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世界主要资源型区域开发

世界主要资源型区域开发

时间:2023-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四、世界主要资源型区域开发1.德国鲁尔区的发展与改造经验鲁尔区的基本情况鲁尔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冶金工业区之一。为了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地区平衡发展,德国政府加强了对老工业地区的改造。区政府采取的政策:第一,设立地区发展委员会。为了对鲁尔重工业区进行改造,成立了鲁尔区地区发展委员会。在这方面,鲁尔区地区会议制度值得借鉴。

四、世界主要资源型区域开发

1.德国鲁尔区的发展与改造经验

(1)鲁尔区的基本情况

鲁尔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冶金工业区之一。鲁尔区不是严格的行政区域,它类似我国“苏南”、“苏北”这样的区域概念。鲁尔区位于德国经济最发达的北威州的中部,是北威州的5个区之一,包括了11个县市,其中有多特蒙德、埃森、杜伊斯堡等比较有名的工业城市。鲁尔区共有550万人口,有全世界最大的内河港口、繁忙的内河航道和欧洲最密集的铁路网,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鲁尔区的工业有近200年的历史。19世纪上半叶鲁尔区开始大规模的煤矿开采和钢铁生产,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重工业区。

(2)鲁尔区传统老工业的衰落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鲁尔区的煤炭开采成本大大高于美国、中国和澳大利亚,加上石油和核电的应用,对煤炭的需求量有所减少。1957年鲁尔区共有141家煤矿,雇用了50万以上的矿工。从20世纪60年代起,鲁尔区的煤开采量逐年下降。由于技术的发展,钢铁、汽车、造船业需要的人减少;钢铁生产向欧洲以外的子公司转移,钢铁产量也开始收缩。因此,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鲁尔区传统的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走向衰落。煤矿和钢铁厂逐个关闭。煤炭工业就业人数从1962年起开始下降,到1996年已减至7万人。炼钢业失去了4万个工作岗位。造船业的就业人数减少2/3。20世纪70年代后,大工业衰落的趋势已十分明显。20世纪80年代问题越来越大,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鲁尔区面临着严重的失业问题。1980—1994年,鲁尔区的就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农业和采矿业的就业人数下降了33.3%,工业的就业人数下降了28.5%,建筑业的就业人数下降了29.8%,只有服务业的就业人数上升了19.6%。这样,失业率就增加了。1996年德国的失业率是10.3%,北威州为10.5%,而鲁尔区的失业率高达15%~16%。

(3)政府采取的措施

联邦和州政府采取的政策:第一,联邦和州两级政府共同资助老工业基地的改造。老工业基地的衰落是德国地区差距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地区平衡发展,德国政府加强了对老工业地区的改造。第二,资助政策导向的变化。据德国联邦经济部的介绍,在过去的25年中,联邦政府一直对煤炭、钢铁、造船等部门进行补助,因为这些部门对鲁尔区老工业基地很重要,是当地的主要产业。原想通过补助使这些老的传统工业恢复竞争力,但补助并没有带来积极的效果。在高投入、高资助以后,鲁尔区仍在进一步衰落。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对传统大工业的资助是得不偿失的,问题不仅得不到解决,反而更大了。因此,联邦政府调整了对老工业基地的资助办法,减少了对煤炭、钢铁、造船等部门的资助,只资助其环保、废厂房利用等项目,把省下来的资金用于帮助该地区投资生产新产品,扶持当地的新兴产业、服务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以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同时资助再就业培训,使从传统大工业裁减下来的人员,能够在新的岗位上就业。

区政府采取的政策:第一,设立地区发展委员会。为了对鲁尔重工业区进行改造,成立了鲁尔区地区发展委员会。人们在鲁尔区开展商务活动,从投资、经营,到市场销售,都得到该委员会提供的咨询和各种帮助。第二,设立了地区会议制度。为了实施对老工业基地的改造,要求地方政府不仅是管理机构,而且要更多地根据市场来调整政府的行动,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使政策来自于基层。

市政府采取的措施:第一,设立劳动和经济促进机构。1968年成立了劳动局和经济促进会,政府与经济界、工会和政治界进行了密切合作,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第二,吸引外地企业前来投资。市政府对地皮的使用进行规划,向投资企业提供价格优惠的地皮。第三,设立技术园。第四,大力发展手工业和中小企业。第五,大力发展生产性企业。第六,大力发展服务业。第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在职培训。第八,实施环境保护,节约用地。第九,加强当地经济与欧洲及世界经济的联系。第十,帮助妇女就业。

(4)鲁尔区的改造给我们的启示

第一,老工业基地的改造需要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地方政府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挖掘当地的潜力,应吸收社会各方面参与决策,使决策过程更加民主化。在这方面,鲁尔区地区会议制度值得借鉴。第二,对老企业的改造,值得借鉴的经验有:一是要通过科技应用和职工培训,挖掘老企业的潜力,提高生产效率;二是要大力调整产品结构,淘汰老旧产品,发展高质量、高价值的产品。第三,对老工业基地的投入,要扶持当地的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手工业和中小企业,以增加就业。我国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造中,下岗人员增多,我们要考虑和借鉴鲁尔区的办法,加强和扩大对下岗人员的职业培训,为他们的再就业创造条件。柴达木地区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开发至今,国有企业以及一些老工业基地面临着新的选择,我们从鲁尔区的改造中可以寻找一条发展之路。

2.前苏联乌拉尔区的资源开发与工业发展

乌拉尔区位于前苏联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的连接处。大致呈南北走向的乌拉尔山脉纵贯全境,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乌拉尔山的轴部和东坡,主要埋藏有铁、铜、锌、铝土矿、镍、钒、钛、金、铂、褐煤、菱镁矿、石棉等;乌拉尔西侧则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钾盐、岩盐等非金属矿,北乌拉尔则分布有大面积的森林。苏联政府非常重视乌拉尔的丰富资源和有利的地理位置,1930年开始建立乌拉尔—库兹涅茨克煤炭—冶金基地,进行重点开发和建设,成为前苏联冶金、机械、化工等重工业部门积聚的重要经济区域,也是世界资源富集区域开发的成功典范。其主要特点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重点发展采矿工业,并以此带动冶金、机械和化工部门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20世纪60年代末期,重点抓矿石原料、能源后备基地及交通运输建设,控制大、中城市的规模;20世纪70年代以来,重点是发挥地区优势,继续改善能源供应,加快老城市的改造。

综上所述,五十多年来,乌拉尔区工业发展经历了从资源优势到技术优势的转变过程。在城市建设方面,则坚持同工业发展紧密结合。这些经验对依靠丰富的矿产资源而发展起来的重工业区具有普遍的意义,对柴达木地区的开发与发展也有实践意义。乌拉尔区的经验表明,只有事先深入研究这种转变过程的特点和规律,并采取相应措施,才能保证这类地区工业和城市建设的持续发展。

3.西伯利亚地区的国土开发

西伯利亚是前苏联俄罗斯联邦加盟共和国乌拉尔山脉以东地区的总称。可分为西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和远东三个经济区,总面积为1 276.6万km2,占苏联国土总面积的57%。西伯利亚由于大部地处北纬50°以北,自北向南,分属寒带、亚寒带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长达半年之久,土壤多为永久冻土层。西伯利亚自然资源种类多,蕴藏量十分丰富。据1980年统计,该区各类资源的探明储量在全苏所占比重为:煤炭72.5%,天然气75.5%,水能资源62.2%,石油47.2%,木材蓄积量75%,铜、镍、锡、金等多种有色金属储量均居全国首位。同时,各类资源分布较集中,大型矿床多。如坎斯克—阿钦斯克和库兹巴斯两大煤田,就占全苏煤炭探明储量的52.2%。东西伯利亚的安加拉—叶尼塞河流域的水能资源蕴藏量为年发电2 500亿度,约占全苏经济水能资源的四分之一。西西伯利亚的秋明州分别占全苏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的45%和68%。诺里尔斯克和乌多坎分别占全苏镍、铜矿探明储量的一半以上和五分之一。由于资源分布集中,埋藏及开采条件较好,因而开发成本较低。如东西伯利亚的坎斯克—阿钦斯克煤田,吨煤的开采成本只有顿巴斯的21%、伯朝拉煤的15.7%(折合标准煤计)。安加拉—叶尼塞河梯级水电站每千瓦装机容量的基建投资,比伏尔加及第聂伯河梯级水电站低45%~50%,每度电的成本仅为欧洲地区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苏联工业较集中的欧洲地区和乌拉尔区发展工业所需的能源、水源和部分原材料日益缺乏,因而加快了对西伯利亚的开发速度。1975年,西伯利亚的工业产值已占全苏的13.7%。其中能源工业发展最快,20世纪80年代初已成为苏联最大的能源生产基地。1982年,区内产石油3.56亿tm(占全苏的58.1%),天然气2 340亿m3(占全苏的46.7%),煤炭2.7亿t(占全苏的37%),电力251亿度(占全苏的18.4%)。1971—1982年,苏联石油的增长量中,不仅百分之百来自西伯利亚,而且还要弥补“第二巴库”和其他油田的减产数。与此同时,西伯利亚的其他工业部门、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城市建设等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1924—1979年,西伯利亚共建立了152个新城市。像西伯利亚这样一个地广人稀、气候严寒、交通不便、资源丰富的地区,能在近三十多年中得到较快的开发和发展,其主要经验和做法是:

(1)重视资源的勘探和重点开发地区的区域规划

前苏联从20世纪20年代后期起加强了对西伯利亚的地质普查和勘探工作,首先集中较多的力量对库兹巴斯、坎斯克—阿钦斯克等大煤田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到20世纪30年代末,西伯利亚的煤炭探明储量增长了将近十倍。同时,还发现了戈尔纳亚—朔里亚及哈卡斯铁矿、安加拉—伊剥姆铁矿区、诺里尔斯克铜—镍矿等。20世纪40年代后期又发现了安加拉—皮特铁矿区。20世纪50年代起,西伯利亚被列为苏联资源勘探的重点地区,先后发现了南雅库特铁矿、维柳伊金刚石矿,以及赤塔州的乌多坎铜矿等一大批有色金属矿;并对开发安加拉—叶尼塞河的水力资源和东西伯利亚、远东区的森林资源进行了详细的勘察。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对西西伯利亚的油气资源进行了详细的勘探,发现了150个大、小油田和7个可采储量达8 000亿~53 770亿m3的巨型天然气田。这些大型矿床的发现和探明,为西伯利亚的大规模开发提供了可靠的资源基础。

(2)注意交通运输先行

为了适应开发西伯利亚的需要,前苏联于20世纪30年代完成了原有的一条东西向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初步改建和全线的复线工程,并建成了一些通往重要工矿区的铁路支线,对沿线地区资源的开发起到了先行和保证作用。20世纪30年代后期,由新西伯利亚通往库兹巴斯的铁路建成后,库兹巴斯的煤炭产量由1917年的130万t猛增至1940年的2 250万t。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前苏联继续对西伯利亚大铁路进行全面改建。20世纪50年代初完成了运输最繁忙的新西伯利亚—鄂木斯克区段(长627km)的电气化工程。20世纪50年代初至20世纪60年代中,又建成了勒拿铁路(泰舍特至乌斯季库特)和南西伯利亚铁路的东段等,这些铁路的建成,对开发区内丰富的煤、铁、森林和水力资源,减轻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运输负担,加强同乌拉尔、哈萨克和前苏联欧洲部分的经济联系,均有着重要的作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为配合西西伯利亚油、气区的大规模开发,先后建成了一系列大口径输油、输气管。如秋明油气田通往“第二巴库”、白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和南哈萨克的六条820~1 220mm的输油管;秋明州北部通往欧洲地区及乌拉尔的五条1 020~1 420mm的输气管。20世纪70年代末又建成了秋明至汕田开发中心下产托夫斯克的铁路线。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西伯利亚大铁路以北180~500km处修建长约3 145km的贝(加东)阿(穆乐)铁路,它对这一地区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20世纪90年代的大规模开发有着重要的作用。

(3)由西向东、由南往北开发,循序渐进

前苏联对西伯利亚的开发,不是采取全面铺开的方法,而是随着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和不同时期国民经济的需要,分期分批地、有重点地由西向东、由南向北逐步推进。战前三个五年计划期间(1928—1941年6月),由于其财力有限,重点开发的是西西伯利亚的南部,特别是库兹巴斯地区。“一五”期间,西西伯利亚用于兴建钢铁厂和扩大库兹巴斯煤炭生产的投资,占全区工业总投资的44%,“二五”仍占25%,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西西伯利亚利用欧洲部分撤迁的设备和人员,发展了重型机械制造、钢、铝、铁合金、机车车辆、拖拉机和农机制造等部门,其开发的重点仍限于西西伯利亚东南部各州(或边疆区)。20世纪50年代起,前苏联为了促进东部地区的发展,通过在叶尼塞河及其支流安加拉河上兴建一批大、中型水电站,带动大耗电工业及周围地区资源的综合开发。此时,开发的重点虽已向东推进至贝加尔湖附近,但仍限于东西伯利亚南部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两侧。20世纪60年代中以来,为了缓和欧洲部分和乌拉尔区能源供应的日益不足,开发重点向北转移,集中了大量的投资、设备和技术力量,开发西西伯利亚平原中、北部的油气区。20世纪80年代起,西伯利亚的开发重点继续向东、向北转移。随着贝阿铁路的建成,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后贝加尔地区、远东及雅库特自治共和国南部的煤、铜、铁和森林资源,得到大规模的开发。西伯利亚的重点开发地区,将分别向东、向北推进2 000多km和200~500km。

(4)通过组建各级区域生产综合体,综合发展地区经济

前苏联在开发西伯利亚的过程中,不是采取“单打一”的做法,而是强调对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地区经济的综合发展。他们认为,组建各级区域生产综合体,就是在开发某一地区的自然资源时,不仅要建立一个或几个具有全苏或区际意义的专门化部门,而且还要同步建设与其相配合的次要或辅助生产部门,以及满足工业和当地居民生活需要的基础设施,如交通、给排水、供电、供热、商业、文教及医疗设施等。西伯利亚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配合布拉茨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乌斯季伊利姆克三个大型水电站的建设,组建叶尼塞-安加拉区域生产综合体;20世纪70年代又与西西伯利亚油气区的开发同步组建西西伯利亚平原综合体,现在这两个区域生产综合体已基本成型。20世纪80年代开始组建坎斯克-阿钦斯克和南雅库特两个区域生产综合体。

西伯利亚开发的经验表明,组建区域生产综合体,可以起到减少基建项目,节省运输费用、建设用地和劳动力资源,合理利用原材料,综合开发地区资源等多方面作用,最终取得投资省、见效快、经济效益高等明显效果。例如,以开采石油与天然气、石油化工和森林工业为主导部门的西西伯利亚平原综合体,1964—1980年期间共投资550亿卢布。同期,该综合体内三个专门化部门所创造的国民收入达1 160亿卢布。

从以上分析可见,在地区国土开发中,必须充分考虑其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根据不同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适合于该区特点的开发方案和措施,并确定不同时期的开发重点。西伯利亚开发的经验表明,在地广人稀、经济落后的地区,抓紧交通建设和组建各级区域生产综合体(包括工业枢纽),是加快地区开发的有效途径,也给柴达木地区的开发指示了可供借鉴的方向和发展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