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中国农业水资源短缺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据测算,我国陆地年降水量为6.19×1012 m3,其中约3.39×1012 m3消耗于陆地生物圈,2.81×1012 m3转化为径流和地下水等资源。现阶段我国人均水资源量约2 300 m3,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单位耕地面积的水资源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5,单位灌溉面积的水资源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因缺水及灌溉成本上升,我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自1975年以来一直维持在4.80×107~4.87×107 hm2之间,年灌溉用水量维持在3.50×1011~3.80×1011 m3的水平,有效灌溉面积中每年尚有6.67×106 hm2得不到灌溉(梅旭荣、罗远培,2000)。
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来说,水是个重要的制约因素。灌溉对于提高农业产量非常重要,它促进了新技术的使用,实现了高密度种植(廖永松、黄季煜,2004)。目前,中国3/4的谷物生产来源于灌溉地,占到中国可用耕地的40%。受水资源短缺的约束,中国农业有效灌溉面临着严重危机。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World Watch Institute)的Brown甚至认为,中国的水资源短缺会动摇全球的粮食安全(Brown&Halweil,1998)。此外,国际水资源研究所(InternationalWater Management Institute,IWM I)和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IFPRI)也对中国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廖永松、黄季煜,2004)。
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极度不均(长江以北地区耕地占全国的65%,而水资源仅占全国总量的20%),加剧了水资源利用的难度,限制了农业产量的进一步增加。当前面临的挑战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其他行业对于水资源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尤其是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将大大占用农业用水。据统计,1980年农业用水占中国总用水量的83.4%,而到了1999年则下降到69.2%,这个趋势仍在继续。据估计,到2030年我国人口达到16亿高峰时,全国总用水量将增加到8×1011 m3,农业用水的比重将下降到52%(梅旭荣、罗远培,2000)。农业取水量的绝对值也已经从1993年的4.41×1011 m3降到了1999年的3.77×1011 m3(Jin&Young,2001)。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消费国之一。由于人均收入和食品消费不高,当前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并不存在食品供给的危机,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多和消费模式的改变,粮食消费量将会随之大幅提高,最终会对有限的土地和水资源造成更大的压力(Gale,2002)。而农业用水特别是灌溉用水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不可能有大的增加,农业生产缺水程度在今后必将进一步加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