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名称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名称

时间:2023-06-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ISO借鉴了其成功推行ISO 9000标准的经验,总结了各国环境管理标准化的成果,尤其是参考了英国环境管理体系标准BS 7750,于1996年底正式颁布了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其核心任务是研究制定ISO 14000系列标准中覆盖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环境行为评价、环境标志以及生命周期评估等方面的标准。

第一节 环境管理体系

回首20世纪,既是人类社会获得物质财富最多的世纪,也是人为破坏环境最严重的世纪,在品尝了自己酿成的恶果后,国际社会于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开始了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征程,实现了人类环境认识史上的第一次飞跃。1992年100多位国家首脑出席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共同探讨环境与发展的问题,明确提出摒弃传统的增长模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了环境认识史上的第二次飞跃。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揭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篇章,引起了人类社会各领域、各层次的深刻变革。ISO 14000系列标准的出台是对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响应,其目的是以“污染防治,持续改进”为指导思想,强化环境管理,保护当代人乃至今后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ISO 14000系列标准的提出,是全球环境保护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ISO 14000环境管理标准的产生

1990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出版了《展望未来———高新技术对标准的需求》一书,其中“环境与安全”问题被认为是目前标准化工作最紧迫的四个课题之一。1992年6月,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一百多个国家就长远发展的需要,一致通过了关于国际环境管理纲要,环境保护与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环境的重要课题。1992年ISO/IEC成立了“环境问题特别咨询组(ISO/SAGE)”,同年12月,SAGE向ISO技术委员会建议:制定一个与质量管理体系方法相类似的环境管理体系方法,帮助企业改善环境行为,并消除贸易壁垒,促进贸易发展。

为此,ISO借鉴了其成功推行ISO 9000标准的经验,总结了各国环境管理标准化的成果,尤其是参考了英国环境管理体系标准BS 7750,于1996年底正式颁布了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首批颁布了五项)。作为ISO 14000系列标准基础原型。ISO 14000系列标准颁布以后,立即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并作为本国标准推广实施。ISO 14000被称为是ISO继成功地推出了ISO 9000之后的又一贡献。ISO 14000系列标准的影响和作用将会超过ISO 9000而被载入史册。

二、ISO 14000系列标准简介

(一)ISO/TC 207

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93年6月正式成立了ISO/TC 207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通过制定和实施一套环境管理的国际标准,规范企业和社会团体等所有组织的环境行为,以达到节省资源、减少对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其核心任务是研究制定ISO 14000系列标准中覆盖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环境行为评价、环境标志以及生命周期评估等方面的标准。

目前ISO/TC 207的主席及秘书国是加拿大,已有93个成员国。我国与ISO/TC 207对应的机构是全国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BTS/TC 207),它成立于1995年10月,其方针是“边发展经济边治理环境”,中国的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其主要任务是:负责与ISO/TC 207的联络、跟踪、研究ISO 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结合国内情况,适时地把ISO 14000系列标准转化为我国国家标准并组织实施。

ISO/TC 207在主席和秘书长的领导和协调下开展工作,目前下设5个分技术委员会(SC 1~SC 5),分别承担有关领域内的标准化工作。

(二)ISO 14000系列标准

凡是ISO/TC 207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称为ISO 14000系列或ISO 14000族标准。ISO中央秘书处为TC 207预留了100个标准号,即标准编号为ISO 14001~ISO 14100共101个编号,统称为ISO 14000系列标准。根据ISO/TC 207的分工,各技术委员会负责相应标准的制定工作,其标准号分配如表15-1所示。

表15-1 ISO/TC 207各分技术委员会标准编号分配

ISO 14000系列标准是ISO继ISO 9000系列标准之后推出的又一个管理标准体系(或称战略标准体系)。ISO 14000系列标准是对近年来常用的环境管理技术的总结与提高。这些环境管理技术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反省工业与社会发展的结果,是人们为了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开发的最新管理工具。

(三)已发布实施的标准简介

ISO/TC 207成立以来(截止2005年6月),已制定发布了15项国际标准(包括已废止的3项)和8项其他技术文件,还有7项国际标准或技术文件正在制定中。我国政府已转化情况如表15-2所示。

表15-2 已经正式颁布的ISO 14000系列标准

img298

续 表

注:表中序号﹡3、4、5的标准已废止。

从表15-2可以看到ISO 14000系列中,除了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外,还包括许多其他标准。这些标准针对目前技术上较成熟、应用也较广的环境管理技术(或称环境管理工具),在原则、要求、程序、方法等方面作了规定。这些环境管理技术既可以独立应用,也可以在环境管理体系条件下作为辅助工具发挥作用。

三、有关环境管理的常用术语

(一)环境(environment)

GB/T 24001-ISO 14001中的定义为:“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定义中的“外部存在”,可以“从组织内延伸到全球系统”这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大环境。这就把对环境的理解和重视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因此,“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力量或作用的总和,它不仅包括各种自然要素的结合,还包括人类与自然要素间相互形成的各种生态关系的组合。环境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既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终极物质来源;另一方面,它又承受着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废弃物和各种作用的结果。

(二)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 aspect)

GB/T 24001-ISO 14001中的定义为:“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定义中的“活动”是指环境而言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种过程。所有的环境因素都存在于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环境影响是环境因素的结果,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存在的某些环境因素对环境已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这样的环境因素称之为重要环境因素,组织在建立环境目标时,应优先对这些重要环境因素予以考虑。

(三)环境影响(environmental impact)

GB/T 24001-ISO 14001中的定义为:“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环境影响是由于环境因素产生的,它们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环境影响包括有害的,也包括有益的,而标准主要是针对有害的环境影响。

(四)环境绩效(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GB/T 24001-ISO 14001中的定义为:“组织对其环境因素进行管理所取得的可测量结果。”

环境绩效就是组织对环境进行管理的结果。“可测量”不局限于用仪器设备测量出来的数值,只要能与设定的评价准则进行对照考核即可。

(五)环境管理体系(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GB/T 24001-ISO 14001中的定义为:“组织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用来制定和实施其环境方针,并管理其环境因素。”组织的管理涉及了许多方面的内容,包括质量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风险管理、财务管理等。环境管理体系是一个组织全部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管理体系是用来建立方针和目标,并进而实现这些目标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要素的集合。

(六)环境方针(environmental policy)

GB/T 24001-ISO 14001中的定义为:“由最高管理者就组织的环境绩效正式表述的总体意图和方向。”环境方针为采取措施,以及建立环境目标和环境指标提供了一个框架。

环境方针是组织环境管理的基本承诺,也是组织全部环境管理活动的主导。环境方针是组织总体经营方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与组织的总方针以及并行的其他方针(如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等)应协调。

(七)环境目标(environmental objective)

GB/T 24001-ISO 14001中的定义为:“组织依据其环境方针规定自己所要实现的总体目的。”环境目标是环境方针的具体化。

(八)环境指标(environmental target)

GB/T 24001-ISO 14001中的定义为:“由环境目标产生,或为实现环境目标所须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绩效要求,它们可适用于整个组织或其局部。”环境指标是组织直接要实现的环境绩效。一般说来环境指标是环境目标的细化。

(九)环境管理体系审核(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audit)

GB/T 24001-ISO 14001中的定义为:“客观地获取审核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断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所规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的一个以文件支持的系统化验证过程,包括将这一过程的结果呈报管理者。”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可由组织内部或外部人员来进行,但无论由内部或外部人员进行审核都应保证其审核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独立性。

四、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模式

ISO 14000系列标准自1996年陆续正式颁布以来,作为系统管理组织环境风险、消除绿色贸易壁垒最有效的工具,迅速在全球各个国家得到了广泛的采用和实施。就目前的发展状况看,其发展趋势已超过ISO 9000族标准的初始阶段。

作为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第二套管理体系标准,在总结了ISO 9000标准制定经验的基础上,ISO 14000标准的制定之初就与ISO 9000标准有着较强的兼容性。随着2000年ISO 9000标准的换版,本着与ISO 9000标准兼容的精神,ISO 14001标准的修订工作开始着手进行,并于2004年11月15日颁布了ISO 14001:2004新版标准。标准修改后,总体结构没有大的变化,但对技术性内容的表达更为准确,语言更加简洁、严谨,并在形式上和ISO 9001:2000做到了更好的兼容。

ISO 14001是ISO 14000系列标准的主体标准,它规定了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为ISO 14000系列标准中唯一可供认证的标准,也是这一系列中最重要的标准。它适用于任何类型、规模和处于任何背景条件下的组织。ISO 14001是ISO 14000系列标准中的主题标准,而“环境管理体系”(EMS)又是ISO 14001的主题、核心、灵魂和关键。它规定了自己独特的运行模式,明确了体系的要素即环境方针目标、组织结构、策划、过程、资源、检查和评审等,因此,任何一个企业或组织只要建立一个适合自己企业特点的环境管理体系(EMS),就能达到标准的要求,实现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并能保证持续发展,最终赢得企业形象、企业信誉、企业市场、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要素构成

按ISO 14000系列标准要求建立的环境管理体系由五个一级要素和十七个二级要素组成,如表15-3所示。

表15-3 环境管理体系一、二级因素表

img300

(二)运行模式

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与其他管理的运行模式相似,共同遵守由查理·戴明(ChailesDemiry)提供的管理模式。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EMS)要素运行过程的典型模式如图15-1所示。它展示了一个周而复始、螺旋上升的动态循环过程,体系按照这一模式运行,在不断循环中实现持续改进。由查理·戴明提供的规划(PLAN)、实施(DO)、验证(CHECK)和改进(ACTION)运行模式也称PDCA模式,见图15-2。概括戴明模型,其核心内容是根据管理学的原理,为组织建立一个动态循环的管理过程框架,以持续改进的思想指导组织系统地实现其既定目标。

图15-1 环境管理体系(EMS)模式

环境管理体系除了遵循PDCA模式之外,它还有自身的特点:

(1)着重持续改进。

(2)重视污染预防。

(3)强调最高管理者的承诺和责任。

(4)立足于全员意识,全员承诺,全员参与。

(5)系统化、程序化的管理和必要的文件支持。

(6)和其他的管理体系的兼容与协同作用。

(三)EMS的作用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全球的实施,环境保护正朝着污染预防的方向发展。这要求组织以主动自觉的方式从其管理职能上推动生命周期的环境管理,将环境保护贯穿渗透到组织的基本活动过程中,以促进组织环境表现的持续改进。其作用在于帮助组织:

图15-2 EMS的PDCA模式

(1)识别和控制其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环境因素、环境影响和风险。

(2)发现有效的解决环境问题的机会。

(3)确定适于组织的环境法律、法规要求。

(4)制定环境方针指导组织的环境管理。

(5)建立处理环境事项的优先顺序,以确定环境目标及行动方案。

(6)建立执行程序和支持保障机制,推进环境计划的实施。

(7)监测环境的环境表现,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实施体系的改进。

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将使组织从其管理职能上纳入环境保护的要求,促进组织步入自我约束的环境管理轨道。

五、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及实施

与质量体系审核类型相似,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可分以下三种类型。

(一)第一方审核

为组织内部目的而进行的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审核报告和形式都比第二方或第三方审核简单。

(二)第二方审核

通常是对供应商或分承包商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由需方组织中胜任的人员承担。

(三)第三方审核

通常是以ISO 14001标准的认证为目的的。例如,购买者希望由一个独立组织评价潜在的供应商而不是他自身来进行。第三方审核是由公正的并由权威部门认可的机构来承担。这种审核和评价要求相当严格。

第一方审核通常称为内部审核,第二方和第三方通常称为外部审核。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审核员要求及具体的审核实施过程与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基本相同,均应符合ISO 19011的规定(可见第四章第二节)。

六、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推行状况

199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14000系列标准的颁布,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转化和引用了该标准。我国对ISO 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的实施也非常重视,我国于1996年12月将其转化为国家标准,1997年5月27日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指导委员会,具体指导ISO 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在我国的实施工作。2001年4月,组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成立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统管国家的认证认可工作,我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制度也纳入国家认证认可/合格评定体系的总体框架内。随着我国加入WTO,非关税贸易壁垒之一的环境保护将是我国企业界新的挑战,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寻求认证,以取得通往国际贸易的绿色通行证。经过国家ISO 14000系列标准的主管部门的努力和各机构、各地方有关单位和企业的不懈工作,ISO 14000系列标准的实施工作进展很快,并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积极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并申请认证的企业类型已由单纯生产型企业向生产经营型企业、服务型企业等多种类型企业发展。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已由独立的个别企业的自愿行为向区域、集团认证发展,截至2006年12月31日,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已有69家,颁发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18 979份。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道理已逐渐深入人心。在我国环境保护“十五”规范中将“抓住经济结构调整契机,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积极推进ISO 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和环境标志认证工作”列为“十五”期间我国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结合我国质量体系认证的经验,ISO 14001的贯标认证工作将更健康地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