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的历史哲学

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的历史哲学

时间:2023-06-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的历史哲学前面谈到,资本主义的要素是从封建主义的解体中产生的,因为人身自由的和丧失生产资料的劳动者,是封建经济解体的结果。这就是说,投下大量劳动得不到什么财富的地方和不投下劳动就能得到丰硕财富的地方,同样不利于资本主义的产生。此外,商品生产水平太低,也不利于资本主义的产生,这个道理自明,不用多说。

1.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的历史哲学

前面谈到,资本主义的要素是从封建主义的解体中产生的,因为人身自由的和丧失生产资料的劳动者,是封建经济解体的结果。但这只是历史哲学的分析,并不是说,只要有了这一条件,资本主义就产生了;资本主义的产生,还要有具体的条件。如果不是这样看,就无法解释中国自秦以来,土地就能买卖,土地兼并和剥削严重时,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老者转乎沟壑,壮者散之四方,这条件早就具备了,何以直到西方殖民者到达中国时,我们还留在封建主义的阶段?

根据马克思的分析,这些具体条件是:一定高度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剩余价值产生的自然基础,因为如果生产食物的农业,其劳动生产率是如此的低下,以致劳动者的全部劳动只构成必要劳动,当然就不能有资本主义生产。从这一点看,太贫瘠的自然条件是不利于资本主义的产生的;但又不能反过来说,自然条件越是优良的地方,就越容易产生资本主义。不是的。在这样的地方,人们容易依赖自然,不去征服自然力,以发展生产力,而资本主义是要征服自然力的。这就是说,投下大量劳动得不到什么财富的地方和不投下劳动就能得到丰硕财富的地方,同样不利于资本主义的产生。此外,商品生产水平太低,也不利于资本主义的产生,这个道理自明,不用多说。正是这样,马克思说,资本的祖国不是草木繁茂的热带,而是温带;“不是土壤的绝对肥力,而是它的差异性和它的自然产品的多样性,形成社会分工的自然基础,并且通过人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变化,促使他们自己的需要、能力、劳动资料和劳动方式趋于多样化。社会地控制自然力以便经济地加以利用,用人力兴建大规模的工程以便占有或驯服自然力,———这种必要性在产业史上起着最有决定性的作用”。[1]这就是说,有利于资本主义产生的自然条件是:第一,由自然产品的多样性导致的社会分工的发达,从而商品生产的发达,而不是土壤的绝对肥力本身;第二,更重要的是,人们不是消极地适应自然力,而是积极地控制和驯服自然力,主要是将劳动资料变为巨大的社会生产力;而过于“富饶的自然使人离不开自然的手,就像小孩离不开引带一样”。②从马克思的分析,就不难看出,资本主义之所以先在西欧产生是很自然的,因为处于地中海沿岸而又不存在农村公社残余的国家,最具备这些条件;最重要的是其商品生产,在当时是最发达的。但是,我们的分析不能停留在这里,我们要在这基础上,具体地通过对两种封建经济的分析,说明其对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同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