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载工具行路装置末端压力、温度检测器检测规范
文件编号:JC—01—2007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乘载工具行路装置末端压力、温度检测器的是要求、试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外置式和内置式的乘载工具行路装置末端压力、温度检测器。
2 引用标准
暂无。
3 术语
3.1 显示报警装置
由显示芯片、显示屏、报警元件组成的装置。
3.2 发射装置
由一组电子元器件组成起信号发射作用的装置。
3.3 接收装置
由一组电子元器件组成起信号接收作用的装置。
4 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4.1 外观
目视保护层应均匀,无明显的气泡、斑点、锈蚀及脱落。
4.2 基本性能
4.2.1 报警压力
感应器报警压力偏差应为1.76±0.1(Bar)
4.2.2 报警显示功能
当感应器监测气压不足时,在10秒内应有声光报警,并以图像显示。
4.2.3 发射有效距离
感应器及显示报警装置在空旷的地区,发射及接收距离,应大于20m。
4.3 耐温性
4.3.1 耐低温性
将显示报警装置放置在-40℃的低温箱内保持2h后,取出立即测量报警装置显示功能及报警压力。
其感应器报警偏差应为1.76±0.1(Bar);报警显示功能,当感应器监测气压不足时,在10s内应有声光报警,并以图像显示。
4.3.1 耐高温性
将显示报警装置放置在120℃的高温箱内保持2h后,取出立即测量报警装置显示功能及报警压力。
其感应器报警偏差应为1.76±0.1(Bar);报警显示功能,当感应器监测气压不足时,在10s内应有声光报警,并以图像显示。
4.4 耐振动
显示报警装置样品先承受频率33Hz,加速度为29m/s2,上、下方向4h,前后2h的定频振动试验,然后承受频率17~60Hz时,位移幅值为0.35mm,频率60~200Hz时,加速度为50m/s2,频率由17Hz上升到200Hz时,再降到17Hz为一个周期,每周期为15min,共扫频16个周期的扫频振动试验。产品样品则先承受频率66Hz,加速度为66m/s2,上、下方向8h定频振动试验,然后承受频率17~60Hz时,位移幅值为0.35mm,频率60~200Hz时,加速度为50m/s2,频率由17Hz上升到200Hz时,再降到17Hz为一个周期,每周期为20min,共扫频30个周期的扫频振动试验。振动试验后,进行零部件检查,并测量报警显示功能及报警压力。
4.4.1 零部件检查
振动试验后,各部分零部件不应有松动和损坏的现象。
4.4.2 报警压力
感应器报警压力偏差应为1.76±0.1(Bar)
4.4.3 报警显示功能
当感应器监测气压不足时,在10秒内应有声光报警,并以图像显示。
4.5 常温耐久性
感应器承受充放气频率为每分钟5~10次,共3 000次的压力循环耐久试验,试验后测量报警显示功能及报警压力偏差应为1.76±0.1(Bar)
4.6 防尘
4.6.1 感应器在进行防尘试验时,报警显示功能及报警压力偏差应为1.76±0.1(Bar)
4.6.2 感应器在进行防尘试验时,当感应器监测气压不足时,在10s内应有声光报警,并以图像显示。
4.7 防水
感应器在进行防水试验时,检查防水性并测量报警压力
4.7.1 防水性
试验后感应器壳内不应有水珠。
4.7.2 报警压力
试验后报警压力偏差应为1.76±0.1(Bar)
4.8 耐盐雾
按照本规范进行耐盐雾试验,检查表面金属镀层和报警压力
4.8.1 显示报警装置经过96h、感应器经过16h盐雾试验后,金属镀层主要表面无基体腐蚀物,外观无异常变化。
4.8.2 报警压力
试验后报警压力偏差应为1.76±0.1(Bar)
4.9 交变湿热
按照本规范进行2个交变湿热试验,试验后检查外观及测量报警显示功能及报警压力
4.9.1 外观
外观应无异常变化。
4.9.2 报警压力
试验后报警压力偏差应为1.76±0.1(Bar)
4.9.3 报警显示功能
当感应器监测气压不足时,在10s内应有声光报警,并以图像显示。
4.10 耐过电压
显示报警装置经过30V的直流电源过电压试验60min,应工作正常;经过50Hz、550V正弦波电压历时1min而绝缘不被击穿
4.11 装车使用性能
显示报警装置及感应器实际装车后,正常工作。
编制:王 平 日期:2007/07/0
审核:诸葛亮 日期:2007/07/0
批准:刘 备 日期:2007/07/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