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重点产业发展资源优化配置

重点产业发展资源优化配置

时间:2023-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重点产业发展资源优化配置对于柴达木地区而言,矿产资源开发的需求市场来自省内、大区(西北)、国内及国际等多个方面。但柴达木地区资源优势能否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其关键是选择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目前柴达木地区内盐湖资源的开发尚属于初始阶段,形成了以钾盐为突破口的生产格局。格尔木地区察尔汗盐湖钾镁资源富裕,已建立了国内目前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

三、重点产业发展资源优化配置

对于柴达木地区而言,矿产资源开发的需求市场来自省内、大区(西北)、国内及国际等多个方面。一些建材产品一般面向省(区)内市场;天然气、原油及成品油既可面向省(区),又可面向大区(西北及西藏)两个市场;一些我国急需的原料矿产品如钾肥应面向国内市场;少数稀有金属及特殊建林矿产品如锂、石棉等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前提下应尽量打入国际市场。柴达木地区拥有以盐化工和石油化工为主的格尔木、德令哈新兴矿业城镇及大柴旦、冷湖、茫崖、锡铁山等中小型城镇,未来柴达木地区的资源开发将依托上述矿业城镇,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柴达木地区资源优势能否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其关键是选择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

目前柴达木地区内盐湖资源的开发尚属于初始阶段,形成了以钾盐为突破口的生产格局。从发展前景看,今后盐化工业将是柴达木的主导产业,盐化工的发展必须以盐湖资源的开发为主轴,形成不同层次加工深度、紧密相联的企业群落。在逐步积累资金的前提下,实现由低级向高级、由原材料或初级产品向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由单一矿种开发向综合利用的转换,形成钾盐、镁盐、钠盐、锂盐和硼砂五大盐化工原料的系列产品,继而进行资源深度加工和精加工,走高值化、规模化和系列化综合开发利用之路,这是充分发挥盐湖资源优势,促进盆地经济全面振兴的重大举措(吴人坚[44],2001)。

在空间分布上,既要使柴达木资源与青海东部河湟谷地水电“富矿”相协调、配套开发,又要使柴达木地区内各种资源各有侧重系列开发。在时间安排上,近期主要是加快原盐、钾肥和氯化镁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在未来10年大力开发钾、钠、镁以外的盐湖资源,如硼、锂、铷、铯等;利用比较充足的能源发展原盐、钾盐和镁盐等加工,发展盐化工和油气化工的系列产品,实现湖盐资源的一次转化。至2010年后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基础上,引进高新技术,进行深度加工和精加工,实现湖盐产品的二次、三次增值。

鉴于柴达木地区的盐湖资源富集,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铅锌金属矿资源,占全国首位的石棉矿,及铜和金资源等特点,可以把柴达木作为资源重点开发区,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钾肥工业基地,以及具有全国意义和区际意义的盐化基地、石油和天然气化工基地、有色金属开采和冶炼基地。

(一)加快发展盐化产业

1.钾产品系列开发

(1)察尔汗盐湖钾镁资源系列开发

由于经济地理位置及交通等因素的限制,盆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必须与资源的需求保障程度和市场潜力相联系。一方面,资源生产结构取决于需求结构,需求结构的变化导致资源产业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研究市场需求因素必须与资源、交通条件及生产规模等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钾盐是我国严重短缺的矿种(见表6-2),长期以来依赖进口(见表6-3)。化工部按照农用肥料氮磷钾比例为1∶0.36∶0.25,预测我国钾盐(KCl)需求量分别为:2005年614万t,2010年686万t,2020年961万t。按目前的市场价格,以及受地质条件限制,我国钾盐开发难有重大突破。因此,至少在2020年前我国钾盐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难以改变。

表6-2 我国钾肥生产和应用   (单位:万t)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8、2001年、化工产品市场预测——钾肥,化工部规划院中化咨询服务公司,1993。

表6-3 我国历年进口钾肥简表   (单位:万t)

img12

资料来源:同表6-2

全国钾盐资源的97%集中在柴达木盐湖,但盐湖开发起步晚,规模不足,我国其余几家钾肥厂皆为年产千吨的小厂。1996年我国钾盐产量为21万t(KCl),仅能满足国内需要量的6.1%。2000年虽年产量达36.8万t,但仍远远满足不了需求(马洪、房维中[45],1991)。

世界钾盐消费量的80%集中于美国、西欧、独联体和亚洲东部地区。1995年世界钾盐需求增长明显,约为2 400万t,但消费量仍徘徊在2 000万t左右,一部分钾盐进入购买者的库存。1996年世界钾盐需求量趋于稳定在2 160万t,东亚地区消费量约为520万t,独联体和东欧需求量稳定在160万t,西欧需求量稳定在540万t[3]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钾盐消费量激增,1995年已达349万t(K2O),比1986年增长84%。近年来由于我国钾肥施用量的氮磷钾比例(1∶0.31∶0.13)与世界平均水平(1∶0.43∶0.28)和我国农业要求的比例(1∶0.45∶0.28)都有较大差距,因此,未来几年我国钾盐消费量将进一步增长,估计平均消费量为450万t(KCl)左右(施镇平[46],2000)。

全世界有2/3的钾盐产量用于出口贸易,加拿大、独联体、德国是最大的钾盐出口国(占世界出口量的70%),美国、巴西、印度、中国则是最重要的钾盐进口国(占世界进口量的50%)。我国钾盐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长期依赖进口。1995年进口量为418万t(KCl),比1986年增长85%,耗费8.2亿美元外汇,贸易逆差达4.4亿美元。1996年国家又耗费5.5亿美元进口钾盐,1998年又进口500万t,耗资6.06亿美元以满足国内需求。未来10年世界钾盐市场将继续坚挺,国际钾盐价格有可能进一步上扬,销往发展中国家的钾盐价格可能高于目前的价格。

我国钾肥用量中,氯化钾占3/4,复合肥不到1/4,对经济作物甚为重要的无氯钾肥硫酸钾肥产量太少,不到1%。目前国内在建的硫酸钾厂约有5家,规模最大的只有山西运城盐化工厂,年产硫酸钾量分别只有5万t和4万t,云南氮肥厂、磷肥厂和青海格尔木硫酸钾厂、格尔木农场等规模年产硫酸钾1万t左右。

格尔木地区察尔汗盐湖钾镁资源富裕,已建立了国内目前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对于钾盐资源开发采取了国家建设青海盐湖100万t/年氯化钾工程,地方抓小钾肥生产扩能的方法,重点搞好硫酸钾(10万t/年)及高品位氯化钾、氢氧化钾和氯酸钾等生产。

从长远看,解决我国钾肥资源紧缺的根本出路在于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建立具有较强控制和调节能力的钾肥资源稳定供应体系,形成国内自主开发、国际市场补给和境外资源生产三大块的钾肥供应格局,其中国际钾肥市场在目前和未来10~15年中仍占据全国钾肥需求量的50%。国内钾肥开发在10~15年内能够形成供应全国20%~25%钾肥消费量的生产基地,境外生产预计也能在10~15年内形成供应我国20%~25%钾肥消费量,由此最终形成国内、国际、境外1∶2∶1的钾肥供应格局。而国内钾肥开发完全有可能在柴达木地区形成年产150万t、200万t[4],维持50~100年时间的钾肥生产能力。

预计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即使青钾厂建成投产,钾肥需求仍不能自给,尚靠进口解决。基于氮肥和钾肥需求,柴达木地区应以天然气开发为契机,建立全国性综合化肥生产基地,其中氮肥基本满足青海和西藏的市场需求,钾肥可以面向全国。力争2010—2020年实现氯化钾和硫酸钾的产能分别达到200万t和50万t,氮肥折纯量40万t。

柴达木地区还蕴藏有丰富的氯化镁,在提钾过程中,钾镁之比为1∶8,即每生产1t氯化钾可同时副产8t氯化镁,但因长期未切实考虑合理利用镁资源,所以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还造成了“镁害”。经计算,年产20万t氯化钾,副产氯化镁的价值达1.6亿元,将其制成金属镁的价值达4.58亿美元。因此,今后应大力开发和推广镁制品及镁系列产品,发展四氯化镁(1万t/年)、高纯镁砂(5万t/年)和电解镁。从世界镁资源的利用和镁业发展看,利用察尔汗盐湖氯化镁生产金属镁和高纯度镁砂,是最有效和最可取的途径,正好符合青海省对盐湖资源综合开发规划中指出的“镁资源的利用要以发展金属镁、高纯度镁砂和氯化镁为主要方向,积极发展镁系列产品,把柴达木建成我国最大的、在国际市场最有竞争力的、以金属镁为主的镁产品基地”的正确思路。

(2)马海湖地区钾系列开发

柴达木地区的钾肥生产除青海钾肥厂一期100万t的生产能力外,地方和部队还有一批小钾肥厂,地方开发钾肥的积极性很高。青海钾肥的生产除支援全国工农业生产外,还应在钾盐深度加工及精钾盐产品开发上下工夫,因为世界上盐系列产品很多,前景乐观,加工增值高。

马海湖地区应以钾资源为重点,抓好高品位氯化钾项目建设,争取近期建成高品位氯化钾达10万t/a规模。当前要着重抓三个项目:①年产1万t氯化钾热熔车间投产;②引进连云港化工设计院盐田光卤石溶解结晶的先进工艺,生产氯化钾;③可考虑利用氯化钾加芒硝制取硫酸钾和采用酸法生产硫酸钾,厂址可放在马海湖、大柴旦或锡铁山。

(3)昆特依、大浪滩、察汗期拉图、大风山等地区盐化系列开发

国外发展化工的实践证明,一个地区发展化工必须将无机与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出路,才能发挥潜力,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更明显。

上述地区分别富集原盐、钾、芒硝和天青石,但因目前电力不足,开发条件差,应维持再生盐生产现状,待开发加工条件改善后,再积极发展盐湖资源与油气资源的深度加工和系列加工。

盐湖资源的开发方面,在柴达木青海钾肥厂的基础上组建了盐湖集团,发行股票筹资两亿元,为20万t钾肥项目进行扩建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更好地实施国家100万t钾肥项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年产10万t硫酸钾项目、年产5万t优质氯化钾科技产业化项目的前期工作都有了一定进展。

总之,格尔木地区应依托察尔汗盐湖丰富的钾镁资源、便利的交通条件、完善的城市功能、优越的开发环境等条件,充分开发钾镁系列产品,推动柴达木区域经济的发展。

2.乌兰地区食用盐系列开发

该区拥有茶卡、柯柯两大盐湖,依托现有盐湖生产企业,稳步发展湖盐采掘业,巩固原盐、再生盐的生产和销售,争取扩大“青盐”销售区范围;大力开发食用盐系列产品,如精制盐、加碘盐、味精盐等,在茶卡盐湖建立滩晒盐田制取再生盐的同时,生产硫酸钾,并逐步开发盐湖藻类生物资源。在柯柯盐湖扩大粉制盐生产,建成国内最大的金属钠生产基地。

紧紧抓住距离黄河上游水电基地近的优势,发展高耗能电化学工业,创造条件兴建1万t/年烧碱厂,逐步扩大规模并带动电石、聚氯乙烯等项目建设。

我国的两碱(纯碱和烧碱)生产主要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以前长期供不应求,经过20多年的发展供需矛盾得到阶段性缓解。1998年纯碱产量744万t,烧碱540万t,但一部分仍需进口(1998年进口纯碱8.4万t),从发展看仍有不小的市场空间。德令哈有充足的原盐、优质的石灰石和良好的排污场所,这是发展纯碱工业的三大优越条件。

今后以碱工业为龙头,稳定现有生产,扩大规模,带动一批相关产业的发展,力争建成制碱工业基地。纯碱在完成达产后扩大规模到8万t/年水平,近期进行轻质氧化镁、氯化钙等产品综合开发,并做好扩大规模的前期工作。硫化碱在现有7 000t/年规模上,争取扩大到2万t/年,同时进行硫化氢等产品开发。总之,本区资源开发应坚持走集团化、上规模和系列化工业开发之路。

3.大柴旦硼锂盐化工系列开发

柴达木地区盐湖锂储量大、含量高,仅含锂盐湖就有16个,氯化锂储量居全国第一位,其中东台吉乃尔、西台吉乃尔、一里坪的锂储量大且含量高,但地处边远,人烟稀少,交通、电力跟不上,开发不利;大柴旦盐湖次之,察尔汗锂储量虽大但含量低。综合来看,大柴旦是老工业城镇,优于其他盐湖,应尽早优先开发,目前要充分利用中科院盐湖所与新西兰锂业有限公司合作的机遇,加强研究,扩大规模,争取2005年扩大到年产500t生产能力。锂为新型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国防、电子、化工等领域,国内外对锂的需求旺盛,柴达木盐湖锂资源得天独厚。

大柴旦也是我国最早的盐化工生产基地,硼砂生产有50多年历史,今后盐化工发展方向是开发硼锂系列产品。硼的生产环境差,设备老化,目前开发处境艰难。近期应恢复年产2 000t硼砂生产水平,保证2 000t硼酸生产规模,逐步扩大到8 000t规模。随着硼硅酸盐玻璃、玻璃纤维、绝缘材料和新型洗涤等工业的发展,硼化物的消耗将以每年3.5%的速度增长。青藏高原盐湖硼砂在100多年以前曾长期垄断着世界市场供应,而目前我国每年要从美国硼城进口硼砂。因此,柴达木盐湖硼酸盐的开发利用具有新的发展机遇。

柴达木盐湖中有丰富的锂资源,但其开发存在技术难关。锂不仅是一种战略性稀有资源,而且在目前和不远的未来被视为在能源和材料工业方面扮演重要角色的一种轻金属元素。目前世界锂盐产量约为2.5万t。智利MINSAI公司1992年建成年产万t锂盐的盐湖卤水加工企业,加上美国银峰地下卤水生产锂盐,世界锂产量的一半将来自盐卤加工[5]。预计未来10年内我国锂盐产量将由目前的5 000t增加到8 000t,其中一部分有可能来自柴达木盐湖卤水综合利用过程。锂矿石有固体和液体两种形态,矿产品有金属锂及锂盐。

锂矿产品链长,种类繁多,用途广泛。有人把锂看作是未来的“能源”金属,这是由于锂是最轻金属,20℃时密度为0.531,居碱金属之首,化学活性强,能和多种元素化合生成多种锂的无机和有机化合物。锂同位素是制造导弹、火箭、核潜艇和新型喷气式飞机的重要燃料。锂除了在军事、高能技术和原子能工业中的广泛应用外,还用于医药、高能锂电池(尤其被誉为“绿色能源”的锂离子电池)、磁性材料、感光材料、压电材料、消毒剂以及有机合成等领域。特别是碳酸锂产品在炼铝工业中有特殊作用,如增加电导率、节电(约10%)、提高产量(10%)、降低有害气体氟化氢排放量,提高电极使用寿命等。

我国的锂工业是新中国成立后才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不断发展起来的。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的锂工业在总产能、质量和品种等方面总体实力已处于世界第三位。进入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主要锂的生产国在原料途径上发生了重大变化,纷纷从锂辉石中提取锂转向从卤水中提锂(后者工艺简单、经济效益高)。智利MINSAI公司开了先河,美国紧跟其后停止从锂矿物中提锂,而与智利等国合作开发卤水锂资源。这一原料开发途径的改变,使智利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锂生产国,原来的老大美国降为第四位。我国目前已建成的三大锂生产基地——西北(新疆)、中南(湖南)、西南(四川),均为从锂矿石中提锂,而我国卤水锂资源占有锂资源总量的66%,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盐湖,而目前我国从卤水制锂产品的比例仅为10%左右。发达国家如美、英、加、法、日本等已高度重视卤水提锂,并且技术成熟。所以,只有加大柴达木盐湖卤水锂资源的开发力度,使其尽早工业化,并逐步取代从锂矿物中提锂,才能使我国锂产品成本大大降低,才能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加大能源开发力度,发展石油、天然气及其化工产业

能源资源是柴达木地区又一个资源优势,随着西部大开发的逐步推进,柴达木能源资源开发和研究出现了新的机遇。近几年来,青海省政府与国家有关部门加大了柴达木资源开发步伐,在石油、天然气、电力和水能资源等开发利用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在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领域,建成了格尔木炼油厂,涩北至格尔木189km的输气管道和1.6万kW的发电机组,西部大开发给柴达木地区带来再次腾飞的新机遇。为了把柴达木的天然气输送到格尔木、西宁这两个全省的主要城市,从1996年开始青海就加大了对柴达木地区天然气的开发力度。4年来已建成天然气输送管道3条,总里程达637km,已铺设到格尔木市和甘肃敦煌市,每年输气量达15亿m3,从2001年开始向西宁、兰州延伸。在优质、高效、快速地建成了3条管道的同时,天然气下游工程也陆续启动。青海油田所属的敦煌、花土沟、格尔木3个基地的工业和民用燃料已全部由天然气替代。格尔木市1.5万kW燃气电站、格尔木炼油厂、石化等3项工程先后投产。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已使柴达木天然气成为青海新的经济增长点。柴达木地区是目前向青海高原及其他省市提供油气资源的地区。但20世纪70年代铺设的从格尔木至拉萨的成品油输油管道(全长1 080km),目前输送能力已显不足,正在筹划进行改建。格尔木石油化工建成后,向拉萨提供液化石油气,以缓解拉萨市能源紧缺和改善电力负荷不合理的状况。龙羊峡—乌兰30kV送变电工程正在加紧建设,乌兰变电所也已破土动工。装机2万kW的格尔木大干沟水电站也在建设之中。我国原油及成品油需求市场变化很大,我国陆地原油产量的90%集中于东北、华北、华东和华中等东部地区,近年来东部主力油田都进入高含水期,西部新疆两大盆地、陕甘宁盆地、柴达木地区相继均有较大突破,油气勘探开发西移战略已成必然。加快柴达木石油、天然气及其油气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发展势在必行。为此,需要加大资金、技术的投入,将柴达木建成国内重要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

目前柴达木煤生产是青海煤炭的主要生产区,但尚不能满足全省的需求。青海煤炭需求缺口靠西北(新疆和宁夏)供应,此局面在勘探未获重大进展之前将长期不会改变。青海为缺煤省份,目前青海煤炭产量达530万t,消费量700万t,缺口170万t;2020年产量达1 000万t,消费量1 200万t,缺口200万t。

全国油品总体上需大于供,油品销售处于卖方市场。原油加工能力主要集中于东北、华北、长江沿岸及沿海,成品油因受炼油厂限制,出现东北和西北地区产大于销,西南地区全靠调入,华东地区需求缺口大。目前全国成品油的流向是自东北向西向南、自西北向东向南,其运输以铁路为主、水运为辅。目前柴达木地区内全国唯一的成品油管道——格萨线,担负西藏成品油的供应。青海过去所产原油运往兰州炼油厂,现主要供应格尔木炼油厂,基本上自产自炼,满足近期内西藏及青海用油。

根据资源特点、分布、地理位置及交通、能源条件等,未来柴达木地区资源开发应重点建设独具特色的全国性的能源及盐化工生产基地。

(三)开发有色金属资源,发展有色冶金产业

柴达木地区有色冶金工业发展具有良好的国内市场,由于可利用龙羊峡水电,一些高耗能产品如电解铅、锌、镁,利用盐湖中的锂等,有巨大发展潜力。

我国有色金属生产发展较快,1978年全国10种有色金属产量突破100万t,1988年又破200万t,1991年达到250万t,1995年突破500万t,1997年已达581万t。2000年超过600万t。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有色金属市场出现疲软,但金、银因受国家政策保护未受冲击。目前,国内有色金属市场有好有坏,铝、铅、锌供求基本平衡,铜、镍、钴、银、锡依旧供不应求;钨、钼、锑、汞等出口受国际市场影响,已加以限产保护;稀有金属如锂盐、锶盐等,因产量小,市场容量有限。就柴达木地区相关的有色金属矿产而言,目前全国铜、铅、锌、锂盐的需求量分别是120万t、40万t、80万t和1万t,而产量分别为80万t、30万t、50万t和8 000t。因此,大部分有色及稀有金属存在供需缺口。21世纪被认为是轻金属的时代。铝镁合金和铝镁锂合金已经开始并将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空间。目前全世界每年生产20多万t金属镁,而我国仅年产数千t。锂的需求不断扩大。

柴达木地区有锡铁山铅锌矿和丰富的锂盐和镁盐资源,开发潜力大。应创造条件,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动力将柴达木地区建成全国最大的锂合金、镁合金、铅锌基地之一。

在柴达木资源开发项目建设取得显著进展的同时,基础设施也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建成青海公路察汗诺至德令哈三级路面177km、格尔木至察尔汗盐湖三级路面62km。开工建设青海公路德令哈至大柴旦三级路面205km;兰州—西宁—拉萨光缆通信干线工程青海段1 960km工程经过柴达木地区;格尔木机场恢复通航,开通了格尔木—西宁—西安航线。

此外,青海省与中央部、院联合开发柴达木资源已迈开了坚实步伐。青海省与化工部、中科院、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分别签署了合作开发柴达木资源协议。化工部委托焦作电厂对柴达木海西纯碱厂进行帮扶,使该厂生产由原来很不正常的状态达到目前日产120t的历史最高水平;化工部科技司和第六设计院、新乡碳酸锶厂以及省内有关单位对原光明化工厂碳酸锶装置进行了改造,使该装置顺利投产。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组建以锡铁山厂务局为主的西部矿业公司,中科院和青海省的合作也逐步深入,共同支持实施了《东台吉乃尔盐湖的开发利用研究》、《察尔汗盐湖高值开发与综合利用研究》等4个项目。为帮助青海省培养高层次的青年科技人才,中科院还制订实施了“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这些合作计划的实施,将加快柴达木地区发展的步伐,使之取得更大的进展。最后我们根据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结合柴达木地区发展现状提出了柴达木资源的综合开发应突出解决好三个重要问题:一是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盐湖富含锂、锶、铷、铯等稀有金属,应积极做好大规模开发的前期准备。锂用途广、价值高,用于炼铝工业可节省10%的电耗、提高10%的产量和50%的石墨电极使用寿命、减少22%~28%的有害气体氟化氢排放量;铷、铯可用于精密电器工业,铯又是高能燃料,被称作未来金属,在国际市场上价值高昂。二是加速改善交通运输条件。目前西宁—格尔木段青藏铁路的年实际运力远超过年设计能力,大量的盐、铅锌精矿乃至国家急需的钾肥积压盆地难以运出。三是应注意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钾肥的生产所排放的富镁老卤,不仅影响未来钾资源的利用,而且浪费资源,甚至会引起“镁害”,需要研究解决。

【注释】

[1]胡令浩,周立:青藏矿区资源和区域发展研究[Z].2001,3.

[2]胡令浩,周立.青藏矿区资源和区域发展研究[Z].2001,3.

[3]胡令浩,周立.青藏矿区资源和区域发展研究[Z].2001,3(未公开出版).

[4]胡令浩,周立.青藏矿区资源和区域发展研究[Z].2001,3(未公开出版).

[5]胡令浩,周立.青藏矿区资源和区域发展研究[Z].2001,3(未公开出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