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企业基因诊断的机制

企业基因诊断的机制

时间:2023-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8.2 企业基因诊断的机制知道了企业基因疾病的来源,我们还需要知道发现基因疾病的方法,也就是基因疾病的诊断机制。在体检诊断环节,要求管理者对企业生命体进行健康状况诊断,找出病变基因元素或元素组合,弄清其病变原因,这是企业管理者面临的第一个选择。简而言之,会诊就是针对企业病变基因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治疗方案。

8.2 企业基因诊断的机制

知道了企业基因疾病的来源,我们还需要知道发现基因疾病的方法,也就是基因疾病的诊断机制。企业基因诊断有四个层次,分别是体检、会诊、行动和督察。在这四项过程中体现了管理者不同的能力素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图8-1 企业基因诊断流程及相关企业能力[2]

8.2.1 体检

体检就是对一个企业进行健康检查,全面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根据病变基因、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类排队,确定应当及时治疗的病变基因或病变基因组。正如一个人需要定期查体进行健康检查一样,一个企业也需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以诊断企业的健康状况,确诊发生的病变基因或病变基因组。

在体检这个环节,要求企业或进行诊断的机构具有相当的诊断力。诊断力就是一个企业或其咨询机构应当具有的为企业进行健康诊断的能力。在一般情况下,要求企业管理者应当具有给自身进行健康检查、确定企业自身健康状况的能力。特殊情况下,比如企业陷入困境、丧失解决自身问题能力的时候,必须请专业咨询机构或专家顾问团对企业进行体检,此时,对专业咨询机构诊断力的要求就会更高,它们必须对企业健康检查做出科学的、专业的和准确的判断。对此,专业咨询机构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把企业病变基因的致病根源找出来,为研究确定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在体检诊断环节,要求管理者对企业生命体进行健康状况诊断,找出病变基因元素或元素组合,弄清其病变原因,这是企业管理者面临的第一个选择。

8.2.2 会诊

知道了一个企业得了什么病,致病的原因也搞清楚了,企业管理者面临的第二个选择就是研究确定治疗方案,做出科学的决策,这就涉及会诊。简而言之,会诊就是针对企业病变基因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治疗方案。在会诊决策环节,要求管理者应当具有较高的决策水平和决策能力,既要做一个清醒的患者,还要做一个高明的医生,并具有为自己提出治疗方案的能力。

在这个环节,需要管理者有相应的决策力。决策力就是企业管理者所具有的治疗自身病变基因问题的能力。管理者在企业基因管理过程中所应具备的决策力的强弱,决定了一个企业发展的方向。就决策力而言,企业管理者要想提高自身素质,把握好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向,为企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和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必须遵循管理科学发展的规律,努力转变管理观念,自觉树立现代管理理念。这样,管理便由静态的管理模式发展为动态的管理模式。管理者在企业基因管理过程中,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管理要素的综合活动沿着良性发展的轨道前进,努力实现企业基因的健康长寿,通过企业基因管理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8.2.3 行动

行动就是采取相应措施认真落实治疗方案。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要求思考和行动相分离。由决策到执行,是一个由思考到行动的质的发展过程。根据企业病变基因确定治疗方案后,也就到了最关键的一步——执行决策方案。

执行看起来很简单,其实不然,这个环节要求企业管理者特别是执行层的管理者应当在行动中具有较强的执行力。执行力就是企业管理者采取行动贯彻实施决策方案所应具备的能力。执行不是简单的战术,而是一套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而采取行动来实现管理目标的系统流程。它一般包括两个层次:一是管理者执行决策行动的组织力,二是员工落实决策行动的实现力。执行力的强弱,直接关系着一个企业管理的成败。一个生效的法院判决久拖不能执行,往往不是判决本身的错误,而是司法管理者执行不力,是团队的执行力弱化。德国足球队在世界杯、欧洲杯上的成绩斐然,成功因素固然很多,但喜欢足球的朋友都知道德国队员在贯彻执行教练意图、完成自己位置所担负的任务方面执行非常得力,即便在比分落后或全队艰难时也一如既往。由此可见执行力的重要性。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必须有德国足球队的血液里流淌着的执行力的文化特质。

8.2.4 监督

监督就是通过督促检查保证治疗方案的落实,并结合实际方案提出修正和完善的意见或建议。工作中缺少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或者没人监督,或者监督措施不到位,或者监督方法不对,都会导致对企业病变基因诊断不准确、决策不正确或执行不力,给企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监督是一个独立于体检、会诊、行动程序之外的程序,而其作用的发挥又贯穿、渗透于体检、会诊、行动程序之中。我们这里所讲的监督,是指广义的监督,而非机械地监督管理者把既定方案落实完毕了事。因此,监督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保证已定治疗方案的贯彻执行,还要根据企业基因链在生命体发育中的变化,特别是要根据病变基因元素或元素组合的异变而及时校正治疗方案,帮助执行层的管理者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新的治疗方案,这就赋予了监督者(是更广义上的管理者,为管理需要,企业一般都设立专职的监督机构履行监督职责,如国有企业监事会等)创新的使命。如此看来,我们决不能把监督理解为“站岗放哨”的观望者或督促者,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监督者应是更高明的医生、更高级的管理者,其能够根据病变基因的发展变化及时修正和完善旧的治疗方案,甚至提出新的治疗方案,在管理链的循环中实现企业基因管理环节的良性循环,这就要求监督者在监督既定治疗方案实施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新的探索实践,不断发现新的问题,进而采取新的行动。管理者第一步的探索任务处于原始状态,是零起点,而监督者的探索任务则是建立在管理者行动基础上的、经过管理者不断地采取和执行新的治疗方案和监督者不断地帮助管理者推出更新的治疗方案,在管理者、监督者不断探索、不断发现、不断行动的连续循环运动中,从而实现企业基因管理模式的成长进步和成熟,推动企业生命体健康发展。在这个无止境的管理过程中,必然要求监督者应当具有履行监督职责、适应企业健康发展需要的督察力。

督察力是指监督者所具有的履行监督职责所必备的督促检查和纠察能力。对管理者在实施企业基因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监督者都要实行跟进监督,通过听取工作汇报、审查年度财务报告、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定期督促检查和不定期重点抽查、及时纠正违规违纪行为等方式,对企业基因管理方案的实施进行全程监督,只有这样,才能把管理链的每一个基因元素或元素组合的病变、治疗及痊愈情况控制起来,并采取相应的预案对既定的方案进行修订完善。这就要求监督者应当具有与其履行监督职责相应的督察力。

一般来讲,监督分为管理者的自我监督和监督者的专门监督。在进行企业基因诊断过程中,原始的行动,往往是管理者独立进行探索、发现和采取行动,主要由管理者根据决策和行动进行自我监督,监督者或者不采取监督措施,或者只观察而不说话,没有针对管理者的监督行为。而当管理者完成第一轮的探索、发现和行动后,监督者必然参与进来发挥监督职能作用,帮助管理者修正基因管理方案。监督者一旦参与进来,就会有所作为,不管是确立管理目标、衡量管理成效,还是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研究制定纠正方案、纠正方案的再实施及成效考察,都会帮助管理者贯彻执行,但其工作性质、职能作用没有变,也不会影响和干扰管理者行动,始终处于监督者的位置,而不能是直接的管理者,也只能向决策机构(如董事会)提出正确的意见或合理化建议,而不能直接进行决策和实施决策行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