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APEC贸易自由化的经济效应
尽管APEC成员在双边、次区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上十分活跃,但是这些成员同样也在APEC中继续进行贸易自由化。而APEC成员的贸易自由化也是推动APEC向更加自由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APEC自身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目标看,早在1994年茂物举行APEC的第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使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从“意向阶段”进入了“实质阶段”。会上发表的《茂物宣言》具体确定了APEC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的长远计划,宣布发达国家不迟于2010年,发展中国家不迟于2020年在APEC地区实现自由、开放贸易和投资的目标。要求APEC成员逐步减少相互间的贸易和投资壁垒,促进货物、服务和资本的自由流通。在2005年的《釜山路线图》明确了APEC成员应继续向茂物目标前进。2006年的《河内行动计划》继续呼吁APEC成员实现茂物目标。早在2005年的釜山会议上,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发达成员就表示难以按期实现茂物目标。由于APEC在运行中存在着茂物目标时间表的硬性目标以及依靠成员单边行动计划的软性约束机制,茂物目标的实现前景不容乐观。在APEC峰会2007年发表的《悉尼宣言》中,没有看到像《釜山路线图》和《河内行动计划》中要求APEC成员实现茂物目标的声明。
因此,在APEC茂物目标模拟的方案选择上,我们采取如下速度:发展中成员继续维持到2020年实现贸易自由化的目标不变,而将发达成员实现贸易自由化的时间推迟到2015年。我们按照这样修正后的贸易自由化速度来模拟APEC茂物目标带来的经济影响。同时,为了突出APEC开放性的特性,APEC茂物目标的实现是APEC成员不仅内部削减关税,而且非APEC成员也可以享受APEC的关税削减。
从表5.5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APEC保持开放对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而言都可以带来福利的增加。其中,不仅绝大多数APEC成员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福利增加,欧盟等非APEC成员由于享受到APEC成员贸易自由化的“免费搭车”,福利也得到了明显的增加。从这个意义上讲,APEC继续保持开放式的削减会受到非APEC成员的欢迎。可以说,对于全球而言,APEC的开放式削减是对WTO多边贸易自由化的补充,可以使多数成员实现福利增加。然而,对于某些APEC成员而言,开放式削减并非福利最大化的选择。尽管我们已经在模拟中减慢了发达国家实现茂物目标的速度,而日本和澳大利亚所获得的福利效果却不如通过APEC范围内的双边和次区域自由贸易区多。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和澳大利亚明确表示不能按期实现茂物目标就不足为奇了。而且,从美国看,如果继续推行APEC的开放式削减,由于其向区域外国家开放市场而没有获得对应的开放,而其他APEC成员的整体市场规模又不足以弥补APEC区域外的市场规模,美国在APEC开放式削减的贸易政策下会遭受福利损失。由于APEC的开放式削减,多数非APEC成员获得了福利的好处。而且,从各国家和地区的实际GDP变化看,除东欧以外的所有成员都获得了GDP增加的好处。从APEC成员看,APEC成员在实现茂物目标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区域内的生产,尤其是韩国、越南、泰国等国在优化资源配置扩大国内生产方面比较多。而国内经济规模较大的美国、日本GDP的增加相对较少。
表5.5 APEC茂物目标的经济效果(2015年)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修正后的GTAP模型模拟计算而得。福利效果是以2001年不变美元计算,GDP、出口量、进口量变化及贸易条件是百分比。
从贸易量的变化看,APEC向茂物目标的努力会明显促进APEC成员间的贸易合作。所有APEC成员的进出口贸易量都获得了明显的提升,而且提升幅度也明显高于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类似的非APEC成员。而从贸易条件的变化看,却是非APEC成员的贸易条件改善要高于APEC成员,这主要是因为APEC成员在开放式削减的过程中向非APEC成员开放,而非APEC成员仍然保持对APEC成员的贸易壁垒。
综合上面的分析,在国际金融危机和美国经济复苏不确定的背景下,APEC开放式削减很难成为近期的政策选择。其中,很明显的是美国不会支持APEC成员的开放式削减,甚至可能滑向更加保护性的贸易政策。在这种情况下,也很难指望其他APEC开放式削减。也就是说,APEC成员自愿、普惠性的贸易自由化的模式近期很难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