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经济学院教学国际化的探索及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国际化的蓬勃展开
随着中国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以及复旦大学争创国际一流大学目标的实施,在近几年中,经济学院对外交流的人数不断的增加,交流的范围和影响力也不断扩大,而形式上的创新和突破也令人感到欣喜,在整个学校层面上来看,经济学院的国际化程度是相当高的,所获成果也是非常丰硕的。
经济学院的教学国际化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概述:
1.教学合作,包含合作办学、国际课程、英语课程
仅以教学合作项目为例,2006年就有6个短训班项目,7个合作交流讲学项目,6个汇丰论坛项目。经济学院和多所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所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包括加拿大女王大学、墨西哥蒙特雷科技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荷兰格罗宁格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等。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复旦大学—女王大学研究生交流项目MPA短训班,通过该项目,复旦大学与女王大学在政策研究领域建立了长期的互惠合作机制,促进学术交流和文化交流。
2.举办国际和港澳台会议
2006年经济学院一共筹办了6项重要会议,128人次的中方专家和40人次的外国专家与会。会议经费的来源方式,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教育部、外方、学校外办、院系都成为经费的主要渠道。其中,“沪港发展趋势论坛”2006年度上海会议最为引人注目,吸引了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所长杨汝万、中国银行(香港)发展规划部副总经理宋运肇、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系曹景钧、香港上海总会会员金维明等众多的专家学者和相关人士莅临。
3.合作课题
这是近几年来中外合作的一个新尝试,也是国际上相当流行的一种交流手段,在2006年,经济学院共参与了5项国际合作课题,合作对象分别为日本发展经济学研究院、世界银行、联合国世界发展经济学研究院、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和Hosei University,Institute on Aging等。作为中欧合作项目的欧盟服务业市场一体化中的中小企业课题,主要研究欧盟近年来为提高综合经济竞争力对服务业及对中小企业采取的鼓励、促进措施以及取得的成就,是中方和欧方一次重要的合作。
4.师资交流
2006年,经济学院共有67人次老师出访22个国家和地区,目的地遍及四大洲,分别是新加坡、美国、埃及、韩国、日本、墨西哥、德国、柬埔寨、瑞士、泰国、香港、加拿大、法国、芬兰、英国、台湾、荷兰、以色列、瑞典、印度、比利时和越南。交流的目的也不尽相同,讲学有8人次,国际会议有33人次,学术访问有12人次,合作研究有18人次,教师交换有1人次,考察有5人次(见表5-1)。2006年,国际学者参观访问经济学院,其中包括18名教授及院长、处长、校长。前来讲学的有15人,会谈有6人,会谈的主要内容包括合作事宜以及定期举办学术会议,参观访问有5人,1人参加客座教授授证仪式暨经济论坛,1人参加典礼。
表5-1 2006经济学院教师学术交流汇总
5.本科生交流
国外研究型大学对本科生的对外交流给予高度重视,积极鼓励。认为学生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学校,学习不同的课程,亲身体验不同的文化碰撞,是其成长的无价之宝。在2006年,经济学院有74名本科生获得交流的机会,其中62人作为交流学生在11个国家或地区学习,包括美国的加州大学、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拿大女王大学、香港的香港大学和浸会大学、新加坡的国立大学、日本的松山大学、早稻田大学、京都大学、奥地利的萨尔斯堡大学、德国的特里尔大学和杜伊斯堡大学、荷兰的格罗宁格大学、芬兰的赫尔辛基大学和约恩苏大学,以及韩国的延世大学;3人交流考察,目的地为以色列和香港;5人参加各种形式的国际会议,比如,两岸风险管理学术研讨会和胡志明市经济研究所举办的“A Comparative Study of Municipal Finance in Ho Chi Minh city,Shanghai and Jakarta”国际会议;1人参加哈佛大学亚洲商业论坛;1人赴台湾参加第五届海峡两岸知识大赛;1人参与亚太管乐节的演出;1人参加由法兰克福大学举办的Business Master案例分析比赛(见表5-2)。
表5-2 经济学院学生交流形式
6.留学生项目
2006年经济学院通过自主申请和院系推荐共接受了128名留学生(非交流项目),学生的性质分为三类:35人为学位学习,37人为非学位学习,47人为本科学习,9人为研究生学习,主修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等专业。接收海外学生(学生交流项目)人数为20人,校级项目为14人,来自美国、荷兰、日本、俄罗斯、老挝等国,主修经济学、金融专业;院级项目为6人,来自韩国、挪威。
(二)教学国际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国际化的时代里,人们越来越相互依赖。对于大学而言,传统的、以“学术寂寞”为重要特征的学院教育已经被大规模的留学生扩招、高密度的国际学术会议、跨越国界的科学研究、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大学联盟组织所取代。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大学与市场,这些关系都发生了变化。国际化已经渗透了大学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人员交流等各个方面。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整体起步晚,还处于不断探索之中,存在许多的问题。但是,国际化也给经济学院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在与其他发达国家的一流大学共享课程与师资的同时,帮助我们快速提升教学的水准;帮助教师和学生增加国外学习生活的经历,开阔视野;吸引更多的外国留学生,使复旦校园更加多元化等等。挑战伴随着机遇,从经济学院的本身出发,应该针对出现的问题和现有的情况,探索实施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存在的许多亟须解决和落实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措施更好地推进国际化的过程,创建一流的学科,是本课题的研究方向之一。
1.教学国际化
教学国际化是趋势所在,经济学是不断发展的学科,如果闭门造车,就会被世界和时代抛下。在过去的一个世纪,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这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1)教材与授课:中文为主,英文优先还是中西合璧。
从现状来看,经济学院目前使用的教材是以中文为主的。然而,经济学作为一个世界热点的学科,许多最新的成果和理论基本上都是西方世界创造的,用英文写就的,中文教材在编写和出版的滞后性导致了经济学理论的相对落后和相对保守。使用英文原版优秀教材成为部分老师和同学的愿望,但同时也有老师和同学担心,英文教材会面临两难的境地,即不仅没有帮助同学提高英语,反而会影响大家对于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和吸收。
授课语言的争论其实从另一个角度上看,就是教材争论的延续。有老师认为,用中文上课既亲切又能把问题讲透彻;但也有教师反驳道,国际化就是和国际接轨,既然是和国际同步了,那么在语言上也应该使用国际通用的英语。2001年8月28日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第八条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31],首次提出了双语教学方法。令人遗憾的是,双语教学在经济学院前几年的尝试中并不成功,对于双语教学的争议也此起彼伏。双语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具备国际视野、国际合作意识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因此双语教学将在争论中不断扩大其在教学中的分量。
从老师和同学们总的观点看来,经济学院课程的教材应向选用优秀英文原版教材方向发展,这不仅仅有助于和世界一流的研究成果接轨,还可以增强同学们用专业术语和国外交流的能力。至于理解教材精髓存在不足的问题,同学们则大可以在课外,通过图书馆、网络资源等,查看有关的中文资料和文献来帮助解决。
(2)课程设置:多而宽与少而精。
对现有的课表进行分析,不难发现经济学类同学的专业必修课负担还是比较重的。在国外,一般一周只有三至四门的专业课,以便于学生在课后有更多的时间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索。经济学院平均每个专业一学期至少有4门以上(包括4门)的专业必修课,再加上每学期一至两门的专业选修课,每星期的总课时超过25课时,众多的课程只能让学生学到表面的知识,无法真正地吸收消化知识。
课程设置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到方方面面,所以需要周密的调研和谨慎的考虑,如适当地更改和完善金融市场学、投资学原理、中央银行学和货币银行学课程,使同学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梳理。
(3)教学形式:讲授与互动孰轻孰重。
在国外,上课的形式是很灵活的,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相当频繁;而在国内的大学,包括经济学院,教学形式还是以老师讲授为主。虽然近几年来,一直提倡互动式教学,研究性学习,但总体来说,因为学生数量太过庞大,而老师数量过于稀缺,效果显现不出。这其中也反映了我们和国外大学一个很大的差别——如何发挥助教的作用。外国大学的助教往往会为同学们上习题课,带领同学们进行讨论,很好地补充、衔接了老师上课的讲授;而在经济学院,助教的作用仅仅局限在批改作业、监考等方面,助教的数量、质量都成为限制上课形式多样化的瓶颈。
倡导研究性学习,增多课堂讨论的时间,促进学生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钻研,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这是一种学习综合能力的提高。有两种方法可以尝试:一是减少大班教学,实行小班化的教育;二是增加助教的数量和提高助教的教学水平。由助教带领同学们进行讨论和交流,讲授与互动是课堂教学既传授知识又探讨真理的完美结合。
(4)教学内容:夯实基础与实用新颖之惑。
理论与实践是一双孪生儿,也是一对矛盾体,课程内容也是如此。过于理论,会被人评价为与现实脱节,而过于实际,仿佛就是专科教育而非真正的大学教育了。
毫无疑问,重视基本理论的学习,同样必须掌握一些事务和技能。因此在上课时,老师应该多增加一些现实中的例子和数据,尽量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还可以开设教学实验室,财政学专业的同学可以在这里学习税收实务,金融学专业的同学可以在这里知道证券市场的运作,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同学可以在这里学习报关的知识。
(5)考试与评分机制:站在一纸定终身和平时表现的十字路口。
现行的考试和评分体系最为学生诟病,又与学生息息相关。如今,已经有很多的老师选择多元化的考试方法,将期末考试的成绩加上平时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等综合因素来评定等第。然而,这么做的仅仅是小部分的老师,更多的课程是以最后一张期末考试试卷的成绩来计算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这种方式是不合理、不公平,也是不科学的。在国外大学,教师常常是以加权平均的方式来计算最后的成绩,通常都有期中考试、平时的小测验以及随堂讨论作为等第的评定依据。在这方面,我们国际化的程度还是很低的,或者说,我们还处在一个应试的模式中。
2.学术交流
从许多老师的反馈来看,交流对于学术和教学上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复旦大学争创一流大学的脚步,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专家、学者来到我校访问、合作,在这个背景下,学术交流就凸现其价值。
(1)老师的交流:心有余而力不足。
学术交流是国际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经济学院2006年出国交流的老师达到了67人次,相比于其他院系,已经是很不错的。然而,相对于国际化的要求,这个数字还仅仅是杯水车薪。仔细推敲一下名单,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出国人数的分布并不均匀。大部分的老师还是没有走出国门的机会。名额太少,门槛太高,是许多老师未走出国门的重要原因。对外交流时需要老师很高的英语表达水平以及综合能力,在这一点上,大部分的经济学院老师都是可以达到的。因此交流的名额更显宝贵和稀少。
经济学院需要加强和国外大学的联系,把老师送出去进修,形式可以多样化:短期进修、长期进修、暑期合作都是很好的选择。通过交流,老师们看到了世界上自己所研究领域的新动态,因此而萌生了新的思维和想法,这对老师的学术研究是大有裨益的。而且,更值得一提的是,老师在交流过程中看到了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回来后,或多或少地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当中,对提高教学质量也大有好处。
(2)外国教师的交流:曲高和寡、阳春白雪。
在积极“走出去”的同时,还要适当地“引进来”,这是改革开放的经验之谈,也适用于学术上的交流。去年,有不少的专家学者来经济学院讲学,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他们带来的不仅是最新的理论成果,还有新颖独到的思维方式,对我们大有裨益。但遗憾的是,由于时间上的关系,大多数的交流是以讲座为主,在2个小时的讲座中,很难把问题讲述清晰明了使学生充分受益。在国际讲学这个环节,相比于国外大学每年都有大量的访问学者和客座教授,经济学院就大为逊色了。
学术交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有效的切入点:第一,延长外国教师的访问时间,一场讲座带来的东西是有限的,应该透彻地掌握他们的研究方法和动态,以便于我们的研究和教学。第二,合作的形式多元化。鼓励老师和外籍教师共同研究和教学,让东西方的文化在合作交流中碰撞出灵感的火花。第三,把讲座安排在一个恰当的时间,让全学院的老师和同学都有机会聆听大师的声音。特别是对本科生而言,这种讲座是产生兴趣、萌发思路的最好时机。
(3)交流的培训、互动体系:雾里看花。
经济学院关于对外交流的培训、互动体系不是很完善。学院提供的机会少且缺乏有效的制度来保证学术交流的开展和进程。
建立完整、良好的对外交流培训、互动体制,是学术交流工作的基础。正确的培训体系对要出国的老师是很重要的,这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外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同样,我们也要建立起公开的信息体系,将交流回国老师的经验和收获整理成文字,在学院内公开,对那些没有出国的老师来说,无疑也是学习、了解国外动态的好机会。
3.学生交流
和老师交流一样,学生也能从交流的过程中学到很多的东西,也许这不是学术上的一次升华,但绝对是对人生体验的一次更新。开阔视野,学会独立,是他们学到的最多的东西,也是有可能影响他们一生的经历。
(1)机会和名额:金苹果的争夺。
学生交流是衡量一个学校国际化程度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2006年,62名本科生获得了在国外大学学习的机会。从绝对数量上来看,这个数字是很不错的然而将这个数字和经济学院的总人数进行比较,比率不到5%,意味着每100个学生中只有5人能出去交流。在国外的大学中,这个数字大约是20%左右,差距是不言而喻的。从项目的分布上来看,大多数是校际项目,院系级的项目并不多,而在理想的状态下,这两者应该是均衡分布,由此可见,经济学院应该为学生的交流创造更好的条件。
(2)信息渠道:单一低效。
信息渠道的单一和不及时是广大同学抱怨最多的问题。从学校层面上讲,只有外事处网站是发布信息的途径,而在学院内部,没有信息传递的机制,有时在BBS上会有发帖,但往往是临近面试,让众多的同学没有准备的时间和精力。再者,有许多同学并非是BBS上的常客,或者没有定期上外事处网站查看消息的习惯,于是很多时候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关于交流的信息,因此错过了报名。
建立一个及时有效的信息发布平台,收集、整理学校和院系,包括社团有关学生对外交流项目,然后将其发布在一个固定的场所,比如BBS和经济学院的网站上。每个班级也应该有一位同学管理此事,可以在专业课上向广大的同学发布相关信息,双管齐下,相信每一个同学都会及时知道信息,并且做好充分的准备。
(3)考核方式:笔试、面试,哪一个更公正。
对于交流生的考核,很多人都把公正、公平、公开作为标准。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正,只有相对公正。在交流生考核中,一般的做法就是筛选简历然后进行面试,这个做法是比较合理的。但面试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和人为性,面试官对学生的第一印象很容易影响整个面试的走势,所以在国外,虽然也有面试,但只作为一个参考依据,更多的是要依据综合实力排定,包括成绩绩点、学习能力、工作情况、社会工作等诸多的方面。
这方面没有一个固定的范式,所以还需要根据实际报名情况,选择合适的考核方式:笔试、简历、面试三项结合起来,也可以排列组合,选择其中一种或者两种面试方式。由于面试存在较高的主观因素,应该制定严格细致的评分标准,将评委的个人感情降到最低点。
(4)管理机制:符合人性化。
管理机制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不仅仅包括学生出去交流的管理,还应该包含在其回来后创立一个平台,使更多的同学分享交流的经验,这是对外交流体系最薄弱的环节。在现行体制下,学生外出交流仿佛只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在国外遇到了问题和困难,也只能是自行解决,无法和学院沟通。回到学校之后,除了和自己要好的朋友交流所见、所闻、所感之外,也没有更广阔的途径可以和想要出去交流的同学沟通,造成了极大的人力资源上的浪费。
因此,建立学生对外交流管理机制的平台,是国际化进程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首先是在学生出国之前有一些培训,这样出国后遇到问题时,学生就能更好地应对。其次是学生在国外期间,这个平台和学生保持联系,倾听他们的问题,为他们排忧解难。最后是在学生回国后,平台组织一些经验交流会等形式的宣讲,既能帮助同学了解国外的文化,又能为想要出国的同学做经验的推广,对交流传统的传承也有积极的作用。
4.留学生
在复旦校园中,留学生是最神秘的一群人,他们和我们一起上课,而我们却对他们一无所知。他们理应是我们身边的朋友,但我们却很少和他们交流。这就是留学生遭遇的尴尬。随着复旦招收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我们都希望这种尴尬能尽快被打破。
(1)语言:万事第一步。
留学生的语言问题是贯穿于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的,因此格外重要。但令人遗憾的是,经济学院的留学生很少有人能准确熟练地使用中文,达到和同学无障碍交流的程度。即便是英语这样全世界通用的语言,来自非英语国家的留学生,也难以用它来和别人进行交流。可以说,语言问题成为留学生融入大学生活的最大障碍。
(2)学习:我要学还是要我学。
留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成为许多老师对留学生最直观的印象。诚然,按严格的标准,留学生很难通过考试,甚至是补考,即使是按照宽松的标准,留学生还是很难通过考试。老师们认为是留学生不努力的结果,而留学生们则认为是缺乏老师指导的原因,双方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或者说是一个恶性循环。
学习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从一方面讲,需要留学生自身的努力,他们需要尽快摆脱“大学就是玩”的思想,比中国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责无旁贷地帮助他们。作为学生,和留学生的年龄相仿,交流起来更方便一些,应该加强与他们的沟通,特别是学习上的帮助。老师则应该在学习上更照顾一些留学生,留学生如果遇到什么问题的话,认真、耐心地解释。作为学院,则要为留学生和老师之间建构互相认可的渠道,帮助留学生在学习上取得进步,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在周二下午或者其他有空的时间开设学习班,促进他们的学习。
(3)生活:难以融入中国的生活。
由于住宿上的原因,留学生和中国学生的交流和联系显得很微薄。在国外,国际学生和当地的学生是合在一起住的,交流就很频繁,能够学到不同的文化,了解不同的思维方式。然而这种文化撞击产生的火花却很难在中国的校园里出现。
所以将国际学生打乱分到每个寝室是未来的趋势。在目前状况下,我们要通过沙龙、交流会等形式促进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的交流和互动。我们还要充分发挥班级的独特优势,使留学生融入班级文化中,成为班级的一员。
(4)管理体系:创建好互动的平台。
加强留学生的管理是要让他们更好地融入中国文化中,也是他们学习和生活的保证。我们可以通过旅游、讲座等形式让留学生深切地感受中国文化的精深和源远流长;也可以搞一些活动,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他们民族文化、历史的舞台。比如,搞一个国际艺术文化节等,总之,管理不是一种硬性的管理,而是一种人性化的促进体制。
大学面对国际化带来的挑战,大学应该有自己的战略选择。
第一,坚持学术自由,仍然是大学理想的精髓。大学应保持学术上的相对独立,这样才能保持理性精神。在积极参与大学国际化的同时,大学应坚持自身的传统与特色。
第二,在大力发展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应用型学科的同时,继续高度重视基础学科的发展。一流的大学教育,应该寻求通才与专才、理论与实践的平衡,必须重视厚积薄发的基础学科,重视学术的文化价值、思想价值和精神价值,宽厚的基础知识和扎实的基础研究能力是人才的根基。
第三,在弘扬本民族和大学长期积淀的优良传统和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大学应吸收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先进经验和文化精粹,努力成为跨文化交流的“共同体”。我们的大学教育应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