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遗产保护传统的七大特征
喻学才
(东南大学旅游学系,南京210096)
【摘 要】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传统具有七大特征:①重视精神性遗产;②喜欢完整美;③重视弃旧图新;④重视平时的预防;⑤重视历史信息的完整连续;⑥景因人传;⑦无侈前人,无废后观。
【关键词】中国古代遗产保护;特征
中国古代不仅有自成体系的遗产保护传统,而且有鲜明的遗产保护特征。认识这些特征,也许有助于我们比较东西方文化遗产保护习惯的差异。对于我们国家在现代化城市化浪潮中,如何在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同时,仍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也许不无裨益。
1 对精神性遗产的重视程度超过对物质遗产的重视程度
强调历史信息的保存超过对建筑原物的保存之重视程度。比如,对于儒家的思想,任何一个朝代都会重视。对于有关经典的字句理解的分歧,许多学者愿意用毕生的努力来研究争论。但对于儒家的教学场所,关心的只是这么个设施。前朝修建的,经过战乱,垮掉了,重新修建就是了。历代的地方官,在修复了有关的儒学建筑后,留下的碑记中往往是“作而新之”。他们的思路是“当饰者饰,葺者葺,当创者创,焕然一新”(元郑滁孙《修学记》)。因为他们知道,物质的世界总是不会永久的,而真正能使其千古不朽的只能是精神。在这一点上,儒家和佛教的价值观惊人的相似。中国古代的建筑工程碑记遗产中,这是一种普遍的存在。在教育建筑碑记中,作者关心的是把发扬孔孟儒学的传统继承下去,在宗教建筑碑记中,作者关心的是神道设教的社会功能的实现;在军事建筑碑记中,作者关心的是防御敌人,保境安民的精神的弘扬。最近,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联合实施了为百所重点大学配备《中华再造善本》图书工程活动。中华再造善本工程本身就是我国重视精神遗产的一个鲜明特点。对忧患意识类精神遗产的强调,超过了对物质性遗产的重视。鲁哀公和孔子的一段对话,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当鲁哀公很坦诚地说出他自己“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对外间世界不了解,心里充满忧患意识时,孔子举例开悟他说:“君入庙门,升自阼阶。仰见榱栋,俯见几筵,其器存其人亡。君以此思,哀则哀,将安不至矣。”“君出鲁之四门,以望鲁之四郊,亡国之墟列必有数矣,君以此思,惧则惧,将安不至矣?”最后以“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矣,将安不至矣?”(《新序·杂事四》)在孔子看来,鲁哀公能有这样的忧患意识,能经常的居安思危,居常思变,就是国家的福祉。
中国古代用碑,最初是不刻字的,碑只是贵族落葬时起一种滑轮的穿孔作用。柳宗元说得清楚:“昔者公室,礼得用碑以葬,其后子孙不去,遂铭德行用,图久于世。及秦刻山石,号其功德,亦谓之碑,而其用遂行。自是所在营建者,莫不用焉。”(见《南岳大明寺律和尚碑阴》)也就是说,后来子孙见碑石空着,干脆在上面刻写祖宗功德作备忘录,供后世子孙学习。但古代工程营建,落成后一定刻碑纪事,述说原委以备忘的传统则自秦始皇泰山刻石始。“求当世之士,记其兴造本末,以传永久。”(元李庭《蓝田县东创修玄真观记》,《全元文》卷五四)中国人的不朽观不同于当时的世界他国。在我国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三不朽思想:“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三不朽的境界都是精神方面的追求。汉人五言诗中的“人生非金石,焉能长寿考”等思想。中国古人知道再好的建筑也会在岁月流逝中衰败。他们退而求其次,即通过保存历史信息来延续文化传统。因此,对于是否原封不动地保存建筑物,他们并不看重。他们感兴趣的是,应该修旧起废,把垮掉的古建筑修复起来。让它继续发挥其往日的功能。或者让其作为教学基地,或者让其作为祭祀场所,或者让其作为凭吊胜地。
2 喜欢完整美,不喜欢残缺美
中华民族不喜欢残缺美,喜欢完满美。古代的例子不说,就说新近的。南京弘觉寺塔,杭州的雷峰塔,本来都是老衲形塔。专家持此说,但领导喜欢可观性强的,这样就改成了现在的完美形的样子了。这倒是中西文化的差异。不能想象,古罗马斗兽场、剧场那样的废墟,在中国会原物保存至今。这也许和中华民族内陆文明的影响有关,我们的祖先对于已有的资源总是尽量的利用。比如说,废弃的老房子,其基础砖瓦,总是会加以利用的,使其为今人服务。民间俗语有所谓拆东墙补西墙之说,也是这种民族性格的典型描绘。南北朝时期各国都城建设,一会你拆我的,一会我拆你的。就是典型的例子。
中国古人对宗教等建筑的修建和维修,有几大习惯性思维:①喜欢写记,把新建或重建,或修葺,或新拓,各内容一一写明。重视的是文献保存,供后世人参考的用意。②用字讲究义法。因为中国古人懂春秋笔法。用字很有讲究。比如,“更新往制”,就是说,这次所建是新的规划建设,不是小修小补。若用“葺”,那就是在原有的框架上小修小补。如果用“增治宫室”,很显然是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一些建筑。③审美趣味偏重“完美”。我们有个常用的词汇,一个工程完结时,每每采用“完工”这个词,或“完治”。因此之故,古人的工程记文中常常出现“毁者以举,倾者以易,圮者以完,漫漶者以鲜以洁。”(李钦《修东岳庙记》,《岱史》卷九)这种追求完美光鲜的审美趣味,和当代世界文化遗产公约等国际文献所确定的保护趣味迥异。但它又千真万确是中国特色。
强调“内外焕然一新”。如明李贤《东岳庙记》,见《岱史》卷九。“克底完新”,薛瑄《东岳庙略记》大凡一处建筑,记载的文字往往会依次采用“肇建”(始创)、“修葺”、“修拓”、“复加葺”(任式《会真宫记略》见《岱史》卷九)
对于高山景观建筑,古人由于顾惜物力,提出了特别的主张。如《岱史》作者查志隆就主张:“大抵危崖峻岭之上,材木瓴甓转运最艰,即一砖之费,十倍平地。乃其役夫崎岖,血汗可怜之状,余尝目击焉。而云蒸雾爵,日烈风刚,于患圮又最易。以故,有崇构见称于古而今仅存其名者。余尝谓:岱颠工役,勿务华,务坚固;勿务新创,务时葺旧构;勿待其大倾颓,然后葺之,以致耗材动众。而居守又必有专责焉。是亦节爱之一事云。”(《岱史》卷十一)
3 重视弃旧图新
说好古成癖的中国国民,轻视对古老残破的旧建筑做因陋就简的补葺,而喜欢破旧立新,读者也许难于接受,但事实就是如此。“昔汤之隆也,则夏馆无余迹;武之兴也,则殷台无遗基;周之亡也,则伊洛无只椽;秦之灭也,则阿房无尺梠。汉道衰则建章撤,灵帝崩则量宫燔。”(曹植《毁鄄城故殿令》,见《文馆词林》卷六九五)曹植是三国时期的人,他只能看到过去的例子。在他身后,类似的情况还很多,诸如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洛阳,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古都建筑物被军阀们拆东墙补西墙的拆毁殆尽,如:天平初北齐迁往邺都就是通过拆毁原来的洛阳旧都来改建新都的。当时运输旧都建材的船只几乎把黄河的河面都塞满了:“南京宫殿,毁彻送都,连筏竟河,首尾大至。”这是当时的右仆射高隆之向皇帝推荐一个叫张熠的奏折中描述的情景(《魏书·张熠传》)。北魏时期,洛阳又获空前的繁荣,但北魏亡国后,洛阳很快又“城阙为墟”了(大象元年《修复洛都诏》,见《周书·宣帝纪》)。这是北方的情况。南朝的陈王朝之首都积累六朝建筑的精华,然而韩擒虎的大军一进南京,就秉承隋文帝的旨意,把南朝陈王朝的首都进行了最彻底的拆毁,地面上没有任何建筑构件存在,甚至连六朝宫殿区的地下也要挖地三尺,不留一物。元人破宋,用杨琏真珈之言,将“故宋宫殿郊庙悉毁为寺”。
再举几个在近现代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为例。第一个想说说梁启超,他在《变法通议》中讲到变法的必要性时,曾经打过一个比方,谈到人们应该如何对待危旧的老房子的态度。他说:“今有巨厦,更历千岁,瓦墁毁坏,榱栋崩折,非不枵然大也,风雨猝集,则倾圮必矣。而室中之人,犹然酣嘻鼾卧,漠然无所闻见;或则睹其危险,唯知痛哭,束手待毙,不思拯救。又其上者,补苴隙漏,弥缝蚁穴,苟安时日,以觎有功。此三人者,用心不同,飘摇一至,同归死亡。善居室者,去其废坏,廓清而更张之,鸠工庀材,以新厥构。图始虽艰苦,及其成也,轮焉奂焉,高枕无忧也。唯国亦然。由前之说无不亡,由后之说无不强。”(见《饮冰室合集》文集卷一)第二个人是清代的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在1847年夏日训谕大臣张集馨时,鼓励他到任后要整顿吏治,他打比方说:“汝此去,诸事整顿,我亦说不了许多。譬如人家一所大房子,年深月久,不是东边倒塌,即是西边剥落,住房人随时粘补修理,自然一律整齐,若听任破坏,必至要动大工。此语虽小,可以喻大。即曲突徙薪之论也,汝当思之。”(《道咸宦海见闻录》卷一)道光强调平时“随时粘补修理”、破坏后则“要动大工”。古往今来的中国人都是在《周易》熏陶下长大的。周易强调革故鼎新,强调变革。梁启超的观点,道光的观点,都可看出周易的深层影响。
4 重视平时的预防
《汉书·霍光传》中有个故事,说有个人从人家厨房经过,发现那家人的烟囱是直的,灶门口有大堆的干柴,便建议主人把烟囱口拐个弯,以防风力倒灌;把灶前的积薪搬走,以免引起火灾。主人默然不应。后果然因此失火,但幸得邻里及时帮忙,火灾被控制住了。主人这时杀牛置酒,感谢邻居。按救火努力的程度,论功序座。而把那个建议他“曲突徙薪”的客人忘在九霄云外。有人说公道话了:假使当初就听了客人的话,就不会有后面失火的事。你现在把有大功的客人忘在一边,把那些被烟熏火燎的救火邻居尊为上客,于理不通啊。主人这才意识到自己错了,把那个提建议的客人请来,尊为上客。
这个故事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主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民族。安全防火是这样,疾病预防也是这样,对于遗产保护更应是这样。我们历史上有那么多的金石学家,搜尽岩石拓片记录,把散布在野外的大量历代金石遗产记录整理,作为民族遗产代代传承。也是抢在金石损害,信息失落前动手。同样体现了预防为重的民族心里特点。
5 主张建筑历史信息的完整连续
中国古代建筑遗产保护的一个传统,就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所谓破旧立新是也。这和社会生活中人之道德境界需要不断的完善修养一样。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在《新修滕王阁记》中记载当时所谓新修的滕王阁只不过“栋楹梁桷板槛之腐黑挠折者,盖瓦级砖之破缺者,赤白之漫漶不鲜者,治之则已。无侈前人,无废后观。”这“无侈前人,无废后观”八个字就是重视历史信息完整性的最简洁表述。对这个问题,前人说的最明白的是金正大年间进士段成己(1199—1279),他在《河津县儒学记》中说过:“为学之理具于缮修之中,而人不至察也……庙学之地,初非不美也。一废于兵,樵苏入焉,牛羊牧焉,鸟兽之道交践于其中,其不为秽处者几稀矣。剃而戋之,培而第之,一日草束尽而百堵兴,庙貌焕然,观者起敬,何则?新之而已矣。人之性,初非不善也。一蔽于私,利欲桎焉,吝骄猾焉,虫贼之害交食于其中,其为禽兽不远矣。反而求之,养而存之,一日己私克而天理明,德宇廓然,见在咸仰,何则?修之而已矣。修之如何?非忠信无以立德,非刚健无以任重,必有立德之基,任重之实,而问学辞章以发之,斯可以成身矣。亦犹基址既固,栋宇既安,而黝垩丹漆以饰之,斯可以成室矣。”(见《全元文》卷五九,第216页)重视历史信息完整性和连续性保存,在中国古人眼里,并不等于完全按照原来的尺度规格修旧如旧,稍有增拓,并不影响该建筑历史信息的完整性。仍以前所举滕王阁为例。在韩愈写记后不久的唐大中年间,滕王阁因为火灾而片瓦无存,江西观察使新之,韦悫作《重建滕王阁记》。该次重修工程虽仍在原址,但规模有所扩大:“今按旧阁基址,南北阔八丈,今增九丈二尺;其峻修北上际达阁板高一丈二尺,今增至一丈四尺;阁板上旧长一丈,今增至一丈三尺。中柱北上耸于屋脊长二丈四尺,今增至三丈三尺;旧正阁通龟首东西六间,长七丈五尺,今增至七间,共长八丈六尺,阔二丈五尺。”其实,古人这样准确地记下新增的各个维度的尺寸,难道不是对历史信息的重视吗?
中国传统哲学重视天人合一,重视历史传统的连续性和过程的完整性。
在我国北魏时期,洛阳的佛教建筑曾经盛极一时。最著者有永宁寺及其塔。当时“王侯贵臣,弃象马如脱履,庶士豪家,舍资财若遗迹。于是招提栉比,宝塔骈罗,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但经过永熙之难后,洛阳的佛教建筑一片破败。武定五年,杨衒之出差路过,只见“城郭崩摧,宫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墟。墙被蒿艾,巷罗荆棘。野兽穴于荒阶,山鸟巢于庭树。游儿牧竖,踟蹰于九逵,农夫耕老,艺树于双阙。”作为京师一千多座寺庙的见证人,他“恐后世无传”,因此写下了著名的《洛阳伽蓝记》(见扬衒之《洛阳伽蓝记·序》)。由此可见,中国古人对建筑所象征的文化传统,对建筑所负载的历史信息,往往特别重视。
中国国民喜欢完整。即以戏剧论,大都不喜欢没有好结果的悲剧,而喜欢大团圆的结局。此理于建筑遗产保护亦通。白居易集卷三十八有《大巧若拙赋》,强调“物全”,强调“功倍”,主张“动而有度,举必合规。”即符合自然本性,反对人工雕琢,如:“为栋者,资其自天之端;为轮者,取其因地之屈。”
求全、延续、维持世道之一例:岱史作者查志隆为了编辑岱史这本书,遍访遗迹。后来按图找到御香亭右的环咏亭旧址,发现那处名胜系宋代名人游泰山的诗词书法碑刻。但年久倾圮。“四面墙垣石刻依然尚在,只废缺一隅。”“尘埃满壁,未易分披;污秽蕴崇,不堪举趾。”面对这样一处古代文化的废墟,查志隆是怎样想的呢?他首先想到的今人对于前贤遗迹保护的使命感。其次是这些宋代名贤的遗迹不能湮没无闻,应该加以表彰。再次,他想到的是只坏了一隅,工程量不大,所费不多。“其一隅已废,缺者即将国朝名贤题咏补入而缮完之。则岂唯更新先宋诸名贤遗迹,而益彰国朝人文之盛。岂唯增光岱岳相为终始,而于所谓磨砺人才,维持世道者未必不借此兴起也。”(见《查志隆表彰韩范欧阳诸名贤遗迹议》,《岱史》卷十一)
6 景因人传的传统
周代的召公,为古代大圣贤。他的为民谋福利的勤劳国事的精神,深为国人所敬仰。《诗经·召南》中有“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思其人,爱其树。这种民风后来逐步形成地方百姓自发保护他们的贤太守的传统。
7 “无侈前人,无废后观”的修缮观
中国古人重视的是古建筑所蕴涵的历史信息的价值。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在奉命撰写《新修滕王阁记》时,首先考虑的是该建筑的景观美学价值,其次,感兴趣的是“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他的意见,颇能代表中国传统的价值观。
古代纪念性建筑对所处地域的历史信息真实性保护超过了对建筑本身的历史信息真实性的重视。换言之,古人对人对地对事的信息保护的重视程度,超过了对建筑本身的信息保护。
参考文献
1 (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 (清)董诰纂.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
3 李修生.全元文.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4 康华,职相新.标点本二十五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5 历代笔记史料丛刊,中华书局版,方勺.1997.12
6 《关中胜迹志》、《岱史》等全国各地名胜志书
7 阎文儒.中国考古学史.南宁:广西大学出版社,2004
8 喻学才.中国旅游文化传统.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
9 喻学才.论有争议历史人物遗迹开发.旅游学刊,1996(3)
10 喻学才.中国旅游名胜诗话.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Seven Characters of the Chinese Ancient Culture Heritage Preservation
YUXue-cai
(Department of Tourism,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 210096)
Abstract Seven characters of the Chinese ancient culture heritage preservation:①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intangible heritage.②Prefer cultural integrity.③Make new ones instead of those can not be preserved any more.④Think highly of the importance of daily maintenance.⑤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integrity and continuity of the historical message.⑥The existence of the scenery relies on the spread of its cultural and folklore content.⑦Maintain the original condition of the heritage and keep it away from being extinction.
Key Words Chinese ancient culture heritage preservation;characters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