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柴达木地区开发现状

柴达木地区开发现状

时间:2023-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柴达木地区开发现状1.自然资源概况柴达木地区以“聚宝盆”闻名于世。石油天然气资源柴达木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且集中于西北部的花土沟镇及冷湖地区的尕斯库勒、油泉子及油砂山等地。柴达木地区多年来重视增加引水量,扩大灌溉面积,增加产量,忽视水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和水的生产效率的提高。

三、柴达木地区开发现状

1.自然资源概况

柴达木地区以“聚宝盆”闻名于世。盐湖资源居于世界之冠,水土资源广袤丰富,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前景广阔,石棉资源和铅锌矿资源开发历史悠久,还有极富价值的其他矿藏资源和动植物资源,开发潜力巨大。经过40多年的地质勘探,共发现各种矿产39种,产地208处,主要矿产资源的潜在经济价值约15万亿元。其中特别是盐湖资源具有储量大、品位高、种类齐全、分布集中、组合好等特点,不仅在国内有突出优势,在世界上亦属罕见。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亦具有全国和省际意义。

(1)盐湖资源

柴达木地区共有盐湖33个,其中干盐湖6个。盐湖资源具有三大特点:一是储量大,储量居全国第一位的有钠盐、钾盐、镁盐、锂矿、锶矿、芒硝,储量居全国第二位的有溴和硼。二是品位高,东、西台吉乃尔湖和一里坪盐湖,卤水中锂含量为2.2~3.12g/L,品位比美国盐湖锂含量高10倍,比工业开采品位高出50倍。察尔汗盐湖晶间卤水经日晒就能析出光卤石。马海盐湖晶间卤水经日晒即可析出钾石盐。大柴旦盐卤经日晒后硼含量之高为世界罕见。三是类型全,分布相对集中,资源组合好。按化学成分,有氯化物型盐湖、硫酸盐型盐湖和碳酸盐型盐湖。按矿系分,有钾镁盐矿床、硼矿床、锂矿床、盐矿床、天然碱矿床。按元素分,除钾、镁、钠外,还伴有大量的硼、锂、锶、铷、铯、溴、碘等化学元素。这些盐湖矿床属大型、特大型综合性矿床,潜在的经济价值很高。

(2)石油天然气资源

柴达木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且集中于西北部的花土沟镇及冷湖地区的尕斯库勒、油泉子及油砂山等地。共有16个油田、6个天然气田,含油面积149km2。全盆地的石油总储量可达12.4亿t,天然气资源量为2 937亿m3。现已探明的6个天然气产地分布集中,其中台南和涩北气田均属干气,甲烷含量占99%以上,气田构造完整,埋藏浅,不含硫,易开采。1995—1996年,盆地内天然气勘探又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仅涩北地区3个气田的控制储量就达1 000亿m3

(3)其他资源

铅锌矿:柴达木地区现已探明的铅锌矿产地有13处。其中锡铁山铅锌矿田(包括锡铁山、中间沟及断层沟3个矿区)铅锌探明金属储量分别为114.7万t和153.5万t,是我国仅次于甘肃厂坝的第二大铅锌矿。

石棉矿:柴达木地区石棉矿集中分布于西北部的茫崖,探明储量4 319.5万t,占全国石棉总储量的48.4%,为全国最大的石棉矿。

硅灰石:柴达木地区硅灰石探明储量为1 314.9万t,占全国储量的13.5%,集中于都兰县海寺。

2.开发现状

柴达木地区,地域广阔,资源富集,经过近50年的开发,几代人的努力,形成了以格尔木为中心城市,国营大中型企业为龙头的工业结构体系,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柴达木又焕发出她的神采。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一五”期间盆地有了电力、煤炭、汽车、机械维修、化工和轻工等10多个中小企业和少量供出口的基本化学工业产品;“二五”期间建成了采油加工、化肥和建材等在内的数十家工业企业,并更新改造和扩大了原有企业的生产能力,此后一直呈波状起伏。

20世纪80年代以来,盆地不仅兴建了一批具有全国意义的大型工矿企业,如年产20万t钾肥的大型化工企业,年采选100万t矿石的大型有色金属基地,100万t炼油厂及花土沟油田至格尔木的原油输油管道等,还发展了地区经济和创建了多个工业部门,如提取碱金属原料等生产企业。1988年以来,建设了青海钾肥厂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年产钾肥100万t,还建成5个地方钾盐生产基地,7家生产企业,年生产氯化钾10万t以上,建成了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年产100万t铅锌矿石的锡铁山铅锌矿;完成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石油三项工程”和将完成“天然气三项工程”。全区石油生产能力由过去年产50万t上升到160万t;完成国家重点企业茫崖石棉矿扩建工程,产量提高到4万t以上,青藏铁路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开工建设。

柴达木地区已建成自流引水渠道199处,其中较大的有29处(其所控制的灌溉面积占区域总灌溉面积的99.7%),灌溉面积在万亩以上的渠道有19处;建成水库14座,其中百万立方米以上水库10座,总库容34 959万m3,有效库容21 399万m3;打机电井95口,其中灌溉井86眼,配套动力5 432马力。据统计,海西州农田灌溉面积为3.64万hm2,草场灌溉面积为1.39万hm2,林地灌溉面积0.37万hm2,总灌溉面积达5.4万hm2。灌溉工程同时还解决了6.4万人、141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

柴达木地区用水水源主要是地表径流,其次是利用浅层潜水为主的地下水。农业用水绝大部分为地表水,而工业用水和城镇生活用水以地下水为主。在7.05亿m3用水量中引自地表水的水量约6.10亿m3,占用水总量的86.4%,地下水约占13.6%。引用的地表水仅占盆地地表径流量的13.1%,地下水开采率更小,只有2.95%。盆地内各地引用的地表水、地下水的水量不同。盆地西部茫崖冷湖区,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量大,供水量全部用地下水,都兰区地下水供水量最少,只占用水量的6.65%。格尔木、茫崖冷湖、大小柴旦三地区工业用水量大,占盆地工业用水量的86.1%,它们应用地下水量也多,占全盆地地下水供水量的64.0%。

柴达木地区农业靠引水灌溉,目前渠系利用系数低,只有0.43,低于全国0.50的平均水平。据盆地内万亩灌区统计,渠道防渗率、绿化率、配套率超过50%。灌区管理能力弱,缺少资金,水利工程缺少维护,损毁严重,降低了输水效率,加大了灌水定额,使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碱化,导致农田弃耕。柴达木地区多年来重视增加引水量,扩大灌溉面积,增加产量,忽视水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和水的生产效率的提高。柴达木地区春小麦平均亩产231kg,水分生产效率为0.27kg/m3盆地内最高为格尔木地区春小麦平均亩产为346kg,水分生产效率为0.306kg/m3。全国冬小麦平均水分生产效率为0.75~0.95kg/m3,最高达1.80kg/m3(以色列的水分生产效率达到2.33kg/m3)。格尔木地区作物的水分生产效率低,不是供水不足,而是农业技术落后,耕作粗放,投入不足,使作物水分生产效率低下。

柴达木地区工业用水效率低,尤其是火电工业采用直接冷却的设计,用水定额高达每万元产值2 200m3,如果采用循环冷却用水定额只要800~320m3/万元产值。这种设备很难改造,用水定额高也难以改变。盆地其他工业用水定额为343m3/万元产值,高于全国170m3/万元产值的一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