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知识创新概述
创新是一个古老的词语,根据韦伯斯特词典,这个词起源于15世纪,主要有两个含义:引入新东西或新概念;制造新变化。
一、创新理论的分期
20世纪以来创新理论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
1.创新理论的引入阶段
1912年,熊彼特将“创新”(innovation)概念引入经济学,用来解释企业的利润来源。他认为,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组合包括:引入新产品,引进新工艺,开辟新的市场,开拓并利用原材料新来源,实现工业的新组织。熊彼特的创新观,实质是指企业创新,这一观点开创了创新经济学研究的先河。
2.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研究阶段
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者们不断发展了创新理论,产生了两个重要的理论分支:以技术创新和技术推广为对象的技术创新经济学,以制度创新和制度形成为对象的制度创新经济学。
根据经济合作组织(OECD)的观点:技术创新包括新产品和新工艺,以及产品和工艺的显著的技术变化。
3.国家创新系统和广义创新研究阶段
1987年,英国学者弗里曼(Freeman)提出国家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的提出,说明了国家之间的竞争已从技术的竞争迈向了知识创新的竞争,创新的概念从个人创新、组织创新拓展到了国家层面的系统创新。
1992年,经济合作组织指出:创新是一个广泛的(引入新组合)概念。广义创新指各种形式的创新,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政策创新等。
二、知识创新的含义
知识经济的提出,改变了人类千百年来的发展模式,开创了逐步实现由物质资源型经济向技术知识型经济转变的新纪元。知识经济的实质是创新性经济,知识创新(knowledge innovation)成为了这个时代发展的动力。
1.组织知识创新的概念
21世纪以来,有关知识创新的概念与内涵在不断演化:
1952年,美国科学社会学家巴伯(B.Barber)在《科学学、艺术或技术的理论与社会秩序》一书中,多次提到“科学创新”。他所谓的“科学创新”,实指科学发现或发明。
1991年,野中郁次郎发表“知识创新企业”一文,认为通过不断地创造新知识,在组织中广泛推广新知识,并迅速将其融进新技术、新产品、新系统中,就能够实现创新。这是对组织知识创新概念的重要表述。
1993年,美国学者艾米顿(Amidon)认为,“所谓知识创新,是指为了企业的成功、国民经济的活力和社会进步,创造、演化、交换和应用新思想,使其转变成市场化的产品和服务”。
艾米顿的观点非常重要,这一概念强调了知识创新的对象化:创新需要进入应用、产生效率,从而推进社会进步和繁荣,知识创新需要实际经历从思想创造到实际应用这样一个全过程。
基于这些认识,知识创新的概念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1)知识创新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从层次上,可分为个人、组织和国家的知识创新;从类型上来看,可分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等类型。
(2)组织知识创新。是指组织基于已有的知识体系,不断获取组织内部和外部的新知识,在知识共享与转移的基础上,实现组织知识增值,最终提高组织绩效,建立组织竞争优势的过程。
(3)企业是知识创新的主体。由于盈利的动力,迫使企业成为创新的最强有力推动者。如果说整个经济链条可以分为技术链与产业链的话,知识生产者(如研发机构等)往往处在技术链一端,而企业则处在产业链一端。这样,企业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创新的主体,企业一方面需要积极与知识生产者联系,不断获得新的可用于创新的“源泉”;另一方面需要紧密联系市场,时时关注市场需求,为知识创新定位。
2.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
随着创新理论的发展,创新向更为广泛的范围发展,有关知识创新的类型,野中郁次郎曾将知识创新分为以下三种创新:
产品创新(product innovation):即利用新知识创造出新的产品(服务)。
流程创新(process innovation):即利用新知识创造出更有效率的新流程。
社会人文创新(social innovation):即利用新知识改善组织的文化与管理。
从理论-实践的维度,可将广义的知识创新分为两个方面;即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其中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
(1)知识创新主要是指通过知识的产生、创造和发展过程,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积累新知识,扩大组织的知识系统、知识存量和知识优势。知识创新的目的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
(2)技术创新主要是指开发新技术、创造新工艺,或者使用新原料、发明新产品,来提高生产、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增强竞争力的过程,如高技术创新和科技知识系统集成创新等。
(3)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在于,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源头,知识创新的成果构成技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技术创新以知识为基础,知识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和关键成分,企业创新包含了知识的开发。
科学上的新发现孕育了新技术发明创造的观念,然后就依次出现了新技术的应用研究、成果孵化、产品设计、中试推广、生产制造和最后的市场营销。这就是在科研开发和成果转化过程中,被称之为“上游-中游-下游”的典型通道。原子能的发明,雷达、半导体、激光和计算机等的发明和应用,都是沿着这一通道走向社会的。
(4)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在很多领域,特别是高科技领域呈现出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比如在生物工程、信息工程等领域,两者之间不仅联系越来越紧密,而且几乎是同步进行、并行发展。
(5)知识创新更具动态性。知识创新要求建立不断更新的、共享的知识系统,具有学习知识与创新知识的内在属性,因而知识管理能有效地促进知识创新过程。
3.知识创新与组织学习
知识创新与组织学习是紧密联系的。通过组织学习,能促进知识创新、发展核心能力,并使组织充分认识和利用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发展机会。因此,组织学习过程与知识创新的过程是密切关联的。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的整合过程,主要包括如下四个阶段:
(1)鉴别并获取创新知识。这一过程取决于组织成员鉴别创新知识的能力,而这一能力大多存在于组织的隐性知识体系之中。
(2)创新知识的扩散与学习。知识在组织内部个体、团队和部门中流动,包括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流动,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化,这样知识才能有效地发挥它们的作用,并获得增值。
(3)整合创新知识与思维模式。创新知识在组织相关个体、团队与部门中扩散,共享与学习后,最终应整合形成组织的共有思维模式,用以指导组织行为,并以组织记忆的方式更新和存储于组织知识库之中(表现在战略、结构、文化和技术等方面)。
(4)组织记忆与知识存量增加。在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过程中,组织记忆(组织知识库)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学习与知识创新的有效性,取决于组织记忆的效率,即知识存量决定了组织运作的绩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