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智力资本的测度
在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本不仅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最为稀缺的资源,也是企业价值增值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稀缺性资源。由于智力资本具有稀缺性、难以模仿性与功能的创造性等特点,如何获得智力资本,并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已成为企业获得持续核心竞争力的首要条件。但是由于智力资本是一种无形的资本,因而在实践中较难以衡量。因此,对其进行有效的测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智力资本测度的重要性
1996年,研究者对HP公司等80家大型企业的调查发现,有80%的公司CEO认识到智力资本的重要性,但只有15%的公司认为他们在进行智力资本管理。同时,由于众多公司对公司智力资本的了解不足,造成了企业智力资本的闲置和浪费。因此,对智力资本进行测度具有重要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智力资本进行有效测度,是解决传统企业价值评估问题的关键
成树芬在其所著的《企业智慧资产管理》一书中认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总体资产可分为会计资产和智力资产。会计资产是指在传统会计审计制度下认可的资产,一般分为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两种。智力资产是指尚未被会计制度承认,但已具备市场价值,具有高知识含量工作经验的人、环境、制度、技术与知识。智力资产就其富含知识载体的不同,又分为三种,即人才资产、市场资产和结构资产。
在实践中,传统的财务报表和会计准则对企业的价值只评估有形的会计资产,这就将重要的、无形的智力资产排除在外,这种评估无法反映企业未来的潜力,也让企业无法了解真正的竞争优势所在。同时,由于财务报表没有反映智力资本,造成了公司的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的脱节。对于知识型企业,智力资本所占比例常常大于有形资本,如果不正确地反映两种资本的比例,将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对智力资本进行测度。
2.智力资本测度是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
通过智力资本的评估可以了解和管理企业,提高知识管理的质量。由于智力资本是企业重要的财富源泉,企业只有利用有效的方法对智力资本进行评估,才能了解企业的绩效,并加以管理。例如,如果能有效地揭示公司的智力资本,就可以有效地降低公司投资的风险。美国会计师协会(AICPA)的一份报告就曾指出,关于公司的风险、内部管理控制,以及创造长期价值的非财务表现因素,应当让投资人有效地利用,作为未来财务绩效的领先指标。
智力资本测度与知识管理
较早进行智力资本测度的伦敦技术经纪人公司的创始人Brooking认为,智力资本的测度可以通过下列方式协助企业进行成功的知识管理:
(1)确认组织达到目标的能力。有时候战略目标失败的原因是因为缺乏智力资产的支撑。早期的衡量可以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
(2)明确研究与开发计划。专利有时是为了防御的目的,而且维护的费用昂贵,know-how往往才是公司真正利益的来源。智力资产的计算可以使公司了解竞争优势的来源。
(3)为企业再造提供依据。当组织决定裁员进行再造时,必须考虑人力资本。智力资产的计算可确保组织的know-how不会被“无意识”地牺牲掉。
(4)提供组织的教育培训方案的重点。公司可以借着智力资产的计算,了解哪些教育培训方案可以真正提高竞争力,哪些部分是华而不实的。
(5)评估企业的价值。智力资产审计提供组织中无形资产的深度知识,让分析家和金融业者及持股人对公司的价值,可以面向更多的角度进行评估。
(6)扩充组织性记忆。公司的成长历史(对自己的知识)和公司智力资产的变化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正如一个人的事业和其智力有不可分的关系)。智力资产本身的生命周期即是公司宝贵的知识。
(资料来源:安妮·布鲁金著,赵洁平译:《智力资本:应用与管理》,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8页)
3.对智力资本进行有效测度,是智力资本参与分配的要求
在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本已经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最为稀缺的资源,如何通过分配制度安排对智力资本进行有效的激励,就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与关键。
智力资本参与分配,是让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价值分配的有效方式,是对智力资本激励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作为隐性知识的智力资本参与价值分配,困难却比较多。特别是因为智力资本有其特殊性,价值不易衡量,所以造成让智力资本参与分配在操作层面进展不大。如果能有效地对智力资本进行测度,该问题就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二、智力资本的测度方法
智力资本由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顾客资本等要素构成对它的测度,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①对整体智力资本进行测度,以整个组织的人力资本作为测度对象;②对分项的智力资本进行测度,分别以人力资本、结构资本等作为测度对象。
1.整体智力资本的测度方法
评估一个组织整体的智力资本价值是多少,目前有下列两个主要的评估方法。
(1)市账率法。
顾名思义,市账率是指企业的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的比率。市账率法通过企业的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的比率,来反映企业智力资本价值的相对大小。该方法实际上认为,企业的智力资本是企业市值与财务资本的差额,用公式可表示为
智力资本(IC)=企业的市场价值(Vm)-账面价值(Vb)
式中,IC表示企业智力资本价值,Vm表示企业的市场价值,Vb表示企业的账面价值。
例如,1996年某公司的股票市场价值总额为1 000亿美元,而其账面价值总额为200亿美元,那么,它的智力资本(IC)应是800亿美元
此公式是诺贝尔经济奖得主托宾(Tobin)早期提出的原始计算公式。市账率法的优点在于简单易行。
但由于影响公司市值的非经济因素较多,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之下,公司的市场价值可能大大高于公司的账面价值,采用该方法易导致高估企业智力资本的价值。而且公司账面价值受所选会计政策的影响,因此企业之间的可比性差,同时它也只适合上市公司之间的比较,对于非上市公司不适用。
在众多影响因素中,有两个因素对这种测度方法的影响较大:
1)股价变化因素。股票市场瞬息万变,极易受市场影响,因此,用这个公式很难代表企业资产的真正价值。
2)账面价值的高估或低估。一些账面的资产价值很难代表资产目前的真实价值。例如,土地在10年前价值1 000万元,现在也许价值1亿元。
(2)托宾q值法(tobin’s q)。
托宾q值法,是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托宾设计的q值来判断企业智力资本价值的大小。其公式为
q=Vm/Vr
式中,Vm的含义同上,Vr为公司有形资产的重置价值。该公式为公司市值与公司有形资产的重置价值之比。重置价值,是指资产在目前市场上采购的市价,而不是原始的采购成本。例如,一台机床如果两年前买进的价值是100万元,按折旧价格现在账面价值为80万元,但实际市场上的价值只有40万元,则重置价值就是40万元,如果它投入生产,能帮助企业产生30万元的市场价值,则托宾q值为30/40=0.75;如果企业引入一个有价值的流程,价值是1 000万元,但它提高了企业的绩效,产生了3 000万元的利润,则托宾q值为3 000/1 000=3,
对于q值的判断,一般注意以下几点:
1)通常情况下,高科技企业的托宾q值都高于基础工业企业。企业的科技含量越高,这一比值就越大。例如,钢铁业的q值约为1,而软件业的q值则约为7。
2)托宾认为,当q值大于1时,表示企业对智力资产的利用很有效益。
3)拥有相同资产的公司,q值较高,则相对于竞争对手更有竞争力。
由于智力资本给企业收益带来的影响是长远的,因此可以从股票价格的变化上来反映。q值反映了市价中包含的、资产负债表中却没有的一部分智力资本。
相对来说,托宾q值法克服了企业账面价值受公司会计政策影响的局限,从而有利于不同企业间的比较,特别是同行业之间的比较。
但与市账率法一样,托宾q值法也仅适合上市公司之间的比较。另外,其计算公式中的分子Vm是资产的市场价值,而分母Vb是重置价值,两者在测度上也不匹配。
(3)综上所述,以上方法各有其优点,但也有着不同的缺陷。主要受到两方面问题的制约:
1)指标设置方面存在着问题。指标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智力资本模型中的指标相当一部分是主观性指标,其测量结果一般都依赖于公司运作中智力资本的存在及重要性假设和众多人为的判断。由于各人为判断的等级标准难以界定,这种主观性和模糊性就直接影响了智力资本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对企业内部信息使用者的实际意义。其二,每个智力资本模型的指标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与局限性,而缺乏衡量跨公司,甚至跨行业的智力资本普遍适应性指标标准。
2)各个模型都缺乏预测性,且无法确定智力资本与企业净利润之间明确定义上的关联,只是告诉人们两者之间存在影响。
2.智力资本测度的发展
前面的测度方法主要是对组织智力资本的存量进行测度,并仅适用于上市公司,且公司智力资本的价值会随公司股价的波动而变动,而公司股价的波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该方法可能不能真实地反映公司智力资本的价值;同时,它不能表明公司采取的某种行动,或发生的某种变化对某一类无形资产的影响。因此,对组织智力资本的综合测度成为了一个发展趋势。
(1)综合测度。
综合测度的理念反映了智力资本测度的趋势。仅强调对智力资本的量化的、财务角度的评价,会使人们忽视某些长远的、能带来更大回报的管理活动,因此智力资本的综合测度的思想受到重视,“斯堪的亚领航者模式”的出现就是典型代表(见图6-2)。
图6-2 斯堪的亚领航者模式
(资料来源:Edvinsson &Malone:Inttellectual Capital:Realizing Your Company’s True Value by Finding,It’s Hidden Brainpower,New York: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Inc.,1997)
如图所示,“斯堪的亚领航者”是瑞典斯堪的亚保险公司设计出的智力资本评价模型,包括财务、顾客、运作过程、更新与发展、人力资本五个部分组成,人力资本处于系统的中心,起决定作用。
“斯堪的亚领航者”模型
“斯堪的亚领航者”模型是由Skandia公司的副总裁Leif Edvinsson创建的,该模型认为企业的智力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两大部分。其中,人力资本包括员工的知识、技能、创新能力等;结构资本则包括组织的硬件、软件、数据库、组织结构、专利、商标等为企业拥有的资本。
其核心思想是:一个公司的真正价值在于它们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企业的智力资本来源于财务、顾客、运作过程、更新和发展、人力资源五个部分。该模型设置了一系列指标分别评价以上五个方面,并通过类比等处理方式将包括直接测度、金额、比例和调查结果的多项指标最终转化为两类指标:货币金额和百分率。将货币指标通过事先设定的权重结合起来,就可得到一个组织的智力资本的货币价值(C),而将百分率指标结合起来就可形成智力资本效率系数(I),一个组织的智力资本价值就是这两者的乘积,即:组织智力资本=I×C。
“斯堪的亚领航者”模型为创建一个测量组织智力资本的分类法做出了显著贡献。它积极探寻组织价值创造的真正来源,广泛涵盖了组织结构与过程要素,并且认识到客户资本对组织价值创造的作用,而这些都是前人所未揭示过的。
“斯堪的亚领航者”模型经过极小的变动可以应用到任何企业组织,因而采用它的企业有共同的可比价值,适用于外部比较。然而,“斯堪的亚领航者”模型的不足在于,它只是用间接的测量指标来衡量智力资本价值的相对大小,而智力资本所真正具有的价值却未能直接反映出来。
(资料来源:梁莱歆、官小春:“智力资本测度方法综述——兼论高科技企业智力资本的测度”,《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第4期)
(2)综合测度的项目指标。
Dzinkowski认为,智力资本主要由人力资本、顾客(关系)资本和组织(结构)资本组成,因此对智力资本进行分项测度的时候,就要分析项目的具体指标。不同类型智力资本的指标如下:
1)人力资本与顾客资本。人力资本主要表现为员工所拥有的对组织发展有贡献的各种能力的总和,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投入,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敬业度等,都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顾客资本主要涉及组织对于顾客特性的了解、对于顾客的支持等方面。丁柯西(Dzinkowski)对人力资本进行了如表6-1所示的分析。
表6-1 人力资本与顾客资本
(资料来源:Dzinkowski R.:“The Measurement and Management of Intellectual Capital:An Introduction”,Management Accounting,2000,78(2):32-36)
2)组织资本。组织资本由组织的流程与创新能力等构成,组织资本是“下班不回家的资本”。丁柯西对组织资本进行了如表6-2的分析。
表6-2 组织(结构)资本
(资料来源:Dzinkowski R.:“The Measurement and Management of Intellectual Capital:An Introduction”.Management Accounting,2000,78(2):32-36)
3.对于结构资本的指标分析
对于结构资本,Edvinsson和Malone进一步将其分解为流程资本和创新资本,并对这两种资本的衡量指标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1)流程资本的评估。
流程资本主要是评估公司对内部的文化、技术、工具、制度、战略及基础建设是否重视,以及是否能够有效地创造企业价值。主要包括下列五项:
1)企业价值链系统(value chain system)的效率和贡献。例如,生产系统、销售系统、后勤(logistic)支援系统等的效率和贡献(价值链越有效率,就越具有价值,流程就越有效,流程资本则越高)。
2)企业管理的效率高低。例如,与产业平均或竞争对手比较,管理费用(包括财务会计、人事、采购、一般行政等)占总收入的比率和管理错误成本占管理总成本的比率(管理总成本越低,流程管理越有效,则流程资本越高)。
3)企业技术工具的渗透力和普及率。例如,员工拥有的电脑数量、员工占有的信息技术费用、信息技术费用占管理费用的多少、信息技术的专业人员占总员工数量的多少,以及员工拥有的网络容量(信息技术越普及,则流程越有效率,流程资本越高)。
4)企业质量的投资与表现。例如,公司有无实行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公司的质量表现和达成目标的程度高低。
5)企业技术运用和选择能力的高低。
(2)创新资本的评估。
创新资本主要通过六项未来的评估,来说明创新资本的主要评估结构。
1)顾客预期。即公司是否重视,并坚持执行对顾客变化的调研与预测。包括顾客的购买模式、特性、喜好、期望和变化预期;每名顾客的教育投资、关系投资;企业在收集顾客对产品的反馈和建议后,进行改进的执行效果;公司与顾客间资料沟通共享的程度,以及顾客使用这些沟通系统的比率。分析得越多,就越有效率,顾客资本就越高。
2)市场预期。即公司对市场变化的预测、了解、重视及执行绩效。包括公司在市场情报上的投资数量;在新市场开发上的投资数量;新市场对公司收入的贡献;公司参与哪些产业界合作的新计划,以及公司是否追踪新发明和新竞争者。
3)创新投资。即公司对产品和服务创新的重视程度与执行绩效。包括公司目前正在开发的新产品与新服务;过去创新产品上市的状况;新产品开发速度;新产品及新服务对收入与利润的贡献;对新产品支持与训练的投资,以及不满两年的新产品和新服务占全公司产品的比重。
4)外部合作。即对与战略伙伴未来的合作关系的重视程度。包括公司对战略伙伴的开发和网络上的投资;公司与伙伴信息交换共享系统,以及公司产品中由跨企业整体设计或构建而成产品的比例。
5)创新环境。即是指组织是否提供一个支持创新的良好的基础设备。包括公司的信息系统、网络设备的概况、投资价值;每年由人力资本转来的结构资本有多少;重复利用的程度,以及公司的结构资本与开发上的投资各有多少。
6)员工成长。即投资在员工的教育训练上费用的多少。必须考虑的因素包括目前员工的教育程度;每年新进员工数量;平均每位员工每日受训时间;目前和计划在每位员工上的附加价值,以及员工有多少是跨文化及跨时代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