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评价理论与方法

评价理论与方法

时间:2023-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6.2.1 评价理论与方法我国资源总量巨大,科技生产技术低,导致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低下,资源浪费非常严重。为了能够对国家、地区或部门资源利用效率总体状况进行监测和综合评价,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提出了综合表征节约型社会的节约指数或称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其核心是通过资源利用、污染物排放强度来综合反映社会的节约水平。

6.2.1 评价理论与方法

我国资源总量巨大,科技生产技术低,导致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低下,资源浪费非常严重。为了能够对国家、地区或部门资源利用效率总体状况进行监测和综合评价,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6)提出了综合表征节约型社会的节约指数或称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其核心是通过资源利用、污染物排放强度来综合反映社会的节约水平。节约指数的具体定义是:一个国家、地区或部门的资源消耗或污染物排放占世界或该国的份额与该国、地区或部门GDP占世界或该国的份额之比,而整个国家或地区的节约指数是各类别资源节约指数的加权平均(9)(10)。即:

img171

这里将研究对象看作各个省市自治区。式中,REPIj是第j个地区的节约指数;wij为第j个地区第i种资源消耗或污染物排放的权重;xij为第j个地区第i种资源消耗或污染物排放总量;xi0为全国第i种资源消耗或污染物排放总量;gj为第j个地区的GDP总量;G0为全国的GDP总量。该指数实质上是一种相对效率,其值不仅能够反映一个地区资源利用程度与全国平均水平的相对差距,而且能够反映地区之间的相对差距。该指数值越小,表明一个地区的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越高(越节约);而该指数值越大,则意味着该地区的资源利用相对越浪费。如果该指数等于1,则说明该地区的资源环境绩效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同;如果该指数大于1,则说明该地区的资源环境绩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果该指数小于1,则说明该地区的资源环境绩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