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本书的研究方法、思路与框架
在研究方法上,本书将采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演绎和归纳并用的研究方法,借鉴国际学术界大都市区治理研究的基本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在理论研究上与西方接轨,开展比较研究;在实证研究上,以美国大都市区治理为模板,并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与之进行比较研究,寻求适宜中国的模式;通过分别考察大都市区和治理的含义,来揭示大都市区治理的内涵,进而探讨大都市区治理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分析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大都市区治理的演变过程和实践经验,归纳具有指导意义的一般规律和经验启示,从而为中国的大都市区治理改革提供有益借鉴。本书将从区域和城市的视角来进行研究,在遵循区域经济学、城市地理学基本研究范式的基础上,将博弈论、社会学、公共管理学、制度经济学等相关研究方法引入空间研究之中,从地理、行政、社会、经济、生态等多个层面丰富和发展大都市区治理的概念范畴和理论方法。
在研究思路上,本书主要从概念、理论和实践三个角度来探讨大都市地区治理问题,具体的逻辑结构如图0.1所示。在阐述大都市区治理兴起的实践和理论背景的基础上,本书对大都市区治理及其相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详细的考察与界定;在此基础上,本书进而研究大都市区治理的理论演进过程,也就是传统区域主义、“公共选择”学派和新区域主义三种主要的流派;与不同的理论基础相对应,本书将大都市区治理的组织模式分为三种类型,即集权的大都市政府模式、分权的市场竞争模式和网络化的地方合作模式,而后分析不同模式下具体的大都市区治理的运作形式;以不同的治理模式为线索,本书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大都市区治理实践进行考察和比较,归纳不同实践模式的特点,考察具体大都市区治理案例,并对西方大都市区治理实践进行反思,归纳具有指导意义的规律和经验;根据对大都市区治理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本书将对中国的区域治理问题进行初步探讨,考察中国大都市区治理的意义、现状与问题,并对未来中国大都市地区的治理改革提出政策建议。
图0.1 本文的逻辑结构图
在研究框架上,本书的主体部分共分为6章:
第1章探讨大都市区的概念内涵。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大都市区是重要的统计地域单元,并有官方权威的概念和界定标准。而在国内学术界,学者们对大都市区及其相关概念的理解却十分混乱。在理清这些混乱认识的基础上,笔者结合区域本质属性和城市地域类型对大都市区进行定义,进而分析大都市区的本质属性和特征以及世界范围的大都市区化进程。
第2章主要分析大都市区治理的概念问题。近些年来,治理一词已经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词汇。本章将从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等不同的学科视角来对治理一词进行全面的剖析,总结治理的共性认识与特征;同时从治理与统治的区别与联系入手,阐述治理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界定大都市区治理的内涵,归纳大都市区治理的特征,分析大都市区治理的调控机制与模式。
第3章回顾大都市区治理的理论演化发展过程。从理论上说,区域特别是大都市区的政治分割问题是大都市区治理理论形成和发展的逻辑起点,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理解及其解决方案,笔者将大都市区治理理论分为三大流派,也就是三大传统:主张建立大都市政府的传统区域主义,也有学者称之为“巨人政府论”,主张构建多中心的市场化竞争结构的“公共选择”学派和主张进行网络化合作的新区域主义。本章对这三大理论传统进行详细论述,阐述各自的理论沿革过程、主要观点以及彼此之间的异同。
第4章探讨不同理论背景下的大都市区治理组织和运作模式。与不同的理论流派相对应,大都市区治理运作模式主要可以分为三类:集权的大都市政府模式、分权的市场竞争模式和网络化的地方合作模式。不同运作模式对区域问题有着不同的解决方案:大都市政府模式主张建立单层或双层的大都市政府;市场竞争模式强调建立公私合作伙伴关系、跨地方协议以及专区的形式对“碎化”的大都市区进行治理;网络化的地方合作模式主张以大都市政府联席会、大都市区规划、区域联盟等方式开展跨地方合作。
第5章研究美国大都市区治理的实践问题。美国是大都市区治理体系较为完善的国家,笔者主要回顾美国大都市区治理的发展演变过程,具体分析各个典型案例的特点与运作方式,并且从中得出对中国大都市区治理实践具有借鉴意义的经验和教训。
第6章主要探讨中国的大都市区治理问题。进行大都市区治理改革,对于完善中国城市管理体制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将具体分析当前中国大都市区治理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不同治理模式在中国的适用性,并且对未来中国大都市区治理的改革方向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总而言之,对于中国而言,不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大都市区治理都是一个新鲜的事物,再加上中国特殊的政治体制背景,使得进行中国大都市区治理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难度很大,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注释】
[1]约翰·弗里德曼著;沈道齐译.论西方民主政体下的管治.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3—5
[2]张京祥.全球化背景中的区域发展与规划转变.国外城市规划,2004(3):1—4
[3]Brenner,Neil.Globalization as Reterritorialisation:The Re-scaling of Urban Governance in the European Union.Urban studies,1999(36):431—451
[4]皮埃尔·卡蓝默著;高凌瀚译.破碎的民主——试论治理的革命.上海:三联出版社,2005:5
[5]徐海贤,庄林德,肖烈柱.国外大都市区空间结构及其规划研究进展.现代城市研究,2002(6):34—38
[6]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Personal Travel in the United States.Washington D.C.:U.S.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1990
[7]Kasarda,John.Urban Industrial Transition and the Underclass.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s,1989,501(1):26—47
[8]顾朝林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跨世纪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7
[9]王旭.美国城市发展模式:从城市化到大都市区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04
[10]Bill,Schechter.Metropolitan Governance:A Bibliographic Essay.National Civic Review,1996,85(2):63—66
[11]具体内容请参阅Allan Wallis于1994年在《国家城市评论(National Civic Review)》第1—4期中连续发表的四篇文献
[12]Walker,David B.Snow White and the 17Dwarfs:From Metro Cooperation to Governance.National Civic Review,1987,76(1):14—29
[13]约翰·弗里德曼著;沈道齐译.论西方民主政体下的管治.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3—5
[14]Newman,Peter.Change Patters of Regional Governance in the EU.Urban studies,2000,37(5&6):895—908
[15]Lefevre,C.Metropolitan Government and Governance in Western Countries:a Critical Review.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98,22(1):9—25
[16]Herrschel,Tassilo and Peter Newman.Governance of Europe’s City Regions:Planning,Policy and Politics.London,New York:Routledge,2002
[17]Ziller,Jacques.The Challenge of Governance in Regional Integration:Key Experiences from Europe.EUI working paper Law No.2005/11
[18]参阅世界银行报告.中国大都市跨辖区管理的挑战(进展中的工作).www.worldbank.or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