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国际化”的内涵
李岚清1998年在《在世界大学校长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中说:“如果把各国的大学作为一个国际大家庭来看待的话,任何一所大学都是国际大学家庭中的一员,都生活在与国际大学家族的交往、合作之中。”
(一)“国际化”及与其相关的几个概念
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Globalization”意为“全球性的”、“全世界的”,即在世界范围内的活动,如“世界大战”、“环球旅行”等等;“Multinational”意为“多国的”,如“多国组织”;“Internationalize”指“使国际化”,即在某些方面,吸取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宝贵经验,以世界先进水平为目标,力求在某些领域占据世界领先地位的行为和过程。因此,从释义上看,无论是“全球化”还是“多国化”,都缺乏“借鉴他国、取长补短”的含义;而只有“国际化”这个词,能够体现当代大学积极开放,在与国际一流大学交流互补中提升本身竞争力这个意义。在当今世界一体化进程中,国际化已经成为现代大学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二)大学国际化的定义
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的大背景赋予大学国际化更加深刻和丰富的内涵。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学国际化”,就是大学面向世界发展的观点和主张。大学国际化建设的过程,就是将大学的改革与发展置于整个世界中,在广泛吸取精华、借鉴外国先进大学教育经验和科技文化成果的同时,注重对外传播本国大学教育和传统文化的精华,培养能够在国际交流与国际竞争中发挥积极作用的人才。
目前,大学国际化建设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高水平的国际化已经成为一所大学在国际社会中居于领先地位的重要标志。
(三)大学国际化的内涵
大学国际化是一个过程,必须通过其各方面的国际化活动而最终实现大学整体的国际化。从我国大学国际化的经验来看,大学整体的国际化主要依赖于:课程与教学国际化、学校管理国际化与对外交流国际化三个方面。
1.课程与教学国际化
课程与教学是大学的核心内容与中心工作。一所大学之所以被称为大学,就是因为它能够提供社会所需要的课程与教学,以满足公众谋求发展的需要。因此,课程与教学国际化是大学国际化的核心部分。根据西方的课程理论,课程研究包括教学研究,课程理论既研究如何根据社会需要制定课程目标体系,又研究如何通过教学内容与教学实践活动实现课程目标的途径与方式方法。正如丛立新所述,课程论与教学论关系的复杂性来自研究对象的内在联系,两个研究对象在现实中并不是两个单独存在的事物,而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由于我国具有课程论与教学论分开研究的传统,以下将分别论述。
一个大学的课程指该大学实施教育所制定并开设的所有课程。任何大学的课程都不是随意开设的,而是大学历史发展的结果,这种结果决定着一所大学开设课程的能力。一所大学开设课程的能力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其一,大学历史传统与现实发展所形成的学科专业结构;其二,在这种学科专业结构下形成的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
因此,一所大学的课程,围绕该大学学科专业与其师资知识结构,形成了固有的课程结构体系。由于这种课程结构体系是在计划体制下,而且具有其特定的发展历史,所以与具有相同学科专业设置的国外大学相比可能会存在着差距。大学要想实现国际化,就必须着手做两个方面的事情:其一,调整或更新已有的课程体系,使其与国际接轨;其二,改变现有师资的知识结构或引进新的师资,以适应新的课程结构。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过程,因此教学国际化也是课程国际化的必然要求。课程设置与内容的国际化仅是课程国际化的初步工作,课程实施过程的国际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程国际化。课程实施国际化(即教学国际化)包括三个方面:课程实施的环境、课程实施的语言与课程实施的教师。大学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大学在各个层面都能够实现国际对话与交往。课程与教学方面的国际对话与交流不能仅仅表现在课程设置与内容方面,而且表现在实施课程过程之中。国际对话与交往必须首先克服语言障碍问题。面对教学国际化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审视教学过程:其一,教师向学生展示的教学内容(即“显性课程”国际化);其二,教师向学生展示课程内容所使用的语言(辅以其他手段),包括教材、授课的语言(即课程实施方式国际化);其三,教师在展示课程内容的交往方式及其所表现出来的教师的道德、信念、价值取向等(即“隐性课程”国际化)。
大学国际化将国际对话与交流所使用的外语(特别是英语)放到了突出的位置,外语成为实现大学课程与教学国际化必要前提。只有具备了这个前提条件,大学才可以开设全外语课程或双语课程,才可以直接聘请国外教师授课,才可以顺利地大规模接受国外留学生或实行各种形式的合作办学计划。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外语教学不仅仅是基础语言教学,还必须承担大学国际化的艰巨任务。在一所大学中,师生的英语水平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该大学的国际化程度与国际化的潜力;而高水平的大学,能在各个层面实现运用外语(至少是英语),进行教学或与国际学术界的直接对话与交流。实现外语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是实现大学国际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2.学校管理国际化
大学管理有其科学性,这是因为大学之运行有其内在与外在运行机制。遵循机制行事,大学就会繁荣发展;背离规律反其道而行之,大学就得不到发展。由于我国大学多年来运行在计划体制之下,其管理多是“红头文件”的行政式管理模式,或经验与习惯使然。虽然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高等教育体制的转型并不等于观念转变,更不等于科学管理水平的提高。大学管理观念的转变与管理水平的提高尚有待时日。大学管理者必须研究高等教育管理学与当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学习运用市场与价值关系理论,才能在国内外高等教育市场中运作自己的大学,使大学在竞争中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教育服务”作为一个行业已列入服务贸易总协定,从而成为世界教育大市场的一部分。在世界高等教育介入中国高等教育市场的背景下,我国大学面临着巨大挑战,同时也给我国大学带来潜在的发展机遇。作为独立法人实体的大学如何转变观念,践行其自主管理,主动参与竞争,谋求自身国际化发展途径的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大学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中国大学还存在着计划体制残留的种种弊端,又由于大学的国际化进程还刚刚起步,大学的各个层面还没有形成初步的国际交往与对话,大学国际化的突破口与启动方案,都需要学校管理层主动牵线搭桥,制定相关鼓励与激励政策。面对国际化开放的高等教育体制,我国大学管理所面对的是一个开放环境。这种开放环境不仅面向国外,而且面向国内。中国的大学群体参与国际高等教育市场的竞争,与此同时国内大学之间也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相互竞争。开放与竞争的环境要求大学实施开放与竞争式的管理。所谓“开放与竞争式管理”,就是在管理的各个层面形成内外的自由竞争与流动,保持大学与国外机构,大学与国内大学,大学内部各层面之间的自由竞争与流动。“开放与竞争式管理”要求高水平的管理者。开放与竞争的教育市场犹如开放与竞争的经济市场,要求管理者运用经济市场的管理模式管理高等教育市场。
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使大学成为高等教育的实体与主体,政府通过政策与立法等方式实施宏观监督与指导。大学所面临的开放环境与其自主管理权利的提升,必然要求大学管理者更新观念,树立教育国际化与市场化的观念,具备审时度势的能力,学会大学经营之道,盘活大学已有各种资源,顺应市场规律,积极主动地进行大学的市场运作。在探索国际合作办学的途径时,不仅注意将中国学生输送到国外市场,而且要力图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开拓国际留学生市场,增加市场份额,实现教育资本置换。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管理者应该是具有国际化与专业化的管理人员。大学组织者与管理者的素质与水平直接影响着大学的国际化进程。
3.对外交流国际化
国际化最显著的外在特征就是大学与国外大学交往与合作项目的频繁发生,占据了学校日常事务的相当大的比例,外事交往已经成为日常事务的一部分。大学国际化是整体大学的国际化,而整体大学的国际化渗入大学的各个层面。根据我国大学国际化进程的经验来看,大学对外交往的国际化活动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学术研究、合作办学与师资交流。
大学是学术的殿堂,大学学术研究方面的国际交流是大学国际化的重要方面。大学要根据其学术传统、基础与优势,展开跨国学术研究和师资交流。跨国学术研究和师资交流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既可以是短暂的学术会议或专题讨论会,也可以是某个研究课题或领域的合作研究项目。近些年来,一些大学在国际区域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注目的进展。国际区域研究不仅可以为国家制定外交政策提供重要依据,也可以带动学科发展,形成具有国际化的新的课程体系。合作办学,目前也以多种形式在国际上展开。综合所述,大学国际化主要是教育国际化,或高等教育国际化。
(四)大学国际化建设的必要性
1.大学国际化的发展是高等教育自身的要求
现代高等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满足探索真理和发现知识的需要,中世纪大学也是为满足当时经济、政治、文化知识的交流而创办的,自由探讨真理和发现知识一直是它的首要目的。
在人类教育史的发展进程中,高等教育通过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文化教育机构,在世界各国之间展开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而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载体,必然在其发展过程的每个阶段都不断地行使国际化的使命;同时,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研究高深学问的文化教育机构,大学也必须为国家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国际型人才。
2.大学国际化建设顺应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要求
文化和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社会变化而变化的。从孔夫子时代满足于“述而不作”、“师傅带徒弟”式的教育,到工业革命后的“班级授课”法,开展实科教育,培养专门人才;从19世纪德国洪堡提出“科学与科研统一”的办学思想,到20世纪初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提出“大学为社会服务”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观念、教育功能的变化是立足于本国地域上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当前,全球化是世界走向相互依存的历史趋势,在这种形势下,高等教育及其载体现代大学应当顺应这种趋势,实现自身的国际化。
知识经济对大学的依存和需求程度,将极大地加快大学国际化的进程。现代大学的基本动力是满足探索真理和发现知识的需要,而知识的创新和传授来自全人类文明的沉淀,即这种创新和传授早已冲破了民族和国家的局限,大学作为国际知识系统核心,是知识创新和传授的中心。
在现代社会,大学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是经济增长、财富增长的源泉。发达国家充分利用本国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势,大量招收留学生,向外输出教师,形成了国际教育产业,拉动本国经济快速发展;第三世界国家既派人到发达国家去学习,培养他们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学成后为本国服务,也根据发达国家的需求,培训大批低、中级人才(技工)进行劳务输出,赚回大量外汇。国际交往是双向的,作为国际贸易组织的重要成员,中国的对外开放,不仅表现在经济、贸易方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包括文化、教育在内的整个思想观念系统的全面开放。为此,我国大学一方面要培养大批走向国际社会的各类人才,积极传播中国的文化;另一方面,还必须创造新的文化、新的理论、新的知识,为我国经济发展作贡献,在推动经济全球化、促进国际交流中发挥积极作用。
3.大学国际化建设符合科技创新的要求
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的功用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地方,更是人类最新科学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基地,是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从而增强国家综合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源头。
江泽民同志一再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大学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
现代大学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全球最新最尖端的科技成果大多产生和发展于世界一流大学的实验室,这些成果成为大学所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举世瞩目的硅谷诞生在斯坦福大学的所在地,剑桥工业园取得的巨大成功主要借助剑桥大学提供的巨大支持,这些例子都有力地证明,大学是现代知识经济的重要动力源,它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为此,我国大学必须广泛的与世界一流大学进行交流合作,激发高新技术成果的迅速产生,从而提升国家软实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贡献。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本国的综合国力。中国大学的国际化建设,理应体现在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过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