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世界经济的长周期
一、长周期理论
对经济中长周期的现象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末。1896年,俄国帕尔乌斯通过对农业危机的研究,发现资本主义经济存在大约50—60年的长期波动。1913年,荷兰范·盖尔德伦发表了《春潮》一文,他在书中以一系列的数据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约60年为一个周期大循环,并用生产扩张来解释长周期原因。但是第一次系统提出长周期理论的是苏联经济学家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
(一)康德拉季耶夫长周期理论
1925年,苏联经济学家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发表了《经济生活中的长周期》一文,他通过对英国、法国和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1790—1920年商品批发价格、利率、工资和对外贸易等经济指标及煤、铁、铅等原材料产量和消费量的统计研究,消除7—11年的经济主周期和短周期的影响,发现存在一个50—60年的长周期,并将这段时间分为三个周期。第一次长周期是1790—1851年,繁荣期是1810—1817年;第二次长周期是1951—1896年,繁荣期是1870—1875年;第三次长周期是1896年开始,繁荣期是1914—1920年。
康德拉季耶夫概括了长周期不同于其他经济周期的特点:第一,长周期包括7—11年的主周期;第二,长周期的下降期,农业会出现长期显著的萧条;第三,长周期的下降期,生产和交通运输部门会出现重要发现和发明,会在下一个上升期得到大规模地运用;第四,长周期的上升期,会伴随着新国家的加入,使世界市场扩大,并且黄金产量会增加。
康德拉季耶夫认为长周期是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因素引起的而非外部因素。长周期不同于其他经济周期的特点,只是说明长周期的存在,并不是长周期的原因,但是他自己并没有说明长周期的内生因素。
(二)熊彼特的创新说
1939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发表了《经济周期》一书,他指出创新是资本主义周期主要原因。不同的创新时间不同,因而对经济的影响也不同。许多小的创新构成大的创新,就产生了许多经济周期,主要的是长周期、朱格拉周期和基钦周期。熊彼特认为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对生产要素的一种新的结合。这种新的结合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引进新产品;第二,引用新的生产方法;第三,开辟新市场;第四,原料和半成品的新来源;第五,引进新的企业组织形式。一旦创新实现,大量的企业就会模仿,形成一股创新的浪潮。创新的浪潮的出现以大规模的投资增加为标志,引起需求和银行信用的扩大,从而经济出现上升。等到创新浪潮的逐渐平息,如果没有新的创新出现,经济就会放缓,出现下降。这里的创新是能推动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技术进步,能迅速转变为生产力,进而形成新的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根据创新理论,熊彼特将资本主义发展划分为三个长周期:第一个长周期是以蒸汽机和纺织工业为代表的技术创新,主导产业是纺织工业;第二个长周期是以钢铁和铁路为代表的技术创新,主导产业是钢铁和铁路工业;第三个长周期是以电和化学为代表的技术创新,主导产业是化学和汽车工业。
熊彼特的创新说是解释长周期的一个重要理论,对后来的经济学家产生重大影响。许多经济学家吸取熊彼特的创新说的观点,发展形成长周期理论主要学派——现代长周期技术创新理论。
二、战后世界经济的长周期
根据康德拉季耶夫长周期理论,以50年左右为一长周期,从1920年以后,是第三个长周期的下降期,世界经济第三个长周期应该在1945年左右结束。从战后开始进入第四个长周期,到20世纪70年代初这是长周期的上升期,此后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左右是第四个长周期的下降期。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程在一定程度上验证康德拉季耶夫长周期理论。在第三个周期的下降期,资本主义发生了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在第四个长周期的上升期,即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历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而在下降期,1973—1975年世界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各国陷入了经济滞胀,20世纪80年代的结构调整,直到20世纪9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才恢复生机。
因此,战后的世界经济长周期,以1973年为分界,之前为上升期,之后为下降期。
(一)战后长周期的上升波及原因
在战后世界经济的长周期的上升期中(1950—1973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际GDP年均增长率为4%,其中美国为3.9%,日本为9.5%,德国为5.9%,法国为5.4%。世界实际GDP增长率更是高达5.4%。同期美国失业率为4.8%,日本为1.2%,德国为2.7%;发达国家物价年均增长率保持在3%左右,而1970—1981年高达9.2%[3]。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同时通货膨胀维持在较低水平,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罕见的,因而被称为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这与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高投入和高生产率有直接关系,但是科技进步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才是根本原因。
1.战后的高投入和高生产率
战后经济长周期上升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固定资本投资增长迅速。1951—1970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固定资本投资年均增长4.9%,其中1951—1955年为5.4%,1956—1960年为3.5%,1961—1965年为5.1%,1966—1970年为5.4%。固定资本高投入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劳动生产率保持很高的增长速度。1951—1970年,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3.3%、10.7%、4.8%、9.0%、2.5%、7.0%,而1984—1993年,各国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分别为2.9%、2.5%、3.7%、3.1%、4.4%、2.8%[4],有了很大幅度的下降。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放慢导致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
2.科技进步与科技革命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高投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新科技发明和推广应用的结果。战后各国出现了军事技术转化为民用技术的高潮,计算机、通信、原子能及超音速飞机等军事技术纷纷转为民用,战后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也促进了大量新科技成果的诞生和应用。这有力地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高,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具有前两次科技革命所没有的特点:第一,这次技术革命中出现的新技术,不是单一的技术,而是技术群。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自然科学的诸多领域。第二,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产品升级换代速度加快。第三,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形成许多新兴学科和产业。第四,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科学进步日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私人垄断再发展到国家垄断,每一次转变都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进化,以此来缓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形成和发展的前期,很好地缓和了私人资本垄断的尖锐矛盾,相对适应战后生产力迅速发展的状况。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发达国家完善和发展了国家干预。主要表现为:第一,推行相机抉择的财政、货币政策,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和社会福利制度,改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刺激了人们的需求,有效提高了社会总需求,缩小了供给和需求的矛盾。第二,制定长期规划、发展战略或产业政策,实行企业的国有化,一定程度上强调经济的计划性;完善企业经营方式,尤其是信息技术等在管理中的应用,使企业在相当程度上能预测市场需求,并以此来生产,缓解生产过剩。两者结合使企业生产有组织性和社会化大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矛盾得到缓和。第三,建立高新技术区,设立公共研究机构,利用财政和税收政策大力扶持高新技术的发展;鼓励企业联合、大学与企业联合、政府和企业联合,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第四,进行国际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协商解决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为国内政策的实施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战后长周期的下降波及原因
1973年以后,世界经济长周期进入了下降期。1974—2001年世界实际GDP年均增长率为3.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际GDP增长率为2.7%,其中美国为3.2%、日本为3.2%、德国为2.2%、法国为2.2%。这与上升期经济增长率形成鲜明对比,并且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有减慢趋势。1974—1979年,发达国家实际GDP增长率为3.2%,1980—1989年为2.9%,1990—2001年则为2.3%[5]。相应的失业率有增长趋势,1974—1997年,美国年均失业率为6.8%、日本为2.7%、德国为8.1%。
1.战后长周期的下降期特点
战后长周期的下降期有两个显著特点:
(1)经济危机与财政赤字、通货膨胀融合。传统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率与物价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当经济进入上升期往往伴随着物价的上涨,而经济进入下降期往往伴随着物价的下降。但是1973年世界经济进入下降期,物价水平并没有随之下降。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反而有上涨的趋势,1970—1981年物价年均增长高达9.2%。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超出了各国经济发展,导致物价快速上涨和财政赤字的增加。经济危机与财政赤字、通货膨胀融合,是战后世界经济下降期的新特点。
(2)下降期出现了美国长达10年左右的经济持续增长。20世纪90年代长达10年的经济持续增长使人们对长周期的下降期出现了疑问。在上一节,我们介绍了美国新经济的原因。新经济是由多方面的原因促成的。虽然美国经济在发达国家中一枝独秀,但是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经济还是低迷,美国经济并没有改变世界资本主义国家总体处于下降期的局面。21世纪初的美国的网络泡沫的破灭及经济危机,说明美国也并没有摆脱经济周期的束缚。
2.战后长周期的下降波原因
任何新生事物在一开始总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发展,就会显示出一定的弊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只是暂时缓和了基本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基本矛盾。
(1)国家对经济干预过多,国有化,使经济失去活力和效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长期以来实行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沉湎于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不能自拔,造成政府财政赤字连年增加,社会信用急剧膨胀,从而扰乱了正常的经济发展规律。本来实行一定范围的财政赤字政策,有利于扩大社会需求,促进经济增长。但是超过一定的限度,使发达国家的相机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小,政策陷入僵化。1962—1969年美国财政除了1969年有盈余外,其他各年均为赤字。进入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滞胀下,财政赤字不断恶化,直到1998年财政才转为盈余。
另外,战后发达国家推行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和一定程度的国有化缓解了社会生产的无组织性,但是加重了政府的财政压力,占用了大量社会资源,并造成了某些行业的垄断,使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2)发展中国家的觉醒与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各个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大大削弱了它们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反抗斗争,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广大亚、非、拉地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纷纷建立了独立的国家,并出现了“亚洲风暴”、“非洲觉醒”等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随着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的初步发展、产业结构的初步改善和经济独立自主能力的增强,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成为世界经济中一支重要的新兴力量。但是现行的世界经济运行的规则是在资本主义主导下运行和发展的。经济的运行、协调规则都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制定。当代世界经济本质上仍然是资本主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构成了世界经济的本质。发达国家并没有改变对发展中国家的压制和剥削,这就导致南北矛盾的激化。发达国家对世界经济的垄断,导致工业制成品相比初级产品价格偏高,这使得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初级产品出口国家贸易条件恶化,容易受发达国家经济的影响。再加上发达国家在某些政策上的偏袒,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中东政策上长期偏袒以色列,导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矛盾更是激化。如20世纪70—8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就是矛盾激化的代表。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探讨了经济增长的周期性问题,阐述经济周期的内涵和经济发展下经济周期的特点及原因。本章前一节重点阐述了经济周期的定义、类型和区别,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世界经济周期的传导机制和原理。后二节作为一个大的整体,讨论经济周期在各经济发展时期体现出来的不同特点以及经济周期变化的原因。从而说明在经济发展的条件下,即使是新经济下,经济周期发生了变形,但是经济周期并没有消失。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时代,信息产业的发展和国家干预经济能力日趋成熟下,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人们支付能力日趋缩小的矛盾并没有达到空前尖锐的地步,这个矛盾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缓和的,资本主义供给矛盾也成为可调节的矛盾,但是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并没有消失,因而经济周期也没有消失。这有力地反驳了部分经济学家的新经济无周期论。最后,介绍了经济周期中重要的长周期理论,希望能使读者全面了解掌握经济周期的基本内容,并培养一定的对现实经济周期现象的分析能力。
关键词
经济周期 世界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类型 周期性经济危机 中间性经济危机 经济周期传导途径 新经济 长周期
复习思考题
1.周期性经济危机与中间性经济危机和结构性经济危机的区别。
2.简要介绍经济周期的传导途径。
3.简述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特点。
4.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变化原因是什么?
5.新经济的含义及特点是什么?
6.简述新经济发展的原因。
7.简述战后长周期的下降期特点及原因。
【注释】
[1]衰退一般定义为经济下降持续半年以上。
[2]农产品、畜牧产品这类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的市场价格、数量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呈现时涨时跌、时增时减、交替变化的规律,用图形表示通常表现为一幅蛛网状。1934年英国经济学家尼古拉斯·卡尔多将它定名为蛛网模型。
[3]IMF:《国际金融统计》各期。
[4]IMF:《世界经济展望》,2000年9月。
[5]IMF,《国际金融统计》各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