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减少农民,即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扩大非农产业的就业机会

减少农民,即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扩大非农产业的就业机会

时间:2023-06-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减少农民,即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扩大非农产业的就业机会_浙江发展研究报告(二)减少农民,即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扩大非农产业的就业机会如果不减少农民,农业劳动生产率就难以提高,而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提高,农民收入也就难以增加。鼓励农业剩余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

(二)减少农民,即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扩大非农产业的就业机会

如果不减少农民,农业劳动生产率就难以提高,而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提高,农民收入也就难以增加。从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的实践看,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规模经营成了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最好方式,如美国、丹麦等农业发达国家,每个农户或农场主经营的土地面积一般在数十公顷至数百公顷,每个农业劳动力所生产的农产品能供养数十人至数百人;而我国农民的户均经营的土地面积不到一公顷,浙江更低仅为几亩,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的农产品仅能供养几人。样本调查也显示,在人均收入2500元以下的村民,其收入主要来源前三位是:农业收入(43.8%)、务工收入(33.1%)、手工业副业收入和政府补贴和捐助(各为7.5%)。在人均收入2500~10000元的村民,其收入主要来源前三位是:务工收入(39.6%)、农业收入(23.5%)、手工业副业收入(19.2%)。在人均收入10000元以上的村民,其收入主要来源前三位是:商业服务业收入(25.4%)、务工收入(23.9%)、农业收入(20.7%)。

在人均收入10000元以上的村民,务工、经商收入约占50%,农业收入仅占20.7%,这表明了转移农民对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性。因此,要鼓励农业土地的合理流转,在确保农业用地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允许农业用地通过多种途径如转包、转让等使土地向种养能手集中。鼓励农业剩余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工在工作地落户且转移国户籍关系的,应收回承包地并由村组织重新确立新的承包对象与承包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