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茶具的发展概况

茶具的发展概况

时间:2023-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茶具的发展概况(一)茶具的发展演变1.茶具与食具通用数千年前,人们虽然已经发现茶叶并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但是有关茶具的形制语焉不详,很难断定当时的茶具是否为专用茶具。②金银茶具的崇尚。金银茶具一方面反映了唐代皇室饮茶的奢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唐代茶文化的阶段性。发生这一重大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饮茶方式的改变。②紫砂茶具的兴起。

一、茶具的发展概况

(一)茶具的发展演变

1.茶具与食具通用

数千年前,人们虽然已经发现茶叶并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但是从有关资料显示,茶叶最初只是被人们用于药用和食用,在相当长的时期里,茶叶并未成为人们专用的饮料,当然也就没有专门的茶具出现,而是与食具、酒具通用。有关茶具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汉代。西汉辞赋家王褒《僮约》中有“烹荼尽具”之说。荼是对中国茶叶的古称,“烹荼尽具”是指烹茶前要将各种用具洗净备用,这是我国最早提到的有关茶具的史料。但是有关茶具的形制语焉不详,很难断定当时的茶具是否为专用茶具。晋代卢琳著有《四王纪事》,记述了晋惠王遇难逃亡(公元300年,八王之乱)后返回洛阳时,有侍从“持瓦盂承茶,夜幕上之,至尊饮以为佳”。文中的“瓦盂”为食碗,可见当时茶具与食具是通用的。此外晋朝杜育在《荈赋》中也有关于茶具的明确记载:“器择陶拣,出自东隅”,“酌之以匏,取式刘公”。其中的“陶器”和舀水用的“匏”都是当时人们广泛使用的食具和酒具。所以隋唐以前食具和茶具的区分并不十分严格,有很长一段时间是两者共用的。从秦汉到唐代,随着饮茶区域和习俗的传播扩大,人们对茶叶功能认识的提高,再加上陶器得到很大的发展,并出现了精美的瓷器制作,因而茶具也逐渐考究和精巧起来。

2.茶具的专用化、细分化

随着茶叶的广泛种植和茶事活动的逐渐增多,茶逐渐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专门饮料,饮茶方式开始不断发生变革,对饮茶用具也产生了特殊的需求,从而引起了茶器具由通用化到专用化的改变。茶具的专用化、细分化具体表现为:

(1)唐代茶具形制完备 唐时,为与煎茶的过程相适应,终于诞生了专用的、功能细化的茶器具。陆羽在《茶经》中将其归纳为24件,既有用于碾茶、泡茶、饮茶的用具,也有便于收藏茶器具的精巧的小橱子。唐代茶器具的材质主要有瓷器和金银器具两种,反映了唐朝不同层次的饮茶文化。

①瓷器茶具的兴起。唐朝中叶,茶叶消费日益增多,各地瓷窑竞相烧制茶具。唐宋盛行陶瓷茶具,主要是因为陶瓷茶具相对金玉来说,价格更便宜,煮水性能好,而且陶瓷茶具盛茶又能保持香气,所以容易推广,深受大众喜爱。这种从金属茶具到陶瓷茶具的变化,也从侧面反映出唐宋以来人们文化观、价值观以及对生活用品实用性的取向有了转折性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这是唐宋文化进步的象征。

②金银茶具的崇尚。1987年5月,我国考古学家在陕西法门寺地宫中发掘出一套晚唐时期僖宗皇帝的银质鎏金茶具,计11种12件。这批茶具是于公元874年封存在地宫中,用于供奉释迦牟尼真身佛骨,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了。这是至今见到的最高级的古茶具实物,堪称国宝。金银茶具一方面反映了唐代皇室饮茶的奢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唐代茶文化的阶段性。唐代茶饮是从山林寺院、皇宫富邸逐渐普及到民间成为“比屋之饮”的,其发展是有明显的阶段性的。有的学者认为,从金银茶具的考证探索,唐代存在着两种茶文化现象:一种是以文人、僧侣为主体的民间茶文化;一种是以皇室为主体的宫廷茶文化。这两种茶文化精神内涵是有所区别的:前者崇尚自然、俭朴,而后者崇尚奢华、繁缛。但两种茶文化共同体现了“和”、“敬”精神,这无疑是正确的。

(2)宋代“斗茶”推动茶器具改进 虽然宋代的茶类及制法基本上与唐代相似,但是宋代的制茶工艺更加精细,品质更加精良,外形也越发小巧玲珑、图文并茂。这一时期茶事最大的变化莫过于从皇室到文人雅士,皆以“斗茶”为乐,并由此推动了茶器具的改进。

①煮水用具的改变。唐代那种用于煮水的釜(形似大锅)不适合“斗茶”活动,所以宋代煮水器具很少使用,改用铫、瓶之类代替。铫,俗称吊子(今北方农村尚有这种陶或铜制的煮水器,亦称吊子),大多鼓腹细颈,单柄长嘴,嘴呈抛物线状,便于注水时控制自如,一般在盏内调制茶膏,然后再以沸水“点茶”。茶铫、茶瓶的使用,使茶事活动更加方便,以致宋代出现了一类专门提着茶瓶在邻里街场内点送茶水的“提瓶人”。

②饮茶用具改碗为盏。宋代饮茶多用茶盏,虽然从外形上来说也属于一种敞口小底厚壁的小碗。但与唐代不同的是,唐代茶碗是以青色为上,宋代则是以通体施黑釉的“建盏”为上。因为唐代饼茶在煎煮之后茶汤呈淡褐红色,以青瓷衬之,茶汤明亮。而宋代茶汤均以色白为佳,同时要求盏壁无水痕(不“咬盏”)。而黑釉盏最能衬托茶色,所以备受茶人青睐。建盏产于建州(今福建建瓯),因其色呈黑紫,又名乌泥建、黑建、紫建。建盏流行于宋代,其基本原因是为“斗茶”所需。斗茶时,茶汤呈白色,汤花更是色泽纯白,与乌黑的建盏相配,黑白分明,便于看出水痕,区分茶质优劣。盏壁较厚,宜于保持茶汤的温度。这些都是建盏的实用效能。

(3)明清茶具的改革创新 明清品茶艺术越来越精,对泡茶、观色、酌盏、烫壶更有讲究,要达到这样高的要求,茶具也必然要改革创新。与唐宋茶具相比,明清茶具无论是在形制、组合上还是在功能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具体表现为:

①茶盏的白色崇尚。明代开始,对茶盏色泽的要求又出现一大转变,那就是对白色茶盏的偏好。明人屠隆《考槃余事》称“质厚难冷,莹白如玉,可试茶色,最为要用”;许次纾在《茶疏》中认为:“其在今日,纯白为佳。”发生这一重大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饮茶方式的改变。明代,明太祖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团,倡导散茶,人们普遍饮用的是与现代炒青绿茶相似的芽茶。与散茶的普及相联系,茶的品饮方法也由煮饮改为冲泡(直至今日,饮茶之法仍沿袭明人所开的格局)。绿色的茶汤以白瓷衬之,更显得清新雅致,赏心悦目。这就不难理解明清时代的青花、斗彩、粉彩茶具为何均以白色为主调了。到了后来,白瓷发展至“薄如纸,明如镜,白如玉,声如磬”的程度,成为十分精美的艺术品。

②紫砂茶具的兴起。明清茶具,最为后人所称道的,除了白瓷就是江苏宜兴的紫砂陶壶、陶盏的创制和普及了。据《长物志》载:“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热汤气。”说到宜兴砂壶几乎无人不知,而宜兴砂壶正是明朝始有名声。据史料记载,明朝宜兴有一位名叫龚春(又名供春)的陶工是使宜兴砂壶享誉的第一人。《阳羡名陶录》记载:“供春,吴颐山家僮也。”吴颐山是一位读书人,在金沙寺中读书,供春在家事之余,常帮寺中老僧用陶土搏坯,制作紫砂壶。结果做出的紫砂壶不仅盛茶香气很浓,热度保持更久,而且造型独特,传闻出去,世人纷纷效仿,社会出现争购“供春壶”的现象。从此宜兴紫砂壶名声远播,流传至今,成为人见人爱的精制茶具。

明代宜兴紫砂茶壶,造型精巧典雅,工艺独具匠心。据说,用宜兴紫砂壶泡茶,虽在盛夏也隔夜不馊。使用经年的紫砂茶壶,偶尔注入白开水,饮来亦有茶香余韵,且壶体小而壁厚,保温性能好,有助于瀹发与保持茶香,加之其陶色典雅古朴,造型朴拙,故而备受品茗者垂青。紫砂茶具的应运而生,风行天下,也是与明代散茶兴起密切相关的。

(4)近现代茶具多彩、多元化的崭新格局 这种格局的出现,源于现代社会人们生活的多彩和取向的多元追求,源于现代科技文化的发展、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加之器具生产工艺的日益精进,为人们广泛的选择多样化的茶具提供了条件。在茶具组合上,可以简化到一个储水暖瓶、一个茶杯、一个茶叶罐,也可以博采古今形成一个庞大的专业组合;在茶具材质上也呈现出多种多样。

总之,茶具的发展显示出不同时代的审美趣味,这与茶自身的发展和饮茶方法的演进是同步合拍的。

(二)紫砂壶概况

1.紫砂壶的发展背景

明代中后期,中国的茶具发生了一场大变革,那就是宜兴紫砂壶的兴起。明人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中写道“茶至明代,不复碾屑、和香药、制团饼,此已远过古人。近百年中,壶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兴陶,又近人远过前人处也。”周高起的这一段话包含了两层意思:

一是紫砂壶适宜冲泡散茶。明代开始不再生产饼茶,而是提倡饮用散茶。散茶与饼茶相比,在饮用时不用再费时费力地将其碾成细末,而是可以直接放入茶碗中冲泡饮用。但是与饼茶相比,散茶不容易瀹出茶香,而紫砂壶体小壁厚,保温性好,有助于激发与保持茶香,这也是紫砂壶有别于其他茶具的独特使用效果。

二是紫砂壶迎合了明代中后期的审美风尚。即以“淡”为宗旨,这也是当时社会审美意味所在。紫砂壶质地古朴淳厚,造型简单、古雅,不媚不俗,与文人气质十分相似,文人玩壶,视为“雅趣”,参与其事,视为“风雅之举”。因此紫砂壶便应运而生。

当然,宜兴陶土得天独厚也是紫砂壶盛行的重要原因之一。相传明代时宜兴有一老翁沿街叫卖:“卖富贵了,卖富贵了。”人们上前一看原来是所谓的富贵是一把陶土,很多人都视其为疯人,只有一人试买其土,用以烧制茶壶,果然大富大贵。这听起来虽然近似神话,但是宜兴盛产陶土却是不争的事实。宜兴陶土与一般的陶土有所不同,含有砂质成分,泥质细腻柔韧,可塑性强,渗透性好,而且色泽多样,制成的壶可呈现出紫砂色、暗肝色、冻梨色,尤以紫色为多,故称其为紫砂壶。

紫砂壶的开基元祖金沙僧是明朝正德年间人,只知其在宜兴东南四十里的金沙寺修行,所以尊称金沙僧。其人闲静有致,曾与陶工相处而习得一手好陶艺。当时茶叶的冲泡方法已逐渐改为壶泡,所以他便用紫砂泥捏壶,然后拿去陶穴烧制。因其制成的壶既无落款又无印章,所以后世无从辨认。直至供春制壶,开始在壶上署以名号,因此后世一般都以供春为宜兴壶艺的创始者。自明正德年间(即16世纪初),宜兴紫砂茶壶的制作,历代名家辈出,承前启后,茶壶的造型千变万化,创新的型制层出不穷,有顺天地万物之自然形态而成者,也有凭自己创思,巧心独运而成者,蔚为大观。

2.紫砂名家简介(详见彩页2)

名手制作的紫砂壶造型精美、色泽古朴、光彩夺目,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过去有人说,一两重的紫砂茶具价值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明代张岱《陶庵梦忆》中说:“宜兴罐以龚春为上,一砂罐,直脐商彝周鼎之列而毫无愧色。”名贵可想而知。自明代供春(龚春)模仿老银杏树瘿制成“供春壶”而闻名后,明代同为制壶名家的还有董翰、赵梁、元锡、时朋,号称“四大名家”;后有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号称“三大妙手”;清代有陈鸣远、陈鸿寿、杨彭年、杨风年兄妹和邵大亨、黄玉麟、程寿珍、俞国良等;近代有顾景舟、朱可心、蒋蓉等人,顾景舟近作提壁壶和汉云壶,系出国礼品,青年艺人也是人才辈出。

(1)供春 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先后出现了两位卓越的紫砂工艺大师——供春(龚春)和他的徒弟时大彬。供春幼年曾为进士吴颐山的书童,他天资聪慧,虚心好学,随主人陪读于宜兴金沙寺,闲时常帮寺里老和尚制壶。传说寺院里有银杏参天,盘根错节,树瘤多姿。他朝夕观赏,乃模拟树瘤,捏制树瘤壶,造型独特,生动异常。老和尚见了拍案叫绝,便把平生制壶技艺倾囊相授,使他最终成为著名的制壶大师。供春的制品被称为“供春壶”,造型新颖精巧,质地薄而坚实,被誉为“供春之壶,胜如金玉”。

(2)时大彬 时大彬的作品突破了师傅传授的格局而多做小壶,点缀在精舍几案之上,更加符合饮茶品茗的趣味。因此当时就有十分推崇的诗句:“千奇万状信手出”,“宫中艳说大彬壶”。

(3)陈鸣远 陈鸣远以生活中常见的栗子、核桃、花生、菱角、慈姑、荸荠的造型入壶,工于精雕细镂,使紫砂壶的造型更加生动、形象、活泼,使传统的紫砂壶变成了有生命力的雕塑艺术品,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同时他还发明在壶底书款、壶盖内盖印的形式,到清代形成固定的工艺程序,对紫砂壶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陈鸣远的作品出神入化,名震一时,故仿品、赝品大量出现。

(4)陈鸿寿和杨彭年 陈鸿寿,号曼生,是清代中期的著名书画家、篆刻家。在艺术上他主张创新,提倡“诗文书画,不必十分到家”,但必须要见“天趣”,并把这一艺术主张付诸于紫砂陶艺制作上。第一大贡献是把诗文书画与紫砂陶艺结合起来,在壶用竹刀题写诗文,雕刻绘画;第二大贡献是他借着天赋,随心所欲地即兴设计了很多新奇款式的紫砂壶(如图3-1),为紫砂壶的创新带来勃勃生机。

杨彭年的制品雅致玲珑,随手捏成,天衣无缝,被人推为“当世杰作”。陈鸿寿与杨彭年的合作,堪称典范。凡是壶、壶把、壶底有“彭年”二字印或“阿曼陀室”印的都是由陈曼生设计,杨彭年制作的,后人称之为“曼生壶”,一直为鉴赏家们所珍藏。

图3-1 曼生十八式

(5)顾景舟 又名景洲,1915年生,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及高级工艺美术师。顾景舟为现代最著名的制壶大师,是位学者型的陶艺家,现代中国内地知名的壶艺名家多半出自他的门下,故被称为“壶艺泰斗”、“一代宗师”。顾景舟技艺全面,尤其擅长造型简练的形制,浑朴儒雅、周正含蓄,作品的线条干净利落,挺括沉稳。即使是普通的低档款式,一经他手,神韵格调即不同凡响。对书法、绘画、金石镌刻及考古等均有很高的造诣。作品富有浓郁的东方艺术特色,不愧为当代紫砂艺术珍品。

(6)朱可心 1904年生于宜兴一户平民家庭,是我国一代花货宗师,15岁拜汪升义为师学艺,至30岁满师。朱可心所制云龙鼎,参加百年一度的美国芝加哥博览会展示,摘取桂冠,获“特级优奖”。所作的竹节鼎,在上海蓬莱市场(今豫园商城)展出时,为孙中山夫人宋庆龄定购,现存上海宋庆龄故居。朱可心的艺术风格深厚淳朴,静穆大方。他善于从自然及生活中吸收创作素材,擅长浮雕捏塑。朱可心设计制作的圆器造型,敦庞周正,骨肉亭匀,嘴扳造势,珠圆玉润,有着很高的艺术水平。

(7)蒋蓉 别号林凤,1919年生于江苏宜兴一陶业世家,为我国高级工艺美术师。蒋蓉自幼跟随父辈学习陶艺,曾随伯父蒋燕庭到上海仿制紫砂古董,4年后重返故里。1955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至今,为当代著名女工艺师。她善用五彩泥,作品多以虫鱼、花果、鸟兽为题材。喜作仿真果品、文房雅玩和各式茗壶酒具等,款式达一百多种。她的写实作品栩栩如生,设色与造型尽善尽美,富于自然情趣,表现手法细腻,风格尤为独特。

(8)徐汉棠 为高级工艺美术师,1932年生于紫砂陶艺世家。自幼开始学艺,20世纪50年代初拜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为师,为顾氏第一弟子。得其真传,功力深厚,技艺精湛且严谨。其作品形、神、韵兼备,“井栏壶”即为其代表作之一。而新作“寒江独钓壶”则可谓别具匠心,体现出极高的壶艺修养与技艺水平。此外,还擅长微型小盆制作,风格独特,被世人誉为“汉棠盆”而竞相珍藏。其壶、盆等作品屡获国家奖项,并被北京故宫博物院和伦敦维多利亚博物馆收藏。

(9)李昌鸿 1937年生于江苏宜兴,高级工艺美术师。1955年10月随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学艺,奠定扎实基础。1956年运用点、线、面的变化法则,对紫砂造型进行研究。同时又创制出“化石纹饰”、“印纹纹饰”及“纹坭装饰”的紫砂器,得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高庄教授、梅健鹰教授的赞赏。其作品构思深邃、技法严谨、装饰新颖,所设计的“竹简茶具”获1984年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质奖。与徐秀棠合作的“丙寅大吉”陈设壶获1986年全国艺术陶瓷创作一等奖。

(10)沈蘧华 出生于1939年,高级工艺美术师。1955年从师顾景舟,擅长制作紫砂光素器,讲究线条装饰,并追求形态气势。壶身装饰常取材于花草树木,倍添壶艺情趣。技术精湛,构思新颖,作品“竹简茶具”(与李昌鸿、沈汉生合制)获1984年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质奖。

【小思考3-3】

何谓同心杯组?

答:同心杯组即在茶杯内附一个滤网,使茶叶不至于泡在水中过久。这种茶具最适合在工作场合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