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镇海区加快提升产城融合水平的对策研究

镇海区加快提升产城融合水平的对策研究

时间:2023-06-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镇海区加快提升产城融合水平的对策研究在区域发展实践中,产城融合是决策者需要始终坚持探索并实践的一个核心问题。镇海推进全域城市化,提升城市发展水平的过程,也是经济社会加快转型的过程。

镇海区加快提升产城融合水平的对策研究

在区域发展实践中,产城融合是决策者需要始终坚持探索并实践的一个核心问题。产是指产业,城指城市,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城市与产业是相伴而生、共同发展的,城市没有产业支撑,即便再漂亮,也就是“空城”;产业没有城市依托,即便再高端,也只能“空转”。所谓产城融合,就是破除产业与城市相互脱节的“两张皮”现象,以产业发展带动城市建设,以城市建设促进产业发展,使之成为提升区域发展综合实力的两大引擎。

一、产城融合的基本内涵

产城融合是在发展规划、基础设施、空间布局、发展效益、推进工作等领域对产业和城市发展进行统筹谋划、整体推进,达到城市格局与产业布局有效对接,城市承载力与产业层次共同提升,城镇体系与产业体系优化匹配,城市特色与产业特色有机结合,使产业与城市发展紧密融合,工业化与城市化互为动力,促进产业城市协调发展。从广义上讲,产城融合就是以产业和城市协调融合发展为切入口和主要路径,统筹谋划区域的发展目标、空间布局、功能区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推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产城融合是事关区域发展全局的综合性概念,是推进区域科学发展的核心路径。

产城融合从其内涵要求来看,包括四个层面:一是产业和城市空间、功能、基础设施、发展结构的融合,两者互为动力、互为支撑;二是产业和城市发展特色、文化、目标的融合;三是产业和城市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相互协调;四是产业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工作的统筹谋划和推进。

二、提升产城融合水平是镇海区科学发展十分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今后五年,镇海将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新阶段,这一阶段正是城市化和产业化融合带动互促提升、经济发展动力由产业发展为主向产业发展与城市化互动转变的关键时期。镇海区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港口强区,产城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未来现代化生态型港口强区的质量和水平,提升产城融合水平是镇海推进科学发展、加快实现战略目标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一)推进镇海区全域城市化的必然选择

首先,城市框架的形成和拉开离不开产业化的支撑。城市本身是工业化的产物,城市化的发展始终与产业发展同步。镇海的发展需要相应产业的支撑,而城市化也带动产业发展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其次,城市功能的优化提升离不开产业的支撑。产业功能不仅是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城市功能的发育发展需要产业发展予以支撑。镇海城镇发展需要生产功能、服务功能、创新功能、生态功能、居住功能等,这都需要培育创造与这些功能相对应的产业,特别需要支撑核心功能的主导产业,从而推动获得协调、均衡、全面发展和特色优势形成。

第三,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产业支撑。城市发展是城市化的最重要内容,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是城市发展和综合竞争力提升的必要条件。提升镇海综合竞争力需要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形成发达的产业基础和经济基础。

(二)加快镇海区转型发展的客观需要

首先,城市化对区域转型发展具有强大的拉动作用。镇海推进全域城市化,提升城市发展水平的过程,也是经济社会加快转型的过程。城市化可以从多个方面拉动镇海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

其次,城市化给区域转型发展带来巨大市场需求。城市化是经济社会结构在一个区域动态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城市化会产生巨大的市场需求,从而推动区域转型发展。

第三,城市化推动生产要素和产业合理转移。镇海区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将加快提升,城市经济逐步成为主导性经济,高附加值、高技术、低污染、低能耗的都市工业加速发展,金融业、物流业和信息产业等高现代服务业加速集聚。同时也带动人口素质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提高,社会结构更加优化。

(三)拓展镇海区科学发展新空间的内在要求

首先,产城融合能优化区域发展的土地空间。镇海区面临着资源约束日益突出的形势,产城融合能整合产业空间和城市空间,推进产业区、城市综合服务区、生态控制区等的有机更新和布局优化,提高要素使用效率和公共服务效率。

其次,产城融合能提升区域空间发展的综合效益。镇海推进产城融合,能够整合促进城市功能与空间布局的协调和优化,打破城市空间的同质低水平利用开发,实现功能与结构的协调发展,优化产业空间自身发展、产业空间与依托城镇的互动关系,从而提高空间开发强度、优化空间开发结构、提升空间发展的使用效能和综合效益。

第三,产城融合为科学发展提供新的潜力和机遇。镇海加速产城融合不仅能强化城市的辐射功能,而且还会引起城市功能系统在空间分布格局上的巨大变化,为区域科学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潜力。

(四)产城融合是建设和谐幸福新镇海的必由之路

产城融合发展体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内涵,实质是在定位产业发展和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确立人在产城关系中的主体性地位,优化生活环境以及生产环境,实现以人为本、协调发展。

一方面,产城融合有利于提升镇海人民生活品质。镇海区提升产城融合水平可以把产业和人口合理地融合在一起,把产业和城市看作一个良性互动的有机整体,让城市具备居民生活多种需求,更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使之成为功能完备、设施现代、环境优美、出行方便、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气息浓郁的城市,全面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另一方面,产城融合有利于镇海优化就业和生产环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镇海提升产城融合水平能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就业水平,从而推动就业结构和人口结构更趋合理和融合匹配,使区域就业和生产环境得到不断优化。

三、镇海区产城融合的基本思路与策略

镇海区加快提升产城融合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推进全域城市化为引领,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为关键,以强化区域特色和服务功能为载体,以加快提升民生品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优化功能布局、强化转型发展、提升海洋经济和城市经济地位、建设品质城市,努力实现“五大促进”,促进城市与产业布局有效对接,促进城市与产业层次同步提升,促进城市与产业特色有机结合,促进产业与城市功能优化匹配,促进产业与城市发展目标统一,全面提升产城融合发展水平,打造产城融合先进示范区,加快把镇海区建设成为现代化生态型港口强区和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核心城区。到2015年左右,镇海区产城融合发展取得重大突破,融合水平快速提升,城市和产业层次加速同步提升,基本确立城市经济的主导地位和海洋经济引领示范区地位,居民生活品质进一步提高,港口强区和核心城区建设加快推进。经过10到15年的努力,建成产城融合先进示范区,基本建成成为现代化生态型港口强区和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核心城区。

(一)强化转型,促进城市与产业层次同步提升

当前镇海区正处于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转型发展的良好机遇和紧迫要求,只有通过经济社会和城市产业的全面加速转型,才能高水平地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实现城市与产业层次的同步提升。

一是以骆驼、庄市城区建设为龙头,加快推进全域城市化。全力推进骆驼、庄市城区开发,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区域空间结构,加快形成“一核一带三组团”的功能布局,使该区域尽早发挥带动全区发展、融入宁波都市区的龙头性作用。加大招宝山城区改造提升力度,同步推进商贸综合体建设和老街老小区改造,完成煤场整治等环境提升工作,积极提升泛招宝山景区,全面提升老城商务商住和文化旅游等功能。蛟川片区要加强与招宝山城区的融合和组团发展,加快发展都市工业和临港服务业,合理布局为产业配套的商业居住功能,同时要积极谋划和适时推进临江片区的开发。加快九龙湖和澥浦区域的城市化进程,提升发展九龙湖旅游度假区,提升澥浦镇配套服务石化园区的商住等功能。深入实施“2016”工程,着力美化提升农村环境,有序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促进农村向城市转型。

二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临港型都市产业体系。镇海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是临港大工业向循环、安全、高端的产业集群转型,推进传统制造业向现代都市工业的转型,传统农业向生态都市农业转型,跨越式发展现代临港服务业和城市服务业。

临港大工业特别是石化产业是镇海的优势基础产业,但必须走转型升级科学发展之路,要以循环、安全、高端为导向,科学谋划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远景发展规划,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石化及新材料产业基地。

依托镇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机电工业园区等工业区块,大力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的现代都市型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业,以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优势传统工业,大力发展新材料和节能环保产业。加快淘汰和改造落后产能,为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创造条件。

生态高效农业的发展要加快形成生产功能、景观功能和生态涵养功能的“三结合”,开发建设一批规划起点高、示范带动强、经营效益好的农业产业化基地,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

跨越式发展城市服务业要抢抓新城建设的新机遇,全域优化布局城市服务功能,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科研服务、现代商贸、高端商务、金融服务和社区服务等产业,大力发展区域性总部经济,稳步发展房地产。以宁波加快现代都市建设为契机,全面提升发展休闲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现代临港服务业要抢抓海洋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加速完善“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加快物流枢纽港建设,大力发展港航物流业、国际航运业,做大做强液化品、钢材等大宗商品交易市场。

三是以人口结构优化为重点,加快社会转型。首先要集聚人才,构筑区域性人才高地。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和人才资本积累,深入实施人才培养“四个计划”,积极培养引进和提升发展创新型人才、高技能人才和企业家人才等高层次人才。其次,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发挥高职院校集聚优势,激发企业提升职工素质的主动性,加强政企合作,加大投入力度,采取多途径、多方式全面加强企业职工职前岗位培训、在岗技能提升等培训培养力度。第三要深入推进学习型城市和文明城区建设,全面提高居民文明素质。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镇海的实践,努力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

(二)突出重点,促进城市与产业特色有机结合

特色优势是城市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和支撑,是区域发展基础所在,城市特色与产业特色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城市个性与品牌的塑造,是城市重塑新优势的有效路径。

一是推进强港建设,提升港航物流功能。加快提升港口发展水平和带动力,进一步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业和国际航运业,高标准、高起点建设贸易港、物流港和智慧港。首先要优化港口集疏运基础设施。提升优化现有泊位功能,加快新建和规划一批专业液体化工泊位和通用散货泊位。加快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物流枢纽港建设,加快完善航运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其次要提升港口物流服务水平。以打造辐射力强的现代化生产性港口物流中心为目标,积极引进大型物流企业参与重点物流项目、物流平台和交易平台建设,依托海铁联运形成双向流动的现代物流网络,推进专业市场与智慧物流基地联动发展。第三要大力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运业。加快建设航运服务中心,积极引进国内外航运企业和船舶检验检测服务等机构,改善运力结构促进水运运力向大吨位、远洋化发展,着力打造航运强区。

二是依托港口和专业市场优势,积极打造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以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物流枢纽港建设为契机,建成大宗生产资料交易中心,扩大专业市场品牌,健全大宗商品交易体系,构建区域性资源交易配置中心。优化提升液体化工、钢材等专业市场,探索设立船舶交易市场等,统筹规划建设一批大宗散货储运基地和交割仓,完善储运配套服务功能。

三是大力发展市场潜力大的海洋新兴产业。重点要在海洋新材料产业、海洋生物产业和海洋工程服务业等三大产业上寻求新突破。以宁波新材料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发展以功能材料与纳米器件、高分子与复合材料、纤维材料、磁性材料等为重点的海洋新材料产业。加强海洋生物产业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依托宁波大学“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中心海洋生物分中心”,尝试推进海洋生物芯片产业发展。发挥海洋工程建筑企业集聚优势,鼓励企业领域拓展、业态多元。

四是加快提升海洋科教创新服务功能。拓展镇海高教、职教和科研等机构的服务功能,建立与海洋经济双向发展的互动机制,为宁波乃至全国发展海洋经济培养人才、提供科研服务。加强与院校海洋经济相关专业、学科的对接与合作,推进政校企合作的综合性实训基地建设,构建多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海洋人才培养体系。

五是创设特殊政策区域。积极寻求宁波市和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努力创设特殊政策区域,为集成港口、市场、产业等优势,强化城市特色,服务区域科学发展提供战略支撑点。积极探索在后海塘区块设立类似化工保税物流园区的专业化特殊政策监管区,加快形成上报方案和发展规划。

(三)合理引导,促进产业与城市功能优化匹配

城市经济是产城融合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以城市经济为主导的发展格局就要求服务业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支撑。镇海区发展城市经济重点要提升创新功能、城市综合体服务、总部基地和文化旅游等四大服务全区、对接宁波都市的城市服务功能。

一是依托“三校一所一园”,打造创新型城区。加强骆驼、庄市城区建设与宁波市大学科技园、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宁波大学、宁波工程学院、浙江纺织服装学院等科教区的融合发展,使骆驼、庄市城区成为宁波市科教创新基地。依托大学科技园,推动创新主体集聚,大力引进培育文化创意、新材料、节能环保、科研服务等新兴产业,打造创新型企业的集聚基地,新兴产业的孵化基地。提高创新服务带动能力,实施科技创新支撑引领“718”计划,加快建立多层次的产学研转化平台,推进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二是提升城市综合体发展水平,打造城市功能集成型城市综合体群。镇海区城市综合体正处快速发展阶段,要按照城市经济高端化、集成化的发展需要,着力打造一批商贸商务型、休闲娱乐型、科创型的功能集成、各具特色的城市综合体群。提升和新建一批商贸型、商务型城市综合体,加快推进银亿海尚广场、万科城、明海商业广场等城市综合体。依托泛招宝山景区、九龙湖旅游区和新城文化功能,建设一批都市休闲娱乐型城市综合体。

三是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打造特色总部经济基地。总部经济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镇海区有全域城市化和临港产业基地的优势基础,要围绕现代商贸商务、高端教育、科研服务、港航物流、大宗商品交易等领域,积极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区域性总部、职能总部和分支机构,大力培育形成一批知名大型本土总部企业,努力建设具有特色的总部经济基地。

四是挖掘文化休闲旅游功能,打造都市旅游核心区。充分发挥镇海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着力资源深度开发,推动旅游功能与城市、产业发展相融合。要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区的建设,加强旅游区块的互动发展,培育壮大旅游服务企业。

(四)统筹联动,促进产业与城市发展目标统一

产业与城市发展有机融合的发展道路,其最终目的是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因此,镇海在推进产城融合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为发展导向,通过城乡统筹、经济社会互动、区域联动,促进产业与城市发展目标的统一。

一是建设国家级生态区,营造一流宜居环境。首先要加强绿色生态建设。加快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加强生产污水、生活污水以及农村污水收集处理工作。加强城区生态屏障建设,完善防护林带建设,完成骨干道路生态林带建设,形成较完善的城市园林和生态绿地系统,增加城市绿化覆盖率,打造“森林城区”。其次要加大城乡环境整治和环境保护力度。深入开展“清洁空气行动”,加大煤炭粉尘等污染整治,加强化工、酸洗、电镀等重点行业废气排放污染的管理和整治,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推进危险废物、生活垃圾等有害废物的无害化处理。深入实施城乡清水河道治理,进一步做好农村截污纳管工作,提高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化处理水平。第三要提高环境监管能力。推进全区重点区域和重点企业自动监控全覆盖,落实最严格的污染排放标准、最严格的环保考核问责制度,加大对污染物排放执法检查和处罚力度。

二是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以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节能减排,促进传统企业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和技术改造,向高新高端转型升级,对全区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益、低产出的企业坚决实施关停并转,严格控制新上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项目,严格择优布局新的临港工业项目。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领域,构筑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加快各类园区的生态化改造,积极做好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示范工程和示范企业建设。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大力推广节能环保产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建设中水回用工程,逐步建立循环用水系统。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探索临港工业企业对地方生态补偿机制,推进环境要素市场化改革。

三是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打造民生保障健全的和谐幸福品质城区。首先要提高就业创业公共服务水平。以建设创业型城区为载体,落实各项促进、扩大创业就业政策,全面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以创业平台建设优化创业环境,鼓励创业带动就业,高水平建设“充分就业区”。其次要加强社会保障服务。努力实现社会保障人群全覆盖,不断提高保障标准,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群体之间的待遇差距。加强养老机构建设,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完善医疗、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第三要健全住房保障服务体系。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增加城镇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完善人才住房保障制度,逐步形成以公共租赁房为主渠道、其他保障方式为补充的住房保障体系。第四要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围绕建成高水平的现代化教育强区和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名区目标,加大教育投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分布。加快学前教育普惠化、义务教育均衡化、高中教育特色化、职业教育品牌化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继续推进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第五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实施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三百工程”和文化“创优工程”,建成镇海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文化基础设施,努力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

(镇海区人民政府:魏祖民 王信永 唐宏 彭小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