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马克思的预言在印度没有实现的原因

马克思的预言在印度没有实现的原因

时间:2023-06-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8.马克思的预言在印度没有实现的原因英国在印度统治时期奠定的物质基础,并没有使印度实现如像西方那样的工业化,原因何在呢?除了这些每年由印度转到英国的款项之外,在印度的支出中约有66%作为军事费用,而公共工程的支出则不超过收入中的2.75%。这就无怪乎印度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仍然是一个农业国家。

8.马克思的预言在印度没有实现的原因

英国在印度统治时期奠定的物质基础,并没有使印度实现如像西方那样的工业化,原因何在呢?除了英国统治者从政治和技术上限制印度发展为可以同他竞争的对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印度前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其中特别是封建的土地制度的妨碍作用。这种土地制度是印度原有的土地制度经过英国的改造而形成的,也就是上面提到的那两种土地占有制度。

马克思在《战争问题。———议会动态。———印度》一文中,对这两种土地制度有说明:“柴明达尔制度和莱特瓦尔制度是英国人用命令实现的两个性质相反的土地革命。一个是贵族性质的,另一个是民主性质的,一个是对英国大地主占有制的拙劣摹仿,另一个是对法国的农民占有制的拙劣的摹仿。但是,这两种制度都是贻害无穷的,都包含着极大的内在矛盾,都不是为了耕种土地的人民群众的利益,也不是为了占有土地的掌管人的利益,而是为了从土地上征税的政府的利益。”[9]

农村公社破坏后,在孟加拉管区就实行柴明达尔制度。实行这种制度,居民立即被剥夺了自己对土地的世代相传的权利,让地方的包税人即所谓柴明达尔得到了这些权利。认为柴明达尔同英国的大地主相似是十分可笑的,他们只能得到收入中的1/10,其余的9/10都要交给政府。最初的柴明达尔阶级尽管曾经残酷地和不受监督地掠夺过曾经是世代相传的土地掌管人群众,但是现在他们在东印度公司的压迫下也很快地退出了舞台,由商业投机者占据了他们的位置,现在,除了由政府直接管理的土地以外,孟加拉的所有土地都由这些投机者掌握。这些投机者制造一种柴明达尔的变种,叫帕特尼。他们对于充当英国政府的中介人的角色并不满足,他们还造成了一种叫作帕特尼达尔的世袭中介人阶级,帕特尼达尔又设立了副帕特尼达尔等等。于是就产生了一个完善的中介人的等级,这种等级制度的全部重担都压在不幸的农民身上。因此,这种制度实质上是英国的大地主占有制、爱尔兰的中介人制度、奥地利的使地主变成包税人的制度和亚洲的制度(国家是真正的土地占有者)的混合物。

在马德拉斯管区和孟买管区主要实行莱特瓦尔制度。本来占有土地的地方贵族即米拉达尔和扎吉达尔等等,都和老百姓一起,下降到小块土地掌管人的地位,为东印度公司的收税官耕种小块土地。印度的莱特是对法国农民的笨拙的摹仿,他们被剥夺了对土地的永久性的权力,必须根据收成情况每年交纳不同数量的捐税。他们是法国式的农民私有者,同时又是农奴和国家的分成制佃农。莱特和法国农民一样,是私人高利贷者敲诈勒索的牺牲品,但是他们不如法国农民,他们对土地没有任何世代相传的权利,没有任何永久性的权利。他们和农奴一样被强迫耕种土地,但是又不如农奴,他们在极为困苦时得不到农奴制下一般存在的所谓温情主义的保护。他们和分成制农民一样必须把自己的产品分给国家,但是国家对待他们却不像对待分成制农民那样,担负供给资金和农具的责任。

总之,印度农民肩上压着所有这些制度的缺陷,却享受不到这些制度的任何好处。“无论是在孟加拉的柴明达尔制度下,或者是在马德斯拉和孟买的莱特瓦尔制度下,占印度居民十二分之十一的莱特农民都遭到了可怕的赤贫化。如果说他们事实上还没有下降到爱尔兰的贫佃农那样低的水平,那应该归功于印度的气候,因为南方国家的居民比北方国家居民的需要少些”。[10]

马克思对19世纪50年代印度的经济情况作了分析:纯收入中将近3/5来自土地,1/7左右来自鸦片,1/9多来自盐税。这些收入来源一共占全部收入的85%;设在印度的英国管理印度的机构要吞掉整个印度纯收入的3%,每年支付的内债利息和支付给东印度公司的股东的红利占14%。这两项共占17%。除了这些每年由印度转到英国的款项之外,在印度的支出中约有66%作为军事费用,而公共工程的支出则不超过收入中的2.75%。

印度的农民还受着封建土地制度的压迫,非常贫困,国内市场非常狭小,何来工业化所需的市场?印度受外国资本主义的统治,行政费用、军事费用、东印度公司的红利占总支出的比重那么大,何来工业化所需的资金?这就无怪乎印度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仍然是一个农业国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