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柴达木地区农牧业发展

柴达木地区农牧业发展

时间:2023-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民国时期,中央政府决定在柴达木地区开垦荒地。目前,柴达木地区农牧业发展正面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和挑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调整农牧业生产结构,促进农牧业协调发展,实现农牧业现代化是今后农牧业发展的方向。

二、柴达木地区农牧业发展

从古文化遗址考古发掘及史料中可知,在2 700余年前的西周时期,古代羌族人就在柴达木地区从事着以牧业为主兼有农业的生产活动,过着相对稳定的游牧与半定居生活,直到两汉时期才弃农从事单一的游牧生产。南北朝时期,吐谷浑人移居青海,并占据青海达350余年。宋代前后的五六百年间,柴达木地区一直为吐蕃所控制,其社会经济性质与吐谷浑时期无本质的变化。自元朝至明清时期,柴达木地区为蒙古族所控制,以蒙古族为主体,在柴达木地区从事游牧生产。清雍正初年,清军平定了蒙古族贵族罗卜藏丹津反清武装叛乱后,迫使一部分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五省汉族人至柴达木地区从事垦殖,在诺木洪古城周围开辟了相当面积的耕地,后随清军撤离殆废。

民国时期,中央政府决定在柴达木地区开垦荒地。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任命孙殿英为青海西区屯垦督办;1942年成立柴达木屯垦督办公署,任命马步青为督办,令其率军开赴盆地屯垦。1945年,柴达木垦务局成立,取代柴达木屯垦督办公署,直属青海省政府并受建设厅监督指导。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民国时期柴达木地区的屯垦组织已经较为健全,然而由于日本入侵和蒋介石挑起内战,难以形成稳定的开发环境,以及资金匮乏,自然环境严酷、交通闭塞等,使之没有开发实力。因此屯垦大多中途夭折或成果甚微。到1949年柴达木境内仅有耕地2 027公顷。

新中国成立伊始,于1950年6月便组织勘察队,就柴达木地区东部的气象、水利、农业、土壤、畜牧、植物等进行实地踏勘。在开发柴达木刚刚开始的第一年(1954年),首先在德令哈建立了国营农场。1955—1958年,又建立了诺木洪、格尔木、香日德、赛什克、夏日哈、察汗乌苏、查查香卡等国营农场。1958—1960年是盆地农业空前发展的阶段,1960年柴达木地区在国民经济发展“以农为纲,大抓畜牧业生产,并以石油为主,积极发展地方工业……”的方针指导下,农业进一步得到加强。柴达木地区经20世纪50年代连续开发,在工业和农业发展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以后海西州的工农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是也应看到,当时的垦殖活动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更缺乏科学性,因干旱、盐碱、低温等原因,其收成低微或有种无收,以致造成大面积撂荒,同时也破坏了大面积草原。为解决垦荒职工的燃料,千万亩荒漠上的原生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严重的砍伐,破坏了生态环境。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在总结以前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大量营造农田防护林,大力兴修水利工程,改良土壤,培肥地力,进一步发展机械化,实行科学种田,使农牧业生产状况得到了改善。到20世纪70年代,已初步建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绿洲农业。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全州耕地面积基本稳定,据统计,1980年盆地耕地面积达4.53万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2.42万公顷,每公顷产量为2 783公斤,人均占有粮食262.5公斤,农业生产条件大为改观。至1984年,已累计提供商品粮食6亿公斤,自给有余。1989年起柴达木地区掀起了以改造中低产田、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为重点的大规模农业综合开发新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陆续上马,盆地种植业正向“优质、高产、高效”的方向迈进,2002年农业总产值达24 519万元。目前,柴达木地区农牧业发展正面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和挑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调整农牧业生产结构,促进农牧业协调发展,实现农牧业现代化是今后农牧业发展的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