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对存在问题的分析
总体而言,经济学院学生的素质很高、成绩十分优秀,学习也很刻苦。但是目前经济学院学生在学习方面依然存在着一些方面的不足。根据我们的调查问卷和对经济学院部分领导、老师的访谈,将这些不足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参与灵活性教学的积极性不足
香港大学在宣传自己的教学优势时大力强调其素质教育(quality education),包括“基于问题的”(problem-based)和“以学生为中心的”(student-centered)学习、小组导师制、互动研习班和工作组(workshop)等等。而在复旦大学,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教学与国际化接轨程度的加深,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并将理论转化为实践,不同于以往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多的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加入了更多灵活性的内容,这些内容包括:要求学生研读大量参考文献并作读书笔记,成立学习小组对某一现象或问题进行探讨并进行课程演讲展示(presentation),以实际数据验证经典理论,等等。然而,在对老师的访谈以及对学生的随机采访中我们发现:目前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还比较薄弱。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较少阅读文献
相对于旨在大致介绍经典理论的教科书,文献材料更能够反映某种理论的形成过程与具体内容,对文献的研读非常有利于学生对该理论的深入学习和理解;由于教科书编写的滞后性,往往不可能直接从浅显易懂的教科书中了解那些最前沿的研究成果。文献阅读对于专业深入学习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然而对于大部分同学而言(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教科书外的以研究为目的的文献是在之前的教育中很少有机会能够接触的,很多同学对于文献的理解和解读能力还停留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尤其是对原版文献的阅读更是受到了对语言理解能力的限制,读起来非常吃力。因此,很多同学对待老师关于阅读作为补充教学材料的要求,态度比较消极。例如,世界经济系专业必修课程“外国经济史”,教师要求配合每个专题的讲授,学生必须阅读一篇相关的原版文献,深入研读并完成读书报告。对此,很多学生的态度仅仅就是阅读必须要完成读书报告的某篇文献,对于其他的相关文献则采取粗略浏览或者干脆完全不予理会的态度。对于教师,课程内的要求尚且如此,很难想象大部分的同学会主动搜索其他相关文献进行补充阅读。
“这里的阅读包括三种知识。第一种是技术性的知识,比如要建模就应该掌握建模的知识。第二是通识教育中所讲的文、史、哲、经、管的知识,样样都要懂一些。第三类知识就是专业课知识,这个不应该仅仅是一般性了解,而应该要扩大阅读量。”石磊老师如是说。对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的学生而言,无论是从阅读的深度还是广度而言都应该有着比较高的要求。然而现在由于很多学生在时间安排上的问题,这样的要求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学生缺乏足够的知识储备,不具备足够的专业素养,这样的情况对于老师教学、课堂交流、深入学习等等都非常不利。
2.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不足
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很多老师都会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同学组成学习讨论小组或是组织课堂讨论,旨在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在讨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现在存在的问题是,对于讨论式学习的参与面比较窄,经常是只有少数几个学生热烈讨论,而大部分同学则很少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的局面导致的结果可想而知:讨论的初衷无法得到满足,很大一部分同学仍然没有参与进来,能力的培养问题无从谈起。
3.理论与实践的互化能力不足
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经济学存在的目的就是解释社会经济现象、解决社会经济问题,可以说,经济学是与社会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于学习经济学的学生而言,将理论转化为实际,将实际抽象为理论是一项必备的专业素养。
但是由于之前对于这方面的训练不足,目前经济学院学生将理论与实践互化的能力仍显不足。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老师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将对该能力的培养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去,例如:要求学生通过查询、比对现实统计数据来判断真实情况是否符合某理论模型,并找出符合/不符合的原因。相信通过这样的锻炼,学生会在实际操作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逐渐从开始的无从入手发展到游刃有余。
4.对现有资源利用不充分
这里的“资源”包括:图书馆、阅览室、资料室、老师的课外辅导、网络资源、各类讲座、复旦大学的氛围,等等。可以说,学校提供的学习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从经济学院本身来讲,有一大批一边进行学术研究一边进行本科生教学的优秀老师,几乎每周都有规格非常高的讲座,这些都是直接面对学生的。尤其是讲座,一个半小时的讲座包含了最精华的内容,学生可以了解到社会优秀人物对于最新经济现象、最新研究成果的介绍与解读,从而达到开阔思路的目的。可以说听讲座是获取信息的最有效途径。然而对于资源的利用最终还是取决于学生自主的选择,如果没有充分利用,那么再丰富的资源也无法起到提升自身能力的作用。
5.缺乏研究性精神
在访谈中杨长江老师谈到:“在复旦这样的大学,更重要的应该是学生通过听老师的课,从中得到启发,从而挑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去学,这种自主性的学习是最关键的,这是不可替代的。通过研究,带着问题去学习,你会重新去学习很多东西,你会发现很多以前学过的东西现在需要重新去看待了,这对学习也是一种促进。”但是目前经济学院学生总体上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还不够,仍然局限于传统的“灌输”式学习。
当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参与灵活性教学的积极性不足时,以下两个方面是不能忽视的。
1.学生方面的原因
(1)对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习惯与依赖。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模式都是以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填鸭”模式为主。学生习惯于上课抄笔记、考前背笔记的学习方法。相对于以上所述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的学习方式而言,这是一种最为省力的办法。正因为对这种传统模式的习惯与依赖,很多同学对更为灵活的教学方式不很适应,从而导致了参与的程度不够。而近年来,这种教学方式的弊病已经非常显著:强调训练、练习、记忆和对学习结果的强化导致的是价值不高的学习。在与老师的访谈中我们也发现,对于这种教学模式很多老师都非常不赞同,杨长江老师就认为:这种方式是“不正常”的,学生应该学得深入一点、辛苦一点。
(2)对于一些基础学科掌握不够扎实。不论是文献阅读还是小组或课堂讨论,都需要学生对于基本的经济理论、研究方法等等有比较扎实的功底。一旦基础没有打好,进一步的理论学习就会遇到很大的困难,更不用说需要更为深入、更为专业的学习内容了。因此,加强对基础核心课程的教学与要求至关重要。
(3)对经济学专业缺乏兴趣。根据我们的调查问卷结果,有相当一部分经济学院的学生认为自己与专业的契合度并不十分理想,而兴趣对于学习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对专业兴趣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对于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对于需要占用大量课余时间的教学互动和深入学习更是如此。
2.老师教学方面的原因
(1)部分教师在教学上存在的问题。有些老师上课从来都是从头讲到尾,照本宣科,在教学上缺乏启发性的内容,课后也没有足够的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导致学生学得太轻松。老师的这种态度,某种程度上也容易滋长学生的惰性,同时也无法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正如程大中老师所言:“这实际上害了学生。”
(2)大班化教学存在的缺陷。目前经济学院的师资情况决定了只能进行大班化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显然不利于更加丰富、灵活的教学活动的开展。以世界经济系的国际贸易课为例,老师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但是由于只有一个老师、一个助教,每次讨论只能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对小组讨论内容进行演讲,而具体的小组讨论情况,老师就无法做到及时了解。
(二)在选课方面存在误区
目前经济学院很多学生在选课方面的误区尤其突出地表现为,在选课时倾向于选择比较好“混”、老师给分比较好的课程而非自己真正感兴趣、真正能够从中有较大收获的课程,有的同学甚至会选一些自己明知完全没有兴趣,但是老师给分好的课程。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也可以看出这种情况的存在:有16.9%的学生在回答“如何选择课程”时选择了“根据老师给分”的选项。
从短期而言,这样的行为或许可以用比较少的精力去换取一个比较好的成绩;但是从长期而言,如果不曾从一门课程中真正学习到这一学科的精髓,那么修读该课程就完全是浪费时间,考虑到同样的时间可以学习其他更加有用的东西,这种行为的机会成本就非常昂贵了。如果整个大学四年都以这样的一种倾向来选择课程的话,那么大学期间的收获就会变得非常有限。正如石磊老师所说:“有很多学生感觉到书还蛮好读的,有些课程的学分也还蛮好拿的,结果是四年念下来,很多该学的没有学到。这时会觉得‘我进复旦难道就是要达到这个状态吗?我对它的期望好像要比这个高得多嘛。’”从另一方面说,如果常常是那些教学没有什么特色,但是给分比较好的老师的课程受欢迎程度较高,对那些严格要求学生,花大量精力进行各种教学互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为牢固的老师而言,他们的努力就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他们教学的积极性就会被挫伤,可以说,这是一种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可见,不论是从学生的角度还是老师的角度考虑,这种“绩点至上”的选课方式都存在着很大的危害。
分析以上现象出现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选课中存在的误区与学生学习的动机、对待学习的态度有着直接关联。正是因为有些学生过于看重绩点,认为学习的目的就是获得较高的绩点,从而成为将来寻找工作或者继续深造的砝码,才会导致此种现象的发生。
(三)一些建议
针对以上的问题,结合学生对如何促进学习的需求和建议、在对老师采访中所谈的见解以及其他院校在此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出以下建议。
1.改变学习方法
(1)明确学习的目的。认知理论认为,动机有助于指引注意的方向,影响信息加工的方式。动机主要通过诸如目标设置、自我效能感和结果期待等对学习进行调节。对于学习的目的的理解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高低和学习方法的选择,应当摒弃以给分为导向的学习方式,以培养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为目的,积极、主动地学习专业以及其他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学而有所得。
(2)合理安排时间。学习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投入,任何形式的学习促进方法都成了无本之木。国外大学生每天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完成老师教学要求:阅读文献、进行学术研究和小组讨论,在这一点上我们的学生的差距还比较明显。据了解,学生花在学习上的课余时间所占比例并没有完全达到老师在课程中的要求,高年级同学更是忙着找工作、申请出国、考研等等,学习反而成了副业。
(3)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扩大阅读量和知识面。根据对自身的了解和自我目标的制定,选择最有利于自身学习的资源并加以利用。加深对数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基础课程的掌握程度;主动查阅专业课程的相关文献,了解最新学术动态和社会经济动态;多与老师进行交流沟通;按照自身兴趣选择讲座,从中获取信息,同时还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自己的视野、谈吐和气质。
(4)同学间加强交流,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同学间的相互讨论能够开拓思路,分工合作则能够达到资源共享,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促进学习的方式。同学间的讨论有利于学习氛围的培养,一旦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能够得到提升。讨论还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合作协调能力的培养。
2.改变教学手段
(1)提高课程修读的要求。目前的教学中存在着教师对学生要求太低,导致学生缺乏动力去进行更为深入的学习。在大部分学生习惯于按照老师要求学习的大背景下,教师提高教学要求是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较好办法。老师可以通过推荐一些优秀文献、期刊等锻炼学生阅读的能力,培养自主阅读的习惯;布置理解性而非操作性的作业、习题,以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通过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加深授课内容的难度和考试难度等等。当然,这样的提升必须建立在学生能够接受的范围内。根据行为主义理论学家桑代克和盖茨的理论:课程安排在难易程度上与学习者的能力最符合时,课程与学习者的水平、情绪类型、趣味最相衬时,学习本能和意志品质最活跃。教师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进行适当的引导,从而真正做到不仅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
(2)引入多样化的评分和激励机制。从一定程度上说,传统的考试形式也是导致学生选择“上课抄笔记,考前背笔记”的原因之一。很多课程的评分仅仅依据期末的考试,且考题也是每年变化不大,学生因此找到应付考试的最佳方法。但是这样的死记硬背的结果往往是考完一门忘记一门,学生根本无法从中有所收获。而一旦教师采用多样化的评分机制,如采用考试、论文、小组讨论、课程演讲展示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全面的考评,就会促使学生在该门课程上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从而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也将有所提升。其实,很多同学也赞同这样的教学方法。
3.学院方面进行改革的尝试
(1)课程设置向基础课程倾斜。对于经济学院学生而言,基础课程的掌握直接影响学生整体的专业学习情况。因此应该加大基础课程在学生修读计划中的地位,提高这些课程的教学要求,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基础学科课程的内涵。在程大中老师看来,这些基础课程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高等数学、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国际贸易等。
课程设置合理,尽量避免课程内容重复的现象,设立课程分层制度,使整个课程体系的连续性、完整性得到强化。
(2)尽可能实行个性化教学。个性化教学是近年来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符合社会需求的一种尝试。现在经济学院相当数量的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方式远远不适应人才个性化培养的需要。对此石磊老师作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就好像把所有的饺子都放在一锅里煮,有些饺子煮烂了,有些饺子即使没有烂,也变得不好吃了。哈佛大学可以做到只要有一个学生对某一门课有兴趣,就开这门课,但是限于目前经济学院的师生比条件,不可能做到这一点。虽然无法从大量增加课程来进行个性化教学,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在教学方式的改进上尽量做到这一点,比如,进行分层化教学等等。
综合来看,目前经院学生的学习有比较令人满意的一面,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存在功利主义倾向,自主性、研究性能力不够,相比较国外高校学习的灵活性不够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学习效果最大化,则需要学院、老师和学生长期的共同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