型决定着海岛旅游开发的差异性和可持续性,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开发具有可持续性的海岛旅游发展模式。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和理论基础出发,海岛旅游研究者总结并提出了多种海岛旅游开发模式,为国内海岛旅游开发战略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保障。早在1991年,孙斌就在全国海岛经济调查基础上提出了包括旅游开发在内的平潭自由经济岛开发模式。冯学钢(2004)和文吉与魏清泉(2004)分别从海岛经济综合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嵊泗列岛“桥—港—景”旅游联动发展模式与依托旅游中心城市或区域经济文化中心城市的粤西海岛旅游联合区开发模式。郑向敏与饶品样(2006)从海岛旅游开发内外驱动因素的角度出发将海岛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总结为资源驱动型、经济驱动型和资源与城市互动型三大类,并分别对经济驱动型(饶品样,郑向敏,2006)和资源驱动型(饶品样,郑向敏,2007)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从海岛旅游产品出发,海岛旅游开发又可分为安静休闲度假型、历史文化游览型、独特景观游览型、健康休闲度假型、时尚旅游度假型和运动休闲型等多种形式(曲凌雁,2005),但多属于大众旅游类别。最近,作为海岛大众旅游开发的替代模式,对海岛生态休闲旅游及海洋牧场建设等集海岛生态环境保护与海岛旅游开发于一体的新型海岛旅游可持续开发模式的研究也已出现(白瑞娟等,2009;张耀光等,2009),为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