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非洲经济发展模式

非洲经济发展模式

时间:2023-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节 非洲经济发展模式非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南部,赤道横穿大陆,面积约3 02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是仅次于亚洲的第二大洲。受长期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影响,独立之时,非洲国家仍延续了旧的发展模式——初级产品出口型经济发展模式。这时期,非洲各国以初级产品出口国的身份逐渐融入国际贸易体系,资源贸易成为非洲国家独立之初对外经济的主要形式,经济基础自然十分脆弱。

第四节 非洲经济发展模式

非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南部,赤道横穿大陆,面积约3 02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是仅次于亚洲的第二大洲(见图3-12)。非洲目前有56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北非、东非、西非、中非和南非五个地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部分非洲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了民族独立,开始发展本国经济,并在60—70年代获得了蓬勃发展。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非洲各国陷入经济衰退,经过调整,在9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状况逐渐得到好转。

图3-12 部分非洲地区地理位置分布

北非的阿尔及利亚与埃及、南部非洲的南非以及西非的尼日利亚是非洲地区的四个经济大国。近年来这四国GDP占整个非洲大陆GDP的总量一直在50%以上,它们的经济运行状况决定着整个非洲的经济景气。来自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的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非洲最大的经济体南非,其经济总量占到非洲GDP总量的1/5,排在第二位的是埃及,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位列第三、四位。

然而从总体来看,非洲经济实力仍然相对较弱。UNSD的统计表明,2005年非洲的GDP总量约为9 477.5亿美元,只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左右。世界贸易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2004年非洲的贸易总量为4 435亿美元,只占世界贸易总量的2.4%。

一、20世纪60—70年代的经济发展

非洲各国独立,解放了长期被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束缚的生产力,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阶层的生产积极性,各国也制定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采用了一些新的经济发展战略。

(一)初级产品出口型经济模式

非洲国家的政治独立,并不代表非洲国家可以迅速地改变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受长期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影响,独立之时,非洲国家仍延续了旧的发展模式——初级产品出口型经济发展模式。

非洲是世界上自然资源最为丰富的大陆之一,在20世纪60年代便成为世界上许多重要的经济作物和农业原料的主要产地和出口地。如可可、剑麻、花生、油棕等热带作物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五分之一至六分之一,甘蔗、茶叶、烟草等经济作物也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除农业作物外,非洲的矿产资源也是储量巨大,享有“矿产资源宝库”的美誉。铂、锰、银、铱等矿产储量占世界的80%以上,磷酸盐、黄金、钻石、锗、钴等储量也占世界的50%以上。此外,非洲每年还向世界市场提供约20%的石油。这时期,非洲各国以初级产品出口国的身份逐渐融入国际贸易体系,资源贸易成为非洲国家独立之初对外经济的主要形式,经济基础自然十分脆弱。

(二)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的实施

初级产品出口模式仍然是旧有殖民体系的分工模式,这种对外经济的单一性也决定了非洲各国经济的脆弱性、依赖性。独立之后,非洲各国经过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如对外资企业的国有化、民族化,实行土地改革等,非洲各国普遍认为,要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必须发展制造业,进行工业化。通过制造业的发展,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进口替代战略逐渐得到各国的认同和选择。

进口替代主要是发展满足国内市场需要的制造业,以本国生产的工业制成品代替进口品,逐步实现工业和经济多元化。在实施进口替代战略过程中,非洲各国政府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制造业进行了控制、干预和大力投资,并实行了不同程度的保护贸易政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国由于初始条件不同,采用了不同类型的进口替代战略。以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为例,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发展以本国原料为主的加工工业和日用品生产。这类国家在非洲占多数,主要是因为他们国内工业基础差,只能依靠一种或几种农矿产品出口创汇,因此只能发展投资少,技术工艺水平低的工业。

(2)以进口替代为主,逐步面向出口。这类国家以肯尼亚、科特迪瓦为代表。其特点是在重视农业的基础上,实施进口替代,部门经济之间发展比较平衡。然而随着制造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对一些机器设备、原料,以及某些中间产品的需求并没有因进口替代战略而有所减少,反而增加了,因此不得不采取了出口导向,以满足国内发展对外汇的需求。

(3)重视发展重工业和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这类国家一般都拥有比较丰富的石油资源或矿产资源,通过出口积累了大笔外汇收入。如以石油出口暴富的尼日利亚和出口矿产品为主的扎伊尔和尼日尔等,在外汇充足的情况下,便着手发展本国的重工业,实施高级进口替代战略。

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非洲各国的工业化进程,促进了各国制造业的发展。肯尼亚、津巴布韦、喀麦隆等国的制造业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我们在第二节已分析到这一发展模式也存在很多缺陷。在非洲同样不例外。

首先,忽视了农业的发展,农业本来是非洲各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各国为了保证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现,将绝大部分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工业部门,而对农业的投资甚少。除此以外,还利用价格管制对农业和农民进行利益剥夺。如压低农产品价格,提高工业品价格,使得农民收入减少,挫伤了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其次,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各国片面追求高投资、高增长、高经济速度,以期在短期内赶上甚至超过发达国家。在追求速度的背后,各国不顾本国国情,盲目发展,大搞大型现代化企业;主张外延式经济增长,不计投入,导致了资源的浪费,有的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随着各国工业化的不断深入,过度保护和内向型发展的局限性也在非洲暴露出来,最突出的表现是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国际收支也并没有因进口替代而有所改善,相反出现不断恶化的趋势。

二、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危机与经济调整

20世纪80年代受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再加上非洲各国又遭遇连年大旱的自然灾害与各国政策不当,非洲经济急剧恶化,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困境之中。这一时期,各国经济增长缓慢,1980—1987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只有0.2%,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增长水平,伴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升反降。20世纪80年代,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大部分分布在非洲,非洲几乎成为贫困的代名词。

这次危机使作为非洲经济命脉的农业受到严重打击,粮食出现短缺,自给率越来越低,不得不依靠粮食进口与国际援助;而且同期西方经济的不振,导致其对非洲的出口需求减少,贸易保护主义猖獗,非洲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各国对外贸易出现停滞与衰退;举借的外债在20世纪80年代也纷纷到期,经济的恶化使得债务危机已不可避免。经济危机使得非洲国家人民水平大幅下降,社会经济陷于困境。

经济危机迫使各国对其经济战略、产业结构等不断进行反思与调整,非洲各国80年代对经济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与调整。

第一,农业政策与结构调整。调整农业政策成为各国振兴经济的首要任务。具体措施包括:(1)制定农业计划,重新修订农业发展战略,把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作为当务之急。(2)增加农业投资,增加农业投入,提高粮食产出。(3)调整农业经济的内部结构,调整经济作物与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扩大谷物种植面积。最后,调整农业政策,鼓励农业生产。

第二,改革国有企业。非洲大多数国有企业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亏损严重。于是,非洲各国纷纷将一些长期亏损、管理不善、经济效益差且与国计民生联系不甚密切的国有企业或是改制或是私有化,以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效益。国有经济的改革对恢复和发展非洲经济产生了一定的作用。

此外,为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各国政府还在财政、金融、贸易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其中,很重要的是,非洲国家此时开始转向外向型发展战略——出口促进发展模式,但是由于受到本国技术、管理、基础设施等自身条件的限制,以及不利的国际环境因素的影响,外向型工业化发展困难重重。

20世纪90年代,非洲各国的经济改革不断得以深化。这一时期改革内容主要有:放松或取消国家对物价的控制;进一步在国营企业和金融部门推行私有化;取消外汇管制,整顿金融和财政秩序,放宽外国资本进入本地资本市场的限制;实施贸易及汇率自由化政策,鼓励国内外私人投资等等。改革使非洲各国经济状况得以好转,90年代以后各国经济开始复苏,一些国家开始迅速增长。

进入新世纪以来,非洲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来自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相关各期《非洲经济报告》的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04年非洲整体经济增长率平均约为4%。分地区来看,2004年中部非洲发展最快,经济增长率达到7.3%,撒哈拉以南非洲发展较为缓慢,也有4.5%的增长率。2004年有6个国家GDP增长率超过7%,如乍得(39.4%)、赤道几内亚(18.3%)、利比里亚(15%)、埃塞俄比亚(11.6%)、安哥拉(11.5%)、莫桑比克(8.3%)。伴随着经济的发展,非洲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开始复苏,2002年为120亿美元,2003年达到150亿美元,2004年进一步上升。其他经济指标也不断改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由2003年1.5%降到2004年的0.8%,大大低于20世纪80、90年代的平均水平。2004年非洲通货膨胀率为8.4%,虽仍居高位,但相比2003年也减低了将近2个百分点。

新世纪非洲经济呈现出了比较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总的来说,非洲国家的经济实力还是比较弱。未来经济的发展,对于非洲仍然是任重而道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