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村公社例举

农村公社例举

时间:2023-06-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5.农村公社例举贯串在本书中有一个论点,就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制约,东西方的农村公社存亡不同,就导致它们的发展同中有异。这样经营的土地称为分配的马尔克。由此可以看出,马尔克成员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8]马克思这段话清楚表明了印度公社的经济自给自足性、对外独立性,确实是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内部则向着这样的方向发展:从公有到私有、从无阶级到有阶级、从平等到不平等。

5.农村公社例举

贯串在本书中有一个论点,就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制约,东西方的农村公社存亡不同,就导致它们的发展同中有异。现在我们来综述一下农村公社的具体情况。由于它们本身在变化,我们叙述的就不是其原始状态。我们侧重描述德国的马尔克和印度公社。

德国的马尔克遗址是由后人在地层里发现的。我们侧重从土地关系方面看一看它是什么样的。莱姆斯在其《社会经济发展史》(1921年)中指出:马尔克的经济基础是,凡是它的界限内的森林、草原、小溪、河川、池塘、湖沼、田园、道路和桥梁等,都为公共的财产。它的界限是依森林、河流及湖沼的自然条件而构成的。每个家庭占有的土地,首先是建筑住所的地方,每个人可以选择他看中的地方做住所。耕种的土地,最初是经营野草的田园经济,后来才发展到三田制经济,即将所有农田分为三大份,在一年之中,一份夏季播种,一份冬季播种,一份休耕,以养地力。这种三田制的耕种制,曾出现在德意志、俄罗斯、瑞典、丹麦和法兰西等地。马尔克耕种的田地,又依照所有家庭的数量分为相应的若干小块,用抽签的办法分配各家耕种。每年重新抽签分配。因此,没有人会长久地分配到优等地或劣等地。在最古的历史时代,土地是在“原始的共产主义”中耕种的,即共同劳动和平均分配;当土地已归每家使用时,马尔克的成员便在公共的会议上决定大家必须何时耕地、何时下种和何时收割;他们必须互相配合,才不彼此妨碍,因为彼此都要经过对方的田地。这样经营的土地称为分配的马尔克。此外还有不分配的或公共的马尔克,如草原、森林、沼泽、水道以及一切在原始时代不能分割的公共财产,这是当人口增加时,就可以用来开垦的。此外,每个家庭也可以在公共地上伐木、放牧、捕鱼、打猎、打柴等等。他们都要参加修筑道路和防卫公社的公益劳动。由此可以看出,马尔克成员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当然,我们是用现代的概念来分析原始的公社成员,因为在他们那里是没有权利和义务的区别及其概念的。

马克思从分工的角度,对印度公社进行描绘。他指出:“目前还部分地保存着的原始的规模小的印度公社,就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农业和手工业直接结合以及固定分工之上的,这种分工在组成新公社时成为现成的计划和略图。……在印度的不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公社形式。形式最简单的公社共同耕种土地,把土地的产品分配给公社成员,而每个家庭则从事纺纱织布等等,作为家庭副业。除了这些从事同类劳动的群众以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首领’,他兼任法官、警官和税吏;一个记账员,登记农业账目,登记和记录与此有关的一切事项;一个官吏,捕缉罪犯,保护外来旅客并把他们从一个村庄护送到另一个村庄;一个边防人员,守卫公社边界防止邻近公社入侵;一个管水员,从公共蓄水池中分配灌溉用水;一个婆罗门,司理宗教仪式;一个教员,在沙土上教公社儿童写字读书;一个专管历法的婆罗门,以占星家的资格确定播种、收割的时间以及对各种农活有利和不利的时间;一个铁匠和一个木匠,制造和修理全部农具;一个陶工,为全村制造器皿;一个理发师,一个洗衣匠,一个银匠,有时还可以看到一个诗人,他在有些公社里代替银匠,在另外一些公社里代替教员。这十几个人的生活由全公社负担。如果人口增长了,就在未开垦的土地上按照旧公社的样子建立一个新的公社。……调节公社分工的规律在这里是以自然规律的不可抗拒的权威起着作用,而每一个手工业者,例如铁匠等等,在他的工场内按照传统方式完成他职业范围内的一切操作,但是他是独立的,不承认任何权威。”[8]马克思这段话清楚表明了印度公社的经济自给自足性、对外独立性,确实是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内部则向着这样的方向发展:从公有到私有、从无阶级到有阶级、从平等到不平等。公社的这种趋势,本是东西方共同的,但是在东方、拉美和俄国,它却因自然条件而呈现出停滞的状态。这是前面论述过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