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产业发展趋势与战略
国崎威宣 原口俊道
国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与其影响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从经济形态上讲,大体经历了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两个阶段,知识经济则初见端倪。在各种经济形态中,产业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尽相同的。以农业为主的农业经济形态演化成为工业起着决定作用的工业经济形态的过程相当漫长,用去了近9 000年的时间。工业经济发展至今也已有近250年的历史,它的演化趋势将如何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工业经济的发展是以消耗大量自然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为代价的,而且这种代价越来越大,这预示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已经陷入困境。一方面,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与发展,迫切须用新的知识、技术和管理手段来节约现有的自然资源,开发新的资源来替代接近耗竭的稀缺资源,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另一方面,高度发展的工业经济为研究和开发新的科学技术提供了足够的资金,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新管理方法的层出不穷,形成了当今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特征。正是这两方面的因素促使发展知识经济成为可能和必要。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对传统的工业经济模式提出了挑战,决定产业竞争优势的主导因素是从过去的自然资源条件和廉价劳动力,转变为创新能力、科学技术和管理优势。
在经济全球化的21世纪,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经济的相互依存关系和分工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其一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传统产业和技术的步伐加快;其二是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利用后发优势,不断调整和提升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加快发展。
当前产业结构发展的状态是:虽然一国产业结构的变动与周边国家(地区)的产业结构互动演进,同时又受到区域外各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但是由于与全球化浪潮并行的区域化浪潮和世界经济结构呈现“板块状”格局等原因,往往使得处在同一区域的某些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存在着更为紧密的相互依存、相互连接的关系,形成了一个动态的跨国区域整体。与任何历史阶段相比,这种连接关系不仅体现在其强度的持续增强上,更体现在连接形式的日益多样化上,这导致了国际性区域产业结构的整体化演进、产业结构关联互动以及国际协调型产业政策的出现。与此同时,国际产业发展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和与以往不同的特征:产业的集聚发展、互相之间的渗透融合以及产业的持续循环发展,这三大趋势构建了当今国际产业发展的主旋律。如何把握国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进一步提高各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如何通过产业的融合来实现产业创新和培育产业新的增长点;如何在保持环境友好的同时更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各国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产业结构是一个国家(地区)的劳动力、资本财富和其他资源在各个产业部门间的分配,以及因此而形成的生产量或附加价值在各产业部门的构成。目前大多数国家通常是用三个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和三个产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比重的变化情况来描述产业结构的变化。2006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根据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7年3月5号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0.94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加10.7%;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5%。全国财政收入3.9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7 694亿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95亿美元。城镇新增就业1184万人[1]。其中,第一产业24700亿元人民币,占GDP比重为11.8%,增长5.0%;第二产业102004亿元人民币,占GDP比重为48.7%,增长12.5%;第三产业82 702.8亿元人民币,占GDP比重为39.5%,增长10.3%[2]。最近几年,日本经济也结束了长达十几年的负增长,开始步入正常增长的轨道。根据日本经济新闻社的最新报道:日本2006年度[3]名义GDP为509.8兆日元,比上一年增长1.3%。实际GDP为550.9兆日元,比上年增长1.9%[4]。
日本产业发展的主要阶段与特征
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观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日本产业特征,是了解日本产业发展脉动的重要途径。日本战后至今的产业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主要时期。
一、战后恢复时期:劳动密集型产业复兴
日本工业生产是从19世纪末的制丝业开始,后来通过引进欧美的先进技术形成了以棉纺织工业为中心的产业结构。1937年后,在“军事工业化”的影响下,日本战前技术落后的机械工业、钢铁工业和重化学工业畸形地快速发展起来。战后初期,高度依赖国际市场的日本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由于受本土资源条件的限制,日本战后采用的是政府干预下的市场经济体制,即政府通过具体的产业政策,运用法律、金融、税收等手段,对产业发展和市场秩序进行规范和控制,例如20世纪50年代的煤炭产业政策和60年代汽车产业政策。当时日本的产业发展与国际市场的关联度非常高,其产业发展与变化受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很大,因而日本政府提出了“贸易立国”的产业发展战略。
日本的产业结构形态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如下:
(1)不平衡发展型,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展不同的主导产业。从明治时期的“产业立国”,到战后恢复时期的“贸易立国”,再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技术立国”,实行倾斜式、重点而集中的产业发展战略,确保与此相应的资源配置,以重点产业的突破来带动经济的全面发展。
(2)外向赶超型,即根据日本国内市场狭小、资源贫乏,以及经济技术落后于欧美的现实,采取“生产至上”、“出口第一”的方针,以此作为实现赶超欧美国家目标的手段。
(3)政府主导型,即在产业发展中充分发挥政府干预和调节作用,其主要手段是提出明确的产业政策。日本的产业政策主要是政府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可能而提出的长期设想,以支柱产业为重点的产业结构安排来防止由于产业发展的盲目性和市场竞争的无序而引发的破坏性,以政府的宏观调控来保证各个产业有序而稳定地发展。
日本之所以在战后采取政府主导、官民协调、财政援助等一系列产业发展道路,是由当时日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所决定的。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破坏的产业基础,在产业结构上主要是继承原有产业结构和进行恢复建设,把曾经服务于战争的产业设备尽可能地转变为生产民用产品服务。
二、高速增长时期: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
经过1945—1955年这10年的恢复与发展,日本经济从1955年开始进入高速增长时期。这个时期的日本走的是一条工业偏重型、投资主导型、美国依存型的产业经济发展道路。1956—1970年的15年,实际GDP年均增长率接近10%,其主导产业是煤炭、钢铁、石油化工等资本密集型产业,而旺盛的制造业设备投资则是支撑这个时期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另外,汽车、家电、机械等行业在这个时期也先后呈现出量的发展和质的进步等特征。高速增长初期的1955年,日本的第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大体是17.3∶20.9∶61.8。其中属于第一产业的农、林、水产业在GDP中占16.7%,采矿业占0.6%;属于第二产业的制造业在GDP中占12.6%,建筑业占8.3%;第三产业中占GDP比重较大的是公共服务业(政府、非盈利部门提供的服务)的22%,服务业的16.5%,金融业的13.6%。当时日本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比例大体上是41.1∶23.4∶35.5。在高速增长期间,以制造业和建筑业为核心的第二产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到高速增长期结束后的1975年,日本第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发展成为4.8∶35.9∶59.3;就业结构比例为13.9∶34.2∶51.9[5]。
1960年,当时的日本首相池田勇人发表了“所得倍增计划”。这个计划带给日本经济的影响,不仅使设备投资更加活跃,而且促进了各个产业的技术革新,使得日本经济发展迅速迈进高速增长期。这一时期日本经济高度增长的原因,除了由政府领导的“所得倍增计划”带来的成效以外,其他的重要原因有:
(1)日本产业政策的二重构造,即对内促进竞争和对外限制竞争。
(2)高投资率和储蓄率,保持比较稳定的汇率。
(3)高教育水平和高品质的劳动力,增强了企业竞争力。
(4)在急速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因地制宜地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设备的改革创新。
(5)在经济政策上扶助和保护新兴产业,以及鼓励企业间的竞争。
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产业转型,其主要变化表现在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有了良好的转变,促进了支柱产业的更新换代,完成了主要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调整。
三、稳定增长时期:技术密集型产业崛起
一般而言,发生在1973年的第一次世界性石油危机是日本经济从高速增长期转变为稳定增长期的分水岭。当时煤炭、纺织和造船等耗能型产业,由于资源枯竭、劳动成本增加和能源危机,先后成为夕阳产业;而汽车、家电、机械、半导体等技术密集型组装加工业,则在石油危机后迅速崛起,成为朝阳产业和新支柱产业。一个国家和地区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其资源条件的限制,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世界性石油危机,促使日本产业结构从过度依赖能源的“重厚长大”型向技术含量更高的“轻薄短小”型转化。以“技术立国”的产业发展战略为主导思想,日本企业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再加以模仿、消化和创新,使得日本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这保证了日本经济的稳定增长。从这一时期日本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的总体来看,是向第一产业缩小、第二、第三产业扩大的方向转变。到稳定增长期结束时的1985年,日本第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大体是3.3∶35.1∶61.6;就业结构大体比例是9.4∶33.2∶57.4。在这种产业结构变化中有两个特征非常明显:一是在整个产业发展过程中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比重和就业人员的比例不断上升,即产业结构服务化。这不仅体现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上,而且还体现在消费结构(居民消费从物质消费转向服务性消费)和贸易结构(对外贸易中技术转让、专利服务、旅游等服务贸易比重增加)上。二是制造业中附加值高的产品在不断增加,即产业结构的高附加值化。由于高能耗的重化工等设备型制造业受到石油价格上涨的冲击,再加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竞争,日本逐渐丧失了这方面的国际竞争优势,取而代之的是低能耗的加工组装型产业加速发展。
四、泡沫经济和萧条时期:信息产业兴起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产业发展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从1986年开始,日本制造业对日本经济增长的副作用逐渐凸显,其平均增长率低于全国产业平均增长率,在实际GDP中所占的比重也出现下降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仍然处于萧条和停滞之中,金融危机、失业率上升、消费不足和通货紧缩等各种矛盾相互交织,使得整个国民经济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然而,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服务化的大环境变化推动下,日本产业发展同样也显示出新的特征:
(1)产业结构服务化和产业结构信息化。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与IT相关的制造业生产和贸易维持着增长活力,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稳步扩大。信息技术不但提供了发展新产业、新市场的机遇,也为传统产业提供了革新改造的机会。电脑、手机、网络以及数字化技术的普及,信息技术在新老产业的广泛应用、办公信息化、服务信息化和信息化对社会全方位的渗透,这些都对进一步提高日本产业的IT化程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夕阳产业加快向外转移的步伐,新旧支柱产业趋向多元化。夕阳产业向海外转移是日本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说,把国内不具有竞争力的产业转移出去,是在为发展新产业准备空间。在日本传统的支柱产业中,除了家电正在失去其支柱性意义之外,其他的支柱产业如汽车、钢铁、光学仪器、机械产品目前在生产和出口贸易中的分量仍然很重。这些产业在容纳社会就业和维持GDP增长中,仍然处于支柱地位。因此,在21世纪初期,处于旺盛增长势头的信息通讯、生物技术、新型材料等新兴产业将与原有的支柱产业共同组成多元的支柱产业格局。
(3)对亚洲投资大幅度增长,各国之间的互动关系更加复杂。伴随着日本对亚洲投资的增加,日本产业与亚洲各国的产业分工更加密切。由于日本企业比较多地把最终产品的生产转移到东亚地区,使得日本与东亚地区的中间产品贸易扩大。日本与亚洲其他国家的关系在投资与贸易的互动之中变得更加密切和不可分割。
为了尽快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确定进入21世纪的支柱产业,日本政府在20世纪末,对产业发展战略做出了重大调整。1997年5月16日,日本内阁会议确定的《改革和创造经济结构的行动计划》中,将信息通信、物流、住宅、医疗与福利、人才培养与交流、节能和新能源开发、环保、新制造技术、生物工程、宇宙航空、海洋开发、国际化服务、商务辅助服务等15个行业明确列为21世纪初的经济增长点[6]。《改革和创造经济结构的行动计划》还提出“IT立国”的产业发展新战略,将信息技术产业作为带动和促进传统产业结构变革的“火车头”。
与此同时制定的《信息技术法(基本法)》、《信息社会化草案》,提出IT产业5年赶超美国并领先于世界的战略设想和“知识产权立国”的口号。所谓的知识产权立国,就是把科学技术研究或者产品与服务改革创新活动的成果作为知识产权从战略上给予保护应用,推进产品或服务的高附加值化,把加强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中国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与问题
纵观中国产业发展的历程,1952—1978年是中国工业化起步阶段,是在发展重工业和生产资料产业的基础上,独立自主地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制造业体系的重要时期。然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产业发展战略导致整个产业的发展只能依靠重工业内部的自我循环来维持,由于当时居民收入长期维持在低水平上,直接导致整个社会消费水平低下,进而制约了整个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实现。
1978—1995年是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阶段,是越来越多地依靠市场机制来校正跳跃式经济发展所形成的产业结构变化时期。在此阶段,中国在产业结构上进行了较大幅度地调整,确立了以“轻纺工业优先”的产业发展战略方针,使之适应于广大居民对基本生活的需求。它通过弥补消费品供给缺口来促进消费工业的扩张,进而带动各个产业的发展。
1995年至今,中国处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规则、推动消费从而带动产业升级、为全面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准备阶段,在此阶段,市场在经济活动中已经发挥了基础性的调节作用。其主要的变化是GDP中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第一产业中农、林、牧、渔业的比例进一步得到调整,其中农业在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下降,牧业所占的比重上升,林业和渔业比重基本保持稳定;第二产业中采掘和原料工业比重下降,加工工业和轻工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中批发零售业、餐饮业、交通运输和仓储业的比重下降,而社会服务业、文化教育、广播影视、邮电通信和房地产业的比重上升。
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中国劳动力就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但其变动趋势与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有所不同。就业结构中第一产业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并且下降幅度大于GDP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的幅度;第二产业中的就业比重则上下波动;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稳步上升,其上升幅度大于GDP中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的幅度。总体来看,产业结构的变动滞后于就业结构的变动。
造成三种产业结构非均衡发展的主要原因,不是工业过快增长,而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第三产业内部存在着结构性的低水平,生活性服务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而生产性服务业(如金融保险、房地产、物流、科技开发、信息咨询等服务业)的发展则严重滞后。
中国的主导产业在近20年的时间内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是以轻工、纺织业为主导的增长期,90年代起主导作用的是基础设施建设、家电、房地产等,从而拉动了一批中间投资品性质的产业和基础产业的增长。进入21世纪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通讯成为新的主导性高增长行业,近几年则呈现出电子信息产业等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发展趋势。
中国产业结构在变化升级过程中,呈现出有别于其他发达国家的三大特征:
(1)重化工业在消费结构升级与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推动下迅速发展。
(2)技术密集型产业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背景下高速发展。
(3)随着制造业的国际转移,一批出口导向型制造业在国内已经形成。
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产业发展历史中遗留下来的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矛盾基本得到解决。然而,另一个产业结构问题和矛盾又凸显出来,即加工工业增长过快,而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严重滞后,许多加工企业缺电、缺煤、缺钢材,交通运输越来越紧张,通讯设施远远无法满足生产和居民生活的需要。
针对这些严重制约条件,中国政府进行了适应性调整,加大了投资力度,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农业、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的生产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铁路、公路、民航、通讯等基础产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进入21世纪,在越来越开放的经济环境中,中国正处于产业发展的重大转折时期,结构性问题十分突出,有过去遗留的问题,也有新形势下产生的各种挑战。
综合起来,当前中国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1)在中国产业发展进程中,存在着严重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中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工作发展落后,城乡差距明显。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农轻工重的比例失调一直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后,虽然增强了产业发展的协调性,加大了对基础工业特别是能源、原材料工业的投入,但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原材料工业等基础工业的瓶颈约束更加严重。第一产业的基础仍然相当薄弱,第二产业中基础工业后劲不足,加工工业经济效益不高。过去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经验表明,能源的短缺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是导致经济大幅度波动的最重要原因,这个问题目前依然突出。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缓慢,甚至不及GDP增长速度,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市场化程度低,服务质量与水平不高,从而影响了自身的发展和内部结构升级。第三产业在农村的发展严重不足,乡镇企业的就业弹性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数量众多,就业形势严峻,这个问题在短时期内还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
(2)中国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趋同现象严重,出现了结构性、地区性的产能过剩。20世纪90年代,中国提出将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和建筑业作为主导产业。据统计,在此期间,中国29个省、市、自治区中有25个选择了机械作为主导产业,有24个选择电子工业,有23个选择石油化工业,有21个选择汽车工业。结果是重复建设和低水平过度竞争,这种影响一直延续至今仍没有大的改变,企业生产中高能耗、高污染的现象依然严重,对资源和环境造成很大压力。中国土地广阔,但自然生态环境较为薄弱,近几十年的高耗能、高污染工业发展,已经使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人为的破坏,自然生态系统在不断退化,物种数量正在持续减少。追究其原因:一是在于市场的价格不能正确反映资源的稀缺性,当稀缺资源的价格低于其真实价值时,必然刺激企业大量使用这些稀缺资源;二是一些居于垄断地位的企业,大量囤积和控制这些稀缺资源,导致这些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甚至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中国目前大多数产业中企业规模小、数量多,规模经济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而在一些能源产业中情况则是市场高度垄断。这种大多数产业较低的市场集中度和部分产业高度垄断并存的产业结构不利于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中国的资源和生态环境状况无法继续承载现有的大面积污染、高度破坏生态环境的产业发展。
(3)生产结构与需求结构的不对称。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的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是由原来的“短缺经济”变成“过剩经济”,即大部分商品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另一方面则是消费需求不仅在档次上而且在性能与质量上都呈现出高级化的趋势,以耐用消费品工业为代表的加工业的供给能力与供给结构难以满足人们日趋高级化的消费需求,落后的基础产业也无法适应这种高级化的需要。在目前中国人均GDP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出现这种现象,充分说明中国现有的产业结构的低水平和低质量与迅速变化的需求结构发展不平衡。这种生产结构与需求结构的不对称,根源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较低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矛盾、传统就业观念落后与新兴劳动力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宏观体制改革与市场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面对国外企业强大的竞争冲击,中国企业以往的低价资源竞争优势已经丧失。
(4)产业结构技术含量低、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不强。中国产业结构的技术层次在过去20年中已经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作为传统产业比例高的国有企业,缺乏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动力和压力,其技术研究与开发能力十分薄弱,整体技术水平仍然不高。制造业内部中等技术产业占一半以上,而以资源为基础的产业依然占据重要地位,远远超过高新技术产业所占份额。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在整个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偏小,不到15%,低于发达国家30%的水平。
虽然为了发展新兴产业,中国曾经大量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与设备,由于在引进中缺乏科学的论证,造成许多地方盲目跟风、重复建设等现象,使得部分产品生产能力过剩。同时,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的忽视,反过来影响新技术在新兴产业中发挥作用。
目前尽管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由于起点低、实力弱、比重小,在国际市场上仍然缺乏竞争力。各地管理系统条块分割,难以形成技术创新的集约化。竞争机制的不完善,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不健全的风险投资机制,使得许多企业不敢涉足高新技术产业。而各类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虽然有相当的科研能力,但是与产业结合不紧密,由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渠道不畅,甚至脱节,中间的连接工作没有一个部门管理。所以说,中国的一些科学技术虽然比较先进,却没有应用于产业,造成资源和资金方面的巨大浪费。
(5)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比较突出。从历史背景和自然条件来看,中国东部与中西部存在着巨大的自然差异,东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交通发达;中西部的自然条件和交通设施大大落后于东部。虽然在20世纪50—60年代,中国为了平衡当时的生产力布局和出于备战的需要,在中西部兴建了一批重工业企业和军工企业,其中主要是采掘业和原材料工业,只有很少部分是加工业。这种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还表现在各地区三大产业产值的比重格局上,中国GDP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的格局长期是“东低西高”,而第二、第三产业则是“东高西低”。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利用有利的地理、政策、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地区经济得以快速发展,拉大了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中国这种地区间自然禀赋与产业结构的差距,还决定了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差距。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内陆之间发展不平衡持续加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地区间的相互依赖性减弱。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沿海地区经济开放后,其生产所需要的资源可以从国际市场获得,内陆在传统意义上的资源供应地的地位开始下降。②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在不断地进行调整,逐步向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转型,对内陆各方面的资源需求不大。③随着沿海地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产品面向国际市场,对内陆市场的依赖性大大减弱。
新形势下的日中产业发展战略对策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日本处于追赶欧美先进国家的时期,在产业发展方面有样板可循,主导产业的选择难度不大。但是,现在的情况不同,日本已经完成了追赶任务,成为世界的经济大国,产业发展水平已经与欧美国家接近,未来的主导产业的实现只能依靠自主创新和自我探寻。新形势下主导产业选择的难度增大,是由于人们追求的个性化和市场需求的多元化方向发展,与此相适应,未来的主导产业将不再是单独的某个或者某几个产业,而是若干个相关联的产业群。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目前日本经济开始步入复苏的轨道,但是各行各业所面临的难题仍然很多。从宏观层次上看,中央政府的财政赤字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国债和地方税占财政收入比重仍然过高,养老金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举步维艰;从微观层次上看,虽然大企业业绩还不错,但中小企业仍处于困境之中。这说明中长期的日本经济仍然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会重走下坡路。因此,只有在对国际产业发展新形势的准确研判和有效把握,以及对产业发展趋势形成的内在动因与机制的探讨和分析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为日中产业发展战略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策提供新的视角。
(1)建立与环境和谐和具有生态效益的新经济体系。这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综合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在这种新经济体系下,经济活动成为一个“利用资源—生产产品—回收废弃物—再生资源”的良性循环过程。这样可以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与环境成本来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过程相互和谐,自然资源得到永续利用。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最为可行、最容易见到成效的产业发展战略对策是加强资源节约。政府管制的重点要放在资源节约标准的实施、新节能产品或措施的推广、环境保护等方面。
据报道,中国中央财政将投入20亿元人民币用于污染物减排指标(总量削减10%)、检测和考核体系建设;2006年中央财政已经安排160个水污染治理项目的建设,保证其在2007年投运。中国将继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落实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在造纸、电力等行业,坚决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工艺装置、生产方式和产品。继续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的环保专项行动,配合做好环境立法工作,推动出台有利于污染物减排的法规和政策[7]。
(2)形成产业集群,在全国建立“产业—大学—政府”三者之间的联合以及产业之间的合作网络,通过促进区域创新来产生新的产业与投资项目。为了在国际竞争中自主发展,增强日本产业竞争力和促进区域经济的独立性,根据国家产业发展战略政策需求和产业集群的实际情况,在2001—2005年,日本政府启动了大约20个产业集群计划。2004年8月至2005年4月成立了产业集群研究小组,该研究小组是一个私营的区域经济与产业政策领域内的局长级组织。研究小组在总结了前期所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制定出一个中期计划:2006—2010年为产业集群发展时期,此阶段的目标是促进企业的管理改革和新企业的创立,根据实际需要,在继续推进网络形成的同时来发展特色商业和服务;2010—2020年为产业集群自由成长时期,其目标是在政府财政的支持下,争取产业集群活动的独立性和自由发展。作为一项新形势下产业发展的国家战略,在区域内培育和发展重要的新主导产业,以集聚形式来增强区域间和产业间合作发展的协同效应,形成产业集群的向心力来吸引更多的人力资源和企业投资,从而加速和提升国家、地区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3)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目标。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越符合国际产业发展趋势,越容易建立起国际竞争优势。由于日本劳动力资源贫乏、人工费用昂贵,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已经丧失了其竞争力,淘汰和削减这些产业是合理和必要的。而在中国,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生产成本相对低廉,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有着其比较优势。如果中国要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把这种比较优势转化为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可以引进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日本设备,这样既扩大了自身的生产能力和技术能力,又优化了现有的产业结构,使之有能力来大力发展高附加值、高效益的新兴产业。因此,中国可以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对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行深加工、细加工,提高其附加值,形成容易被市场接受的差异性产品。而日本则能缓解设备过剩的压力,促进日本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应当说这对日中产业发展是有互补作用的。
新型产业发展需要高新的技术支持,首先,这需要集中人力和物力在那些当前与产业持续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的高新技术上,加快建立产、学、研技术创新的分工合作关系,推进创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进程,把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真正的产品。其次,要建立技术创新的社会支持系统,包括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推动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最后,建立技术创新的有效机制,技术创新要与引进、消化、吸收有机结合。主导未来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各国相对地位的重要因素,就是各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只有紧跟当代世界产业发展的潮流,通过具有超前意识的动态性调整促使结构不断升级,并且顺应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产业结构不断外向化、国际化的客观趋势,要求以全球资源为基点,以世界市场为导向,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产业调整和升级。
(4)优化产业组织,提高产业效率。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产业组织结构,是培育和增强产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和先决条件,产业组织战略要着眼于提高产业效率。要掌握市场机制、企业主体和国家产业政策相结合的原则,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以企业为主体,由企业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而不是国家计划来进行自主的生产结构调整。虽然产业结构调整仍然要以国家宏观战略取向为依据,但其立足点是企业,这是优化产业组织、提高产业效率和增强产业竞争力的基础条件,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要求。
由于企业行为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中占据主要地位,因此,改变观念、调整企业行为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例如,日本企业的IT化程度目前仍然落后于美国,IT投资占设备投资的比重和近年来的IT投资增长速度都低于美国,这种差距主要原因在于日美两国企业对IT投资的认识程度不同。日本企业只是将IT投资看作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一种途径,而美国企业则将IT投资视为企业成长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源泉。IT在企业中的运用不仅体现在其设备的投资上,还体现在企业根据信息流的变化,重新构造组织结构、重新安排责任分担和决策方式等方面。日本不同产业间的IT投资规模差距之大令人担忧,尤其是目前仍然作为日本经济支柱的制造业,其IT投资水平相当落后,这对今后继续保持和增强日本制造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无疑是一种制约。因此,要提倡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的思维,在经济和社会领域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要按照专业化分工和规模经济原则,形成产业内适度集中、企业间充分竞争、以大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5)继续坚持扩大出口和扩大内需两只轮子齐驱并进的方针,继续推进消费结构升级换代,以带动内外需求扩大。经过2001—2005年的“集中调整期”,日本经济走出了萧条局面,改革初见成效,2006年以来,随着经济复苏,日本经济的增长点将从制造业扩展到非制造业,企业恢复将带动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整个经济将从外需主导转向内需主导。尽管外需对日本经济复苏的贡献度在下降,但是外需对日本经济和产业发展仍然至关重要。“出口扩大带动生产扩大,进而带动设备投资扩大和就业扩大”这一战略决策依然是日本产业今后的发展方针。而日本外需是否能够持续扩大又取决于美国、中国经济以及世界经济是否持续发展。
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对钢材、水泥以及半导体等原材料的进口需求猛增,在日本的出口贸易中,中国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1990—2004年的15年,日中贸易从2.6万亿日元增长到19万亿日元,增长了7.3倍,年平均增长率为14.6%。而同期日本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年平均增长率仅为0.5%。2004年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与此同时,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也远远快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1990—2004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年平均增长率是22.8%,而同期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年平均增长率为-3.5%。另外,日中在各个产业领域的分工合作情况也进展良好,20世纪80年代以加工贸易为主,90年代开始向电器、电子和机械行业发展,进入21世纪,开始扩展到汽车产业和信息通讯产业,并且向生产以外的技术研发、就地销售、售后服务等方面全方位发展。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对日本产业发展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大,将对日本扩大出口和经济恢复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2005年底,中国国务院做出《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同时配套公布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提出了今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第一、二、三产业健康协调发展,逐步形成以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近年来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有以下8个方面:一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二是加强能源、交通、水利和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三是振兴设备制造业,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发挥其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四是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进一步增强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五是提高服务业比重,优化服务业结构,促进服务业全面快速发展;六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七是优化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八是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
结 语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条件下,各国产业结构在相互依存和合作中演进,直接导致了一国产业政策对内作用弱化、对外作用强化的趋势,使得各国产业政策以国际产业政策方式实施。也就是说,虽然产业政策由各国独立制定,并且以该国产业为主要对象,但是其产业政策制定的基础和政策实施效果的地域空间范围,已经超出了本国的地理边界,扩大到与该国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国家和地区。因此在制定该国产业政策时,就须考虑到本国产业政策出台后,国外政府可能做出的反应与调整,以及由此而引发的一些对本国产业结构运行和政策实施结果的影响。
人口、资源和技术的变化,是产业兴起和衰落的根本原因,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环境的变革,必然会制约或者左右着产业的发展。展望21世纪日本产业发展的趋势,必须密切关注各种直接或间接影响产业兴衰的因素变化。例如,日本社会的老龄化现象势必导致制造业的劳动力供给条件改变,一些需要大量年轻劳动力的制造业,在日本国内发展的空间有限,就有向海外转移的需求,从而引发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同时,社会老龄化还会引起社会消费需求的改变,产业发展就必须适应这种消费需求的变化,调整为向社会提供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的结构。
从长远来看,老年人口的增加必然推动以老年人为服务对象的终身教育、医疗保险、家庭护理、托老院、老人餐饮、娱乐、健身、服装等新兴产业的发展,这为日本今后的发展与就业开辟了新的领域和途径。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居民消费在GDP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还会上升,这会加快日本经济向以居民消费为主导的增长模式转变。从居民消费的具体项目来看,服务业的比例最高,这要求今后产业结构中非制造业的比例和效率必须提高,就业也应当向服务业倾斜。今后的社会无疑是高度成熟的社会,人们的需求多样化特征更加突出,这将会拓展各个产业以及企业的发展空间,而且成熟社会人们对福利、教育、文化活动的需求会逐渐增加,这些都是新兴产业产生的原因。2005年4月,日本内阁府发表的《日本21世纪远景设想》提出了到2030年的发展方向:
(1)开放的文化创新国家。
(2)国民健康寿命80岁。
(3)全方位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与小政府。
今后日本的产业结构将进一步软化和高附加值化,针对老龄化社会应运而生的各种服务业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第三产业将会继续上升。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将会进一步加强。虽然日本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会相对下降,但是在区域内的经济地位会有所上升。
参考文献:
陈建:《21世纪日本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陈再明:《跨越日本——日本产业五十年历史回顾》,远流出版公司1996年版。
丁敏:《日本产业结构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
干春晖:《中国产业经济评论》(第二、三、四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2005、2006年版。
顾强:《中国产业集群》(第4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2006中国产业发展报告》,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胡昭玲:《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蒋选、杨万东、杨天宇:《产业经济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厉无畏、王振:《中国产业发展前沿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林峰:《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牛强:《创新性发展战略》,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上海财经大学课题组:《2006中国产业发展报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上海上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产业指引2006》,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唐海燕、原口俊道、黄一修:《经济全球化与企业战略》,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年版。
田中景:《日本经济过去、现状、未来》,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薛敬孝、白雪洁等:《当代日本产业结构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原口俊道:《亚洲的经营战略和日资企业》,学文社2007年版。
张季风:《挣脱萧条:1990—2006年的日本经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喆儒:《产业升级——开放条件下中国的政策选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注释】
[1]《人民日报》,2007年3月18日第一版。
[2]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制中心:《中国统计月报》,2007年第2期。
[3]日本2006国民经济计算年度是指2006年4月1日至2007年3月31日。
[4]http://rank.nikkei.co.Jp/keiki/gdp.cfm(日本经济新闻社NIKKEINET)。
[5]日本经济企划厅综合计划局:《日本的经济结构》,东洋经济新报社1997年版,第33—37页。
[6]日本通商产业省产业政策局:《日本经济的结构改革》,东洋经济新报社1997年版,第28页。
[7]《文汇报》,2007年3月5日第一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