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型企业的组织架构
1.规模和生产方式
在我国,200人以下的“服装厂”即为“小型服装企业”,这种类型的服装厂在我国服装业集群的城市或地区特别多,目前与东南沿海城市相邻的中部贫困县也在发展。它们散布在大、中型服装企业的周围和县城,一般多在近郊农村,大多数是为大、中型服装企业或服装贸易公司做来料、来样加工,只赚取劳务费。也有的小型企业,其生产方式为自产自销,没有开发和设计能力,产品一般在附近的小商品市场批发和零售,并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什么款式或品牌好销,它们就对其进行仿造生产,其产品质量差、工艺粗放、管理简单,但因产品的销售对象是低收入阶层和贫困地区,所以也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2.组织架构
小型服装生产企业因人员少,所以管理层次也少,多数工作都由厂长(即老板)自己处理。例如接单、决定生产什么产品、采购、销售、结账等。企业的管理往往采取一竿子到底的管理模式,即直线式组织架构,见图1-1。
图1-1 小型服装生产企业组织架构
小型企业一般只有两个管理层次,厂长通过三个生产组长实现对全部工人生产活动的管理。三个生产组长的职责分别为:裁剪组长(包括打板)负责制板、裁剪工作;缝纫组长管理裁片的发放和成衣的验收;整烫包装组长管理后整理和产品包装等工作。
3.优缺点
小型服装生产企业的组织架构较为简单,其优缺点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管理人员少,可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2)厂长经常接触工人,生产中和生活上出现的问题可以及时解决,不会影响正常的生产秩序。
(3)服装款式和品种变化快而数量少,直线式组织架构应变、适应能力强。
(4)因直线式组织架构简单而且粗糙,多数不实行流水作业,而是由每个工人整件制作,产品质量无法控制,标准极低,严重影响产品的品质。
(5)管理不规范,随意性很大,很难建立一支稳定的技术工人队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