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跨国公司优势获取理论的分类

跨国公司优势获取理论的分类

时间:2023-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研究的意义我国著名的产业集群研究学者王缉慈指出,现实经济中,跨国公司所参与的集群不占少数,但现有的理论对其论述得不多。上述分析表明,当前集群理论研究中对开放性和跨国公司的参与认识不足,因此对跨国公司所参与的集群研究将在理论上做出有益的补充和完善。因此,现有研究表明集群效应的竞争优势对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的变迁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研究的意义

我国著名的产业集群研究学者王缉慈(2001)指出,现实经济中,跨国公司所参与的集群不占少数,但现有的理论对其论述得不多。人们抱着一种偏见,跨国垄断性企业注定是不合作的,他们浪费资源,越来越难以创新。实际上,跨国垄断对当代的产业空间结构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大企业和小企业不仅在当地而且在国际范围内合作,已经成为硅谷这类新产业区的重要特征。国际商务领域的知名学者薛求知(2003)认为从跨国公司的视角研究产业集群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国内外这方面的论述还很少,这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严峻的挑战。

上述分析表明,当前集群理论研究中对开放性和跨国公司的参与认识不足,因此对跨国公司所参与的集群研究将在理论上做出有益的补充和完善。不仅如此,当前我国由于外资所推动形成的产业集群越来越多,如中关村的IT产业群,东莞的制造业集群、苏州的科技园区以及大量的外向型工业开发区。外资的注入,跨国公司的进驻对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已经成为其中的重要参与者。而且这类集群在促进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方面明显具有积极的孵化作用。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外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如何利用跨国公司在集群形成与演化中的积极影响,并及早地避免一些不利的因素,都需要在相关集群理论上有新的内容,新的思想和新的突破。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而言,都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提出了需求。

上述分析是基于集群的研究视角,如果从跨国公司的层面来看,其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依然存在。

首先,集群区域已经成为当代跨国公司重要的区位优势源之一,传统的跨国公司理论(Hymer,1976)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是母国优势的转移运用,而理论发展表明跨国经营不仅是企业具备优势的结果,也是产生优势的手段。Kogut(1992)曾将跨国企业的优势分为“初始优势”和“后续优势”,初始优势是企业在母国建立的优势,后续优势是企业通过国际化经营所带来的优势。其中区位优势作为跨国公司国际化经营的后续优势之一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企业集团的跨国经营与获取优势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跨国经营的实质在于保持和发展优势和寻求新的优势。对此,美国学者邓宁(Dunning,1998)也对自身原有的区位优势理论进行了改进,并认为集群区已成为跨国公司重要的战略性区位优势之一。

此外,国际商务的著名学者Birkinshaw(2000)在JIBS发表文章,对来自三个不同国家的229个位于不同集群区域的跨国公司子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集群中跨国公司子公司与非集群区域的跨国公司在性质、特点上的差异,结果表明跨国公司位于优势集群区域中的子公司更具有独立性,更扎根于当地土壤和环境,更加国际化。因此,现有研究表明集群效应的竞争优势对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的变迁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与集群现象并存的今天,当代跨国公司的行为不断出现新的变化,如跨国公司全球战略模式的调整,全球化布局中区位选择的重新安排,位于优势集群中的跨国公司子公司在组织结构、控制机制、知识流的创新与扩散方面都存在一系列的有待研究的问题。

因此,对跨国公司所参与的集群研究将在理论上丰富和拓展跨国公司战略与组织结构理论。对我们认识当代跨国公司的新特点、新变化、新趋势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综上所述,对跨国公司所参与集群的研究主要具有两个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它是对中小企业集群研究的一个有益补充,对我们充分认识跨国公司在开放性集群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为我国开发和发展外向型产业集群区域提供某些借鉴与启示。

(2)从跨国公司的视角而言,这类集群的研究有助于理解集群对当代跨国公司在战略、组织结构调整方面所面临的新要求,在理论上,补充和发展跨国公司原有的战略与组织结构理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