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我国沿海各省渔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为了方便后面章节进行浙江渔业竞争力的比较研究,这里仅选择沿海各省进行介绍。沿海各省除浙江外,还包括河北、辽宁、江苏、福建、山东、广东、广西和海南。本节将介绍以上八省的渔业发展情况。
一、河北渔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河北渔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在河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国家渔业局的指导支持下,河北省渔业发展加快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渔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渔民收入持续增长、渔业科技进步日益加快、水产品质量安全和行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1.渔业经济实现持续较快发展
2010年,河北全省水产品总产量按新统计口径核减后达到106.33万吨,比上年增长5.91%,占全国比重为1.98%;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176.62亿元,比上年增长8.36%,占全国比重为1.37%;渔民人均收入8380元,比“十五”时期末增加1880元,比全省农民人均收入高3160元。渔业发展在保障粮食安全、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见表4‐5、图4‐2)。
表4‐5 近年来河北省渔业经济总产值、水产品产量及其占比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渔业年鉴》(2005—2010)和《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11)计算得出。
图4‐2 近年来河北省渔业经济总产值、水产品产量资料来源:《中国渔业年鉴》(2005—2010)和《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11)。
2.渔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
“十一五”期间,河北省共争取省级以上渔业基建投资1.4亿元、完成工程总投资2.3亿元。其中,2009年建立了17个县级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扩建了3个省级水产良种场,新增内陆渔政执法快艇3艘。
3.水产技术推广加快
2009年河北省推广实施了“对虾健康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海水工厂化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等26个重大项目,进一步优化了全省渔业产业结构和技术模式,突出和提升了包括对虾、海水工厂化、盐碱地在内的三大产业带、八大基地的特色和优势。2009年全省共推广水产养殖面积池塘、滩涂等43076公顷,工厂化、网箱养殖水体145.1万立方米,增加产值42216万元,受益农户26437户。2009年培训渔民37379人(次),渔业技能鉴定257人,其中高技能人才97人,发放技术资料97574份。
(二)河北省渔业发展趋势
1.实施渔业“四百工程”。为进一步加快现代渔业发展,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河北省政府确定自2010年到“十二五”期末,在全省范围内实施100万公顷渔业水域修复养护工程、100处渔业生态功能区建设工程、年产100万吨放心水产品质量安全工程、年创100亿元增加值渔业提质增效工程,以下称为渔业“四百工程”。“十二五”是实施渔业“四百工程”战略、推进现代渔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提高河北省渔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必须认清自身优势、选准优势品种、率先实施突破。因此,要从群众基础、资源禀赋以及市场影响等方面考虑,“十二五”期间河北要坚持以提高单位产出效益为核心,以推广优良品种、培育名牌为手段,以完善的产业技术体系为支撑,全面提升对虾、贝类和龟鳖类三大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水平。河北省渔业局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就着手进行了一些深层次的研究,包括起草制定河北省渔业“四百工程”战略、编制“十二五”渔业发展规划等,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河北渔业只有找准自身优势,并持续用力不断扩大这种优势,才能够在新形势、新变化面前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够不断提高河北渔业的影响和站位。
2.振兴河北对虾产业。要进一步加强与黄海水产研究所等院所的紧密联系,整合内部资源,借好外力、建好团队,在制约河北省对虾产业发展的良种匮乏、池塘基础条件差、技术研发滞后等瓶颈问题上进行攻关,加快建设中国对虾遗传育种中心、中国对虾亲虾培育和越冬基地、中国对虾良种繁育场、日本对虾选育场等良繁体系项目,建设一批高效高产示范基地,研发集成健康高效养殖、对虾主要病害综合防控、生态调控、多元化混养等新技术,不断完善对虾产业技术体系,不追求单位面积产量,而要追求单位面积产出经济效益。通过几年的努力,不仅要重振河北对虾雄风,而且使河北真正成为黄海系列中国对虾科技创新、研发推广的主阵地。
3.做大做强贝类产业。浅海、滩涂贝类养殖是河北省渔业的一大支柱性产业,其产量已占水产养殖总产量的半壁江山。抓好贝类产业发展,不仅是河北省进一步做大渔业增量的需要,也是推进渔业“四百工程”建设的重要一环。目前,河北省海湾扇贝养殖规模是全国最大的,而且其产业链在全省所有养殖品种当中也是最完整的,养殖集中连片、加工企业多、出口数额大。其发展上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品质退化、养殖密度偏大、病害防治基础薄弱、产品加工及综合利用水平较低等;滩涂贝类养殖则相对滞后,特别是乐亭以南宜养海域几乎是空白,因此也更具发展潜力。2010年河北省在滩贝规模化育苗上取得了突破,为今后大面积开发奠定了一些基础,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苗种缺、病害多、污染重、管理难。所以要加快建立贝类遗传育种中心和贝类良种场,重点在引进和培育生长快、抗病力强的贝类优良品种,建立浅海、滩涂贝类增养殖示范基地,探索、推广养殖模式,研发集成健康养殖技术和改进养殖用海管理上求突破。同时,开展扇贝精深加工研究,提高扇贝综合利用率,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
4.推进龟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把龟鳖类养殖作为河北省今后的一个发展重点,是出于以下考虑:龟鳖养殖是内陆渔业中的特色产业,具有适宜养殖的区域范围广、节水、节地、产出效益高等特点,且河北省的鳖品质好、养殖传统悠久、覆盖范围大,具有较高的市场认可度。目前,河北省中华鳖养殖已发展到保定、石家庄、唐山、邯郸、邢台、廊坊6个设区市的20多个县,养殖面积超过8000亩,实际产量超过1万吨,成为北方地区中华鳖养殖规模最大的省份,今后仍有很大开发潜力。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种质退化、新品种引进和良种选育不足、病害防治和质量控制难度加大、产业化程度低,所以要瞄准品种选育、良种扩繁、养殖技术推广、品牌建设等方面提升发展水平。
5.维持海上渔业生产秩序。海上渔业生产秩序管理工作已被列入河北省农业厅今后几年攻坚克难的重点项目,必须抓实、抓好,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全力予以推进。以提高渔船监管水平为核心,以实现渔业安全生产为目标,全面加强海上渔业生产秩序管控。一要落实安全责任,省、市、县三级渔业主管部门都要建立健全渔船管理责任制度,层层签订责任状,做到一级抓一级,确保对所有渔船、渔港的时时有效管控,确保不出现重大海上渔业纠纷案件,确保不出现重大渔业安全生产事故。二要积极推进渔业“科技兴安”,加快渔船渔港监管信息系统建设项目跑办,以及推广使用新型渔用对讲机等,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提高渔业安全服务保障能力。三要继续强化渔船编队生产管理,全面提高渔民生产组织化程度,增强渔船抗风险能力、提高综合效益;四要认真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海上渔事纠纷调处和治安防控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完善海上应对突发事件联动机制,积极完善渔事纠纷预防制度,做到部门管理和群防群控相结合,工作重心要前移,加大安全隐患、纠纷隐患排查力度,把各种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辽宁渔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2011年辽宁渔业工作在辽宁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转变渔业发展方式,不断强化管理,克服不利因素,现代渔业建设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实现了“十二五”规划良好的开局。
(一)辽宁渔业发展现状
1.渔业经济持续增长
近年来辽宁省渔业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2010年全省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1049.78亿元,比上年增长14.98%,占全国比重为8.12%;2010年全省水产品产量为430.38万吨,占全国比重为8.01%(见表4‐6、图4‐3)。
表4‐6 近年来辽宁省渔业经济总产值、水产品产量及其占比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渔业年鉴》(2005—2010)和《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11)计算得出。
2.海洋牧场建设取得新突破
辽宁省出台并实施《辽宁省现代海洋牧场建设规划(2011—2020年)》,全面启动“1586”工程。加大人工鱼礁建设力度,全年新建人工鱼礁49处,投放礁体240万立方米,建设面积11万亩,累计投入资金3.4亿元。增殖放流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全省投入资金3085万元,放流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毛蚶、牙鲆、红鳍东方鲀等各种海洋游动性品种36亿尾,增长38%,被省直机关评为第三季度最佳实事。浅海筏式养殖恢复性增长,养殖规模达到78.8万台,比上年增加2.6万台。扩大浅海底播增殖规模,总投苗量3700亿尾,增长5.7%;新增底播面积50万亩,累计管护面积达到720万亩。
图4‐3 近年来辽宁省渔业经济总产值、水产品产量
资料来源:《中国渔业年鉴》(2005—2010)和《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11)。
3.精品渔业取得新成绩
以海参、对虾、扇贝、海蜇、河豚、牙鲆、河蟹和黄颡鱼为代表的精品养殖已达520万亩,产量205万吨,分别增长4%和10%。海参增养殖势头强劲,池塘养殖60万亩、浅海底播增殖90万亩,网箱养殖10万立方米,产量达6.8万吨。河蟹养殖190万亩,其中盘锦市达到150万亩,收获河蟹5万吨,实现产值28亿元,分别增长13.6%和75%。海参、对虾、扇贝、海蜇、鲍鱼等名优苗种生产大幅增长,育苗量达到1200亿尾,为精品养殖规模化发展提供了保障。
4.辽参、东港梭子蟹、大黄蚬、杂色蛤分别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登记
辽宁省盘山县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首个渔业“一县一业”示范县,“旭海”“胡家”牌河蟹被授予“中国十大名蟹”和“金奖”称号。辽中县刘二堡镇、新民市前当堡镇、桓仁满族自治县桓仁镇被评为辽宁特产“淡水鱼”之乡,长海县海洋乡被评为“海珍品”之乡,獐子岛镇被评为“皱纹盘鲍”之乡,凌海市大有农场被评为辽宁特产“刺参”之乡。
5.水产加工出口取得新成效
充分抓住财政扶持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的机遇,建设大连壹桥、獐子岛集团等3个项目,庄河海洋产业园项目正在推进之中。丹东市涌现出一大批海参精深加工项目,开发研制系列高端海参制品。2011年全省水产加工量预计达到180万吨,产值24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8%和9%。水产品出口再攀新高,预计出口68万吨、创汇23.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7%和30%。占大农业创汇额一半以上。其中对韩国、巴西等国家的出口量和出口额增长率达到70%以上。[1]
(二)未来辽宁渔业发展趋势
2011年2月25日,辽宁省召开海洋与渔业工作会议,明确了“十二五”辽宁渔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基本任务。其中总体目标为渔业经济总产值年均增长11%;渔业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11.2%;水产品总产量年均增长5.5%;渔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2]基本任务是“保障供给,推进发展,夯实基础,促进增收,提升能力,确保安全”。加快渔业经济发展,努力构建现代渔业产业体系;积极发展生态健康的水产养殖业、环境友好的增殖渔业、名特优良的水产种苗业、可持续的捕捞业、技术先进的水产加工业、功能完备的渔业服务业;夯实基础,高起点、高标准谋划良种繁育、水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等渔业基础设施,逐步建成功能完备、保障有力、支撑力强的保障体系;促进渔民增收,为县域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增强产业发展能力、防灾减灾抵御风险能力、技术研发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确保海洋生态安全、水产品质量安全、渔业生产安全。
三、江苏渔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江苏省渔业发展面临的宏观环境
1.有利条件
(1)资源禀赋好。江苏水域资源和渔业资源丰富,内陆水域面积2600多万亩,占全省陆域总面积的16.9%,盛产刀鱼、鱼、河鲀、河蟹等名贵水产品;海洋渔场面积辽阔,更有世界闻名的辐射沙脊群,文蛤、紫菜、对虾、鲳鱼等多种海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江苏人才资源充裕,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可以为渔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区位特色优。江苏地处我国沿海、长江和陇海兰新线三大生产力布局主轴线的交汇区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南邻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北接环渤海地区,东与东北亚隔海相望,西连新亚欧大陆桥和长江黄金水道,为江苏省渔业发展提供了极为便利的物流通道。
(3)市场需求旺。我国人民生活质量提高、食物结构优化、收入水平上升、农村居民向城市居民的转化,将对优质水产品的消费需求更加旺盛;世界水产品人均消费量将会持续增长,全球海洋渔业资源呈衰退趋势,未来国际水产品消费的缺口主要依赖养殖产品补充,这对优质水产品养殖大省的江苏是重大利好;社会资本的大量涌入,不断催化渔业的高端高质化,将为优质水产品走向全球创造更好的条件。
(4)发展空间大。江苏沿海大开发使产业、人口、资金、物流向沿海聚集;在土地紧缺时大面积围海造地将为江苏省渔业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我国东中西部的跨区合作,将为江苏省渔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渔业的生态功能和休闲观光功能等的多功能性,赋予了渔业更多的发展内涵;发展相对滞后的第二、三产业,提升的空间很大;随着渔业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将为江苏省渔业提供进一步拓展的潜力和机遇。
(5)惠渔政策多。国家和江苏省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渔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强渔惠渔的力度将越来越大;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对“三农”的扶持不断加大,渔业政策支持体系的不断建立与完善,必将为江苏省现代渔业建设增添发展后劲。
2.制约因素
(1)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加大。随着江苏省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渔业发展空间不断受到挤压;渔业水域污染加剧和渔业自然资源衰退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生产要素价格上涨,渔业生产经营成本呈上升趋势。
(2)转变发展方式的内生动力不强。一些生产经营者满足于当前的经济效益,对转变渔业发展方式缺乏紧迫性和主动性。渔业从业者文化程度偏低,组织化程度不高,渔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对渔业发展的贡献率不够高,渔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有待提升,产业自身发展和调节能力不强。
(3)支撑现代渔业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渔业基础设施和支撑保障体系薄弱,池塘老化、病(灾)害多发,渔船破旧、装备落后,市场监管乏力、信息化水平低等,渔业保险、渔民社会保障、渔区城乡统筹等政策及保障体系亟待建立与完善。
(二)江苏省渔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是江苏省渔业快速健康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五年,是综合实力大幅度提升、产业发展能力显著提高、渔民群众得实惠更多的五年。全省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一五”渔业发展目标,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1.渔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10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460万吨,比2005年增长18.3%;全省人均水产品占有量59公斤,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8公斤。实现渔业经济总产值1310亿元,其中渔业第一产业产值805亿元(约占大农业的19%),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106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52%、57.7%和68.4%。渔业不仅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优势产业,而且为渔农民就业创业和保障食物安全、改善环境生态、平抑市场物价、丰富居民生活等作出了重要贡献。
2.渔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渔业第一产业稳定健康发展的同时,第二、三产业得到较快发展,产值已达505亿元,比2005年增长91.3%。培育了一批主导品种和优势产业,优势特色水产品养殖面积占全省总面积70%以上,高效渔业养殖面积达到570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51%,“虾蟹经济”特色更加鲜明,河蟹、紫菜、青虾、文蛤、河鲀、鲫鱼等特色品种规模连续多年居全国之首。渔业质量安全监管和品牌建设成效显著,水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检测体系、防疫体系框架初步形成,“三品”数量居全国前列,水产品质量检测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
3.渔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省级以上渔业龙头企业增加到64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7家。全省渔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达到2158个。渔业行业协会纷纷建立并发挥作用。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与渔农户的联结更加紧密,方式更加灵活,推动了生产标准化和渔民组织化水平的提高,形成了一批产业化程度较高的优势品种,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水产品流通更趋活跃,市场供应丰富。
4.渔业科技不断进步。着力打造了渔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科技服务等平台,斑点叉尾遗传育种中心等一批国家级项目落户江苏省,实施了河蟹、小龙虾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科技创新体系、成果转化应用体系、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有新发展,造就了一批科技创新推广人才。深入实施“三新”工程,较好地解决了产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取得了一批新成果。渔业科技入户工程成为全国农业科技推广的知名品牌,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得到加快推广应用,培育了一批新兴优势产业。广泛开展了先进实用技术培训,培养造就了一批新型渔民。
5.生态渔业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全面实施海洋伏季休渔制度、长江和湖泊禁渔期制度,在全国率先启动内陆渔船艘数和功率双控制度。重视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和保护,全省放流各类经济水生动物苗种等30多亿尾(粒),有17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被批准为国家级保护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不断强化。太湖流域共压减网围养殖面积近30万亩,率先实行了《太湖流域池塘养殖水排放标准》,实施养殖池塘水净化及循环利用工程,实现达标排放,减排效果明显。
6.依法治渔水平不断提高。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出台了《江苏省渔业港口和渔业船舶管理条例》《江苏省国有渔业水域占用补偿暂行办法》等地方法规及一系列配套制度,大力实施水域滩涂养殖证制度、水产苗种许可证制度,启动了水产养殖执法工作。加强渔业安全生产管理,推行了“三化五覆盖”的安全管理措施,建立了10人以上海洋渔船安全监管数据库,初步建成并启用渔船动态监控系统。强化了捕捞许可管理,建设了海洋捕捞渔船信息管理系统,有效维护了渔业生产秩序。
7.渔业基础设施和民生不断改善。实施了池塘标准化改造,设施渔业建设步伐加快,渔港码头和执法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渔业政策性补贴逐步扩大,渔业政策性保险开始起步,渔民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大,渔民维权的渠道通.,渔区和谐安定。
(三)江苏省渔业发展趋势
1.发展目标
到“十二五”期末,全省渔业经济跃上新的台阶,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更趋合理,渔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水生生物养护事业有较大进展,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升,渔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显著提高,渔业节能减排和防灾减灾能力不断增强,渔业执法、水生动物防疫、信息服务等公益支撑保障体系建设得到加强,渔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初步形成,苏南等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渔业现代化。
到2015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到530万吨,年均增长3%;渔业经济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年均增长保持在10%左右,其中,第一产业产值达到1200亿元,年均增长9.7%,第二、三产业产值达到800亿元,年均增长12%,渔业在农业总产值和林牧渔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稳步上升;高效渔业面积达到900万亩,占总面积的80%以上,设施渔业占总面积的20%;水产品出口量达到9万吨,渔业产品出口额达到10亿美元;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万元。
2.产业布局
根据江苏自然资源环境条件和渔业经济发展现状,“十二五”期间,全省渔业实施“五沿”发展战略,即沿海优势渔业产业带、沿江特色渔业产业带、沿太湖现代渔业先导区、沿淮河生态渔业发展区、沿城都市渔业集聚区,实行集聚开发、集约利用,优化布局、优势发展,着力打造园区化板块,努力形成国内富有鲜明特色的一流的国际化渔业基地和现代渔业先导区。
(1)沿海优势渔业产业带。包括连云港、盐城、南通市等沿海地区。以沿海大开发为契机,拓展发展空间,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做强第一产业,改造万艘海洋捕捞渔船,新建百万亩水产养殖基地、改造百万亩老化池塘,建设60万亩潮上带优质高效养殖基地、170万亩潮间带滩涂高效增养殖基地,40万亩浅海绿色增养殖基地、实现近海养殖向浅海延伸,海洋捕捞向外海和远洋拓展;突破第二产业,提升传统加工业,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和来进料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扩大创汇渔业规模,强化质量管理,打造国际品牌,提高江苏省水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培育百家年产值超亿元的渔业龙头企业;做大第三产业,建设渔业现代物流业,发展休闲观光渔业和新兴服务业,发展千家渔业合作经济组织。努力构建富有江苏沿海特点的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建设沿海千亿元现代渔业产业带,把沿海地区建成全省乃至全国著名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优质水产品加工出口基地和现代渔业物流基地。
(2)沿江特色渔业产业带。主要包括长江沿岸八市的沿江地区。充分发挥长江江滩和沿江水资源优势,重点发展虾蟹、河鲀、刀鱼、鲥鱼等一批长江特色品种,壮大发展规模,形成沿江高效渔业产业带。建设国内以长江特色品种为主的长江中下游一流的渔业科技产业园。积极发展特色渔业及休闲观光渔业,建设一批江鲜集散市场,发展江鲜特色餐饮,使长江水产品成为江苏渔业的“靓丽名片”,长江渔业成为江苏渔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3)沿太湖现代渔业先导区。主要包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市及南京市的高淳县、溧水县等地区。充分发挥太湖周边地区资源、资本、市场、区位、科技优势,实施水域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优势特色品种生态高效养殖,运用现代设施装备、科学技术、管理方式、组织形式,全面推进池塘循环水养殖工程和设施渔业建设,推进现代渔业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渔业现代化步伐,将太湖及其周边区域建设成为国内先进的内陆高效设施渔业基地、现代渔业的先导区和示范区。
(4)沿淮河生态渔业发展区。主要包括徐州、宿迁、淮安市及扬州、泰州市部分地区。发挥沿淮河地区水面和人力资源优势,稳定常规优质大宗水产品种、地方品种养殖;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品种,扩大以虾蟹为重点的出口创汇渔业;推进生态健康养殖,大力发展内陆水产品保鲜保活和加工,建设一批“三品一标”基地、高效渔业基地、加工集中区,建成大型生态渔业基地和水产品流通集散中心。大力实施渔业资源保护,控制湖泊渔业捕捞强度,加大水生生物增殖力度,推进淮河流域生态渔业、休闲观光渔业建设,形成沿淮各具特色的渔业经济板块。
(5)沿城都市渔业集聚区。发挥城郊消费活跃、人群集中、资金雄厚的优势,大力发展名贵高档水产品工厂化养殖,满足城市高端消费需求;发展“菜篮子”和“鱼池子”,建设优质水产品供应基地和集散中心;创新休闲观光渔业发展模式,完善和配套建设休闲服务设施,大力发展休闲观光渔业,在都市周围打造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集生产、科普、培训、垂钓、观光、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都市渔业基地。
各地区根据不同的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实行园区化开发,建设一批特色产品、特色基地、特色园区,使现代渔业产业园区、加工集中区和水产品物流园区成为江苏渔业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推动江苏渔业向更有特色、更具活力、更高层次的现代化迈进。
3.重点工程
“十二五”期间,江苏渔业在健康养殖、质量安全、产业化经营、外向渔业、科技支撑、资源养护、基础设施、保障体系等方面重点实施“八大工程”,推进现代渔业发展。
(1)生态健康高效养殖工程
①水产良种体系建设。加强原良种选育、繁殖、保护和推广,健全良种生产体系,强化水产苗种检验检疫,建设种质检测中心,全面实行苗种生产许可证制度,实现主导养殖品种良种全覆盖。
②高效设施渔业建设。按照现代渔业标准,建设高效设施渔业生产设施;大力推进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基地)和池塘循环水养殖工程建设,配套完善进排水系统、净化塘或人工湿地,太湖流域规模化养殖场全面实现养殖用水循环使用和尾水达标排放,并在新建养殖区和其他地区推行。
③现代渔业产业园区建设。按照科技含量较高、物质装备先进、运行机制灵活、综合效益显著的要求,在每个县(市)建设较高水平、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渔业产业园区、水产品加工集中区、物流园区和休闲观光渔业园区。
(2)质量安全建设工程
①“三品一标”基地建设。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水产品和地理标志水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推进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认证,规模化养殖基地全部达到无公害标准,积极发展品牌渔业,提高江苏水产品市场占有率。
②渔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区建设。健全标准及标准化生产体系,进行包括标准化技术培训与推广、渔业投入品规范使用、快速检测,生产档案及追溯制度、品牌培育等在内的综合示范区建设,在全省建成省级以上标准化综合示范区10个。
③质量安全监测监管建设。加强渔业生态环境监测、水产品质检和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开展产地区域划型,强化产地环境、投入品、产品的监测与监控预警,积极推进水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配置水产品快速检测设备,落实检测结果公告制度,产地水产品抽检合格率97%以上。各市、县(市)要建设满足本地区水产品质量检测的机构、能力和队伍,全面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3)产业化提升工程
①水产品加工发展。以加工集中区建设为抓手,拓展精深加工、综合利用、淡水产品加工,发展来料加工,扩大方便食用水产品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加工规模,全省水产品加工产量占渔业产量的20%以上。新培育省级以上渔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家。
②水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流通服务业,建立渔业生产、科技、市场综合信息服务管理平台,强化市场分析和开拓,促进水产品流通。改造提升现有大中型骨干批发市场,加快建设一批水产品专业批发市场,进行水产品市场现代化升级,完善市场信息分析、传递与服务网络。
③渔业组织化水平建设。积极组建渔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渔民参合率,规范合作经济组织运作。全省渔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力争达到3000家,渔民参合率达到60%以上。扶持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
④休闲观光渔业建设。利用渔区自然环境及人文资源,与渔业生产、渔产品、渔业民俗、渔业经营活动相结合,拓展渔业功能,建设休闲渔村、休闲园区,提升旅游品质,提高渔业综合效益,建设100家省级“渔乐园”。积极创造条件,筹建一批渔业展示馆等渔文化设施。
(4)外向渔业建设工程
①出口基地建设。更新出口加工老设备、新增加工流水线,增加来进料加工品种,改造出口养殖池塘,建设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养殖出口基地。
②远洋渔业拓展。设立境外远洋渔业合作基地,建造、购置远洋渔船,更新改造渔船设备,开展远洋渔业新渔场的探捕和业务培训,巩固过洋性、开发大洋性远洋渔业,实现远洋渔业规模翻一番。
③国际市场开拓。巩固欧美市场,拓展东南亚、非洲市场。进行国际市场开拓性人才培训、市场考察、推介和展销,开展企业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认证、境外专利申请、广告和商标注册、收购技术和品牌,设立境外销售网络,实现境外促销多元化。努力打造江苏渔业展示、展销平台。加强国际间渔业技术、人才的交流与合作。
(5)科技支撑工程
①产业技术体系创建。建立创建平台,在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生物育种、水产养殖、加工技术、捕捞渔具、渔法、安全生产装备等重点研究领域取得一批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成果,建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种质资源库,培育适应市场需求的水产良种。
②渔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围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建设一批渔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示范推广优质特色水产品生态高效养殖关键技术;渔业科技入户覆盖全省渔业重点县(市、区),渔业重点村整村推进,使规模基地和生产大户全覆盖。
③人才培养与渔民培训。选拔、培养20名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知名科学家和首席专家,建设具有明确主攻方向和较强竞争力的渔业科研创新团队,组建一支具有现代管理水平的科技管理队伍。加强渔业技术人员和渔民专业培训。
(6)资源养护工程
①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扩大海洋牧场建设,在江苏省近海建设海洋牧场,投放人工鱼礁,营造海藻场,修复海洋生态,增加海域生产力。扩大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在省管五大湖泊、长江江苏段、江苏沿海等重要渔业水域,增殖放流各类经济水产苗种和濒危水产动物幼体。加强渔业保护区建设,建立一批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配备管理船只、标识、救助工具等基础设施,强化保护区的巡查和管理。
②渔业生态监测网络体系建设。开展省级渔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扩展升级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市和重点县(市、区)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站,健全全省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开发新型监测技术,建设预警监测评价、开发与应用服务技术平台。
(7)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①鱼池标准化建设。按照规划合理、塘口规则、深度适宜、灌排配套、设施先进、环境美化的标准,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新开发的规模化鱼池(基地);按照“标准化鱼池建设”标准,对全省现有的百亩以上规模养殖场(基地)老旧鱼池全部改造一遍、养殖模式优化一遍、场容场貌整新一遍,提升传统规模渔场综合生产能力和对外形象。
②渔船标准化改造和渔港建设。启动实施万船改造计划,淘汰老旧渔船,改造一批耗能高、效率低的渔船,更新一批大马力、高质量的海洋捕捞渔船,建立渔船交易中心,完成渔船安全设备改造,提高渔船作业组织化程度,重点建设海洋6个中心渔港、9个一级渔港、5个二级渔港和内陆一、二级渔港,提高海洋渔业安全保障和服务水平,发展渔港经济。
③执法装备建设。购置车、船、艇,用于海洋、长江、大型湖泊和重要水域的渔政联合执法检查、日常执法管理和巡查,开展水生动物卫生监督检查;购置GPS定位仪、执法抽样样品保存系统、禁用药物快速检测仪器,用于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
(8)保障体系建设工程
①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开展基层应急队伍培训、演练,组织对渔港、渔船安全检查;加强对台风、大雨、暴雪、天文大潮等气象灾害及赤潮、蓝藻等生态灾害的防范。
②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省、市、县、乡四级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制订与实施乡级站建设方案,建立与新型推广服务相一致的快速高效反应网络,加强必备的推广服务手段,健全技术推广责任制度,建设水产技术推广服务基地。
③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在重点渔业产区推进水生动物无规定疫病区建设,健全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机构、完善防控手段,开展重要水生动物疫病监测、监控与研究,加强防疫检疫队伍建设,提高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和处置能力。
④渔民陆上定居。推动出台政策,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做好“连家船”渔民保障工程建设,推进“连家船”渔民陆上定居,切实解决“连家船”渔民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后顾之忧。
⑤渔业信息化建设。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加强渔业信息化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开发,建立渔业政务、商务和专业信息服务管理平台,建设海洋渔业安全救助信息系统、渔船管理信息化系统,加快渔业信息化进程。
四、福建渔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2009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建设现代化海洋产业开发基地,推进海洋渔业加快发展”,进一步赋予了新时期福建省渔业发展的新定位、新目标和新使命,为全省渔业加快发展、转型升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一)福建省渔业发展环境
1.有利条件
从渔业发展基础看,福建省拥有丰富的水域资源,为科学规划渔业发展布局,促进渔业养殖、捕捞业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同时,中央、省里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渔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改善渔业基础设施提供了政策支持。从渔业消费结构看,随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逐步升级,消费观念发生深刻变化,更加崇尚自然、绿色、健康、安全,水产品已成为农产品批发市场中成交量较大的商品,市场需求的扩大,为渔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前景。从渔业科技发展看,福建省海洋高校、科研院所力量雄厚,海洋人才资源充足,为渔业科技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特别是在养殖、加工、捕捞和资源养护等重要领域,一大批科技成果开始显现,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制约因素
随着沿海地区临港工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福建省渔业发展面临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养殖发展空间萎缩,罗源湾、兴化湾、三都湾等部分海域纷纷转型发展临港工业,养殖业将逐步退出部分传统生产区域。区域环境质量下降,特别是陆源污染物超标排放,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排入海域,受污染的养殖水域面积扩大。沿海、内陆局部地区养殖设施过密,水域富营养化现象突出,导致对虾、罗非鱼、大黄鱼等品种养殖病害增多。水产养殖设施建设与水产品牌建设滞后,全省水产品获省部级以上品牌数量少,出口水产品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更少,与福建省水产大省地位不相称。
(二)福建省渔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时期是福建省渔业经济快速发展的五年,渔业经济实力显著提高,实现了由量的扩张向质量和效益提升的根本转变,形成了以优势主导品种养殖为主导,加工、物流、远洋和休闲渔业为辅的发展格局,促进了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渔民增收,初步构建了生态型现代渔业发展新格局。
1.渔业产量稳步增长。2010年全省水产品产量达587.42万吨,位居全国第三位,五年年均增长2.32%。其中,海洋捕捞产量209.36万吨,年均增长1.74%;淡水捕捞产量8.19万吨,年均增长1.94%;海水养殖产量303.9万吨,年均增长2.37%;淡水养殖产量65.97万吨,年均增长4.11%。全省人均水产品占有量达158.5公斤,年均增长1.36%,水产品消费已成为居民改善食物结构、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产品(见表4‐7)。
表4‐7 “十一五”期间福建省水产品产量发展情况
2.渔业产值逐年提升。2010年全省渔业经济实现总产值1495.94亿元,位居全国第四位,年均增长10.55%,其中,渔业产值701.45亿元,年均增长11.72%,占农业产值比重达30.4%;实现渔业经济增加值797.25亿元,年均增长10.36%,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55%,其中,渔业增加值388.76亿元,年均增长11.17%;2010年水产品出口创汇值达26.83亿美元,年均增长25.7%,形成了烤鳗、对虾、大黄鱼、贝类等一批出口创汇拳头产品;全省渔民人均纯收入9168元,年均增长7.27%,渔业已成为渔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见表4‐8)。
表4‐8 “十一五”期间福建省渔业经济发展情况
3.渔业结构不断优化。水产养殖、水产加工、远洋渔业、休闲渔业结构日趋完善,2010年养殖产量占水产品总量的62.97%,比2005年提高1.07%,呈现养殖产量逐年提高、捕捞产量逐年下降态势。2010年水产品加工产值362.99亿元,年均增长17.02%,加工业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远洋渔业从单一捕捞生产,发展到产、销、工、贸综合经营,从开始涉足个别海域,扩展到三大洋公海及21个国家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海域。休闲渔业快速发展,“水乡渔村”成功获国家注册商标,休闲渔业品牌效应初步显现。
4.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全省初步建立以省海洋环境与渔业资源监测中心、省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心为骨干的水产品质量安全及病害监测检验体系,扶持9个设区市建设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扎实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苗种生产安全等专项整治活动,全省水产品质量合格率保持在96%以上。
5.渔业设施日趋完善。全省初步形成了以批发市场为中心、集贸市场为基础、直销配送和超市连锁为补充的水产品营销网络,促进了大市场、大流通格局的形成;海洋防灾减灾“百千万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已建或在建6个中心渔港、9个一级渔港、47个二级渔港、67个三级渔港,渔船就近避风率从2005年30%提高到2010年的60%。海洋监测体系初步建立,海上渔船安全应急指挥系统投入使用,成为渔船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
6.渔业合作日益深化。闽台渔业合作涵盖水产苗种繁育、水产加工、水产饲料、远洋渔业、水产贸易、渔工劳务、科技合作等领域,台湾已成为福建省第二大水产品出口目的地,福建省已成为台湾先进渔业科技、设备外移的重要区域。
五、山东渔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山东是全国重要的沿海开放省份,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广阔的海洋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山东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加快“海上山东”建设的一系列战略决策,有力地促进了该省渔业经济的发展。
(一)山东省渔业经济的优势与条件
1.区位环境优越。山东半岛位居中国东部沿海,地理位置优越,既是中国最大的半岛,也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山东半岛与各大洋相连,并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海上交通非常便利,是通向韩国、日本、东南亚及世界各大洲的重要门户。山东半岛是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之一,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一翼。半岛经济与日、韩、俄远东地区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开展国际经济合作条件得天独厚,有利于发展渔业经济。
2.海洋资源丰富。山东省海岸线长达3121公里,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326个,拥有与陆域面积相当的海洋国土资源。地处暖温带,日照充足,水质肥沃,适合鱼类和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具有经济价值的各类水生生物资源400多种,海参、鲍鱼、对虾、扇贝等海珍品驰名中外;海岸三分之二以上为山地基岩港湾式海岸,水深坡陡,建港条件优越,是我国长江口以北具有深水大港预选港址最多的岸段;海岸地貌类型多样,人文和自然景观较多,主要滨海景点有34处,位居全国第三。特别是在海滩浴场、奇异景观、山岳景观、岛屿景观和人文景观方面,优势更为突出。适宜晒盐土地2740平方公里,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地下卤水资源丰富,总净储量约74亿立方米,含盐量高达6.46亿吨;海洋矿产资源丰富,在101种矿产中已探明储量的有53种,居全国前三位的9种。渤海沿岸石油地质预测储量30亿~35亿吨,探明储量2.29亿吨,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为110亿立方米。龙口煤田是我国第一座滨海煤田,探明储量11.8亿吨。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对滩涂、浅海、港址、盐田、旅游和砂矿等六种资源进行丰度评价,山东省位居沿海各省市之首。丰富的海洋资源为山东渔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3.科技力量雄厚。山东省是全国海洋科技力量的聚集区,是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国家驻鲁和市属以上海洋科研、教学机构55所,包括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等国内一流的科研、教学机构。拥有1万多名海洋科技人员,占全国同类人员的40%多,其中院士22名,博士生导师300多名,博士点52个,硕士点133个,另有近2000位具有高级职称的海洋科技工作者。拥有24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9处海洋科学观测站台,20多艘海洋科学考察船,涉海大型科学数据库11个,种质资源库5个。国家安排的10个“973”海洋项目,山东省承担了9项。另外,还承担了500多项“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洋项目,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和处于国际前沿研究水平的成果。以生化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为基础的海洋药物研制一直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开发了可生物降解环保型新材料、纳米多功能塑料、光生态膜、新型海洋酶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科技在山东省海洋产业中的贡献率达50%以上,科技创新成为拉动渔业产业升级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强力助推器。
(二)山东省渔业发展现状
1.发展规模持续扩大
近年来山东省渔业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2010年全省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2375.13亿元,比上年增长11.48%,占全国比重为18.37%,是名副其实的渔业大省;2010年全省水产品产量为783.83万吨,占全国比重为14.59%。2009年山东拥有水产品加工企业1900家,年加工能力660万吨,年水产品加工总量在440万吨左右。其中冷冻水产品290万吨,鱼糜制品及干制品50万吨,灌制品5.4万吨,饲料(鱼粉)30多万吨,鱼油制品2万吨,其他水产加工品28万吨(见表4‐9、图4‐4)。
表4‐9 近年来山东省渔业经济总产值、水产品产量及其占比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渔业年鉴(2005—2010)和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11年计算得出。
图4‐4 近年来山东省渔业经济总产值、水产品产量资料来源:《中国渔业年鉴》(2005—2010)和《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11)。
2.渔业资源修复力度加大
农业部联合环渤海三省一市政府在莱州举行了2009年渤海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发表了《渤海生物资源养护行动宣言》,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2009年山东全省用于渔业资源修复的总投资达3亿多元,其中省级以上财政投入7300万元。2009年山东全省增殖品种近30个,全年投放鱼种总量达28亿单位。扶持了莱州湾鲈鱼、海州湾对虾等12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省回捕增殖水产品总量达到6万多吨,创产值14亿元,产量、产值分别比上年增长20%和34%以上,直接投入产出比平均达1∶19以上,渔民受益面进一步扩大。
2009年山东全省海洋捕捞产量250万吨(含远洋渔业产量),其中,鱼类产量160万吨,占捕捞产量的65%;甲壳类产量36万吨,占捕捞产量的15%;贝类产量25万吨,占捕捞产量的10%;头足类产量20万吨,占捕捞产量的7%;其他类产量10万吨,占捕捞产量的3%。从产量构成来看,鱼类仍是海洋捕捞的主导产品,但优质产品产量不理想。黄鱼产量占鱼类产量的5.7%、带鱼占7.7%;鲐鱼占11.2%,鲅鱼占12.2%,黄(白)姑鱼占1.9%。鳀鱼占鱼类产量的22.3%。由于全面实施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近海海域优质鱼类资源衰退的趋势有所缓解。
3.外向型渔业进一步拓展
山东省2009年赴韩国专属经济区作业渔船生产形势较好,产量同比增长10%以上。2009年,万吨级远洋渔轮落户山东,中国金枪鱼交易中心在烟台正式挂牌成立,全省超低温存储能力占全国的55%,远洋渔业整体水平明显提高。2009年全省水产品进出口总量220多万吨,总值为56亿多美元,其中:进口水产品120多万吨,产值20多亿美元,出口水产品100多万吨,创汇36亿美元。
4.海水养殖结构逐步优化,海水养殖产量稳步发展
2009年山东省海水养殖产量360多万吨,其中,鱼类产量17万吨,占养殖产量的5%;甲壳类产量11万吨,占养殖产量的3%;贝类产量274万吨,占养殖产量的76%;藻类产量50万吨,占养殖产量的14%;其他类产量8万吨,占养殖产量的2%。
全省海水养殖中,优势主导养殖品种规模进一步扩大。海参、对虾等十大优势品种产值达300多亿元,占水产品总产值45%。其中,海参增养殖面积发展到4万公顷,产量6.1万吨,产值100多亿元,对虾、梭子蟹、扇贝、菲律宾蛤等年产值均超过30亿元。从生产方式来看,海水养殖集约化、现代化水平稳步发展。以深水网箱、普通网箱和工厂化养殖为代表的集约化产量8.1万吨。深水网箱生产规模达到88万立方水体。工厂化养殖生产规模达600万平方米。
(三)山东省渔业发展特点
1.渔业产业结构更趋合理。2009年山东全省实现渔业三次产业比例为38.8∶36.1∶25.2,一是水产品的价值继续稳步增长,水产吨价达到9500元;二是水产品加工质量明显提高。水产品精深加工不断延伸,水产品加工产值达550多亿元。
2.渔业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是优势主导品种培育效果显著。2009年山东全省优势主导水产品中,海参产值超过100亿元;梭子蟹、对虾产值均超过50亿元;菲律宾蛤产值均超过40亿元;扇贝产值超过30亿元;鲆鲽鱼、海带、乌鳢产值均超过20亿元;牡蛎、河蟹产值均超过10亿元。淡水传统养殖品种鲤鱼(30万吨)、鲫鱼(12.4万吨)、鳙鱼(12.1万吨)产值也均超过10亿元。二是水产健康养殖快速推进。水产品健康养殖业不断扩大,海珍品、优质鱼类增养殖继续升温,海参养殖在沿海全面展开,养殖面积4万公顷,产量达6万多吨;对虾海水养殖面积6.4万公顷,产量7.6万吨。深水网箱养殖发展到2600多个。淡水渔业资源条件明显改善,发展的潜力凸显,南美白对虾养殖逐步形成规模优势。加大养殖证制度实施力度,全省已发放养殖证7000余本,发证率达到65%。三是休闲渔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省级以上休闲渔业示范点已达60处,面积3万公顷,成为渔业新的增长点。四是渔民培训和科技入户深入实施。
3.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渔业标准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完善水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的地方标准和操作规程,2009年山东全省已制定地方渔业标准130多项,覆盖了主要养殖品种。认定无公害产地515个,认证无公害产品822个,无公害产地面积已达24万公顷。认真组织开展水产品质量监管。制定了全省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查和产地证明两项制度,组织实施了各项抽检计划。全省共监督抽查各类苗种、产品监督抽查样品2000多个,样品总体合格率达91.6%。
4.渔业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力度不断加强,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截至2009年,山东全省渔业资源修复项目累计投入资金9.7亿元,其中,省级以上财政投入资金2.9亿元。在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方面。累计投入增殖放流资金3亿元,其中省级以上财政投入资金1.8亿元,在沿海、南四湖、东平湖和大型水库投放中国对虾、日本对虾、三疣梭子蟹、海蜇、金乌贼、牙鲆、黑鲪、半滑舌鳎鲢鱼、河蟹各类水产苗种110多亿尾。在人工鱼礁建设方面。累计共投入3.75亿元,其中省级以上财政投入9000万元,扶持建设鱼礁区23处,造礁300多万空立方米。在渔业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方面。累计投入资金3230万元,其中省级以上财政补助资金1808万元,扶持建设了莱州湾梭子蟹、长岛皱纹盘鲍等54处渔业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区面积达到19.9万公顷,保护稀濒危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和重要水生生物物种50多个。在深水网箱建设方面,累计投入1.4亿元,其中省级以上财政投入1.25亿元,扶持建设网箱2500个。修复计划的实施,有力带动了群众性投入,五年来共投入资金13.6亿元,增殖放流贝类等水产苗种500亿尾(粒)。
5.渔业“走出去”步伐加快。远洋渔业进一步发展,2009年全省远洋渔业项目达到13个,远洋渔业企业18家,在外作业的远洋渔船300多艘,总功率达15万千瓦,总吨位11万吨,产量15万吨,产值14亿元。全省共有500多艘渔船进入韩国专属经济区水域作业,入渔率达98%,产量5100多吨。
六、广东渔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广东发展渔业的环境与形势
1.有利条件
(1)广东被列为全国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为渔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2010年,国家发改委把“高度重视海洋开发和海洋经济发展”列为地区经济发展八大重点工作之一,开发海洋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广东作为全国大陆海岸线最长的省份,辖下海域面积达到42万平方公里,有着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在国家的海洋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国务院同意将广东列入全国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必将促进广东沿海海洋渔业、海洋生物产业的新一轮大发展。
(2)《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实施,为渔业的改革发展创造了条件。《纲要》把珠三角地区定位为“探索科学发展的试验区”,“赋予珠三角地区发展更大的自主权”,这为珠三角地区加快渔业的制度创新获得更多政策支持。《纲要》提出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强蔬菜、水产和畜禽等鲜活农产品基地建设;鼓励资金技术优势企业到东盟国家开展水产品养殖加工等方面的合作,这些都为珠三角地区由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珠三角先行先试,为全省渔业的改革发展探索经验。
(3)广东实施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发展战略,为现代渔业发展提供了保障。广东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统筹城乡发展,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将是广东“三农”政策的基本取向。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现代农业强省发展目标,力争经过5~10年努力,把广东省建设成为国内现代农业强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农业强省是“十二五”时期广东农村经济工作的主题。渔业作为广东农业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广东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渔业的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离不开现代渔业。随着建设农业强省的深入推进,现代渔业的发展也将获得更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十二五”时期是广东现代渔业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期。
(4)倡导低碳经济的时代潮流,为渔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低碳经济是时代发展潮流,渔业具有的生物碳汇功能和净化环境功能,对发展低碳经济有着重要意义和产业潜力。随着国家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水生动物具有饲料转换率高、养殖占地少、资源可再生等优势,渔业产业发展需求将越来越大。
2.制约因素
(1)渔业资源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尽管广东实施了“捕捞零增长”“伏季休渔”和扶持远洋渔业发展等政策,但捕捞强度仍居高不下。捕捞作业方式粗放,有害渔具、渔法的大量使用,导致渔业资源过度利用,渔业资源衰退的趋势未能从根本上得到遏制。工业发展也导致水域被占用、被污染。近年广东沿江、沿海渔业污染事件和赤潮时有发生,水域环境恶化的状况未能从根本上得到缓解。渔业资源环境的严峻形势,将成为制约全省现代渔业发展的瓶颈。
(2)渔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虽然近几年广东加大了渔港建设、鱼塘整治、渔船改造等投入,但是渔业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薄弱。广东作为台风多发省份,但渔港建设滞后,防灾减灾能力不强;养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全省淤积老化的低产鱼塘占了总面积的52%;渔船老旧,装备落后,难以满足远洋渔业发展需要;渔政设施、安全救助设施等渔业发展的支撑保障基础依然薄弱,制约了广东现代渔业的发展。
(3)渔业竞争力有待提高。广东渔业生产大多数仍是以家庭经营为主体,有规模和实力的龙头企业还比较少,缺乏竞争力强的水产品品牌,渔业产业化经营仍处于低水平发展状态。家庭分散经营规模小,集约化和组织化程度低,制约了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的推广应用。渔业精深加工业和现代物流业发展滞后,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尚未完整构建。广东渔业经济发展未能从根本上由数量的增长向质量的提高转变,近几年虽然水产品总产量持续增长,但渔业经济效益难以提高。
(4)改善渔民民生任务艰巨。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传统的渔业生产空间日益紧缩,而渔民整体素质不高,面临着与发展现代渔业要求不相适应,与转产转业要求不相适应的双重压力,改善渔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渔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渔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部分地方渔民没有纳入城镇或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处于完全没有社会保障覆盖的状态。改善渔民民生的体制机制需要继续完善。
(二)广东渔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时期,省委、省政府对现代渔业建设高度重视,先后召开了全省第六次海洋工作会议、全省现代渔业工作会议和全省淡水渔业工作会议,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全省渔业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渔业经济建设,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实施科技兴渔、外向带动、可持续发展和依法治渔等战略,转变增长方式,落实支渔惠渔政策,实现了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各项渔业经济指标继续居于全国领先地位,广东省渔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渔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十一五”期间,广东省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考验,渔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渔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10年,全省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1660亿元,比2005年增长63%,年均递增10.3%;渔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近20%,成为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水产总产量达到729.3万吨,水产养殖产量多年来居全国首位;水产品出口量达到45万吨,出口额达到20亿美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45.8%和36.2%,占到了全省农产品出口份额的三分之一;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977元,比2005年增长36.7%。
2.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渔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适应国际海洋渔业发展的新趋势,把发展“深蓝渔业”作为调整优化渔业产业结构的战略重点,建立了一批以深水网箱养殖为主的“海上产业园”,深水网箱养殖规模、养殖产量已分别占全国的14.69%和4.74%。渔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近海捕捞强度得到有效控制,养殖与捕捞的产量比例由2005年的73∶27转变为2010年的77∶23。以培育发展渔业龙头企业和建设出口加工基地为抓手,加快发展渔业第二、三产业,推进渔业产业转型升级。2010年渔业第二、三产业产值分别达到327亿元和608亿元,年均递增7.7%和12.1%,远快于第一产业6.8%的增长速度,第二、三产业比重由2005年47%提高到56%。
3.科技进步取得突破,渔业技术支撑保障强化
坚持实施“科技兴渔”战略,培育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对虾、石斑鱼、军曹鱼、罗非鱼品种选育研究走在全国前列。突破了一批影响渔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难题,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渔业科技创新成果,“十一五”期间全省渔业科技项目获得省级以上奖项共57项。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建立了6个拥有前沿技术的省级渔业重点试验室,7个区域性水产试验中心。水产技术推广体系不断完善,每年有超过5000名水产养殖从业人员免费接受技术培训。高标准实施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培育科技示范户4400户,辐射带动7.9万余户。
4.资源养护全面加强,渔业持续发展能力提升
贯彻实施《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在全省组织开展以海洋、江河和湖泊为重点的大规模统一增殖放流活动。率先设立“休渔放生节”,进一步完善禁渔休渔制度。开展大规模人工鱼礁建设,改善渔业生态环境。建成海洋与渔业类型保护区100个,渔业保护区数量、面积和保护品种均居全国首位。完善工程建设项目资源与生态补偿机制,促进了全省水生生物种群资源的恢复和水域生态环境的改善。
5.监管体系逐步健全,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
率先在全国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试点,建立了企业的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和政府的监管平台。出台《广东省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控工作规范》,从制度上和源头上控制水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制定省级渔业地方标准和建设渔业标准化示范区,初步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渔业标准体系。率先在全国实施执业渔医试点,建立了一批市、县水生动物防疫实验室和生产第一线的鱼病诊所,水生动物防疫检疫体系不断完善,全省水产品药物残留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5%以上。
6.渔政执法得到加强,渔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率先在实行海洋与渔业统一综合执法改革,有效增强了执法队伍整体战斗力和行政执法效率。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渔业管理条例》,进一步完善养殖水域滩涂确权发证、捕捞许可、种苗生产许可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积极参与国家护渔维权巡航行动。建立粤港地区联合打击非法捕捞合作机制,加强了粤闽交界水域联合执法管理。严格执行南海伏季休渔制度,严厉打击了电炸毒鱼等严重破坏资源的违法行为。推行渔船IC卡管理试点建设,用科技手段提高了渔船管理水平。
7.惠渔措施不断强化,渔民生活质量日趋改善
坚持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广大渔民,树立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工作理念,有效改善了渔民民生。认真落实国家渔用柴油补贴政策,保证了渔民生产的正常运作。大力实施沿海渔民转产转业,自2004年实施沿海渔民转产转业议案以来,全省财政共安排用于扶持沿海渔民转产转业资金达5亿多元,安排建设渔民安居工程3005户,安排扶持渔业产业发展项目280多个,培训渔民近2万人,直接和间接带动渔民就业2万多人。政策性渔业保险迈入新阶段,累计为全省出事渔民、渔船支付互助补偿金1343万元。建立了渔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险制度,渔民的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三)广东渔业发展趋势
1.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现代渔业强省建设深入推进,渔业经济稳步发展,渔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渔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渔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区域布局更趋合理,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渔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生活更加殷实。到“十二五”期末,实现如下目标:
(1)渔业经济。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2500亿元,年均增长8.5%;水产品总产量达到860万吨,年均增长3.5%;养殖产量达到685万吨,年均增长4%,养殖与捕捞产量的比例转变为80︰20;全省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000元,年均增长8.5%。
(2)产业发展。渔业第二、三产业比重达到60%以上;年产值上亿元的渔业龙头企业达60家,形成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水产名牌产品;全省建成一批标准化程度高、覆盖面广、产业承接与聚集能力强的现代渔业基地,水产养殖生产条件大幅改善。
(3)科技创新。全省形成一批渔业科技创新成果,渔业资源开发利用能力、渔业产业技术装备和科技进步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渔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超过60%。
(4)生态环境。新建和升级30个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成12个人工鱼礁区,构建5个海洋牧场,渔业生态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渔业经济与资源环境开发利用协调发展。
2.区域布局
根据广东三大经济地带(珠三角、东西两翼、粤北山区)渔业发展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按照“进一步提升和优化产业集群、突出比较优势”的原则,确立广东三大区域现代渔业发展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
(1)珠三角地区重点发展都市型渔业
功能定位:在珠三角渔业自然资源较好,已经形成一定产业规模的地区,建设设施养殖和外向型渔业主导区,在城市周边地区建设休闲渔业拓展区,形成具有都市特色,集集约化养殖、休闲渔业和外向型渔业为一体的现代渔业产业体系。
①大力发展设施渔业。充分利用城市的市场、区位、资本、人才和科技等资源优势,以现代科技和工业装备渔业,按照健康养殖的要求,发展以工厂化养殖、循环水养殖、深水网箱养殖为主要形式的设施渔业,加快发展名优水产养殖。
②打造不同类型的休闲渔业文化品牌。发挥广州、深圳、中山、东莞、江门、珠海等地的休闲渔业资源优势,在珠三角城郊及沿海区域,发展以滨海旅游、休闲垂钓、观赏渔业等为主要内涵的休闲渔业。
③发展外向型渔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条件的渔业企业开展境外技术合作,设立境外水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
(2)东西两翼重点发展集约型渔业
功能定位:充分发挥粤东、粤西的沿海区位优势和渔业资源优势,建设健康养殖、远洋渔业和出口加工主导区,近岸海域生态建设区以及滨海旅游拓展区,促进渔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改善渔业生态环境。
①做大做强精深加工业。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培育扶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水产加工龙头企业。形成一批外向型水产品养殖加工基地,促进粤东、粤西渔业集约化、规模化、区域化发展,成为世界先进水平的水产品加工聚集地。
②加快发展“深蓝渔业”。把发展深水网箱养殖作为调整优化粤东、粤西渔业产业结构的战略重点,推动深水网箱养殖的产业化、集群化,努力打造成高标准、高水平、高效益的深水网箱产业园区。发展远洋渔业,推进捕捞作业重点从近海转向公海大洋。
③建设滨海休闲渔业带。整合滨海旅游资源,在粤东、粤西沿海区域建设滨海休闲渔业带,培育“海上乐园”“生态海岛”和“渔家风情”等旅游品牌。
(3)粤北山区重点发展生态型渔业
功能定位:充分利用粤北山区生态资源,建设渔业生态建设区。发展生态型渔业,培育具有山区特色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加强江河、湖泊水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促进渔业生态和生产的协调发展。
①打造山区特色渔业。重点扩大山区江河鱼类及大鲵、龟、鳖等名优特品种的生产规模,形成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打造山区知名水产品牌。利用山区优越的自然条件,建设冷水性鱼类度夏越冬基地,发展山区特色渔业。
②积极发展绿色生态渔业。改善养殖基础设施,突破传统水产养殖方式,推广水库增殖和流水养鱼经验,控制和减少饲料、渔药等投入品,建设一批山区特色无公害、绿色、有机水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规模化生态渔业。加强以东江、西江和北江为重点的水域生态环境修复和渔业资源养护,推进可持续发展。
3.主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根据现代渔业的发展要求,着力构建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重点发展提升“六大产业”,推进建设“四大体系”。
(1)发展健康的水产养殖业
按照产业布局集群化、生产经营集约化、生产方式标准化的发展方向,着力改善水产养殖基础设施,加快转变养殖方式,全面推进健康养殖业发展。
①全面推进水产健康养殖。深入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园区、示范场创建活动,充分发挥示范场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引导广大养殖户发展健康养殖,通过下基层、办培训、送技术等,把健康养殖模式和技术推广到全省广大养殖户。发展适应水产健康养殖要求的水产苗种繁育体系、饲料工业和安全渔药产业。
②发展和提升主导产业。加快对虾、罗非鱼与鳗鱼等主导产业的优化升级,提高集约化养殖水平,打造水产品品牌,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和比较效益。提高主导产业的良种研发能力,建立水产苗种检疫机制,提高水产苗种质量和良种覆盖率。
③着力改善水产养殖基础设施。加快全省池塘整治步伐,推进标准化池塘建设。提高现代养殖设施装备水平,大力发展以工厂化养殖、循环水养殖、深水网箱养殖等设施渔业。开发节能高效的养殖技术装备,推广节能减排新型养殖模式。
(2)发展可持续的海洋捕捞业
着力保护渔业资源,严格控制近海捕捞强度,积极发展远洋渔业,壮大远洋渔业总体装备规模,发展壮大公海大洋性渔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远洋渔业企业和现代化远洋渔业船队。
①调整捕捞产业结构。严格控制近海捕捞强度,推进捕捞作业结构调整,发展高产低耗的作业类型,推广节能渔船和选择性渔具渔法,减少幼鱼、低值渔获物的比例,合理利用近海渔业资源。完善和加强海洋伏季休渔制度、渔船“双控”制度和捕捞许可制度。“十二五”期间,外海、深海生产渔船达到海洋捕捞渔船的20%以上,沿岸生产渔船控制在60%以下。
②积极发展远洋渔业。推进远洋渔业企业兼并重组,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逐步建立起若干家上规模、实力强的现代化远洋渔业企业,提高广东渔业的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增加远洋渔业科技含量,建设和改造一批装备先进的远洋渔船和生产辅助船。开展多双边交流合作,努力拓展新的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空间。
(3)发展先进的水产品加工业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增强渔业竞争力和提高渔业经济效益为目标,培育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水产加工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业。
①努力提高精深加工产品比重。重点支持开展低值水产品、海洋活性物质、海洋药物、海洋生物保健食品等加工业;引进先进实用加工设备和工艺技术,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提高水产加工产品的品位和档次,促进渔业发展方式从粗放型扩张向质量效益的提高转变。
②扶持开展精深加工技术攻关。坚持科技创新,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扶持企业与科研机构结合,开展水产品精深加工的新品种、新技术研发,提高水产品加工工艺的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
③发展壮大加工龙头企业。扶持具有创新能力的加工企业发展壮大,支持骨干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和强强联合,推进水产品精深加工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创建市场竞争力强的水产品品牌。
(4)发展现代水产物流业
适应城乡居民对水产品的消费需求,大力开辟国内消费市场,努力拓展国际市场;加快建设水产品现代物流体系,推进传统流通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变。
①积极拓展“两个市场”。注重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在拓展国际市场的同时,大力开辟国内消费市场。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水产品消费增长和结构变化,积极开展水产品营销,拓展水产品市场空间,开拓新兴市场。支持广东水产企业参加展览展销活动,为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创造条件。
②加强水产品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加强重点渔区和港口专业水产品交易市场的建设,加快对现有水产品批发市场的改造。完善批发市场的基础设施,包括冷藏设施、配送系统、信息网络、电脑结算系统、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系统等设施建设。积极筹建粤东、粤西现代水产物流中心,推进珠三角地区重点水产品市场的升级改造。
③加强流通市场信息服务。进一步完善水产品批发市场的信息服务功能,加快流通信息化建设,准确快速反映市场动态,为企业和渔民及时提供有效信息。把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有机结合,打造网上物流配送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
(5)发展特色休闲渔业
建立健全休闲渔业管理制度,结合各地资源特色,进一步拓展渔业文化内涵,培育一批上规模的休闲渔业龙头企业,建成形式多样的区域特色休闲渔业带。
①推进形式多样的区域特色休闲渔业发展。在沿海地区构建以渔港风光、渔村风情、海上游钓、海底景观等为主要内容的滨海港湾休闲渔业带;围绕珠三角城郊建设以休闲、垂钓、品鲜、观赏鱼养殖等为主要内涵的都市型休闲渔业圈;在内陆山区建设生态型休闲渔业区。引导渔民将水产养殖与旅游观光、水族观赏、鱼塘垂钓、文化传承等有机结合,进一步拓展渔业文化内涵。
②发展观赏渔业。扩大观赏鱼养殖规模,在珠三角地区建设全国重要的观赏鱼养殖集散地,实行品牌战略,增强在国内观赏渔业发展的领先地位。引导加强观赏鱼繁育与养殖基地建设,提高养殖的科技水平,重点发展高档观赏鱼繁育与养殖。建设集观赏鱼繁殖与养殖、观光、信息、垂钓于一体的观光休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
(6)发展竞争力强的外向型渔业
围绕国际市场需求,着力提高水产品质量,打造国际知名水产品品牌。大力开发新兴市场,鼓励有条件的渔业企业在境外设立水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拓展外向型渔业发展空间。
①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加大出口产品精深加工的研发力度,提高出口产品加工工艺的技术含量,巩固和发展原有的对虾、罗非鱼等出口优势品种,不断开发适应国内和国际市场中高端要求的新加工品种,增加出口产品附加值。
②加大新兴市场的开发力度。在巩固我国香港地区、美国、日本和欧盟等传统市场的基础上,鼓励企业发展多元化的出口市场格局,降低对主要出口市场的依赖程度,加大力度开发韩国、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分散出口风险。
③加强与东南亚国家开展渔业合作。逐步建立与东南亚等国政府和企业合作的交流平台,鼓励有条件的渔业企业与东南亚国家企业展开技术合作,设立境外水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充分利用境外廉价的原材料、劳动力和土地,发挥自身的资金和技术优势,提高外向型渔业发展水平。
④努力提高应对各种贸易壁垒的能力。加快水产品质量标准、认证以及检验制度的建设,提高水产品的检测水平,尽快与国际标准接轨。引导企业加快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建设,从生产、加工和流通各环节严把产品质量关。组建企业联盟,提高企业对外的应诉能力。
(7)建设现代渔业科技支撑体系
以现代科技作为转变渔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围绕现代渔业产业发展需求,加强技术攻关和科技推广,构建现代渔业科技创新体系。
①加大关键技术创新与攻关力度。重点围绕水产主导品种选育、水生动物重大疫病防控、水产品质量安全、健康养殖技术、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养护、节能减排等建设现代渔业亟须解决的关键技术和瓶颈问题开展联合攻关,争取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成果。
②努力提升渔业装备技术总体水平。加强集约化养殖设施、水产品加工技术装备、现代远洋捕捞装备和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发展安全、节能、环保的渔业装备及设施。着力推进渔业机械化,提高广东省渔业装备和技术总体水平。加强渔业工程技术研究,推进渔业基础测绘体系、渔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和渔业工程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③加强渔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整合和优化配置现有各级渔业科技优势力量和资源,加快建设海洋与水产高科技产业园区,力争建成一批海洋与渔业科研成果中试基地;加强政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强渔业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培养渔业科技研发领军人才、研究骨干人才,全面培养基层技术推广人才和渔业生产实用人才,提高渔业人才队伍素质。
④加强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深化渔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增强基层技术推广能力,构建以省、市、县水产技术推广中心为主导,以基层技术推广机构为基础,以科技示范基地为平台,渔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渔业经济合作组织、龙头企业以及渔民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完善渔业技术服务“直通车”、渔业科技下乡入户、渔民和船员培训制度。
(8)建设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以提高水产品质量检测、质量监管、疫病防控能力为重点,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和可追溯制度,构建水产病害防控和渔用药物安全使用技术体系,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①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管。建立对水产品养殖和加工场所的监管制度,实现对水质、环境、饲料及添加剂、渔药、水产品等的实时动态监管。加快建立和完善水产养殖准用药物目录制度、水产养殖用药登记制度、水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和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推行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公告制度和黑名单制度,出台《广东省水产品标识管理办法》,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制度建设。
②增强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和执法力度。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完善省、区域性中心、市和重点渔业县渔业实验室,建立省渔业质量检测中心,推进市、县和重点渔区的质检体系建设。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行政和执法队伍建设,将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日常化、制度化。
③加强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省、市、县三级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机构、队伍和能力建设,重点建设省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重点实验室,完善市级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实验室,提升县级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实验室能力建设。建设一批水生动物疫病监测点,完善水生动物疫病监测网络。推进执业渔医和水产养殖用药处方制工作,扶持建设一批鱼病诊所。加快建立和完善水产种苗检疫制度、水生动物疫病监控预警制度和重大水生动物疫情应急处理制度。
(9)建设渔业防灾减灾体系
提高渔港渔船建设与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进一步落实渔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渔业安全执法,全面提高渔民安全生产意识,建设平安渔业。
①加强渔业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快对渔船、渔港、渔业航标等渔业安全基础设施的建设,着力提高渔港建设水平,全面完成全省中型以上渔船装备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终端(AIS系统终端)工作,完善渔业安全生产通信指挥系统,防范重特大渔业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根据全省渔业安全管理的应急救援资源现状,建立起覆盖全省渔区的渔业应急救援体系。
②加大渔业安全监管力度。完善全省海洋与渔业防灾减灾相关工作预案。每年组织两次全省渔业安全大检查,进一步落实渔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抓好休闲渔船、南沙渔船以及琼州海峡地区作业渔船等安全监管工作,确保安全生产。重点做好台风等自然灾害期间和休渔期间渔船安全工作,保障在港渔船的停泊安全。
③全面提高渔民安全生产意识。大力开展渔业安全生产知识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基层渔业管理部门和渔民群众开展渔业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加强渔业船员培训,切实提高渔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水平。
(10)建设渔民民生保障体系
维护渔民合法权益,建立健全渔民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培育现代新型渔民,促进渔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逐步提高渔民民生保障水平。
①稳步推进沿海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加大对转产转业渔民的支持力度,继续推进扶持沿海渔民转产转业,保持渔区稳定的第二阶段议案的实施。积极引导和鼓励捕捞渔民向水产养殖业、休闲渔业等第二、三产业以及其他非渔产业转移,开拓新的生产领域和就业空间,为沿海捕捞渔民创造更多转产转业的条件和机遇。
②完善渔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涵盖渔民在内的教育、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危房改造等社会保障体系。设立休(禁)渔期渔民生产生活困难补助,确保广大渔民休(禁)渔期生活有保障。推动政策性渔业保险的实施,努力扩大渔船投保的覆盖面,开展养殖保险业务,成立渔业巨灾风险基金,建立渔业风险保障机制。
③加强培育现代新型渔民。加大对渔民的培训力度,充实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完善培训机制,切实提高渔民培训质量。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渔民,为建设现代渔业提供人才保障。
④加快发展渔民专业合作社。提高渔民的市场地位和综合素质,提高渔业的组织化程度和经济综合效益。鼓励扶持专业大户、渔村集体、基层渔技推广部门、基层渔业互保机构、水产品物流与水产品加工企业组办渔民专业社,扶持创建渔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活动。
4.重点工程
“十二五”期间,围绕现代渔业的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实施“十大重点工程”。
(1)水产良种推进工程。加快制定水产良种发展规划,确定重点推广的良种品种和发展布局,扶持建设一批水产良种场,提高良种生产和保障能力。重点建设一批对虾、罗非鱼等具有竞争优势大宗品种和出口优势品种的遗传育种中心和原良种场,提高水产苗种质量和良种覆盖率。开展水产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新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技术研究,积极组织新品种引进和培育,推进良种选育和亲本更新工作。“十二五”期间,新建一批国家级、省级原良种场和市级种苗繁育场,50%的苗种场完成亲本更新,省级以上良种场种苗检疫率达100%。
(2)池塘标准化改造工程。以提高养殖效益为目标,按照健康养殖和节能减排的要求,加快标准化池塘建设,引导中低产池塘进行标准化改造,提升养殖集约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水平,增强防灾防疫能力。珠江三角洲地区全面推进标准化池塘建设。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补助粤东、粤西、内陆山区进行池塘整治,推进标准化池塘建设。按照“政府引导、部门规划、财政支持、群众参与”的原则,至2015年,粤东、粤西、内陆山区建设标准化池塘10万亩以上。
(3)工厂化水产养殖工程。鼓励和扶持养殖企业发展工厂化水产养殖,推广健康、高效养殖模式。建立工厂化水产养殖示范基地,推广循环水养殖技术、排放废水处理技术和工厂化管理技术,达到节水、减排目标。引进、消化吸收先进的工厂化养殖技术,加快工厂化养殖设备国产化,降低工厂化水产养殖成本,推进规模化生产。
(4)深水网箱养殖产业园建设工程。积极实施发展深水网箱养殖专项,加大扶持力度,建设高标准、高水平、高效益的深水网箱养殖产业园。通过划定适宜养殖海域、减免海域使用金、提供技术支持、落实财政补助等措施,吸引社会资金发展深水网箱,推进深水网箱养殖的产业化、集群化发展。至2015年,全省完成粤东、珠三角、粤西“三大”深水网箱养殖产业核心区建设,形成22个深水网箱养殖产业园区。
(5)南珠振兴工程。加快珍珠贝苗种选育基地建设,扶持建设国家级珍珠贝良种繁殖场和省级良种繁殖场,开展珍珠贝提纯复壮和良种选育。开展养殖环境修复与容量控制,对雷州和徐闻重点珍珠养殖区进行合理布局、统一规划,控制养殖容量。加快规模化养殖基地建设,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在雷州、徐闻建设2万亩以上的养殖基地。提高南珠加工工艺水平,重塑南珠品牌,实现南珠产业跨越式发展。
(6)渔船改造升级与远洋船队建设工程。更新改造海洋捕捞老旧渔船,报废超龄渔船,加快淘汰劣质的中小型渔船和木质船,加强优质渔船的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新型节能减排渔船动力装置,不断提高渔船质量。建设一批现代化远洋渔业船队,鼓励现有远洋渔船更新改造。“十二五”期间,设计推广5种大、中型标准捕捞船型,更新改造一批大、中型渔船,淘汰一批陈旧小型渔船。
(7)水产品加工和物流基地建设工程。以大型加工和物流企业为核心,以中心渔港、水产品综合市场、水产品加工区和物流中心为依托,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打造集水产品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等功能为一体的水产品加工物流基地。加快建设集以水产品物流为主体,结合渔船补给、船机节能技术开发和海洋生物技术研究等复合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远洋渔业基地。“十二五”期间,东西两翼重点建设水产品出口加工基地,珠三角地区重点建设渔业综合物流基地。
(8)标准渔港建设工程。根据台风等海上极端天气影响特点和渔船分布情况,科学布局,加快渔港建设。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多渠道筹集二、三类渔港建设资金,分级建设一批国家中心渔港、一级渔港和二类、三类渔港。根据各个渔港的实际情况和作用,建设渔港的航标设施,推进渔港的整治改造。“十二五”期间,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决定》,省财政加大投入力度,力争建设标准渔港100个。
(9)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程。开展海洋牧场建设,重点加强人工鱼礁建设,对投资建设开放型人工鱼礁的大型用海项目企业,从减免海域使用金、资源补偿金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开展大型海藻养殖,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加强自然保护区、重要渔业湿地、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各类型保护区建设;不断提高保护区现代化建设和管理水平,使全省保护区管理设施配备率达到80%。到2015年,全省建成不同类型海洋牧场5个,人工鱼礁区12个,新建和升级30个渔业类型保护区。
(10)渔民安居工程。积极推动沿海地区捕捞渔民安居工程建设,采取省、市、县三级财政补助和渔民自筹资金相结合,解决渔民居住困难问题。认真组织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帮助解决渔民安居工程用地,做好“三通一平”等基础工作,减免征收渔民安居工程建设所涉及的相关规费,有序推进渔民安居工程建设。“十二五”期间,全省纳入扶持的沿海地区捕捞渔民户数达到5000户。
七、广西渔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广西渔业发展现状
1.主要成就
“十一五”期间,广西渔业良种化、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优势产品产业集中度得到提升,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更趋优化。2010年,水产品总产量排全国第八位,总产值排全国第十位,跨入了养殖大省行列。
(1)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产业地位明显提升
2010年,广西水产品产量达275.09万吨,比2005年增长21.10%(2005年数据按可比口径调整后推算,下同),年均增长4.22%,其中:海洋捕捞产量为66.30万吨,保持零增长;淡水捕捞产量11.69万吨,年均增长5.69%;海水养殖产量87.74万吨(其中,对虾16.54万吨、近江牡蛎39.92万吨),年均增长4.54%,淡水养殖109.37万吨(其中,罗非鱼21.60万吨、龟鳖1.90万吨),年均增长7.66%。广西人均占有水产品53.9公斤,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7.0公斤,列全国第九位。
2010年,预计广西渔业经济总产值350亿元(现价,下同),年均增长18.81%。水产品总产值247.20亿元(其中,罗非鱼21.00亿元,对虾36.39亿元,龟鳖45.00亿元、近江牡蛎25.95亿元),年均增长13.22%,占渔业经济总产值的比重为66.81%,占广西大农业比重9.11%,比2005年增加1.11个百分点,产业地位明显提升,渔业成为了广西大农业的重要产业。
(2)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产业布局更加优化
①渔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二、三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2010年,广西渔业第二、三产业产值分别达30.00亿元和72.80亿元,年均增长56.23%和41.49%,远远快于第一产业的增长速度;三个产业的比例由2005年的82.6∶4.4∶13.0变成70.6∶8.6∶20.8(见图4‐5)。
图4‐5 2005年与2010年广西渔业第一、二、三产业比例
②水产品加工业发展较快。目前广西有水产品加工厂21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1家,年加工能力达36.67万吨,冰厂冷库48座,日冻结能力2136吨、制冰能力2804吨、冷藏能力6.95万吨/次。2010年,广西水产品加工量达50万吨、加工产值22亿元,年均递增42.34%和41.20%。
③水产品出口平稳发展。广西已有15家水产品加工企业通过HACCP体系国际认证、10家获得出口欧盟注册、5家通过ISO系列认证,2010年,广西水产品出口量6.9万吨,出口值2.4亿美元。
④渔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近海捕捞强度得到有效控制,渔民转产转业成效显著。2010年,广西海洋生产渔船1.14万艘、31.78万总吨、75.77万千瓦,与2005年相比减少2843艘、增加4.63万总吨、增加6.40万千瓦。
⑤水产养殖业发展迅猛。2010年,广西养殖业产量达197.11万吨,占广西水产品总量71.65%,捕捞与养殖的产量比例由2005年的1∶2转变为1∶2.5,养殖业成为渔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力量(见图4‐6)。
⑥渔业生产布局进一步优化。目前,广西渔业已基本形成了明显的优势水产品、特色水产品产业区或产业带的发展格局。形成了养殖、加工、流通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优势水产品对虾和罗非鱼产量分别排全国第二位和第三位。
图4‐6 2005年与2010年广西养殖与捕捞产量比例
(3)特色养殖蓬勃发展,助农增收效果显著
“十一五”期间,广西渔业特色养殖蓬勃发展,广西渔业十大特色品种产值占渔业产值58.8%,助农增收效果显著,2010年,广西渔民人均收入达到11500元,比2005年增长47%。
(4)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发展条件不断巩固
广西建设了罗非鱼、南美白对虾、斑点叉尾、近江牡蛎、四大家鱼、马氏珠母贝等一批主要养殖品种的原良种场,以及水产引育种中心和南美白对虾遗传育种中心。水生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不断加强,至2010年广西已建设了县级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28个、县级疫病测报点205个。渔港建设不断完善,广西现有大小渔港21个,农业部公布的等级以上重点渔港14个,其中中心渔港5个、一级渔港5个、二级渔港3个、内陆重点渔港1个。启动了池塘标准化改造工程,养殖基础条件不断改善,为渔业增效和渔民增收打下了良好基础。
(5)科技兴渔全面实施,支撑能力持续增强
积极创建渔业科技创新平台,加快推进渔业科技研究和推广应用。一是加强重点实验室和中试基地的建设,组建了广西水产引育种中心、南美白对虾遗传育种中心、罗非鱼试验站和贝类试验站,建成了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为广西渔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是渔业科技攻关和技术推广取得显著成效,“十一五”期间,广西渔业系统共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5项。三是启动渔业科技入户工程,为科技推广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塘、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创立了新机制。科技进步已成为推动广西渔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6)生态保护深入推进,依法管理日益强化
一是广西初步建立起以广西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柳州市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钦州市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等为骨干的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二是继续实施海洋伏季休渔制度,有效保护了近海渔业资源,控制了近海捕捞强度。启动了人工鱼礁建设规划,渔业资源人工增殖放流力度不断加大,取得明显效果。三是加强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广西已建成自治区级渔业自然保护区4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5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2个。四是实施养殖使用证制度,规范了养殖生产行为。五是加强渔政执法队伍建设,提升渔业行政执法能力。五是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枙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枛的意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枙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枛办法》,确保渔业生产经营活动依法有序开展。
(7)质量安全稳步提高,渔业产业健康发展
广西初步建立起以农业部渔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南宁)、广西渔业病害防治环境监测和质量检验中心为骨干的水产品质量安全及病害检验监测体系。已挂牌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75个,总面积10万多亩,辐射带动健康养殖面积达30万亩。共发布实施地方渔业标准76项,认定无公害水产品产地166处,认证无公害产品252个。
(8)维权护渔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保障有力
一是派出渔政船赴南沙执行巡航守礁任务,维护国家主权、海洋权益和渔民利益。二是积极履行职责,执行国际公约、双边渔业协定,加强巡航监管,打击外籍渔船侵渔活动,维护北部湾生产安全与秩序。三是继续实施海洋伏季休渔制度,有效保护了近海渔业资源,控制了近海捕捞强度。四是继续落实渔业安全责任制,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做好防抗台风工作和渔业突发事件处置工作,没有发生一起重特大渔业安全生产事故。
2.存在问题
(1)资源利用率不高,优势体现不明显。广西发展渔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广西内陆水域、沿海浅海滩涂宜渔水资源丰富,优势特色经济水产品种众多,但是,这些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内陆水域和浅海滩涂宜渔水资源利用率分别不到10%,除罗非鱼、对虾、近江牡蛎等品种发展有一定规模外,其他优势特色品种均未形成规模化、产业化产业。
(2)基础设施薄弱,服务设施不健全。一是生产设施落后。广西有75%以上养殖池塘严重老化、标准低。二是公共服务设施不健全。渔港建设滞后,渔船安全隐患较大;缺少规范的大型物流基地和专业市场。三是水产原良种体系建设缓慢。苗种生产和自给能力不足,良种覆盖率低。四是行政执法体系薄弱。执法装备和手段落后,检验检测设备缺乏,资源保护形势严峻,产品质量安全隐患较多。五是受经济条件限制,渔业投入不足,特别是内陆渔业及渔业基础设施方面投入不足。
(3)组织化程度较低,产业化水平不高。一是生产组织形式仍以分散农户为主,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数量少。二是水产品仍以初级加工为主,精深加工程度较低。三是名特优产品品牌打造不够,市场竞争力不高。四是缺乏龙头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4)发展方式落后,效益发挥不充分。一是养殖品种单一。养殖生产仍以传统、大众化的品种为主,特色、高值化品种养殖量小,存在量与值不对应的现象。二是养殖方式落后。主要以单养为主,轮养、套养、混养、种养结合等新兴养殖方式推广应用不多,综合效益不高。
(二)广西“十二五”时期渔业发展面临的条件及发展潜力分析
1.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广西要积极发展水产健康养殖业,开展池塘标准化改造,扩大对虾、罗非鱼、珍珠等优势产品养殖规模;支持建设北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在农产品主产区建立较为完备的加工体系;运用财政贴息、补助等办法支持发展龙头企业;优先发展生物、海洋等高技术产业,延伸产业链;加大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力度,加强珍稀濒危物种等重要海洋生态系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建设涠洲岛—斜阳岛珊瑚礁等重要海洋生态保护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发展海产品深加工、海洋生物制药、海洋化工等海洋产业;积极推广渔业生态养殖,严格控制近海捕捞强度,合理开发北部湾渔业资源,积极稳妥发展远洋渔业;完善渔政渔港设施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西部大开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为广西渔业发展带来了财政、税收、金融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从而改善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促进产业投资集聚和产业集群形成,推动产业升级。
(2)区位优势。广西独特的地理位置、西部大开发和国内国际性区域合作使广西渔业区位优势更加凸显。一是广西渔业直接面对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发展的空间很大;二是东盟国家丰富的渔业资源,为广西渔业产品加工业来料加工提供足够的原料;三是东盟国家、珠三角地区渔业产品加工业与广西有较大的互补性,为广西渔业开展国际合作开发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提供良好的契机。
(3)资源优势。一是渔业养殖资源丰富。广西是西部既有海洋又有内陆水域的唯一省份。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广西内陆江河溪流纵横交错,库湖塘池星罗棋布,淡水面积1080万亩,利用率只有约20%;海岸线长达1595公里,20米等深线以内浅海滩涂1408万亩,适宜渔业养殖面积950万亩,利用率只有约8%。二是渔业种质资源丰富。北部湾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有鱼类500多种,虾类200多种,头足类50多种,蟹类20多种,还有种类众多的贝类和其他海产动物及藻类等;南海拥有鱼类近1000种,内陆水域拥有鱼种类达300多种。三是捕捞资源丰富。广西渔业捕捞渔场作业渔场有北部湾渔场、南海深外海渔场和南沙渔场等三个,除北部湾渔场外,南海深外海渔场和南沙渔场的渔业资源十分丰富,据调查资料表明,南海深外海和南沙海域现已查明的潜在渔业资源量562万吨,可捕量达280万吨,目前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捕捞量不足30万吨。目前,对这些丰富、特色优势明显的渔业资源的利用率还很低,开发利用的潜力还很大。“十二五”期间,广西渔业通过扩大海水和淡水养殖面积、大力发展海洋捕捞业,使广西水产养殖总面积、总产量在2010年基础上再翻一番,实现再造一个广西渔业是完全可能的。
(4)市场优势。在国内,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膳食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从温饱型向多样性营养型转变,水产品国内市场空间不断扩大。在国外,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回暖,水产品加工出口的形势越来越好,对广西渔业的拉动作用也越来越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泛北部湾经济区的创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规划建设、西部大开发为广西渔业产品走向国内国际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2.不利因素
(1)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一是环境保护对渔业特别是大水面渔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二是沿海工业和广西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不断压缩渔业养殖空间致使空间变得越来越小。
(2)市场竞争压力加大。一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广西加工出口水产品在市场份额不断增加的同时也会受到来自国外同类产品、相同出口目标市场产品的冲击,广西加工出口水产品将面临着来自国外技术、品牌等方面的市场竞争压力。二是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国外水产品将大量涌入广西,导致广西部分主导产品将受到不同程度冲击,特别是随着人工、饲料等渔业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一些生产成本相对较高、技术含量较低、特色不明显的产品受到的冲击将会更大。
(3)渔业安全压力加大。一是随着经济开发的深入,渔业养殖水域时常被污染,导致养殖产品病害发生率越来越大,产品质量安全压力越来越大。二是近几年来自然灾害频发,导致广西渔业养殖生产和捕捞生产经常受到影响,保障产品有效供给的压力越来越大。三是广西涉外渔业事件时有发生,涉外渔业生产安全压力越来越大。
(三)广西“十二五”时期渔业发展趋势
1.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广西渔业产量和经济总量有较大幅度增长,优势特色产业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渔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渔业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产业素质、效益水平和竞争力不断提升,渔业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渔业资源保护与开发不断强化,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
(1)产量较快增长。2015年,广西渔业总产量力争达到350万吨,年均增长5%以上,其中,海水渔业产量达到189万吨以上(其中,对虾25万吨、近江牡蛎50万吨、远洋捕捞7万吨以上),淡水渔业产量达到161万吨以上(其中,罗非鱼40万吨,龟鳖4万吨以上)。力争使广西罗非鱼产量在全国排名从目前第3名前移至第2名,广西龟鳖产量在全国排名跃居前5名;把广西打造成全国罗非鱼、对虾和近江牡蛎产业基地以及国内外闻名的“龟谷”。
(2)经济总量持续增加。2015年,广西渔业经济总产值力争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长8%以上,其中,罗非鱼80亿元、对虾105亿元、龟鳖115亿元、近江牡蛎60亿元,把对虾和龟鳖产业打造成“百亿元产业”,使渔业成为广西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其中,渔业产品产值力争达到350亿元以上,其中:罗非鱼40亿元、对虾60亿元、龟鳖100亿元、近江牡蛎35亿元、远洋捕捞11亿元以上,年均增长8%以上,占大农业比例力争达到12%以上;第二、三产业产值力争分别达到50亿元、100亿元以上,年均分别增长18%、10%;第一、二、三产业产值比例从76∶6∶18提高到70∶10∶20左右,渔业产业结构更加优化(见图4‐7)。
图4‐7 2009年与2015年广西渔业第一、二、三产业比例
(3)良种繁育体系进一步健全。新建罗非鱼南繁基地和自治区级龟鳖救护繁育中心各1个,新建扩建165个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水产原良种场及良种繁育场,使布局和品种分布更趋合理,良种覆盖率提高到90%以上。
(4)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到60%左右,科技对产业的贡献率提升到65%以上。
(5)渔民收入进一步提高。2015年,渔民人均收入达到1.7万元,年均增长10%以上(见表4‐10)。
(6)渔业安全进一步巩固。建立健全渔业安全生产体系,渔业船舶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0%以上(年均下降2.1%)。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养殖产地水产品药残检测合格率保持98%以上。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完成市、重点县两级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建设。
(7)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2015年,渔业养殖主要排放物得到有效控制,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状态,水生生物资源衰退趋势初步得到遏制;渔业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强,渔业资源自然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人工鱼礁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进一步提高渔业环境监测能力、重大渔业环境灾害监控和预警能力,努力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表4‐10 2015年广西渔业规划目标
2.发展重点与区域布局
(1)发展重点
“十二五”期间,广西渔业重点发展“八大渔业”(高效渔业、特色渔业、生态渔业、“蓝色”渔业、品牌渔业、增值渔业、休闲渔业、安全渔业)。
①高效渔业。一是改造中低产池塘。按照“生态、健康、循环、集约”的要求,对严重老化的中低产池塘进行标准化改造,“十二五”期间,广西示范标准化改造中低产池塘30万亩,其中:罗非鱼养殖池塘15万亩,带动广西完成100万亩中低产池塘标准化改造任务,改善水产养殖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养殖生产综合效益和资源利用水平水产养殖池塘的综合效益明显提高。二是积极发展网箱(网围、网拦)、深水抗风浪网箱等设施渔业。“十二五”期间,在广西内陆大水面养殖水域资源丰富的地区,建造标准网箱(5米×5米)30万个,在沿海地区浅海建造普通标准网箱(5米×8米)2万个;在沿海地区,建造标准深水抗风浪网箱(周长40米、网衣深度8米)500个。通过网箱建造,扩大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的面积,发展高密度、集约化渔业养殖,大幅度提高渔业养殖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
②特色渔业。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建设特色农业基地的要求,通过强化措施,进一步把罗非鱼、对虾、龟鳖、珍珠、海淡水名贵鱼类、禾花鲤、亚冷水性鱼类等特色产业做强做大。一是加强水产原良种体系建设。继续组织实施水产“良种工程”,依托国家级、自治区级水产原良种场、引育种中心搞好特色品种良种的提纯复壮和培育选育,扩大良种生产规模,推广良种应用范围,提高良种覆盖率,确保特色渔业生产发展的根本需要。二是改变养殖品种结构。通过引导示范,改变传统上主要以大众化、低值化品种为主的养殖品种结构,大力发展罗非鱼、对虾、龟鳖、珍珠、海淡水名贵鱼类、禾花鲤、亚冷水性鱼类等高值化、特色化的名贵品种,促进渔业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资源高耗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从生产主导型向市场引导型转变,进一步提高渔业的综合效益。
③生态渔业。一是实施渔业资源增殖和生态环境修复。进一步加大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力度,拓展水产增养殖空间,提高水域初级生产力,缓解水域富营养化程度,修复和丰富渔业生态资源;完善和加强执法管理,推进增殖保护区和资源生态保护区建设;加强重要渔业水域划型和保护,推行“负责任”捕捞模式;强化许可管理和伏季休渔制度,控制捕捞强度,使主要渔业水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到较合理水平,捕捞水域渔业资源稳中有升。二是改变养殖方式。改变以往主要以单养为主的养殖方式,大力推广对虾—罗非鱼轮养模式、“大品种”套养“小品种”模式、不同水层和食性鱼类立体养殖模式、上层挂养中间挂笼挂网水下底播立体养殖模式、多种品种混养模式(鱼鳖、鱼虾、鱼贝、鱼蟹等)、大水面网箱养殖滤食鱼类的保水养殖模式、稻—鱼或藕—鱼种养结合模式等轮养、套养、混养、保水养殖、种养结合等新兴养殖模式。
④“蓝色”渔业。加强海洋渔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包括外海和远洋渔业的“蓝色”渔业。一是大力推进渔船更新改造,积极发展灯光围网、垂钓和中上层拖网作业,着力发展“三沙”渔业,实现广西海洋捕捞由近海转向“三沙”的重大调整。二是大力推进远洋渔业发展。通过引导和扶持等方式,积极鼓励海洋捕捞企业或渔船向远洋渔业发展。“十二五”期间,广西力争新增远洋捕捞船137艘,其中:将现有大功率渔船改造成远洋捕捞渔船,数量100艘,新建专业远洋渔船37艘,使广西远洋渔船达到156艘,初步建立远洋捕捞生产、鱼货销售和后勤补给基地,提高远洋渔业产量。
⑤品牌渔业。把发展品牌渔业作为提高广西渔业综合实力和效益的关键措施加以推进。一是突出资源优势,打“特色”品牌。二是突出环境优势,打无公害、绿色、有机“生态”品牌。三是突出区位优势,打“地方”品牌。四是突出民族优势,打“民族”品牌。五是突出文化优势,打“文化”品牌。
⑥增值渔业。增值渔业是指渔业中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综合效益的环节,包括水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十二五”期间,要借鉴现代工业的观念、思路、机制和办法来发展水产品加工业。按照产业化经营、工厂化生产、市场化营销、科学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要求,全面提高水产品加工业质量和效益。重点在于:一是大力发展罗非鱼、对虾、贝类以及珍珠的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二是加大对低值渔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力度,提高渔业综合效益;三是积极培育壮大广西海洋生物制药与保健品产业;四是从强化国际质量安全认证入手,扶持建设一批国家级、自治区级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创建一批水产品名牌,提高水产品加工业的总体水平,提高广西水产品的竞争力;五是成立水产加工业协会,着重解决产业协调发展问题;六是进一步解决广西水产加工企业的税收问题。流通业发展重点包括:建设和改造一批水产批发市场,加强水产品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探索网上交易新途径;积极拓展水产品国内外市场;培育一批水产行销大户和企业,形成多渠道、全方位、信息灵的水产品流通体系。
⑦休闲渔业。要做好专题规划,突出重点,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水平经营、高层次指导、高效能服务的原则,立足现有基础条件,围绕渔业生产活动,按照市场需求,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发挥资源优势,突出地域特色,完善各种配套设施,增加服务功能,有计划地发展休闲渔业。一是结合人工鱼礁建设、渔船淘汰改造、渔岛开发和渔港建设并拓展其功能,积极发展海上休闲渔业。二是在滩涂、浅海、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渔业养殖区域,设计一些摸鱼(虾、蟹、贝等)、垂钓、观赏、餐饮、游乐、度假、美食等项目并与旅游结合起来,建设一批有档次、有特色、有规模的休闲渔业基地或园区。三是举办各种以“渔”为主题的活动,大力宣传渔业文化。四是大力发展观赏鱼类养殖,不断选育培育花色品种,提高品种档次。
⑧安全渔业。安全渔业包括渔业安全生产和水产品质量安全。“十二五”期间,渔业安全生产要进一步巩固。一是加强渔港建设。加快渔港建设的步伐,提高渔港建设标准,进一步完善和拓展渔港功能,提高渔港作为捕捞后方补给基地的保障能力和渔船防灾减灾能力,发挥渔港经济区的带动产业发展、聚集生产要素的作用。二是加快渔业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完成广西海洋渔船安全救助信息系统建设并启用,充分发挥监控系统的作用,切实保障渔业生产安全。三是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广西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网络,重点扶持好各市级和重点渔业县(市、区)级检验检测中心的建设,指导好规模养殖场(企业)、主要水产品批发市场等检验检测站的建设,为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机制提供平台。四是加强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加快县级水生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站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自治区、市、县三级水产养殖动物病害测报和远程诊断网络,开展技术培训和苗种检疫示范,不断提高水生动物疫病防控能力。
(2)区域布局
“十二五”期间,根据广西渔业实际,着力构建广西优势特色渔业“一圈两带三区四基地”的发展格局。
①一圈。以大中城市周边为主的休闲渔业产业圈。以大中城市周边为重点,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将渔业生产开发及基础设施建设与文化传承、科普教育、旅游观光、娱乐休闲、餐饮服务等结合起来,充分拓展渔业的功能,提高渔业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②两带。以沿海三市为主的对虾、海水贝类、海水名贵鱼类等优势水产品养殖带;以桂北、桂西北为主的禾花鲤、亚冷水性鱼类等特色渔业养殖带。
③三区。以北部湾经济区为主的罗非鱼养殖区;以河池、百色等为主的四大家鱼大水面网箱高效生态养殖区;以南宁、钦州、贵港、崇左、梧州等为主的龟鳖养殖区。
④四基地。根据优势水产品区域布局和产业现实基础的要求,建立以北海、南宁、防城港和钦州为主的水产品加工物流基地,培养和发展一批实力雄厚、辐射带动力强的水产品加工流通龙头企业,形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水产品加工流通产业集群。
3.重点项目
围绕规划目标,建设一批重点项目,总投资约734.38亿元。其中,财政资金重点扶持基础设施建设、原良种体系和病防体系建设。
(1)渔港建设工程。加快渔港建设步伐,尽快形成以国家级中心渔港、一级渔港和内陆重点渔港为主体,以地方二、三级渔港为支撑的渔港体系。沿海渔港建设项目有:南澫中心渔港、北海市电建中心渔港、北海市白龙中心渔港、北海市内港中心渔港、钦州犀牛角中心渔港、北海营盘中心渔港、防城港企沙中心渔港、合浦沙田一级渔港、北海大风江一级渔港、钦州市沙角一级渔港、防城港市渔洲一级渔港、防城港市双墩一级渔港、铁山港区营盘火禄二级渔港。内河渔港建设项目有:柳州市渔港、百色隆林天生桥内陆渔港、梧州市藤县白沙渔港码头、河池天峨县龙滩库区渔港码头、贵港市罗泊湾渔港码头、来宾市河西渔港码头。
(2)水产良种工程项目。加快优势特色品种良种繁育,提高优势特色品种良种覆盖率。至2015年,在广西建设2个遗传育种中心、55个水产原良种场、110个良种繁育场、100个越冬保种场。其中,罗非鱼南繁基地1个、罗非鱼遗传育种中心1个、国家级或自治区级罗非鱼良种场10个、罗非鱼良种繁育场25个、罗非鱼越冬保种场100个,使罗非鱼苗种年生产能力达10亿尾、年越冬保种能力达1亿尾以上;南美白对虾遗传育种中心1个、对虾良种场10个、对虾良种繁育场25个,使对虾苗年生产能力达到200亿尾;自治区级龟鳖救护繁育中心1个、黄沙鳖和广西拟水龟良种场各10个、黄沙鳖和广西拟水龟良种繁育场各25个,使龟鳖苗种年生产能力达到10亿只;四大家鱼原良种场和良种繁育场各5个;珍珠、锯缘青蟹、牡蛎原良种场各3个;亚冷水性鱼类良种繁育场10个;禾花鲤原种场原良种场2个、良种繁育场5个,海水名贵鱼类繁育场5个。
(3)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建设项目。按照生态、健康、循环、集约的要求,实施鱼塘标准化改造项目、罗非鱼产业化发展项目、水产健康养殖推进行动项目等。主要内容是:池塘清淤挖深,塘形改造,塘堤护坡,塘埂拓宽整理与硬化,养殖区域规模化改造,进排水设施改造,配套完善水、电、路等基本设施,养殖废水处理设施配备与完善,养殖环境的整治,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建设等。至2015年,广西示范改造中低产池塘30万亩,其中:罗非鱼规模养殖池塘15万亩,带动广西完成100万亩池塘改造任务。使水产养殖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池塘养殖生产效益、生态效益以及农民增收明显提高。
(4)海洋渔业发展项目。①海水增养殖项目。主要项目有:近江牡蛎和文蛤等优势特色贝类规模化增养殖基地、珍珠贝深水养殖基地、海岛渔业开发、名贵海水鱼类深水网箱养殖工程、对虾等特色品种规模化增养殖基地、锯缘青蟹、大弹涂鱼、方格星虫等特色品种滩涂生态养殖工程、贝类净化养殖基地、沿海转产渔民渔业养殖工程、人工鱼礁建设等渔业资源修复与保护工程。②海洋捕捞项目。主要项目有:渔船更新改造、南沙和西沙及远洋渔场开发、组建远洋渔业集团公司等。
(5)资源保护与利用项目。建立健全沿海与内陆渔业资源与生态检测监控体系、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体系、渔业水域水质污染检测与防控体系。在广西沿海建设6个大型的生态保护型鱼礁区,4个游钓鱼礁区和1个牡蛎增殖鱼礁区。投放礁体总量为200万空立方米,其中生态保护型鱼礁区为173万空立方米,游钓鱼礁区为21.6万空立方米,牡蛎增殖礁区为5.4万空立方米。积极做好水生动物种质资源保护区规划工作。海洋种质资源保护区的规划布局,主要以入海河流河口、近海鱼虾产卵场、索饵场和贝类采苗场等为主。内陆水域种质资源保护区的规划布局,主要以红水河、浔江、郁江、柳江、桂江和大型水库种质资源保护区等为主。加大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力度,在北部湾沿岸海域和内陆水域投放鱼类、甲壳类、贝类、棘皮动物、海底植物等水生生物种类3.5亿只。完善广西14个市级渔业部门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站和广西25个县的江河干流、渔业重点水域建立全天候监测网点建设,形成自治区、市和各监测点互为支撑的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继续开展海洋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工程建设,淘汰或更新渔船,开展外海和南沙渔场资源探捕,转移作业渔场,开发远洋渔业,促进渔民转产转业。
(6)水产品精深加工项目。以加工出口为基础,以开拓国内市场为突破口,重点支持优势水产品的新产品、新项目开发及生产。主要项目有:对虾出口加工基地,罗非鱼出口加工基地,贝类净化及出口加工基地,水产品精深加工基地,水产干制品加工基地,冰鲜海产品加工基地,珍珠深加工基地,海洋生物制剂深加工基地,大蚝和文蛤加工基地,禾花鲤加工基地,龟鳖加工基地等。
(7)水产园区建设项目。以中国—东盟现代农业科技合作园区、柳州生态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北海北部湾海洋渔业科展服务园区等园区为载体,建设相应的水产园区,充分展示广西优势特色水产品种以及安全健康、生态有机、循环立体的水产养殖技术和模式,积极发展都市渔业和休闲渔业,为促进广西渔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广西渔业经济发展作贡献。
(8)水产品质量安全建设项目。重点建设和完善自治区水生动物疫病防治中心站、14个市水生动物疫病防治分中心;改造完善60个县级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和200个乡镇监测点;建设和完善自治区、市和重点县级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9)渔业安全生产监控项目。①广西海洋渔船安全救助信息系统建设。综合运用网络技术、短波/超短波与卫星通信技术、(CDMA、GSM、3G)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建设广西海洋渔船安全救助信息系统,实现对海洋渔船全海域、全天候、无缝隙的动态监管,提高渔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保障海上渔船渔民的生产安全。②渔业执法装备建设。建设1000吨级、500吨级、300吨级、100吨级海洋渔政船各1艘;建设海洋大型渔政快艇10艘,小型渔政快艇10艘;建设内陆50吨级渔政船10艘,渔政快艇50艘;购买渔政执法车100辆。建设海洋渔政码头3座,内陆渔政码头5座。③渔船标准化建设。积极推进广西海洋捕捞渔船标准化建设,提升广西海洋捕捞渔船的安全性、环保性、节能性和经济性。④加强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建立渔政、渔业船员培训基地,加强培训机构管理,规范培训内容,逐步建立健全以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为主要内容的渔民职业安全技能培训体系。
(10)市场体系建设项目。在南宁、北海、钦州、东兴、凭祥建设五大水产综合市场;在防城港市建设东盟国际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及北部湾水产物流园。主要建设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平台、进货暂存区、原料冷藏及冷冻库、急冻库等。完善水产品流通信息系统及检测设备,使广西成为内接中南、西南诸省,外联东盟各国的水产流通枢纽。打造陆上海产品交易平台,总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总冷藏能力5000吨/日,总速冻能力500吨/日,总制冰能力90吨/日,交易面积2.5万平方米,可以同时容纳100个经营单位进行贸易经营。
(11)科研与技术推广项目。围绕罗非鱼、对虾、四大家鱼、龟鳖、珍珠、近江牡蛎、文蛤、海淡水名贵鱼类、亚冷水性鱼类、禾花鲤等广西优势特色水产品种或种类,组织科技人员攻关,重点突破良种改良与繁育、疫病防控、营养与饲料、养殖环境控制、产品质量安全等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难题,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重点科研方向包括:研究开发适合深水网箱养殖、浅海滩涂底播养殖的鱼、贝、海参新品种,以扩大养殖空间;研究地热和太阳能相结合的清洁环保能源并应用到设施渔业上;培育罗非鱼亲鱼和南美白对虾亲虾,生产罗非鱼和南美白对虾苗种并进行工厂化养殖示范;研发生态、循环、节能的新型养殖方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发展低碳养殖业。按照有地方办公、有设备工作的两有要求,进一步加强基层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建设,并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推广应用科学健康、安全生态、循环立体的养殖技术和模式,确保产业持续快速、健康有序发展。
(12)公共服务支持项目。①教育与培训能力建设。做好水产畜牧学校建设规划,积极创建职业技术学院,并在现有部分高校开设水产专业。开展农民(渔民)养殖技术培训,培训渔民50万人次。②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主要内容为区内外销售网点信息网络建设、农产品质量认证和商标注册、品牌创建、经营管理培训等。至2015年,扶持建设25个区域性水产品专业合作组织,其中罗非鱼产业10个、对虾产业10个、龟鳖产业5个;重点建设规模较大、带动能力强、运行较为规范、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0个。③管理队伍建设。主要内容是对渔业管理人员进行思想观点、作风、业务知识、有关法律法规学习应用、执法技巧、团队协作等培训,提高渔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八、海南渔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海南省所辖海域总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1823公里,是名副其实的渔业大省,目前海南西部以发展海洋渔业为主。海南现有传统渔民达50万人、涉渔人口超过100万,渔业船只超过2.61万艘,渔业遍布12个市县,省内1823公里的海岸线上分布有可供开发的渔业港湾68处。
(一)海南渔业发展现状
1.渔业产量和经济总量稳步增长
“十一五”期间,海南省渔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10年海南省水产品总产量达160.0万吨,较2005增长37%,年平均增长6.5%。其中:捕捞产量、海水养殖产量和淡水养殖产量分别为110.0万吨、19.0万吨和31.0万吨,比2005年分别增长28.9%、25.7%和73.2%,年均增长分别为5.2%、4.7%和11.6%。2010年全省渔业经济总产值达259.0亿元(现行价,下同),比2005年增长58%,年均增长9.5%,渔业经济总量进一步提高,已成为海南省农业经济和海洋经济的重要支柱(见图4‐8、图4‐9和图4‐10)。
图4‐8 2005年与2010年海南省水产品总产量比较
图4‐9 2010年海南省水产品产量比例
图4‐10 2005年与2010年海南省渔业经济总产值比较
2.渔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通过近几年坚持不懈地抓结构调整,渔业内部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产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2006—2010年,海南省渔业第二、三产业产值年均递增19%和17%,远快于第一产业的增长速度;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82∶15∶3转变为2010年的73∶23∶4(见图4‐11、图4‐12)。
图4‐11 2005年海南省渔业第一、二、三产业比例
图4‐12 2010年海南省渔业第一、二、三产业比例
“十一五”期间,海南省捕捞作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加强了外海捕捞生产。目前,海南省拥有大中型渔船4719艘,外海捕捞产量从2005年的18万吨提高到2010年的30.8万吨,占海洋捕捞产量的份额从17%提高到28%,外海与近海捕捞产量比例从2005年0.20∶1上升到2010年的0.39∶1。
2010年,海南省水产养殖总产量达50万吨,占渔业总产量的31.3%,比2005年增长51.4%,年均增长8.7%。继续发展罗非鱼、对虾、石斑鱼、军曹鱼、尖吻鲈、卵形鲳鲹、东风螺、锯缘青蟹等国内外市场需求较旺的优势品种;进一步推行罗非鱼精养、高位池养虾、深水网箱养鱼、工厂化养殖东风螺等设施化养殖模式,使养殖方式从半精养向设施集约化养殖转变。全省罗非鱼养殖面积由2005年的20万亩增至2010年43.2万亩,其中新增山塘水库精养面积14.8万亩,水库大水面网箱养殖已辐射到全省各市、县。对部分虾池进行改造,改养石斑鱼或鱼虾蟹轮养或混养等,2010年全省对虾养殖产量比2005年增长7.4%,年均增长为1.4%。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尽显优势,增强了海南省养殖业抵御洪涝、台风等自然风险能力。目前,全省共投放深水网箱1476口,比2005年增加了1000多口,年产值达3亿元以上。
3.水产品加工出口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十一五”期间,海南省新建12家水产品加工厂,扩建2家水产品加工厂,新增出口加工能力23.8万余吨,在巩固欧美、日本等水产品市场的同时,积极组织水产品加工企业开拓其他新兴市场,有效抵御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在全国水产品出口出现负增长的形势下,海南省水产品加工出口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10年,海南省水产品加工量达46.0万吨,比2005年增长了16.5万吨,年均递增9.3%。2010年,全省水产品出口量11.3万吨、出口值4.03亿美元,分别较2005年增长115%和121%,2006—2010年,水产品出口量、出口值年平均分别增长16.6%和17.1%(见图4‐13、图4‐14)。
图4‐13 2005年与2010年海南省渔业水产品加工量比较
图4‐14 2005年与2010年海南省渔业水产品出口额比较
4.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不断加强
2006—2010年,海南省共有42个水产养殖基地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其中35个水产养殖基地生产的金鲳鱼、东风螺、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产品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有4家水产品加工企业获得全国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单位称号,7家水产品加工企业获得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称号。2010年,农业部对海南省15个市、县进行两次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共抽取对虾、罗非鱼和鲷科鱼类样品200个,检测合格率达100%,海南省水产品质量安全继续居于全国前列。
5.科技兴渔卓有成效
“十一五”期间,海南省共投入渔业科技推广示范经费5000万元,实施养殖、捕捞及加工等渔业新技术项目120多个,有力推动了新技术的示范推广作用。
养殖方面,组织技术攻关,繁育优质对虾、罗非鱼、石斑鱼等苗种,提高良种良苗覆盖率。同时推广池塘精养、工厂化养殖、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等先进的养殖模式和技术,较大幅度提高了全省水产养殖的设施水平和技术管理水平;捕捞方面,积极推广应用高口拖网、高目流刺网、三重定置刺网、深水浮子制造技术等先进渔具、渔法,同时推广应用现代通信技术,建设渔业生产安全通信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捕捞业科技含量;加工运销方面,推广保活、保鲜等加工新技术,应用先进的冷冻、冷藏、运输设备。
海南省广泛开展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和科技服务工作,举办了渔业科技活动月活动,充分发挥农业科技110咨询服务功能。一批渔业科技项目通过验收,不少项目获省科技进步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奖和国家海洋科技创新成果奖等奖励,其中,“凡纳滨对虾引种、育苗、养殖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渔业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使渔业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有力地推进了海南省渔业生产的发展。
6.渔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增强
“十一五”期间,渔业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一是渔港建设项目加快推进,陵水新村中心渔港主体工程全面竣工,琼海潭门和东方八所中心渔港、昌江海尾一级渔港和西南中沙渔业补给基地主体工程建设基本完成;儋州白马井中心渔港和乐东岭头一级渔港已动工建设。二是水产良种场建设项目稳步推进,海南方斑东风螺良种场和石斑鱼良种场建设项目通过验收投产,海南斑节对虾原种场生产设施已建成投产,文昌罗非鱼良种场基本完成建设任务,国家级南美白对虾遗传育种中心项目已动工建设。三是市、县级海洋环境监测实验室与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整合建设进展顺利。四是启动了北斗通信技术应用于渔船装备,提升了海南省海洋渔业技术装备水平。
(二)海南渔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十一五”时期海南省渔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困扰着海南省的渔业发展。具体表现在:
1.渔业科技资金总体投入不足,渔业科技人才缺乏,科技支撑力量薄弱,基础研发能力较弱。一方面渔业科研与推广资金投入相对不足,渔业科技人才缺乏,难以满足现代渔业建设对科技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渔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尤其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薄弱,缺乏引领行业发展的原创性成果,加之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够,致使一些制约渔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如水产良种选育、渔药(疫苗)研制、高效环保水产饲料研发及渔业节能减排等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
2.渔业产业化水平不高。渔业增长方式仍然比较粗放,产业结构中第二、三产业比重偏低,外向型渔业与先进省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产业化程度低,缺乏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带动,渔业生产各环节(苗种、养殖、饲料、技术服务、市场流通和加工等环节)没能实现有效链接,产业链条尚未形成。
3.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渔港避风能力不足,水生动物疫病防控能力薄弱,水产养殖基础设施落后,渔业抵御灾害和风险的能力较弱。
4.渔业发展的“五大转变”进展缓慢。“五大转变”即从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向外延扩大再生产与内涵扩大再生产并举,逐步向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转变;水产品生产从以捕捞为主,向捕捞与养殖并举,逐步向以养殖为主转变;从以淡水养殖为主,向淡水养殖与海水养殖并举,逐步向以海水养殖为主转变;从以近海捕捞为主,向近海捕捞与外海、远洋捕捞并举,逐步向外海远洋捕捞为主转变;水产品从由初级加工为主,向初级加工与精深加工并举,逐步向水产品综合利用为主转变。
5.渔业用地逐渐减少,渔业发展空间受挤压。随着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海南省四周沿海渔业用地逐步变为滨海旅游用地,沿海地区渔业规模日趋减小,渔业发展空间受挤压,渔民转产转业形势较为严峻。
6.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待进一步重视。海南省水产养殖业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外延粗放式的增长,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加快了近岸海域的富营养化,对沿岸海域的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水产养殖业的风险,制约了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海南渔业发展趋势
1.发展总体目标
(1)渔业经济产值。2015年,海南省渔业经济年总产值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长14%。其中,水产品产值330亿元,年均增长12%;第二、三产业产值170亿元,年均增长19%,进一步提高渔业产业经济在海南省经济的重要地位。
(2)水产品产量。2015年,海南省水产品年总产量达到220万吨,年均增长7%,其中捕捞135万吨,年均增长4%;海水养殖35万吨,年均增长13%;淡水养殖50万吨,年均增长10%。
(3)水产品加工出口。2015年,海南省水产品加工品年产量达100万吨,年产值13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7%和20%;水产品年出口量20万吨,年出口额8亿美元,年均分别增长12%和15%。
(4)渔民人均纯收入。2015年,海南省渔民人均年纯收入达1.45万元,年均递增9%(见表4‐11)。
表4‐11 海南省“十二五”期间渔业发展主要指标
2.空间发展布局
根据海南省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以及城市和城郊地区渔业发展的资源、产业基础、比较优势的不同,突出区域特色,提高竞争优势,确定渔业发展布局。东部沿岸地区重点发展水产经济动物苗种的繁育和设施化养殖;东北部发展对虾、罗非鱼和石斑鱼池塘健康养殖;中部主要发展罗非鱼养殖;西北部以临高后水湾深水网箱养殖基地为中心,大力发展近岸深水网箱养殖业的发展;西南部发展暖水性水产苗种基地。重点在三亚崖州湾、临高新盈、文昌清澜、琼海青葛、儋州白马井、东方八所等重要渔港区,依托渔港区、渔业资源和沿海旅游资源等优势条件建设一批高标准的休闲渔业示范园区。
3.分类布局
(1)养殖业区域布局
①虾蟹类养殖区域布局。在海口、文昌、琼海、万宁、乐东、儋州、东方、昌江、临高、澄迈等沿海10个市、县的海水养殖区布局发展对虾养殖,形成海南对虾沿海养殖产业带,规划为2个对虾优势养殖区域,即琼东沿海对虾产区(海口、文昌、琼海、万宁)、琼西沿海对虾产区(澄迈、临高、儋州、昌江、东方、乐东)。抓好儋州市、琼海市南美白对虾良种场的建设,发挥冯家湾—椰林湾对虾种苗国家星火产业带的龙头作用,建设琼海长坡至文昌冯家湾的东部对虾苗种产业带,将海南建成我国最大的对虾苗种产业化基地。在万宁、文昌、儋州、临高、澄迈等市、县利用低位池塘进行蟹类养殖。
②鱼类养殖区域布局。将环岛沿海近海海域规划为琼东沿海近海网箱和海水鱼类池塘养殖产区(海口、文昌、琼海、万宁)、琼南沿海近海网箱渔业产区(陵水、乐东)、琼西沿海近海网箱渔业产区(澄迈、临高、儋州、昌江、东方)。在临高、儋州发展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在陵水建立海水鱼类亲鱼培育基地。在琼东(文昌、琼海)建立石斑鱼苗种基地,在琼西南(乐东、东方)建立热带暖水性鱼类苗种基地。罗非鱼等淡水鱼类主要在海口、文昌、琼海、定安、澄迈、屯昌、儋州、东方、临高和保亭等市、县养殖,在琼东北罗非鱼精养高产区新建或扩建2家罗非鱼良种场;在屯昌县、儋州市建立省级罗非鱼良种场各1家。
③贝类养殖区域布局。在儋州新英港、三亚崖州湾、海口东寨港发展牡蛎养殖;在海口东寨港、东方四更镇等海域发展泥蚶养殖;在儋州新英港、临高马袅湾及乐东县等地沿海发展文蛤养殖;在文昌、琼海、万宁、陵水、临高、澄迈、儋州等沿海地区发展东风螺养殖;在陵水、临高、儋州、三亚等沿海地区发展马氏珠母贝、大珠母贝等珍珠贝养殖;在文昌、临高、东方、三亚等市、县开展鲍鱼养殖;在临高、儋州、三亚等地开展扇贝养殖。在临高新建国家级贝类良种场,在陵水新建珍珠贝良种场,在三亚新建大珠母贝养殖示范基地。在文昌、儋州各建东风螺良种场1家。
④藻类养殖区域布局。在海口、澄迈、儋州、东方建设细基江蓠养殖基地,在琼海、文昌、昌江、儋州、西沙群岛建立麒麟菜增养殖区。
(2)捕捞业区域布局
在海南岛四周海域和粤东海域合理控制近海捕捞业;在南海北部大陆架外海发展拖、围、刺、钓作业;在南沙西南部陆架区开展拖网作业,在南海诸岛周围海域发展岛礁渔业。在南海建设东南亚拖网作业、太平洋金枪鱼延绳钓、印度洋金枪鱼延绳钓、南美金枪鱼延绳钓和围网作业基地,完善西沙渔业补给基地建设,组建远洋捕捞船队,开发深海渔场。面向南海和东南亚,高起点建设白马井远洋渔船建造基地。
(3)水产品加工与水产商贸市场区域布局
规划在海口建设“海南(国家级)水产物流交易中心”,在海口、三亚、文昌、澄迈、临高等市、县的渔港区近郊新建和扩建冷冻加工基地和水产品加工等渔业产业园区,扩大和完善三亚、儋州白马井、东方八所、文昌清澜等渔港区的水产品批发交易中心的配套设施,形成以海南水产品交易市场为中心,市、县水产品批发市场为交易平台的水产品交易网络。
(4)休闲渔业区域布局
根据海南省区域特点和资源分布,休闲渔业总体布局可分为四个区域,即北部都市郊区型休闲渔业区、东南部观光旅游型休闲渔业区、西部涉渔体验型休闲渔业区和中部养生度假型休闲渔业区。
(5)渔港建设区域布局
按照现有渔港总体布局,继续完善“十一五”已规划建设的中心渔港与一级渔港。根据国家“十二五”渔港建设规划,结合海南省实际需求,做好“十二五”渔港规划建设,使海南省形成以中心渔港为中心,一级渔港为骨干,二、三级渔港为补充的渔港配套体系。
4.发展重点
(1)水产养殖业
①重点发展生态健康养殖,建设优势养殖品种产业带。加快推进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和示范场建设,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改造低位池塘25万亩,全面推进生态健康养殖。在海口、文昌、琼海、定安、屯昌等市、县开展罗非鱼生态养殖。在海口、文昌、琼海、乐东、儋州、东方、昌江、临高等沿海市、县开展对虾生态养殖。在海口、琼海、文昌、万宁等主要海水养殖区,利用低位池塘开展鱼虾蟹混养或轮养,建立以石斑鱼池塘养殖为主的养殖基地。在澄迈、儋州、东方等市、县的沿海乡村建设江蓠养殖基地,在琼海、文昌、昌江、西沙群岛建设麒麟菜增养殖区,形成江蓠和麒麟菜高产养殖基地。在沿海地区大力发展设施化养殖模式,继续推进东风螺工厂化养殖和深水抗风浪网箱养鱼,在文昌、琼海、万宁、儋州、临高开展东风螺循环水工厂化养殖,减少养殖污水排放;在临高、儋州、昌江发展近海深水抗风浪网箱养鱼,减少近岸海洋环境压力。
②构建热带水产苗种繁育产业带。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水产苗种产业,建成我国最大的水产经济动物苗种南繁产业化基地。拟建国家级和省级水产原、良种场5个,发挥国家级和省级水产苗种场的核心作用,带动县、市级种苗种场的发展。继续办好现有的对虾、罗非鱼、石斑鱼、卵形鲳鲹、东风螺等优势水产品苗种场,发挥冯家湾—椰林湾对虾种苗国家星火产业带的龙头作用,形成以琼海长坡至文昌冯家湾的东部苗种产业带,以三亚、乐东、陵水等市、县为主体的南部鱼类苗种产业带和以临高、儋州、澄迈等县、市为主体的西北部对虾苗种产业带;同时,发展红鳍笛鲷、珍珠贝、锯缘青蟹(和乐蟹)等具有潜在优势水产品的苗种生产,在临高县新建贝类良种场1个,在陵水县新村建立珍珠贝良种场1个,在琼海市新建石斑鱼良种场1个,在万宁市建锯缘青蟹(和乐蟹)良种场1个,构建鱼、虾、蟹、贝配套的国家级和省级原良种产业带,把海南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水产养殖经济动物苗种产业化生产基地。争取2015年育苗总水体达到1亿立方米,水产苗种产量达到1000亿尾(粒)。
③大力开展耕海牧渔,推进渔业农牧化。实施好海南省耕海牧渔和渔业农牧化工程,大力发展浅海贝类底播养殖,争取“十二五”期间发展底播养殖面积20万亩。重点在东方四更镇等海域发展泥蚶养殖,在儋州新英港、临高马袅湾及乐东沿海发展文蛤养殖;在临高、三亚等沿海区域加大力度发展扇贝养殖,在儋州、临高、三亚等沿海区域发展珍珠贝养殖,继续在金牌湾附近海域底播养殖波纹巴菲蛤;在近海区域合理投放人工鱼礁,实施名贵海洋经济动物的人工增殖放流,争取“十二五”期间,投放水产苗种2.5亿尾(粒),保护、恢复近海渔业资源。
④加强对水产养殖新品种研究开发,推动名特优水产品养殖。充分发挥海南省水产科研院所的技术力量,进一步加强对新品种的研究工作,开发出一批抗病力强、高产优质、经济效益好的水产新品种,争取“十二五”期间开发和推广3~5个新品种。目前,海南省的石斑鱼、龟鳖、花鳗丽等名特优水产品的规模化养殖已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十二五”期间将继续加快推广,“十二五”期间争取石斑鱼、龟鳖、花鳗丽等名特优新品种的养殖规模达2.5万亩。
(2)海洋捕捞业
①严格控制近海捕捞,培植近海渔业资源。依法保护近海渔业资源,压缩近海捕捞,鼓励渔民转产转业。重点引导渔民从事养殖、水产品加工、运销、渔家乐餐饮、休闲渔业等行业,把严重损害资源的近海定置网和底拖网作业改为刺钓等作业类型,更新改造渔船和渔具;选择适当的近海区域投放人工鱼礁,增殖渔业资源,重新选择捕捞区域,严惩私自捕捞,妥善安置沿岸渔民,适时调整捕捞作业结构,保证近海捕捞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资金、技术、海域使用等方面给予优惠,鼓励、引导渔民转产转业,从事水产养殖、加工运销、渔业服务等行业。
②积极拓展外海和远洋渔业。实现近海渔场向外海渔场转移,拓展远洋捕捞新空间,减轻近海渔场压力。争取农业部授权海南省发放西、中、南沙渔业捕捞许可证,落实省政府出台关于扶持建造大中型外海捕捞渔船相关政策,实现渔船改造资金补贴,实施造大船工程,力争5年内建造吨位在80吨以上的大中型外海捕捞渔船500~1000艘,扩大西、中、南沙等外海渔场捕捞生产规模。重点支持有实力的企业造大船、闯深海,建立西沙、中沙、南沙渔业补给基地,开展南海北部大陆架外海围、刺、钓作业,南沙西南部陆架区围网作业,开发南海深海渔场。建立起财政扶持、金融支持、群众自筹的多元化投资体制,采取公司、渔业专业合作社等运作方式,新造、引进装备水平较高的大、中型渔船和补给船,同时发动渔民更新改造大马力渔船,组建外海和远洋捕捞船队,增强外海捕捞能力。鼓励有条件的渔船赴南沙进行生产作业,对从事远洋捕捞生产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在资金、政策及功率指标等方面给予支持,不断推进海南省海洋捕捞业的发展。争取到2015年,外海和远洋捕捞产量比2010年增加20万吨,达到50万吨。同时,加快推进外海捕捞基地建设,开展远洋渔场勘测和渔业资源研究,建设东南亚拖网作业基地、太平洋金枪鱼延绳钓、印度洋金枪鱼延绳钓、南美金枪鱼延绳钓和围网作业基地。在远洋捕捞渔船主机功率申报、入渔资格审查、捕捞配额安排等方面履行职责,提供服务,加强远洋捕捞渔船的船员岗位技术培训,提高远洋捕捞能力。
(3)水产品加工与流通
①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加工增值水平。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以水产品加工技术创新为主导,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重点研究水产品加工高新技术,开发水产品深加工系列化产品和加工装备,配套完善加工生产线,提高水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的水平和档次,提高水产品加工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为增强海南省水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提供技术支撑,实现由资源消耗型向高效利用型的转变,促进一产、带动三产,全面提高渔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十二五”期间重点扶持3~5个年产值超3亿元的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对符合条件的加工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工艺创新和新品种开发并给予重点扶持。
②重视水产品商贸市场建设,强化服务体系。水产品市场定位于国际市场、旅游市场和国内市场,以此为导向改造传统加工产业结构,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和发展水产品加工流通体系。构建繁荣的水产品流通业要继续加快水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步伐,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重点支持水产品物流、连锁经营、直销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的发展,注重期货市场的培育,全面强化水产品营销促销服务,立足国内市场,放眼国际市场,加快构建有效开拓国际市场和衔接国内产销的水产品营销促销服务体系,提高市场竞争力。整合现有交易市场,力争在海口建设“海南(国家级)水产物流交易中心”,形成立足海南、面向全国的采购交易平台、物流配送平台、信息发布平台、检验认证平台,成为宣传推介海南农渔产品的窗口。重点扶持1~2个大型水产品批发市场龙头企业,鼓励带动渔(农)户能力强、辐射面广的企业通过联合、兼并、合作等形式扩大规模。规划在海口、三亚、临高、儋州、文昌、东方等市、县的渔港区近郊新建和扩建冷冻加工基地;扩大和完善三亚、儋州白马井、东方八所、文昌清澜等渔港区的水产品批发交易中心的配套设施。形成以海南国家级水产品交易市场为中心,市县水产品批发市场为交易平台的水产品交易网络,年物流能力达到200万吨以上。
(4)休闲渔业
①结合国际旅游岛建设,培植游钓、观赏和都市休闲渔业。以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契机,充分利用海南省渔业和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休闲渔业。通过优化配置渔业资源,充分利用海南省滨海、渔港、岛礁、人工鱼礁以及丰富的旅游和渔业资源等优势,与旅游景区等服务业设施建设紧密结合,把旅游观光与现代渔业有机结合,实现第一、二、三产业的相互转移与结合,全面提升海南省渔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休闲渔业发展重点在海口演丰、文昌清澜、琼海青葛、陵水新村、临高新盈、儋州白马井、东方八所、三亚崖州湾等重要渔港区以及已投放人工鱼礁或拟投放人工鱼礁的区域,依托渔港区、渔业资源和沿海旅游资源等优势条件,建设一批高标准的休闲渔业示范园区。结合渔民转产转业,将部分捕捞船改装成游钓船,将人工鱼礁建设与涉渔休闲业结合起来,积极发展海上游钓业;结合重点渔港、渔乡渔村、现代农业园区以及旅游景点,进一步开发渔业文化内涵,开发“渔家乐”“鱼趣”“渔文化”“美食鱼”等项目,构建多元化、市场化、精品化的休闲渔业产业群,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以定期定点举办各种节日庆典、博览会、垂钓比赛等活动为载体,组织体验有浓郁民俗文化特色、品味城郊生态的渔家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渔业文化活动。市场定位以本地区消费者为主,兼顾外地游客,在产品结构上应采取“中低档大众消费为主,兼顾高档”的设计模式,满足大众休闲需求,同时在产品开发上要实施多元化经营,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在注重休闲渔业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示范园区环境的保护,保证休闲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争取到2015年全省休闲渔业产值达20亿元。
②加快休闲渔业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种配套设施,提供高效能服务,增加服务功能,在提高整体效益上下工夫,使休闲渔业不断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新建海洋生物标本馆以及渔业博物馆,同时配备一些相关的科普书籍,使游客了解海洋生物知识和渔业的发展史,加深对海洋的认识,陶冶游客情操;在港口以及旅游景点建设美食城和垂钓台,能够进行一定规模的钓鱼比赛,在垂钓台周围建设亭台,在亭台上可以饮茶、谈天、观钓等;建设海钓基地,利用废旧船只等设置人工鱼礁,通过改善鱼类等海洋生物生境以增加栖息鱼类的种类和数量,租买游船开展游钓项目,建设集餐饮、垂钓、渔业文化等为一体的休闲渔业基地。
5.重点项目
“十二五”期间海南省渔业发展的重点项目详见表4‐12。
表4‐12 海南省渔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拟投资建设重点项目
续表
【注释】
[1]《辽宁渔业实现十二五开局良好》,http://www.foods1.com/content/1450014/。
[2]《辽宁省确定“十二五”渔业发展总体目标和基本任务》,http://dqs.ndrc.gov.cng‐zdtt20110315_399482.ht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