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要素使用效率的促进效应

要素使用效率的促进效应

时间:2023-06-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要素使用效率的促进效应关于经济一体化对不同成员体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改进,即经济增长一体化的生产效率提高效应和学习效应带来的经济增长,Balassa等人已经做了详细的分析。市场价格因此从原来的均衡价格P1下降至新的均衡价格P2。

二、要素使用效率的促进效应

关于经济一体化对不同成员体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改进,即经济增长一体化的生产效率提高效应和学习效应带来的经济增长,Balassa等人已经做了详细的分析。在Peter Robson的“The Economics of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一书中对两种效应进行了详尽的介绍。

1.生产效率提高模型

如图2.7所示为低效成员H国国内市场的供需情况。Sh、Dh、Sw、Sh+Sp分别为H国的供给曲线、H国的需求曲线、世界市场的供给曲线(完全弹性的)和H国一体化后国内市场的供给曲线。t3是H国一体化前的关税水平,t2是一体化经济的对外共同关税,在此关税水平上可以保证经济一体化内部不会从世界市场进口任何数量的产品,t1是另一个更低的共同对外关税。

当H国一体化后把其对非成员体的关税水平从t3降至t2后,从长期看,H国的生产者失去了大量市场,这种损失促使他们致力于节约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结果,H国一体化前的产量OC现在可以以更低的成本OPw+t2来获得,其国内的供给曲线由原来的Sh移至S'h。如果一体化内的均衡价格始终保持在Pw+t2,则H国将收回其失去的市场。当然,H国生产成本降低后,也会相应地使其一体化后国内总供给曲线由Sh+Sp移至S'h+Sp,新的市场均衡价格变为P0。高效率国P国对经济一体化的总供给就会供不应求,将需要从世界市场进口,P国因此获得关税收入。H国因此获得的贸易创造效应SΔR'L'K'+SΔUM'N'比以前的SΔRKL大。因此,一体化后低效率国通过提高自己的生产效率来改变自己不利的贸易地位,从而获得正的经济增长效应。

img22

图2.7 经济一体化的生产效率提高效应和经济增长效应

2.学习效应模型

经济一体化后,各成员体提高生产效率,具有更强的创新意识,从而使一体化后的内部生产成本随着不断学习而逐渐下降。在图2.8中,横轴表示产量Q,纵轴表示价格P,低效率成员国某产品最初的供需曲线处于S1的位置。一体化后,为了进一步增强自身产品的竞争力,低效率成员国的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促使市场的供给曲线从S1位置向下移动到S2,同时由于企业向有效率的企业学习,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满足了一些特殊顾客对产品的需求,从而改变了其国内市场的需求曲线,从D1变为D2。市场价格因此从原来的均衡价格P1下降至新的均衡价格P2。该企业于是获得了ABCDEA区域面积的福利收益。显然,通过学习生产要素的工作效率也大大得到了提高,从而获得经济增长效应。

img23

图2.8 经济一体化产生的学习效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