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质量成本的合理构成

质量成本的合理构成

时间:2023-06-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质量成本的合理构成就是寻求一个比例,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使质量成本总额尽可能小一些。费根堡姆指出,实行预防为主的全面质量管理,预防成本增加3%~5%,可以取得质量成本总额降低30%的良好效果。

第四节 质量成本的合理构成

不同的质量成本构成不仅影响到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还直接决定了产品或服务的总体质量水平。因此寻求质量成本的合理构成,是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一项经常性任务。

一、质量成本的合理构成

质量成本的优化与质量成本的合理构成有关。根据国外统计资料分析,内部故障成本通常占质量成本总额的25%~40%;外部故障成本占20%~40%;鉴定成本占10%~50%;预防成本仅占0.5%~5%。比例关系随企业产品的差别和质量管理方针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四项成本相互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例如,出厂前疏于检验,内部故障成本减少了,但是产品出厂后的外部故障成本肯定会增加。反之,出厂检验加强了,内部故障成本和鉴定成本增加,但外部故障成本会减少。如果企业采取预防为主的质量管理方针,预防成本会有所增加,但其他三项费用会减少。所谓质量成本的合理构成就是寻求一个比例,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使质量成本总额尽可能小一些。

1960年代初,美国质量管理专家费根堡姆曾经作过分析,当时美国企业尚未普遍推行质量成本管理,内部和外部故障成本在质量成本总额中的比重高达70%,鉴定成本占25%,而预防成本很少超过5%。由于忽视了预防措施的重要性,不合格品率很高,直接导致故障成本大量支出。为了减少故障损失,企业不得不进一步加强检验剔除不合格品,于是增加了鉴定成本。为限制总成本,不得不减少预防成本,但结果适得其反,不合格品率反而上升了,进入恶性循环。费根堡姆指出,实行预防为主的全面质量管理,预防成本增加3%~5%,可以取得质量成本总额降低30%的良好效果。从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结果来看,适当增加预防成本,确实可以减少故障成本和鉴定成本,使质量成本总额降低,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质量成本特性曲线

质量成本四项费用的大小与产品质量的合格率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反映这种关系的曲线称为质量成本特性曲线,其基本形状如图11-6所示。

在图11-6中,从左往右观察可以发现,在100%不合格的极端情况下,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几乎为零,说明企业完全放弃了对质量的控制,后果是故障成本极大。随着企业对质量管理的投入逐步加大,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逐步增加,产品合格率上升,故障成本明显下降。当产品合格率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如要进一步提高合格率,则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将会急剧增加,而故障成本的降低率却十分微小。从曲线3可以看出存在质量成本的极小值点M,M点对应着产品质量水平点P,企业如把质量水平维持在P点,则有最小质量成本。

图11-6 质量成本特性曲线示意图

三、质量成本优化方法

在图11-6中,对质量成本最小点M附近的范围作研究,可将其分成三个区域。如图11-7所示。

img268

图11-7 质量成本曲线区域划分示意图

左边区域为质量改进区。企业质量状态处在这个区域的标志是故障成本比重太大,可达到70%,而预防成本很小,比重不到5%。此时,质量成本的优化措施是加强质量管理的预防性工作,提高产品质量,可以大幅度降低故障成本,质量总成本也会明显降低。

中间区域为质量控制区。此区域内,故障成本大约占50%,预防成本在10%左右。在最佳值附近,质量成本总额是很低的,处于理想状态,这时质量工作的重点是维持和控制现有的质量水平。

右边区域为质量过剩区。处于这个区域的明显标志是鉴定成本过高,鉴定成本的比重超过50%,这是由于不恰当地强化检验工作所致,当然,此时的不合格品率得到了控制,是比较低的,故障成本比重一般低于40%。相应的质量管理工作重点是适当放宽标准,减少检验程序,维持工序控制能力,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以上的讨论有两个前提,一个是M点的质量水平P满足实际的质量要求,另一个是质量成本曲线区域划分图已经获得。

对于第一种情况,如果P低于用户的质量要求,在短期内企业只能将质量控制点右移,即使引起质量成本上升,也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用户第一”的质量方针,以保证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要求;从长期来说,企业应当依靠技术进步,优化质量成本特性曲线,使P点右移,在满足用户实际质量要求的同时,努力使质量总成本降低到最经济的水平。

对于第二种情况,如果企业还不具备质量成本曲线区域划分图,则需要经过一段时期的实践与总结,才能逐步建立起自己的质量成本模型。在摸索过程中应该借助质量成本特性曲线所揭示的规律,避免盲目性。例如,如果企业在原来基础上采取某些质量改进措施,即增加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得到的结果是质量总成本有所下降,则基本可以肯定企业的质量成本工作处于改进区;反之,如果采取质量改进措施后,质量成本反而上升了,则可以认为质量成本工作处于过剩区,此时,应该采取相反的措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