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保护年俗文化,促进旅游发展

保护年俗文化,促进旅游发展

时间:2023-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保护年俗文化,促进旅游发展范毓周最近一个时期,我国传统年俗文化的保护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不少学者从各个角度探讨了年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发表了许多重要的看法和意见,这对于我们全面认识年俗文化保护问题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值得庆幸的是围绕春节节庆的年俗文化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今天我们仍然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护中国传统的年俗文化。

保护年俗文化,促进旅游发展

范毓周

(南京大学历史系,南京210018)

最近一个时期,我国传统年俗文化的保护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不少学者从各个角度探讨了年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发表了许多重要的看法和意见,这对于我们全面认识年俗文化保护问题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为了有助于问题的深入讨论,本文拟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仅就保护年俗文化及其对于促进旅游发展的价值和意义略谈几点看法。

1 年俗文化是中国数千年来积淀下来的民俗文化精髓

年俗文化是指春节前后中国数千年来传统生活方式中常见的各种拜祭和祝贺等喜庆活动积淀下来的民俗文化。

春节原称“元旦”,中国历代都将正月初一定为一年的开端,故元旦又称新年。辛亥革命后为推行公历,始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原来的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因而春节就是农历的新年(1)。目前中国除汉族以春节为新年外,至少还有满族、朝鲜族、蒙古族、赫哲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土族、裕固族、锡伯族、普米族、羌族、彝族、白族、哈尼族、傈僳族、纳西族、景颇族、阿昌族、怒族、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壮族、瑶族、京族、黎族、畲族等38个少数民族也以春节为新年。另外,回族、东乡族、土家族、毛南族、佤族、仫佬族、傣族和柯尔克孜族等8个少数民族中的部分群众也以春节为新年。此外,海外的华侨和华裔也都把春节视为他们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日本、朝鲜、韩国等周边国家也以春节为最重要的节日。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春节无疑已是中国大多数民族的共同新年,是中华民族最盛大的节日,围绕春节展开的年俗文化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中国传统的年俗文化是自腊月初八的“腊八”起直至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止,前后绵延一个多月,其中既有辞旧岁的民俗活动,又有迎新春的民俗活动。其内容之丰富,文化氛围之厚重是其他任何节日的民俗文化所无法比拟的。

围绕春节展开的年俗文化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传承历史。早在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后期甲骨文中,就已有了“年”、“岁”等字,并有了在正月举行登尝之礼的记载(2)。后来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丰富,年俗文化不断丰富,逐步形成了以腊八驱疫吃粥、腊月二十三扫尘祭灶、年前置办年货、剪贴窗花、张贴春联、年画,除夕敬祭祖先、吃年夜饭、守岁,正月初一燃放爆竹、互相拜年、送压岁钱,正月初五迎财神、正月十五元宵灯会、点旺火、舞龙灯、踩高跷、玩旱船、舞狮子和扭秧歌等民俗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年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活动的节庆氛围之浓厚、内容之丰富多彩和延续时间之久,都是其他节庆活动所远远不能媲美的。它们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福、禄、寿、禧、财的朴素追求和对社会人伦关系的高度重视。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春节前后这些年俗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重要基础。我们甚至可以说,年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具体体现,是中国文化传统的生命和灵魂。

2 保护年俗文化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近代以来由于西方文化的播扬和不断冲击,中国传统的年俗文化正在现代生活中日渐淡化和退缩。我们一旦远离了这些活生生的年俗文化,也就丢失了中国数千年的文化传统。因而,如何有效地保护我们的年俗文化,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

年俗文化中包含有我国多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形式,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曾明确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它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明的结晶,是联结民族感情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也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必须加以很好的保护和利用。”值得庆幸的是围绕春节节庆的年俗文化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06年春节期间在我们组织的“中国黄河黄土高原·孟门年俗文化节”上,我曾在我们所起草的《保护中国传统年节民俗文化孟门宣言》中明确指出(3),要有效地保护中国传统年俗文化,必须“大力加强对传统年节民俗中文化观念和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使年节民俗中传统的社火、秧歌、花会、庙会、花灯、剪纸、面花、玩具、年画、春联、说唱、竞技、礼仪等表现形式得以充分的保护与传承,以此民族传统的文化意识和民族精神,维系中华民族的文化稳定性与民族凝聚力。”同时要“大力加强对传统年节民俗文化的调查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广泛发动各地的文化工作者和旅游工作者,进行当地传统年节民俗文化的调查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广泛发动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在大中小学幼儿园和业余教育中,进行传统年节民俗文化的普及教育工作。广泛发动全国的影视、报刊、网络、出版部门,大力加强对年节民俗文化的宣传教育工作,务使广大群众特别是城市青少年儿童认识到传统年节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和重要价值,提高全民的文化自觉,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使优秀的传统年俗文化得到良好的传承和健康的发展。”并且还要“大力加强对传统年节假日的立法工作,重新调整公众假日,建议除夕放假,使传统年节的传承活动有一个合理的假日文化空间。大力加强政府部门对传统年节的重视,倡导和组织好各地大型传统年节民俗活动。在此基础上,国家文化部门应尽快启动春节申遗工程,组织专家调查、整理、研究春节年俗文化,使几千年的传统年节民俗文化在我们时代更加发扬光大,并通过世界各地华人同胞的活动,使这一中华文化之花的淳美馨香传遍全世界。”今天我们仍然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护中国传统的年俗文化。

3 保护年俗文化与发展旅游应当互促双赢

应当指出的是,今天我们还应看到,年俗文化是几千年来汉族和其他38个兄弟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明的结晶,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旅游事业的重要文化资源。旅游事业如能深度地开发利用年俗文化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年俗文化如与旅游事业有机地结合,可以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年俗文化保护与旅游事业发展的互促共赢,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构建和谐社会均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现代社会的经济构成,已从传统的以工业生产为主的模式逐步转变为多元构成的新经济形态。其中,以旅游事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和新兴的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世界旅游协会预测,旅游业每年正以4%的速度递增,即将成为全球经济中最大的产业;而到2020年后,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大国,每年至少有13亿的游客。在今后的国民经济发展中,旅游业的前景不仅越来越好,而且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成为举足轻重的产业部门。年俗文化在这个举足轻重的产业部门不仅可以构成它们的重要产业基础,也能成为保障它们持续发展的新的重要资源、动力和源泉。

旅游事业主要建立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基础之上。其中,人文景观无论从构成旅游卖点,还是从保持持续强劲吸引力来讲,都是自然景观所无法比拟和抗衡的。随着旅游逐步从走马观花式的观赏旅游过渡到体验、品味和参与型旅游,文化旅游正在成为城市旅游的主体。而文化旅游的主要内容就是寻觅城市的民俗文化的发展踪迹。同时,作为旅游附属产业的旅游纪念品和地方风味特产的设计和制作,也同样要以特有的民俗文化为其依据和资源。年俗文化实际上是民俗文化的精髓和主体,许多民俗文化大都源于年俗文化或与年俗文化具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年俗文化无疑是开发旅游市场和产品的重要资源和宝藏,旅游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年俗文化提供更为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同时也需要年俗文化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实际上,年俗文化保护与合理利用和旅游经济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凡是哪个地方年俗文化保护与合理利用得好,年俗活动丰富多彩,热闹红火,年味浓厚,吸引旅游的民众就会很多,旅游业就会兴旺发达。

同样,旅游事业的发展也为年俗文化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了更好的氛围和机遇。在年俗文化保护和利用与旅游发展问题上,完全可以做到互促双赢的理想结果。实际上,包括南京在内的不少地方旅游主管部门,近年来在以旅游促进年俗保护和合理利用方面,已经作了大量的尝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例如南京市旅游局近年连续举办各种春节灯会、年俗活动和一年一度以迎春赏梅传统年俗为主题的国际梅花节,不仅开拓了旅游淡季的崭新市场,促进了当地的旅游经济的迅猛发展,而且引导人们在大的年俗活动中回味年俗文化、感受年俗文化、认同年俗文化和重视年俗文化,使传统的年俗文化得到全社会的回归和传承,年俗文化在这种回归和发展中得到前所未有的保护和发展,应当说是很成功的例证。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渴望过年,渴望通过旅游体验传统年俗文化,并从丰富的年俗文化活动中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事实说明,凡是重视传统年俗文化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积极利用年俗活动开发旅游市场的地方,不仅有力推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且年俗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相反,一些地方忽视年俗文化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或破坏性开发的“伪年俗”活动,不仅会使当地的年俗文化遭受不应有的损失,也使当地的旅游市场遭受到人为的制约,得不到发展的机遇。因此,我们认为,各级旅游主管部门都应积极倡导和参与组织好各地的大型传统年俗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传统年俗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充分发掘和利用现有年俗文化资源,不断开拓旅游产品空间,在合理的利用和开发中推动年俗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促进旅游事业进一步发展。

我们深信,在当前形势下,只要各级政府充分重视年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旅游部门合理利用和有效组织、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年俗文化活动,中国传统的年俗文化一定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有效的保护和进一步发展,并能得到合理的利用,成为旅游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通过这种良性发展,我们一定可以创造出年俗文化保护和旅游经济发展互促双赢的理想局面。

【注释】

(1)伍野春,阮荣.民国时期的移风易俗.民俗研究,2002(2)

(2)殷墟甲骨文中已有多种“求年”、“受年”的卜辞,可知“年”即《说文解字》所谓“年,谷熟也。”至于“岁”则是等同于今天“年”的概念,是一个计时的大单位。卜辞中多有“今岁受年”、“来岁受年”和“二岁”、“三岁”等例,可知当时已有以“岁”为“年”的用法。又卜辞中有“月一正曰食麦……”(《甲骨文合集》24440)的记载,研究者普遍认为,“月一正”即“正月”,“食麦”为登尝麦子之礼,与《礼记·月令》所记“孟春之月食麦与羊”适相吻合。

(3)保护中国传统年节民俗文化孟门宣言.东西方民俗艺术,2006(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