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 整合观下的知识管理系统
整合观下的知识管理系统是一个广义的概念。Leonard-Barton(1995)提出了一个含有四种核心能力与四种知识活动的知识管理系统,他认为企业是通过以下四种方式来建立与流通知识的,这四种方式包括: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实施与整合(Implementing and Integrating)、实验与雏形设计(Experimenting and Prototyping)、引进与吸收(Importing and Absorbing)。而新知识的建立是否有效,则视员工的技能与知识(Employee Skills and Knowledge)、实体系统(Physical Systems)、管理系统(Managerial Systems)、组织的价值观与规范(Values and Norms)四个核心能力是否有所改观。见图2-4。
图2-4 Leonard-Barton的知识管理系统
Petrash(1996)认为,人力、组织与关系三种知识资本彼此促进、成长,它们产生的综效越大,对企业价值的贡献就越大。借助员工的创新、发明以及较高的素质与能力,使得人力资本提升关系资本与组织资本;藉由知识导向文化、制度与技术,使得组织资本提升人力资本与关系资本;藉由良好创新的关系资本来了解市场,教育与改善人力资本及组织资本,使得关系资本提升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见图2-5。
图2-5 Petrash的知识管理系统
Earl(1997)[48]认为,企业的知识管理系统应该包括四个要素:信息技术系统、网络、知识工作者以及学习型组织。
(1)信息技术系统:需要一个分布式的过程控制系统来获取数据、知识和经验,由数据库系统储存,提供员工取得,而且还要有一个决策支持工具协助决策过程。数据库应集中管理,以确保其广度及有效性。
(2)网络:网络系统可以用于文件、数据及信息的交换,提高企业内部的运作效率,有助于知识的获取与分享。
(3)知识工作者:信息技术虽然可以取代部分的人工操作,但员工仍是公司的核心资源,因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组织成员,他们的经验、持续的知识获取能力,以及特有的技能都使他们比以前更有价值。
(4)学习型组织:知识管理要能够发挥其价值与效能,就应该努力建设学习型组织。
Beckman(1997)认为知识管理系统是一个包括八个阶段的过程,分别是知识定义(Identify)、知识获取(Capture)、知识选择(Select)、知识储存(Store)、知识分享(Share)、知识运用(Apply)、知识创造(Create)和知识销售(Sell)。在知识定义阶段,组织应该确定其核心能力以及与核心能力相关的知识领域,发现知识缺口。在知识获取阶段,组织由内部与外部来源中获取所需的知识,并将其正式化与文件化。在知识选择阶段,组织应从所获取的知识中判断个别知识所具有的价值并加以筛选。在知识储存阶段,组织应该将筛选过的知识以合适的方式储存在组织的记忆知识库内。在知识分享阶段,组织应该让知识使用者知道“What”、“Where”、“How”、“Who”,在组织中建立一种机制,让群体公开讨论,互相分享知识。在知识运用阶段,知识使用者利用知识去执行一些任务,例如解决问题、作出决策、产生创意、学习新技能等。在知识创造阶段,组织可通过程序,例如观察消费者、寻找最佳典范、试验、数据挖掘等检测出哪些是重要与相关的新知识。在知识销售阶段,组织利用知识在市场上推出新产品与新服务,发展与客户及供应商间的好关系、好品牌、好口碑,以提高竞争优势。
Knapp(1998)[49]认为知识管理系统应包含内容、学习、评估、技术、文化及员工意愿六项要素,其中尤以意愿以及互信互赖的组织文化最为关键。
(1)内容:确保知识的内容具有价值,且容易搜寻。
(2)学习:鼓励组织成员努力学习,并对致力于提升个人技能者予以奖励。
(3)评估:藉由评估顾客满意度、新产品开发时间、知识资本累积、知识分享效率等来掌握知识管理的实施成效。
(4)技术:发展连接组织成员与促进团队合作的技术工具,包括网络浏览器、搜索引擎及知识储存的技术。
(5)文化:创造信任与合作的组织文化。
(6)意愿:每位组织成员均富有创造知识分享环境的意愿。见图2-6。
图2-6 Knapp的知识管理架构
Zack(1999)认为知识管理系统必须具备下列四种基本要素:
(1)知识库。
(2)知识流程。指知识的取得、分类整合、储存、运用、创造等流程。组织自内部或外部取得各种知识,经过分类整合等增加价值的流程后,置于知识库中供员工检索取阅加以运用,并创造更有价值的新知识。
(3)知识管理的职位。组织宜指派专人或专责单位负责知识管理各项规划协调工作,使知识管理各个阶段能顺利衔接运作。
(4)信息技术。组织必须运用信息技术以跨越时空障碍,有效整合知识管理各流程。
KPMG[50]是一个以技术、同仁与知识为竞争力的国际性专业服务组织,遵循企业核心价值与愿景,通过知识管理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与客户服务质量。其知识管理系统架构见图2-7。
图2-7 KPMG公司的知识管理系统框架
Arthur Andersen Business Consulting(AA)公司[51]认为,知识管理系统的狭义方面是指实践知识管理过程时必要的信息技术。但广义而言,除信息技术以外,也包括活用信息技术的业务流程、人才与组织、知识策略等内容。见图2-8。
图2-8 AA公司的知识管理系统框架
Carneiro(2001)[52]认为知识管理系统应包括知识、技术工具、知识工作者及效益评估等要素;组织中的知识工作者必须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与能力,并辅以信息技术、决策支持系统的协助,有效整合管理组织现有的知识,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益,并创造更具价值的新知识;而知识工作者的行为动机则有赖于组织奖赏制度及管理方法的激励,以提升组织整体经营绩效及竞争优势。
Lee and Kim(2001)[53]认为知识管理系统应包括组织知识、知识工作者、知识管理流程及信息技术四项战略性组织资源,并将知识管理的推动分为管理面及技术面加以探讨,其中影响知识工作者的管理面包括领导形态、赋权、绩效评估、激励措施等;为了有系统地管理知识,组织可以利用的信息技术工具包括知识库、网络沟通、知识编辑、类神经网络及人工智能等技术。
组织为维持持续竞争优势,必须应对外界环境的动态变化,持续不断地汲取、整合组织内外部知识,以提升产品或服务的质量。Lee and Kim以生命周期理论,将知识管理的发展分为初始期(Initiation Stage)、扩展期(Propagation Stage)、整合期(Integration Stage)及全面网络期(Networking Stage)四个阶段。
Bonnie等学者(2001)[54]认为知识管理系统应包括组织文化、单循环及双循环学习、组织战略、隐性与显性知识四大部分。组织文化是组织实施知识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将影响知识的分享、储存、移转及应用等过程;单循环及双循环的学习方法将促使组织不同程度的学习,尤其是交互式的双循环学习,更将增进组织创新的速度;知识管理的愿景、目标,亦须遵循组织的整体目标及组织战略;隐性及显性知识必须加以区分,并以不同的方式交流沟通。
张新武等人(2002)[55]认为,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是将企业整体看作一个知识处理的系统,它包括组织结构、组织文化、个体知识与学习模式、业务规则及其间的交互过程以及由计算机支持的信息系统。
综上所述,整合观下的知识管理系统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知识管理策略、知识活动过程、组织文化与制度、组织结构、信息技术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