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森林食品研究综述
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1995年出版的《影响非木质林产品国际贸易的贸易限制》一书中,森林食品与其他16类产品构成了非木质森林产品NWEP的大家族,它主要包括坚果(如巴西坚果、松子、欧洲五针松的可食松子)、果实类(如枣、人心果、银杏等)、食用菌(如羊肚菌、块菌、松菇等)、蔬菜类(如竹笋、石芯、棕榈芯)、淀粉类、燕窝、油料等[9-11]。
在国外,森林食品因其是在森林中采集的,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使用化肥或农药,通常被看作是有机食品,被纳入有机食品的范畴。国外对有机食品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初。1908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University of Wisconsin)的F.H.King教授出版了《四千年农民》(Farmers of Forty Centuries)一书,描述了中国2000多年传统农业适用人畜粪肥、秸秆、河泥等有机肥料的经验。1915年英国的微生物学家A.Howar研究证实了施用有机质可以创造良好的真菌活动土壤环境,而过度施用化肥则抑制了真菌的活动,并出版了《农业圣经》一书[12]。
“有机”标签有严格的标准及规则,必须要通过严格的认证。森林食品通过有机食品认证除了必须通过社会认证、有机认证、产品质量认证外,还需要通过国际森林认证。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有31个国家已经颁布并实施有机食品法规、标准。
美国1990年通过了有机食品生产法案和标准,2000年颁布了“国家有机食品计划”,并于2002年10月实施。欧盟于1991年颁布了《关于农产品的有机生产和相关农产品及食品的有关规定》,该法规对有机食品有着明确的法律定义,对欧洲成为世界最大的有机食品市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日本,农林水产省2000年6月发布了有机食品检查和认证标准,于2001年4月开始实施,其规定在日本市场上销售的有机食品必须统一标识“日本有机食品标志”。在国际层面,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于1980年制定了《有机食品生产和加工基本标准》,1996年,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发布了《有机食品生产、加工、标识及销售指南》,对有机作物生产作了具体规定。
森林食品是非木质林产品的一部分,森林认证也适合森林食品。目前世界上有两大森林认证体系:森林管理委员会(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FSC)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Standardization,ISO)[13-15]。以FSC森林认证为例,该森林认证的类型主要有三类:森林经营管理(Forest Management,FM);产销监管链(Chain of Custody,CoC);CoC+FM认证。要使森林食品走向国际市场,与国际接轨,要先认证森林食品来自相应经营管理良好的经济林,使人工林通过森林经营管理认证(FM),森林食品上市时或是新鲜产品或是经过加工的产品,对这类经过加工的产品,在通过FM认证的基础上,进行CoC认证而进入国际市场。世界范围内森林认证发展速度非常快,截止到2009年5月,世界上已有77个国家90710640公顷的森林通过了FSC认证。森林认证在中国也取得了较快发展:中国已有707家企业通过了国际体系森林管理委员会(FSC)的产销监管链(COC)认证,15家森林经营企业通过了森林经营的认证。除了有机认证、森林认证外,还有公平贸易标签(Fair Trade Labelling)。公平贸易标签提倡公平贸易,旨在改善发展中国家贫困生产者的地位。因为这三种认证体系重点不一,而且有各自的认证原则,因此三者之间虽然存在共同点,但几乎没有合作[16-19]。
二、国内森林食品研究综述
2007年国家林业局颁布的国家林业行业标准《森林食品总则》(LY/T 1684—2007)将森林食品定义为:来自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遵循可持续经营原则,符合《森林食品总则》标准要求,具有生态、安全、优质、营养特性,经专门机构认证的可食林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除此以外,国家林业局还颁布了《森林食品质量安全通则》(LY/T 1777—2008)和《森林食品 产地环境通用要求》(LYT1678—2006)两个行业标准。《森林食品 质量安全通则》规定了森林食品的术语和定义、质量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森林食品 产地环境通用要求》规定了森林食品产地的环境空气质量、灌溉水质量和土壤环境质量的各项指标、检测和评价方法。
浙江省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率先提出了有别于“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具备自然和文化属性的食品新概念——“森林食品”的省份,该省在国家林业局的指导下正在按国际规范开展森林食品产地和产品的认证试点,该项研究填补了国际非木质林产品认证的空白。目前已经制定了森林食品系列标准,出台了森林食品基地管理办法,初步构建起森林食品生产的技术支撑框架,但是这一认证还没有在国内和国际推广。
就森林食品开发的意义和发展现状,学者认为:森林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自然资源认识的深入,森林食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回归自然”、“呼唤绿色”是现代人生活的主题,森林食品开发作为21世纪最具生命力的朝阳产业和绿色环保产业,已逐渐成为当今森林资源开发的主流方向,将为我国林业产业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并成为我国林业产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16,17]。
森林食品开发是保障我国粮油安全的重要补充,很好地迎合了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文化,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解决“三农”问题,提高林户收入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森林食品资源的开发利用可归纳为三个层次:一级开发,通过基础性研究摸清现有的森林食品资源,保存、扩大种质资源的数量;二级开发,开发各类森林初级产品和制剂;三级开发,是深层次的产品开发,建立完备的加工体系,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其走上规模化、系列化开发之路,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国森林食品资源开发现状为:一级开发已全面展开;二级开发刚刚起步,初显规模;三级开发有待探索。我国在森林食品资源基地建设、森林食品基础性研究、森林食品食品加工应用方面作出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着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综合加工度低,资源浪费和破坏严重,科学研究基础薄弱等制约森林食品产业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加强森林食品资源的基础性研究,积极开展引种驯化方面的工作,大力发展森林食品精加工、深加工和综合加工等工作,加大扶持力度,增加投入和政策扶持等对策[18-20]。
在森林食品产业发展可行性和必要性研究方面,国内学者主要应用要素禀赋理论、产业集群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SWOT+AHP方法来进行区域发展森林食品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分析,分析森林食品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区域森林食品产业发展战略定位,提出森林食品产业发展对策和措施[21-33]。应用SWOT分析方法从产地资源、品种、数量和质量、竞争力等优势方面;从存在的森林食品认证问题、森林食品面临的开发问题等劣势方面;从初步构建森林食品生产的技术支撑框架、加入WTO后森林食品的质量安全优势和品牌整体竞争优势、天然林保护工程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森林食品的前景广阔等面临的机遇;从“绿色贸易壁垒”、国外环境政策的认识不足的挑战等方面进行研究。
应用“SWOT+AHP”方法对黑龙江森林食品产业发展战略定位进行了研究,指出黑龙江省森林食品产业发展总体上优势和机会要强于劣势和威胁,选择机会型开拓战略,加快产业化发展速度,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抓住国家宏观政策导向这一机遇,在借鉴已有森林食品认证标准的基础上,尽快建立符合黑龙江资源特点的森林食品认证体系,要合理规划森林食品产业布局,扶持龙头企业,整合资源,建设特色产业集群,树立品牌意识,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提出培育森林食品产业集群是森林食品产业的必然选择,因为产业集群可以通过提高生产率,促进产业创新,促进产业竞争来提升产业竞争力的[34]。
更值得一提的是,有学者从消费者行为理论分析了森林食品产业发展潜力,构建森林食品需求模型,通过与一般食品的比较分析,得出了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森林食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正是这些消费观念的变革催生了森林食品产业的发展的结论。这一研究拓展了森林食品产业发展的研究视角,使其更具科学性[35]。
关于森林食品安全问题,学者们认为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森林食品从原料到成品过程中,历经采收和种植、生产加工、储藏运输以及销售等诸多环节,人为因素产生的安全问题已经非常严重,特别是安全性是森林食品的特色标签,与其他食品相比,安全性具有特殊意义[36-38]。
森林食品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缺乏强有力的森林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法律、法规、标准严重滞后,行业协会在监管体系中力量薄弱,监管经费严重不足等方面。并且提出了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的措施: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定与国际接轨的森林食品质量标准,加强从森林到餐桌全过程的有效控制,建立森林食品追溯机制,加大对森林安全关键技术研究的投入,加大监管处罚力度,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能等措施[39-43]。通过完善标准体系来确保森林食品安全,提出要重视森林食品质量安全生产和检验指标、检测方法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制定成标准[44-49]。要将标准转化为生产模式图,指导林户生产,建立科技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林户的标准化推广模式,大力推进林业标准化生产[50,51]。国内研究中针对木本油料、森林蔬菜等各类森林食品开发利用现状的论述也比较丰富,主要也是从木本油料、森林蔬菜的开发利用现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对策和措施作了论述[52,53]。
森林食品的概念是由浙江省在全球率先提出的,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浙江省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森林食品标准体系,在全国首先开展了森林食品认定(证)试点工作。就森林食品产业发展而言,东北走在前列。东北发展森林食品产业具有产地资源优势、品种优势、数量和质量优势,特别是黑龙江省伊春市将森林食品产业打造成地方支柱产业,出台了《黑龙江省伊春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森林食品产业的意见》,森林食品产业集群效益初见端倪[54]。
森林食品认证,是由独立的第三方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对森林食品树林经营和林产品生产销售进行合格评定的活动。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9月,国家林业局出台了《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快推进森林认证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森林认证是发展现代林业的必然要求,是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的重要手段,是加快我国林业国际化进程的战略选择。森林认证工作要遵循政府引导,社会监督;市场驱动,企业自愿;统一管理,分类实施;先行试点,稳步推进的原则。要建立健全国家森林认证标准体系,完善森林认证标准体系,引导认证机构建设,强化认证监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