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货物包装的标准
包装是物流的起点,包装的合理化和现代化是物流的合理化、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和基础。从现代化物流的观点来看,物流包装的合理化及现代化不是包装本身的事情,而是在整个物流系统实现合理化及现代化的前提下的包装合理化、现代化。这种合理化及现代化一般是用宏观的物流效益与微观的包装效益的统一来衡量的,当然也包括包装材料、包装技术、包装方法的合理化应用。
物流包装的标准化是物流管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物流管理高效、科学、规范、程序化的重要手段,保证了整个物流系统的高效统一、协调运作。
包装标准是对包装标志、包装所用的材料规格、质量、包装的技术要求、包装件的检验方法等的技术规定。
包装标准的范围大致分为三个层次。
1.包装综合基础标准
这是所有包装共同遵守的,同时也是跨行业、跨部门、跨专业,凡是与包装有关的经济技术和科研活动都应该遵守的。它包括包装术语、包装层次、包装尺寸、包装标志、包装个件试验方法、包装技术方法、包装管理等标准。
2.专业基础标准
专业基础标准是针对包装某个方面制定的,例如包装材料、包装容器、包装机械等标准。
包装材料标准的主要内容有:
(1)适应范围。
(2)种类。
(3)质量要求。
(4)形状尺寸。
(5)制造方法。
(6)检验方法。
(7)检验。
(8)包装标志。
包装容器标准的主要内容有:
(1)适应范围。
(2)种类。
(3)结构尺寸。
(4)材料。
(5)使用方法。
(6)检验。
3.产品包装标准
这是针对产品包装的科学合理而制定的,是整个包装标准化的最终目标。
产品包装标准的主要内容有:
(1)产品包装标准适用范围。包括农业、建材、轻工、机械、兵器、医药、邮电等24大类。
(2)产品包装分级。产品包装的分级可以按照下列情况确定:
①物流包装所经受的环境条件、运程、周转次数、储存时间及装卸搬运方式。
②产品的贵重、精密、危险程度。
③包装技术要求。一般是根据产品的包装等级和用户要求,对包装环境、包装产品、包装材料、包装容器提出要求。
④包装件运输。主要是根据物流环境和有关规定,对运输方式、运输条件、在途时间、装卸搬运等提出要求。
⑤包装件储存。对包装件的库存管理和养护,在必要的情况下做出规定和要求。
⑥试验方法。一般规定对包装件、包装材料、包装容器的试验方法。
⑦检验规则。包括检验分类、批组与抽样、判定规则等方面的规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