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内部与外部性
规模经济的含义不仅局限在企业内部,早在19世纪初,马歇尔对集群现象的分析中就对外部经济性进行了描述,指出行业地理集中所引起规模经济性存在于行业内部而非单个企业。Clarke(1996)从企业内部与外部的不同视角对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进行了区分,分为四种类型,如表6-2所示。其中,规模是指生产系统的大小,范围是指生产系统的集合分离程度,主要表现为产品、工艺过程、市场及其地理区域的分布状况。内部经济主要来自企业内部的成本节约,外部经济主要来自产业规模的扩大以及与其他企业的联系所带来的收益。
表6-2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资料来源:Clarke A E,1996,转引自王缉慈,2001。
内部规模经济发生于企业内部,生产活动的不可分割性往往促进了垂直一体化的发展,大量单一性产品的成本节约适合稳定可预期的市场环境,然而如果市场变化快,技术更新周期短,不确定很大时,内部规模经济的利用会使企业失去快速应变的灵活性。内部范围经济则产生于企业价值链活动的协同效应,表现为产品多样化,行业多元化。它与内部规模经济一样,都会导致企业规模的扩张,前者扩大了企业在单一产品中的规模,而后者则使企业经营涉及多种产品,涉猎多个行业。
外部规模经济来源于同行业企业数量的增加所导致的产业规模扩大所带来的收益。如成本降低、技术进步等。企业之间不仅仅是相互竞争,更是相互合作,单凭任一家企业的力量都不足以支撑整个产业的发展,而必须借助多个企业的力量共同将产业规模做大。马歇尔认为集群的外部经济有以下三种类型。
(1)市场规模扩大带来的中间投入品的规模效应。
(2)劳动力市场规模效应。集群的区域性易形成供给充足的劳动力市场,单个企业在长期雇佣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同时,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的需要,及时调整工人的数量,减少工资成本和工人劳动保障方面的费用。另一方面,劳动力在区域内企业间自由流动,企业内部劳动力变换率也高,劳动力快速流动对其自身素质要求加大,也促进了信息、思想的扩散和传播。所以,集群内劳动力工资和培训成本降低,在数量和质量上真正实现有效供给。
(3)信息交换和技术扩散。同行业的企业利用地理接近性,通过合资、合作或建立联盟等方式共同进行生产、销售等价值活动,如大批量购买原材料等,不仅使原材料价格降低,也节约了单位运输成本,建立共同销售中心,形成零售、批发市场,降低集群内企业成品的运输、库存费用,使平均成本明显降低。外部范围经济是社会分工高度发达的产物,生产系统分散于众多企业之中,通过市场交易结成网络,企业间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外部的规模和范围经济与内部规模与经济性恰恰相反,它们促进了企业规模的收缩而非扩大。
从上述分析可知,较高的内部经济和较低的外部经济是典型的大规模企业经营特点,单一企业内大量的分支机构通过垂直一体化连接成整体。在稳定和可预测的市场环境中,扩大企业规模是有益的。然而,在市场不确定时,过渡的扩大规模会使企业失去市场应变的灵活性。对于优势集群而言,一方面,优势集群为跨国公司的当地投资提供了所需要取得的成本优势,另一方面,采购的规模经济为集聚区域内的跨国公司提供了便利,使之能非常方便的采购到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并能容易地找到合格的半成品、零配件的委托加工企业,不仅可以节约流动资金的占用,而且也可以大大节省物流成本。另外,专业化市场为跨国公司提供了产品营销方面的优势。集群的发展为专业市场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产业基础,而专业化市场的繁荣又通过流通这一机制反作用于生产,推动区域集群的演进。集群的营销优势体现在:强烈的辐射能力扩大了区域市场的覆盖半径,增强了区域市场对区域外围地区的影响力,从而形成了大区域市场。而且,集群也推动了区域品牌的诞生,这使得拥有区域品牌的跨国公司的竞争力能跳出区域空间的限制。
集群内柔性专业化生产系统以发达的社会分工和频繁的市场交易为特点,生产的各个过程由不同的企业来完成。企业通过转包、联盟、服务合同、销售合同等结合在一起,获取的是外部规模与范围经济性。因此,对于集群中的跨国公司而言,其规模与范围经济的获取方式发生了本质上的改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