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3 IS曲线的移动
1.投资的变动
如果投资的边际效率(收益)上升,则在同样的利率条件下,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增加,使得储蓄增加,与投资相等,从而IS曲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反之亦然。如图14-2所示,纵轴表示利率r,横轴表示收入Y,产品市场的原始均衡为IS1,同样利率r0条件下,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由Y1增加到Y2,储蓄也相应增加,与投资增加相一致,重新达到产品市场均衡IS2。
图14-2
2.储蓄的变动
如果国民边际储蓄倾向变小(或边际消费倾向变大),则相同的国民收入水平下,储蓄下降,投资与储蓄要相等,达到产品市场均衡,必须利率上升,从而IS曲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反之亦然。如图14-3所示,纵轴为利率r,横轴为收入Y,原始产品市场均衡为IS1,当收入为Y1,利率为r1时,储蓄下降,为了维持产品市场均衡,投资也必须下降。由于投资是利率的反函数,利率上升至r2,投资就会与储蓄同步下降,重新实现产品市场均衡IS2。
图14-3
3.政府收支变动
图14-2和图14-3中IS曲线的移动,只是考虑两部门经济中产品市场均衡的情况。在三部门经济中,IS曲线同样是根据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推导出来的。在三部门模型中,总需求增加了政府购买,总供给增加了税收,这里再次强调企业购买家庭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为实现利润最大,购买的要素全部用来生产,总供给就是全部要素的价值,即家庭获得的总收入,总供给与总收入必然恒等。而在出现政府部门后,家庭的总收入就划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消费、储蓄和税收。因此三部门模型中,国民收入均衡条件变为C+I+G=C+S+T,两边减去消费C得到I+G=S+T。因此,不仅投资曲线I和储蓄曲线S移动会使IS曲线移动,而且I、G、S、T中任何一条曲线的移动或几条曲线同时移动,都会引起IS曲线移动。如果考虑到开放经济情况,则引起IS曲线移动的因素还要包括进出口的变动。总之,一切自发支出量的变动都会使IS曲线移动。具体而言,增加政府购买性支出,在自发支出量变动的作用中等于增加投资支出,即增加总需求,国民收入增加,储蓄相应增加,因此会使IS曲线向右平行移动;相反,减少政府支出,则会使IS曲线向左移动。政府增加一笔税收,则会使IS曲线向左移动。这是因为,一笔税收的增加,如果是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则会使投资相应减少,于是这笔增税无疑是减少投资需求,即减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储蓄相应减少,从而会使IS曲线向左移动。同样,一笔税收的增加,如果是增加了居民个人的负担,则会使他们的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使他们的消费支出相应减少,同样是减少总需求,从而也会使IS曲线向左移动。相反,如果政府减税,就变为增加总需求,则会使IS曲线右移。
经济学家通常认为,增加政府支出和减税都属于增加总需求的扩张性财政政策,而减少政府支出和增税都属于降低总需求的紧缩性财政政策。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就表现为IS向右上方移动;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就表现为IS向左下方移动。后面会有详细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