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如酒醉驾驶的行情波动
股价与股价之间互有“吸引力”与“离心力”,同样地,股价与平均线之间也互相具有“吸引力”与“离心力”的关系。两者之间最大的不同在于股价与平均线之间,不必比较动态的“移动距离”,直接跟股价当天的平均线做比较就可以。
读者们可能还不知道,平均线其实有很多种类型,分别有移动平均线、简单平均线、算术平均线、指数平均线、变异平均线等等。因此,当我们想比较股价与平均线的差值时,到底必须和哪一种平均线做比较比较合适呢?事实上不管哪一种类型的平均线,都可以被用来当成比较的基准,而且,根据不同的使用者可以自由选定适合自己的基准。
读者们或许想不通,为什么不同的使用者可以自由选定自己的基准呢?如此一来,技术指标不就失去了可以统一定调的运用法则了吗?关于这一个问题,确实有必要经过辩证而厘清。笔者2000年在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所出版的《股往金来》一书中,很早就提出了“分寸的拿捏”与“美的标准”这两个观点。早期引进国内的技术分析中,大多数股民都沉浸在KD和RSI指标的神奇美梦之中,然而经过一阵子市场的实证之后,很多股民便开始质疑如果某一天,大家同时都依据KD和RSI指标的信号卖股票时,那么,请问还有谁会去买股票呢?事实上这个疑问在国内股市已经存在已久,不知道读者们是否也曾经想过这个问题,或者,你自己对于这样的疑问有没有自己的看法?
笔者以为在整个股票市场当中,本来就是因为各路人马的看法分歧,才会导致股价来回震荡波动,否则,股价永远只会朝一个方向前进。理论上,有可能所有股民全部根据同一个指标信号而做出同样的决定,尤其在当年市场分析工具缺乏的状态下。但是,自然界就是这么奇妙,宇宙的主宰造人时,赋予了每一个人不同判断事物的标准和尺度,因此,集体意识的行为几乎不可能发生在股市中。也就是说,股民对于行情的判断,不可能产生共同一致的看法,否则,行情根本不会起伏波动。因为,这将违反了自然定律。
由于每一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把尺,因此,判断事物的标准当然都不会相同。同样地,看待技术分析图形时,也如同是欣赏一幅画作一般,有的人认为这一幅画画得真好,然而,却可能也有很多人会觉得不以为然。所以说,技术分析其实是很具艺术性的,只要你自己具备欣赏事物的标准,那么,凡事就不是对与错的问题,完全只是每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而已。因此,读者们选择参考哪一类型的平均线都是可以的,因为,笔者所介绍的是股价与平均线之间“距离”的关系,选择任一类型的平均线,都可以跟股价之间形成“吸引力”与“离心力”的关系。
在本节内容中,笔者选择的是一条综合平均线,这类型的平均线早期受到很多股民的欢迎。因为在平均线的运用法则中,股民们常常搞不清楚到底应该参考5日平均线、10日平均线、20日平均线或者更长周期的平均线而伤脑筋。由于综合平均线融合了至少四个周期的特性,部分股民认为综合平均线比较具备客观的逻辑,因此,曾经在国内股市形成一股研究风潮。
综合平均线是由四条移动平均线组合而成的,读者们可以随便选择四条不同周期的移动平均线,然后,把它们的数值相加之后除以4,就是综合平均线的数值,下一步骤只须把所有的数值,一点一点连接起来便是一条综合平均线了。
读者们可以从图3-25中,看到股价与综合平均线之间的关系,行情的波动就像是一辆酒醉驾驶的车子,行驶于公路时忽而向左偏越过中间分隔线,忽而又越过中间分隔线向右偏,股价在这条公路上呈S型行进。事实上,读者们原本认为这是必然而且稀松平常的现象,殊不知这正是股价与平均线之间特有的“吸引力”与“离心力”作用。
图3-25 股价因吸引力与离心力的关系,会以S型来回穿梭于移动平均线的左右
请读者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综合平均线是一条具有“吸引力”的中心线,股价因为受到综合平均线的吸引而向它靠近,随后却又会因为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而逐渐向综合平均线的左右方偏离。依据传统技术分析的观点,如果大家对于平均线的认知,还只是停留在对股价具有压力与支撑的作用时,那么,从图3-25的例子中,股民们应该会将自己原本的幻想彻底粉碎。因为,股价在综合平均线的上下来回波动,综合平均线似乎一点也发挥不了压力与支撑的作用。
股价因为“离心力”的作用而偏离综合平均线,当股价与综合平均线之间的距离,达到“最大极限距离”时,股价又会因为“吸引力”的关系,而逐渐向综合平均线靠拢。把“距离概念”套用在个股分析上时,读者们首先必须针对不同的个股进行划分,确定多少长度的距离是该只个股的“最大极限距离”。然后,一旦股价偏离综合平均线,而达到该只个股的“最大极限距离”时,股价便会因为“吸引力”的关系,反方向朝综合平均线移动。也就是说,股价上涨的幅度与综合平均线之间的距离达到一定程度时,股价便会向下回调并朝综合平均线靠近;相反的,股价下跌的幅度与综合平均线之间的距离达到一定程度时,股价便会向上反弹并朝综合平均线靠近(见图3-26)。
图3-26 A点价格偏离平均线一倍距离后,重新向B位置平均线靠拢;C点价格偏离平均线两倍距离后,重新向D位置平均线靠拢
股价与综合平均线的距离不同于股价与股价之间距离的地方在于,股价与综合平均线的距离很难出现“三级超买超卖”的现象。通常股价与综合平均线的距离不会偏离得太远,而且,读者们只要针对不同的个股或商品,事先测量找出它与综合平均线之间“最大极限距离”的规律之后,基本上你已经对这只个股的股性,有了八成以上的把握了。
如同“平衡原理”与“重心法则”一样,我们也可以把股价与综合平均线之间的距离,制作成类似MOM指标、DPO指标的曲线。读者们可以把当天的股价减去综合平均线的价格而求出一个差价数值。然后,把每一天的差价数值联结成一条波动于0轴上下的曲线,这条曲线笔者姑且就称它为“价差引力”。
从图3-27可看出,当我们根据股价与综合平均线之间的距离,绘制出“价差引力”指标之后,便可以很方便地观察股价与综合平均线之间距离消长的关系。未来,如果读者们长期观察某一只个股的波动,对这只个股的股价与综合平均线之间的“最大极限距离”,久而久之自然会更加了然于胸。例如:当某一只个股在偏离综合平均线达到3元的距离之后,经常便会暂时向下回调或者向上反弹,那么,读者们就可以在股价K线走势图上利用目测的方式,直接在图表上进行比较,一旦股价距离综合平均线达到3元水平时,很容易就可以判断股价短线将向下回调或者向上反弹。
图3-27 当股价偏离综合平均线达到最大极限距离之后,通常容易出现短暂性向下回调或者向上反弹
请读者们看看图3-28,这张图虽然只是一种很简单的表达,但是,它确实是一幅相当具有说服力的图解。图表上方倾斜的曲线代表股价行情波动,原本股价上下来回穿梭于综合平均线之间,然而,一旦我们把它与综合平均线之间的距离指标化之后,似乎就只是把原本由左向右上方倾斜的股价波动,直接往下拉至水平状态,另外再同时把综合平均线拉平成一条0轴而已。接下来,读者们只须在其经常性的波动高点画出一条水平的超买线,根据这一条水平的超买线,便可以很轻易掌握股价波动短期压力与支撑的状况。这幅图表在表达其理论过程时,并没有引用任何高深的理论,任何人一眼望去就能明白它的意思。此刻,读者们必然恍然大悟,透过如此简易的图说,原来把曲曲折折的行情波动,直接往下拉横躺平就变成了“价差引力”指标。唉,事情竟然是如此简单,相信读者们已经越来越能够感受到技术分析的简单之美了。
图3-28 把综合平均线向下拉平成一条0轴,再把行情曲线拉横躺平之后,便可以当成测量短线压力与支撑的操盘利器了
请读者注意,“价差引力”指标只能适用于短线或者极短线的操作上,一方面由于“价差引力”指标,并不具备如同MOM指标的“三级超买超卖线”特性,另一方面也由于“吸引力”的影响,导致股价一般不太容易偏离综合平均线太远,因此,比较少被运用来判断中、长期的压力与支撑。
另外,由于“价差引力”指标的超买超卖线距离比较短的缘故,在如此短的距离之间,并不容易引发一次买进或者卖出的机会。因此,笔者并不建议读者们把“价差引力”指标,直接当成是买进或者卖出的信号。通常,当“价差引力”指标碰触其超买超卖线时,可以将其视为一种“提醒”的作用。然而,什么是“提醒”的作用呢?
例如,如果读者们早已下定决心买进某只股票了,因此,你可能随时都处于准备下单的状态,可是,你可能对于下单的时机点仍然有一些犹豫,因为你经常在下单买进股票之后,短线股价立刻下挫造成很大的困扰。未来,当你再度面临这一种抉择时,“价差引力”指标将会立刻变成你的得力助手,你必须在盘中将注意力转移至“价差引力”指标。如果“价差引力”指标在盘中正处于逐渐接近超买线的状态时,这个信号就是“提醒”股民,你不应该在这一个时机点下单买进股票,因为,如果你在这样的时机点下单买进,甫一出手很可能会立刻遭遇到超买线的反压,短线股价下跌当然在所难免。因此,你应该等待“价差引力”指标在盘中向超卖线接近时才下单。相反地,当你已经决定获利卖出股票时,则是选择“价差引力”指标于盘中接近超买线时下单卖出。利用这种小技巧,股民们通常可以在盘中买到较低的价格,卖方也可以卖到较好的价钱,让你早日脱离买在当日最高价或者卖在当日最低价的懊恼日子。
总而言之,每当读者准备出手下单时,别忘了先把一条心放在“价差引力”指标上,因为它确实可以帮助你避免住进短期的套房,或者是让自己好笑又好气的把股票卖在当天的地板价。笔者介绍给大家的价差引力“提醒”秘诀,不仅是一项创新的技术分析概念,更是绝大多数股民所不知道的交易秘诀,如果读者们愿意现买现卖,那么就从这一刻开始,你的每一笔股票买卖交易,仿彿就像有一位守护神,随时在你的周围保护你的投资一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