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生产性服务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区别

生产性服务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区别

时间:2023-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但针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认识理论界一直争议不休。国内外许多学术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生产性服务业扮演一个中间连接的重要角色。目前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具体分类依旧没有统一的标准,世界各国和各类经济组织都有各自的统计口径和划分标准。

【资源市场与产业布局理论】生产性服务业的分工集聚及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综述[1]

乔 均 高春亮

[摘 要]近年来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研究成为我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针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认识理论界一直争议不休。国外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没有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的比较成本难以下降,生产的专业化程度也难以提高;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产出的主要需求部门,它同时决定着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及其国际竞争力水平。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互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现代制造业融入了越来越多的生产性服务作为中间投入要素,服务业和制造业已进入高度相关和互补的阶段。国内外许多学术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制造业为服务对象的,而制造业整体水平和产品品质的提升又依赖于生产性服务的附加和生产性服务业的整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的重要加工基地,加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研究对提升我国制造业发展水平有积极意义。

[作者简介]乔均,男,南京财经大学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高春亮,男,南京财经大学南京都市圈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导,博士。

一、生产性服务研究溯源及其概念界定

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必须明确服务业的定义。因为服务涉及人类复杂的行为,所以理论界至今也没有形成对服务业的统一认识。多数人认为服务业是指生产非货物和产品的产业,是提供帮助、效用或关怀、经历、信息或者其他智力内容的产业。经济学家Singelman(1975)按功能将服务业分为流通服务、生产者服务、社会服务和个人服务四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现在世界各国通行的分类方法,这种分类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

对生产者服务业(又称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是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Machlup(1962)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应当是知识产出产业,供给各种专业知识。Browning &Singelman(1975)提出生产性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法律工商服务、经纪等知识密集型行业为顾客提供专业化服务。Howells and Green(1987)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主要为公司提供服务,包括银行、保险等金融行业以及广告、市场研究、会计、法律、R&D等商务服务业。Noyelle and Staback(1984),Gruble and Walker(1989),Coffey and Polese(1989)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定义,生产性服务业不是直接用来消费或直接可以产生效用的,它是用来生产其他的产品或服务的中间性的投入。生产性服务业扮演一个中间连接的重要角色。Gruble and Walker (1989)进一步指出,生产性服务业使用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的投入,因而其产出中包含着大量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所以生产性服务业能够提高资本与知识密集度,促进专业化生产,提高劳动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生产率。Juleff(1996)进一步明确指出生产性服务业是依靠制造部门,提供其所需要。Stull &Madden(1990)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涵盖中间产出的服务,也就是协助企业或组织生产其他产品及劳务,而非提供给私人或家庭部门消费。

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问题直接影响到计量分析,也影响到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产业关系的认识。目前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具体分类依旧没有统一的标准,世界各国和各类经济组织都有各自的统计口径和划分标准。总的看来,生产性服务业的核心范畴可以概括为金融保险业和工商服务业,其中,金融保险业包括银行、保险、证券、期货、外汇、风险投资、债务市场、基金管理等;工商服务业包括中介服务业(设计、研发、广告、法律、咨询、会计、租赁、工程、经纪等)与贸易服务业(物流、会展、代理、检测、仲裁等)。

二、生产性服务业区位空间差异及其扩散性

从20世纪80年代起,西方学者开始关注生产性服务业布局郊区化扩散的趋势。Schamp通过比较1980年和1991年联邦德国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区位,发现生产性服务业显现出由大都市区核心向边缘转移的趋势。Storper&walker(1989)认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地域扩散是建立在生产周期模型基础上的,一个产业的演变要经历导入、成长、成熟、饱和、衰退等阶段。尽管生产性服务业仍继续在原有区域内进行扩展,但很快会按照标准化的生产周期过程去寻求低成本的空间布局。根据生产周期构成模型,Scott (1988,1993)指出,生产性服务业从城市中心区域向边缘区域扩散的现象源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弹性服务生产方式的出现。

Sassen(2002)指出在很多世界性大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取代传统制造业成为主导性产业,从而避免了因制造业转移而产生的城市空心化,它不仅提升了产业结构,也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Goe(2002)认为企业内部的技术缺陷使得企业对相关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必须通过外部购买实现,进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Hansen(1994)强调企业对于市场反映灵活性的需求,使得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与此同时,经济环境的变化、服务贸易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也强响着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Gilmer(1990)对美国44个大都市区服务业区位的比较研究表明,大都市为广泛的内陆提供服务,即使是在较大的大都市区内,较小的地方相对于较大的地方有着小规模的且更地方化的服务业集中,而大都市区的集中更趋向于部门专业化。Beyers(1993)指出,生产性服务业在经济增长最快的大都市区增长也最快,同时拉动整个区域也显现了较快的增长势头。

许多西方学者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比制造业的集聚效应更明显,空间分布更多地体现在大都市区的空间集聚。Illeris等通过区位商和就业比重等指标,研究了1991年北欧各国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发现70%以上的生产性服务业集中在各国首都,首都和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大都市区位商大于1,非都市区区位商均小于1。Gillespie(1987)和Coffey(1991)的等分别对英国和加拿大进行了研究,同样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高度集中在大都市区。Beyers(1993)基于美国大都市区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发现1985年90%的生产性服务业集中在大都市区,占总就业的83%。Gabe &strambac(1993)研究了联邦德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分布情况,发现就业集中分布在汉堡、法兰克福、慕尼黑和纽伦堡几个大都市区,而靠近东德和捷克边界的广大非都市区很少分布。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分布在大城市或都市圈的格局是由其必须接近客户的性质所决定的。Kolko(1999)论证了大城市是服务业导向,而小城市则是制造业导向。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高级生产性服务业(Advanced Producer Service)发展及其空间影响进行了研究。Moulaert &Djellal对高级生产性服务业的区位、分配、组织及其空间影响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指出区域发展必然关心技术变化对区域差异的影响,而其解决问题主要是研究高级生产性服务业(APS)。他将APS对空间的不均衡影响概括为三点:①世界城市(如伦敦、巴黎、法兰克福、阿姆斯特丹等)由于日益增加的国际商业金融和APS活动而成为公司总部和国际贸易中心。②这些城市通过多级城市来使得APS活动扩张。总部功能和高水平生产性服务业积聚或邻近于主要的城市核心附近,而将区域市场留给了较小城市(分支厂家和小公司)。③APS在区域间的不平衡产生于日益增加的高级生产性服务业在世界城市集中而其他生产性服务业呈现一个更均衡的空间分布模式间的差异。

三、生产性服务业对城市与区域发展的作用

生产性服务业活动和机构的发展增加了区域经济结构的复杂性和完全性。生产性服务业对城市与区域发展产生作用,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一是作为当地的基本经济活动。作为基本经济活动部分的生产性服务,通过产品出口—即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形式,向城市外部输出服务,为地区带来了经济收益,并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它在投资、创新和技术转变等方面扮演了战略性的作用,促进了经济的转变。生产性服务业的跨区域贸易对都市区经济发展意义重大。Coffey(1989)等认为对于生产性服务业,外部需求占据其产出的很大部分,对外输出使其成为经济发展的基本活动部分之一,并强调生产性服务业在投资、创新、就业、技术进步等方面的作用改变了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二是作为间接基本经济活动。Illeris(1996)认为间接基本经济活动是指通过提供必要的服务和符合条件的劳动力、或通过吸引这样的劳动力前来就业的方式来提高区域的直接基本经济活动企业的竞争力,以此间接对区域经济发展作贡献。

生产性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体现在许多方面。Harrington(1995)基于美国的区域产业研究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为:①对区域就业、收入和税收的直接和非直接的贡献;②区域活动生产率和竞争的贡献表现了一种市场外部性。他还对服务业的经济基础功能进行了分析。区域生产性服务业的地方供给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活动与其他很多活动有着较强的前向联系(不仅是制造业),并对关键性设备和地方劳动力有着后向联系。Hansen(1990)分析了美国教育、生产性服务业密度和大都市区人口规模对大都市区人均收入的效应。结果表明,在日益增加的信息指向的经济中,生产性服务业部门的增长实际上扩大了劳动分工和生产率。考虑建立在弹性生产、知识信息和通讯基础上的经济活动中生产组织的复杂性本质,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它们与产品生产和其他服务活动的复杂联系,在提高生产率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而且,生产性服务业的出口或外销也加速了区域的发展。Selya(1994)将生产性服务业对区域发展的贡献总结为:①有利于提高整个经济运行的效率,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②生产性服务业本身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之一,同时能够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③有利于实现城市内部制造业空间重构,从而改善环境状况,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Allen解释了服务业在促进不均衡发展和知识不均衡分布的作用,并考察了流通业和其他服务业在导致经济紊乱和区域化中的特殊作用。Daniels探讨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就业、组织和空间布局,尤其关注不均衡发展布局对地方经济重构及其有效性的研究,以及生产性服务业对区域地方服务、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的贡献以及对用户公司从事出口活动偏好的影响。还有一些学者对信息技术和生产性服务业进行了探讨。信息技术及其相关服务业是英国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Daniels认为,信息服务业的供应并不统一,基础设施线路、容量和速度以及可接近专业数据库使得一些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易接近,这样也就影响了经济活动进行及其所在的城市或区域。

四、分工视角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机制

从分工深化角度阐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互动机制,是目前文献中最为常见的思路。Riddle(1986)认为服务业(主要指生产性服务业)是促进其他部门增长的过程产业,是经济的黏合剂,是便于一切经济交易的产业,是刺激商品生产的推动力。他还利用下面的交互经济模型,形象地展示服务流在采掘业和制造业发展中的作用。

格鲁伯、沃克认为利用奥地利学派的生产迂回学说可以清楚地阐述生产性服务业同制造业之间的关系。奥地利学派认为,除了资本密集度(劳均装备的资本量)提高能提升生产力外,生产过程的重组和迂回也是提高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因为更加迂回的生产过程不仅需要使用更为专业的劳动力与更多的资本,而且生产步骤的增加也增加了中间投入的数目。格鲁伯和沃克的贡献在于,他们基于Fisher提出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概念,重新诠释了生产性服务业在迂回生产中所扮演的角色。他们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实质上是在充当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传送器,最终将这两种能大大提高最终产出增加值的资本导入生产过程之中。薛立敏等,进而认为,可以把生产性服务的提供者看作一个专家的集合体,这个集合体提供知识及技术,使生产迂回度增加,生产更加专业化、资本更为深化,并提高劳动和其他生产要素的生产力。可以预见,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容量不断扩大,分工与专业化逐渐深化,经济效率将越来越取决于不同生产活动之间所建立起来的联系的属性,而非取决于生产活动本身的生产率状况。

从组织形式上看,生产性服务业同制造业的分工主要通过服务外包体现出来。20世纪80年代以来,独立化形式的生产性服务业开始蓬勃发展。发达国家一些附属于原生产单位内部的生产性服务业活动,如广告、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可行性研究、包装、运输等,开始逐渐转向外部化,具体表现为原生产单位外购、分包这些服务活动。依据古典经济学的分工理论,生产性服务外部化是分工深化、专业化程度提升的表现。

社会分工深化的结果之一便是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随着企业面临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以及竞争强度越来越高,追求专业化而不是范围经济,便成为企业普遍诉求的一个重要的战略选择。原先作为企业内部的研发、设计、会计、营销、咨询等服务职能部门逐步分离出来,由独立的市场主体运作。生产性服务这种由“内在化”向“外在化”的演进趋势,是专业化分工逐步细化、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在上述生产性服务从制造业分离的过程中,生产性服务的经营变得更加专业,创新的频率不断提高,规模经济也得到了凸现,于是生产性服务业得以迅速发展。

能够对分工进行严谨的数理分析,首先应归功于Dixit &stiglitz(1977),他们利用一种独特的效用函数(现称为D-S效用函数),借助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考察了垄断竞争条件下产品多样化对社会福利的影响。Ethier则将D-S效用函数重新解释为一种生产函数,经过数理推导,他得出新产品的引进能够提高厂商的生产率。这个结论对于一国制定适合的产业政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该结论隐含的政策含义是,通过增加中间投入品的种类,可以使那些既没有技术比较优势也没有资源禀赋优势的国家或地区,内生出一种新的比较优势,从而改变其在分工中的地位,促进制造业发展和经济增长。Markusen 在Ethier研究成果基础上,将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中间产品引入模型,解析了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和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以及进行生产性服务贸易的积极意义。他认为既然服务在生产中扮演的是那么重要的功能,这些服务必然是知识密集的。获得这些知识必须要长期高额的投资,但是一旦拥有这些知识,然后再提供给其他人使用的成本就低廉了。换言之,这些服务本身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性。因此,市场范围不断扩大,是这些服务差异化的前提。Francois在专业化导致递增报酬以及垄断竞争市场假设前提下,用数学模型推导出跟Markusen相似的结论。他认为随着市场的扩张厂商个数和生产规模会扩大,进而促使生产行为被细分为较清楚的生产步骤,从而提高生产的专业化程度以及间接劳动相对于直接劳动的比重。Francois据此认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是互动关系,同时他认为二战后生产性服务业日益重要,是因为市场扩张的结果。而贸易则因有助于市场扩张,进一步刺激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成长。Marrewijk等在《生产性服务业、比较优势和国际贸易模式》文章中,将Ethier的研究成果同H-O的资源禀赋优势比较理论以及Markusen的模型有机地结合起来,考察了生产性服务业、规模经济以及要素市场之间的一般均衡关系。

五、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实证研究

Hayes &Erickson(1982)发现在最具有信息经济特征的美国,其制造业公司每购买1美元信息服务导致的利润净增加在1967年为2.37美元,在1972年为2.54美元,即表明美国制造业对信息服务总体上利用不足。Baunstein(1955)运用超越对数函数(translog)和不变替代弹性函数(CES函数)代替柯布—道格拉斯函数(C-D函数),扩展了Hayes &Erickson的分析,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了他们的结论。

Karunaratne(1986)则发现ASEAN(东南亚国家联盟)国家的制造业对信息服务投入的运用是最优的,而对非信息资源投入的运用则是次优的。但Karunaratne在分析中引用的高度概括的跨国数据,可能会使人怀疑他的发现的准确性。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微观企业调查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Hansen (1990)通过对丹麦制造业企业的调查研究,指出生产性服务的外部化有利于降低生产风险和应对偶然需求,有利于企业专注于核心技术。

Engelbrecht(1990)的研究集中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指出信息服务部门的增长已经被看作是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由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过渡的一部分。Engelbrecht通过对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的比较研究,试图证明在这三个经济体中,相对于其他中间投入,信息服务对制造业的贡献率具有差异性。Engelbrecht的研究是基于三个经济体制造业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实证的结果显示,韩国的信息服务运用效率最高。Engelbercht还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分析了产生这一国际差异的原因,并且强调,发展有效率的信息服务产业,不仅对一些正在进人信息经济的发达国家至关重要,而且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拥有较先进产业结构的国家也非常关键。Ochel and Wegner(1987)研究了欧洲的服务经济,分析了欧洲各国的生产者服务发展与制造业发展以及整个经济发展的关系,指出生产者服务发展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Macpherson(1997)通过对纽约州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和电话访谈,指出生产性服务在制造业技术进步和创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通过与制造业之间的相互协作,共同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相关研究体现了经济学、地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特征。在研究方法上,早期以多元统计分析为主,后期则存在明显的行为主义特色;在数据获取上,早期以统计资料为主,后期则更多依靠问卷调查、企业深度访谈等方式;在研究路线上,早期以演绎为主,后期则采用实证和归纳相结合的形式。

关于生产性服务业支撑制造业发展的经验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在同一经济体内借助统计资料进行服务投入率的比较,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和发展速度及对制造业的贡献;二是借助投入产出方法,确定和描述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增长的贡献。投入产出法是刻画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的最普遍方法。

根据Eurostat(1984)年和Commission services对产业活动的调查,原EC国家(主要包括西德、法国、意大利、英国、丹麦)1975—1981年间,生产者服务支出增长率超过工业生产价值的增长率,反映了服务于工业的服务活动的快速发展,以及服务活动与制造业的分离以及服务活动的外部化趋势。另一项OECD关于美国、加拿大等经济体1949—1984生产者服务就业份额的研究显示,不仅生产者服务业自身(即已经外部化了的生产者服务)在增长,而且在制造业部门内部从事非生产活动(即从事生产服务活动)的工人比例也在上升。

Se-Hark Park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部门间联系——几个挑选的太平洋地区国家的新迹象》一文中,利用1975年和1985年的投入产出表,对中国、印度尼西亚、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新加坡、泰国这8个太平洋地区国家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共生关系的演进进行了分析,并采用计算依赖度(dependencyratio)的方法测量制造业和各种服务的活动之间的关系。Karaomerlioglu &Carlsson对美国投入产出数据的分析发现,1987—1994年制造业部门对生产性服务的使用增加了一倍,约占整个生产性服务产出的48%。

Guerrieri &Meliciani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六个代表性国家的投入产出分析表明,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产出的主要需求部门,它同时决定着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及其国际竞争力水平。Fuchs(1968)研究了美国1947—1958年的投入产出表,发现其间各主要服务行业作为对农业和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占全部产值的百分比都提高了。其中金融服务、商业性服务等所占比例提高最为迅速。Riddle (1986)详细考察了20世纪50年代末至80年代美国私人部门经济中,服务、高科技与信息部门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强调新兴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这一关系的核心。Paolo &Valentina运用技术差距方法(Technology-gap Approach),以OECD服务贸易和工业数据为基础,采用国家专业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水平等指标,对OECD 11个成员国的实证研究表明,制造业基础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一国服务经济的发展成效与制造业结构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近年来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研究成为我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针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认识理论界一直争议不休。国外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没有发达的生产者服务业,制造业的比较成本难以下降,生产的专业化程度也难以提高;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产出的主要需求部门,它同时决定着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及其国际竞争力水平。

[参考文献]

[1]Richard Goe.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onmetropolitan Growth Nodes in Producer Services Industries.1980—1990,Rural Sociology,2002(9):416.

[2]N.Hansen,The Strategic Role of Producer Services in Regional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vol:16,No:1-2,1994.

[3]W.B.Beyers.Producer services,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1993(2):221-231.

[4]Kolko,Jed.Can I Get Some Service Here?Information Technology,Service Industries,and the Future of Cities,mime,1999.

[5]F.Moulaert,F.Djellal.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sultancy Firms,Economies of Agglomeration From a Widearea Perspectives.Urban Studies,Urban Stud,February 1,1995,32(1):105-122.

[6]Coffey.producer service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A policy-oriented perspective.Papers of the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1989(6):13-27.

[7]N.Hansen.Do Producer Services Includ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1990(4).

[8]J.Allen.Services Industries:Uneven Development and UnevenKnowledge,Area,1988(20):15-22.

[9]M.Hepworth.The Geography of the Information Economy,London:Belhaven,1989.Riddle,Service-led Growth:the Role of the Service Sector in the World 10.Development,Praeger,New York,1986:289-290.

[10]ETHIER WILFRED,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Return to Scale in the Modern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2(6):389-405.

[11]Markusen J.R.Trade in Producer Services and in other specialized intermediate input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9(3):85-95.

[12]JOSEPH F.FRANCOIS.Trade in producer services and returns due to specialization under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1990(23):109-124.

[13]MAarrewi R.K.C.Et al.Producer services,comparative advantage,and international trade pattern.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7(42):195-220.

[14]Karunaratne N D,Analysis of Information and Empirics of the Information Services,Information Society,1982:307-308.

[15]Hansen M.Do producer services induc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1990,30(4):465-476.

[16]Engelbrecht,Are Purchased Information Services Underused in Manufacturing?Evidence From Japan,Korea and Taiwan,Applied Economics,1990:201-109.

[17]Karaomerioglu,B.Carlaaon,Manufacturingindecline?Amatterofdefinition[J].Economy,Innovation,New Technology,1999(8):175-196.

[18]Guerrieri,Meliciani.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 producer Services[P].Paper presented at the SETI meeting Rome,2003.

[19]Paolo G,Valentina M.Technology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the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manufacturing and producer services[J].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2005,16(2):489-500.

[20]赫伯特.G.格鲁伯,迈克尔.A.沃克.服务业的增长原因与影响[M].上海三联书店,1993(11):35-38.

[21]薛立敏等.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之研究[D].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1993.

[22]赵群毅,周一星.西方生产者服务业空间结构研究及其启示[J].城市规划刊,2007(1):19-24.

[23]毕斗斗.生产服务业演变趋势研究[D].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博士论文,2005.

[24]格罗鲁斯.服务管理与营销:基于顾客关系的管理策略(第二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第1章.

【注释】

[1]该课题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的阶段性研究成果(06JSBYJ0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