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日用工业商品储运方法
(一)化妆品的储运
化妆品属于易变质,易损耗的商品,储存期一般不宜超过一年。保管中要求库房干燥、阴凉、通风,适宜温度5~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为宜;搬运中必须轻装轻卸,堆码不宜过高,切勿倒置,远离热源、电源;经常检查有无破损、变质现象,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二)塑料制品等日用工业商品防老化
由于塑料是用人工合成的具有可塑性的高分子材料,以及用树脂为基础粘结剂而制成的材料。所以受日光、热和空气中氧等环境因素作用会失去其原有优良性能,以致最后丧失其使用价值。
商品的防老化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考虑,但储运中也不能忽视,应采取一系列的防老化措施。
1.妥善包装
完好而妥善的包装可使商品与外界环境处于隔离状态,这样可减少外界因素的影响。
2.控制温度
温度对商品老化有直接的影响,所以高分子商品应存放在受温度影响较小的库房里,不宜露天存放,更不宜曝晒。
3.合理堆码
高分子商品堆码时要注意通风散热,底层商品承重不能过大,以免造成挤压,加剧老化。
(三)日用工业商品防霉腐:气相防霉腐
气相防霉腐是通过药剂挥发出来的气体渗透到商品中,杀死霉菌或抑制其生长和繁殖的方法。这种方法效果较好,应用面广。常用的气相防霉剂有:环氧乙烯、甲醛和多聚甲醛等,主要用于皮革制品等日用工业品的防霉。应注意的是,气相防霉剂应与密封仓库、大型塑料膜罩或其他密封包装配合使用,才能获得理想效果。另外,使用中要注意安全,严防毒气对人体的伤害。
对于已发生霉腐的商品,为避免进一步变化造成更大的损失,应及时采取措施救治。霉腐商品的救治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晾晒、烘烤、熏蒸、机械除霉及加热灭菌等。使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四)皮革制品的储运
1.防潮湿。皮革含水量16%~18%,在正常温度条件下能保持平衡。当湿度增高时,皮革将吸收水分,水分过大就容易发霉,不仅表面产生难以消除的霉斑,其强度也会降低。因此,保管皮革制品首先注重防潮,存放和陈列的地方要干燥通风,离开地面和砖墙。
2.防热。皮革除含有一定量的水分外。还须含有一定量的油脂,以保持其柔软和光泽。若保管环境温度过高,皮革水分蒸发,革面纤维干枯发脆,可能出现裂面和变形的现象。若积热不散,又将引起油脂的分解变质。降低皮革的强度和韧性。同时也易引起橡胶和塑料配件的老化。所以,保管和陈列的皮革制品,不应受日光照射,不应靠近炉火、暖气管、电热器具等。
3.防酸碱。皮革接触到带有酸碱性的物质,会由于腐蚀作用而使皮面裂纹、折断,降低韧性和弹性。因此,不能和肥皂、碱面、化工原料以及一些副食品等放在一起。
4.防虫蛀和鼠咬。皮革本身含有动物蛋白质纤维和油脂成分,很容易被虫蛀或鼠咬。保管皮革制品必须注意防虫防鼠。
5.防尘。尘埃落附在鞋面能吸去表面层油脂。使革面变得粗糙和僵硬。当油脂含量降低后,皮革表面更易吸潮发霉,保管时必须注意保持皮鞋的洁净。
6.防挤压。皮革制品不可挤压,以免变形走样,不能受硬物摩擦,堆码时也不能过高。防止重压变形。
总之,皮革制品应妥善存放,对库房的要求是:阴凉、干燥和密封,库内温度以不超过30℃为宜。相对湿度宜保持在50%~80%,为了防止发霉,可在皮鞋表面喷刷防霉剂,为防止生虫应加放樟脑丸。
(五)金属制品防锈
金属商品的电化学锈蚀是造成商品损失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做好金属商品的防锈蚀工作非常重要,也是仓储过程中商品养护的一项重要任务。在防止金属商品电化学锈蚀的方法中,相当多的方法是围绕防止金属表面生成水膜而进行。在仓储过程中使用的主要防锈蚀方法是:改善仓储条件、涂油防锈、气相防锈和可剥性塑料封存等。
1.涂油防锈。涂油防锈是流通中常用的一种简便有效的防腐方法。它是在金属表面涂覆一层油脂薄膜,在一定程度上使大气中的氧、水分以及其他有害气体与金属表面隔离,从而达到防止或减缓金属制品生锈的方法。此法属于短期的防锈法,随着时间的推移,防锈油会逐渐消耗,或由于防锈油的变质,而使金属商品又有重新生锈的危险。根据防锈油形成膜的性质,可分为软膏防锈油、硬膜防锈油、油膜防锈油三类。除防锈油外,凡士林、黄蜡油、机油等也可作防锈油脂。
2.气相防锈。气相防锈是利用挥发性气相防锈剂在金属制品周围挥发出缓蚀气体,来阻隔空气中的氧、水分等有害因素的腐蚀作用以达到防锈目的,具有使用方便,封存期较长,使用范围广泛的特点。它适用于结构复杂,不易为其他防锈涂层所保护的金属制品的防锈。常用的气相防锈剂有:亚硝酸二环己胺、肉桂酸二环己胺、肉桂酸、福尔马林等。
3.可剥性塑料封存。可剥性塑料是用高分子合成树脂为基础原料,加入矿物油、增塑剂、防锈剂、稳定剂以及防腐剂等,加热溶解后制成的。这种塑料液喷涂于金属制品表面,能形成可以剥落的一层特殊的塑料薄膜,像给金属制品穿上一件密不透风的外衣,它能阻隔腐蚀介质对金属制品的腐蚀,以达到防锈目的。可剥性塑料中,常用的树脂有乙基纤维素、醋酸丁酸纤维素、聚氯乙烯树脂、过氧乙烯树脂和改性酚醛树脂等。
(六)电视机等大型家电的包装与储运
电视机体积大、重量也重,且为易损、易爆商品,因此,电视机的外包装一般用厚实的纸箱,整机应用防潮或塑料套包裹,并且用泡沫塑料模压衬妥善填衬,不允许电视机在包装箱内晃动。外包装上应有明显的“防潮”、“向上”、“小心轻放”等标志。搬运时,必须小心轻放,避免碰撞与震动。储存时最好放在多层仓库的中层,如储存在一般库房的低层时,垛底必须垫高30厘米以上,以免潮气侵入。存放时不能贴墙堆垛,放置必须平衡可靠,可堆叠台数以包装标注为准。库房温度应在-5~35℃之间,相对湿度以50%~80%为宜。库房不能有酸、碱以及其他腐蚀性气体存在。
电冰箱在搬运时,不能过分倾斜,如果倾斜超过45度,会造成冷冻油进入制冷系统,影响制冷,有的还会造成冰箱压缩机吊装弹簧脱落而出现故障。
本章小结
洗涤用品中的肥皂和合成洗涤剂,是人们常用的生活必需品,它们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不同种类的表面活性剂及其组合,构成了众多性能各异的洗涤用品。洗涤用品的质量可以从用途、配方、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方面来考察,此外,还必须考虑其环保性。
化妆品的种类很多,主要起清洁、美化、保护人体皮肤和毛发的作用。护肤类化妆品可分为油质性和水质性两大类,洗发液和香水也是人们常用的化妆品,化妆品的质量可从包装、说明书、色泽、组织状态和安全卫生性方面来检查,选用时应根据人的皮肤、发质及季节等来进行,保管中的库房应干燥、阴凉、通风,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
塑料是以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的高分子化合物,树脂不同,其制品的性能和用途也不同,塑料常见的有十大品种。塑料的外观质量要求,不同的制品要求不一样。塑料制品的鉴别主要有外观鉴别法和燃烧鉴别法。
皮革制品原料皮来源于动物界,人造革、合成革已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皮革具有独特的特点,种类很多,制品也很多,常见的有皮鞋、皮箱等。皮鞋、皮箱的质量可以从原料皮种类、制品结构、用途、外观和内在质量来评价,原料皮种类可以从外观粒面特征来鉴别。皮革制品保管时,应注意防潮、防热、防酸碱、防虫、防挤压等。
家用电器的种类很多,家电有关品种的消费是通过人的感觉器官来实现的。有的家电品种是声、光、电相互作用的产物,有关家电的基础知识是人耳和人眼特性,声学知识,光学知识,无线传播等。彩色电视机、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微波炉、计算机已经是常见的家用电器,这里概述了它们的种类、性能特点、型号、结构、工作原理、质量要求与检验、选用和维护等知识和技能。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合成洗涤剂 表面活性剂 塑料 皮鞋 彩电 空调 变频空调器 冰箱 计算机
二、判断题
1.树脂是决定塑料性质的主要成分。( )
2.苛性钠是制造普通洗衣皂的重要原料。( )
3.化妆品是保护和美化皮肤的日常用品。( )
4.人参霜可以用于治疗。( )
5.皮革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寒性。( )
6.彩电的图像重现率一般不能低于60%。( )
7.分体式空调的室内噪音一般不低于50分贝。( )
8.微波炉烹调的食物里外一起熟。( )
9.在彩色电视机中,灰度等级越高,真实感越强。( )
三、填空题
1.塑料的主要质量特性包括 和 。
2.肥皂的组成可分为主要原料、 和 三部分。
3.化妆品的储存期一般不宜超过 ,适宜的温度是 。
4.塑料制品中加入的稳定剂有 , 和 。
5.皮鞋的鞋帮一般包括 , 和 三部分。
6.皮箱按结构可分为软盖箱、航空箱、 和 四类。
7.电冰箱按冷却形式可分为: 和 。
8.电视机按显像管屏幕上图像颜色可分为 电视机和 电视机等。
9.电冰箱按门数可分为单门、 和 。
10.洗衣机的脱水率用公式表示为: /衣服总量×100%
四、单项选择题
1.塑料制品的外在的质量指标是( )。
A.比重 B.拉伸强度 C.光洁度 D.冲击强度
2.摩擦剂占牙膏配方含量的( )。
A.40%~50%以上 B.50%以上
C.60%以上 D.70%以上
3.保护面部皮肤类的化妆品是( )。
A.粉刺霜 B.冷霜 C.粉底霜 D.眼影膏
4.皮革制品应妥善存放,对库房的要求是库内温度以不超过( )℃为宜。
A.26 B.30 C.35 D.41
5.常用的气相防霉剂有:环氧乙烯、( )和多聚甲醛等。
A.甲醛 B.乙苯醛 C.乙苯 D.六六粉
五、简答题
1.简述肥皂的去污原理。
2.怎样选用护肤性化妆品?
3.简述两种塑料品种的性能特点、用途及外观鉴别。
4.在皮鞋的选购与保养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5.简述计算机的一般组成。
实验题
五种皮鞋的感官鉴别实验
感官鉴别以猪皮、牛皮、羊皮、人造革、合成革为鞋帮的男女各式皮鞋的皮革种类,结合皮鞋其他部位用料来鉴别皮鞋质量,并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皮鞋的感官鉴别实验
报告人: 报告日期:
1.实验目的
2.实验内容
3.实验步骤
4.实验结果
5.问题讨论(若实验中没有发现问题,可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